一、网络课程的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菡[1](2021)在《对外汉语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建设考察 ——以“网上北语”为例》文中认为在全球化“汉语热”和网络教育的双重背景下,对外汉语学习网站应运而生。目前,有许多热爱对外汉语教育事业的教育机构或教学单位都积极参与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创建了大量不同类型、风格各异的对外汉语学习网站。笔者选取“网上北语”这一颇为典型的对外汉语学习网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归纳、比较、统计几种研究方法,从网站建设者的视角出发考察了该网站网络课程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及收费标准、呈现模式、课后练习与测试的方式以及教学评价的途径等方面的内容,分析了“网上北语”在网络课程建设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经过考察我们发现:“网上北语”的受众面相对广泛、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权威、教学资源比较丰富,但其在网络课程建设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例如“网上北语”对学习者特征分析不足、课程设置和分类不够科学、网站呈现模式缺乏多元性和互动性、欠缺科学的学习测评系统、缺乏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即加强学习者特征分析、从多角度优化网络课程设置、增强网站呈现模式的多元性和互动性、进一步完善学习测评系统以及创建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笔者希望通过这样的考察分析,能够为对外汉语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者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以帮助对外汉语教学网站更快更好地发展,同时也希望能够为汉语学习者和对外汉语教师推荐优质的网络课程,以节约他们筛选学习资源和教学资源的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张晶晶[2](2021)在《融合图卷积网络与内容相似度计算的网络课程推荐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互联网+”的战略支持下,“互联网+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分支深受重视,该模式深度推进了信息化手段和教育的融合。其中在线教育现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网络课程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的比重迅速增加,教师和学生对网络课程资源的需求也随之迅速加大。但海量的课程资源数据带来了信息超载问题,使得用户获取个性化的网络课程资源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个性化推荐技术应运而生,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现有的协同过滤算法通过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分析用户的潜在行为偏好,而在网络课程资源推荐问题中,资源内容包含大量用户内容偏好信息,对于更加准确地理解用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图卷积网络与内容相似度计算的网络课程推荐模型LGCM(light 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 and content similarity calculation model),该模型在 LightGCN(light graph convolution network)图卷积网络模型实现协同过滤推荐的基础上,融合CSCM(content similarity calculation model)内容相似度计算模型,实现混合推荐。该模型基于用户行为特征分析用户的行为潜在偏好,基于用户的内容需求特性分析用户的网络课程资源内容偏好,最终结合两种偏好分析实现个性化的资源推荐。本研究首先基于LightGCN图卷积网络模型组件进行协同过滤推荐,通过对用户的行为特征分析挖掘用户对网络课程资源的潜在行为偏好。对用户—资源行为交互矩阵进行轻量图卷积和层组合运算,生成用户和课程资源的特性表示并进行内积运算,得到用户对课程资源的预测分数,生成推荐列表。进而提出CSCM内容相似度计算模型组件,挖掘用户的资源内容偏好。对网络课程资源内容进行文本特征提取,并利用资源库训练Word2Vec模型将文本特征转化为词向量,通过计算向量间距离衡量用户喜好和资源间内容相似度。最后模型融合计算生成最终推荐结果。通过数据处理获取数据集,设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推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可基于用户的潜在行为偏好和内容偏好实现个性化推荐,与单独的LightGCN图卷积网络模型相比,推荐性能获得了提升。
马妮[3](2020)在《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在“互联网+”的时代之下,网络课程作为“互联网+教育”的突出产物之一,以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但大部分网络课程仍然以电脑网页端口为课程平台进行学习,需要学习者注册登录等较为繁琐的过程。而随着微信的出现,广大学习者发现了一个新的、简捷的学习平台。微信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以其突破时空限制、传输高效的优势成为国内最热门的社交软件之一,受到各年龄段人员的青睐。目前,关于将网络课程与微信结合的这类研究还较少,随着移动端设备越来越多样、学习者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突出,使用微信辅助学习值得更深入地研究。伴随高考制度的改革,在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可以促使个体得到更好的发展,但传统的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对于学习者而言局限性较大,并且生涯规划教育资源缺乏、教师知识掌握不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为缓解以上问题,本研究将尝试借助微信公众平台作为载体,设计以高中生为学习对象的生涯规划网络课程,选择适用于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入高中教育的网络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提出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网络课程设计方案,明确网络课程在微信平台上传播的优势。本研究第一部分从网络课程和生涯规划教育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借助国内外网络课程、生涯规划教育、微信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阐明了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网络课程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并明确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从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出发,以学习理论、测评理论、教学设计理论以及现实的适用性、可行性的角度为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支撑;第三部分明确了网络课程设计的一般原则和一般流程,通过走访以及问卷调查发现教学工作者和学习者对于该网络课程有不同的需求,为满足用户的需求,本研究对该网络课程和微信平台进行了个性化设计,并按照课程制作步骤,借助PowerPoint、Focusky以及Camtasia Studio软件完成课程制作;第四部分对该研究应用的目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讨论将该网络课程应用于一所私立高中和一所公立高中里部分高一学生的教学效果;最后一部分从教学效果、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能力三部分对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网络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生涯规划知识的水平,能够促进学习者学习的兴趣与动机,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微信平台的传播,使学习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学习者能够拥有更好的个性化学习体验,使自学能力得到提升。基于对整个研究过程的思考,在最后部分还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对基于微信的网络课程提出了四点建议,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支持。
郝董景[4](2020)在《彝族文化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众所周知,彝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支系众多的少数民族,由于历史原因,其文化多彩而丰富,绚丽多姿,是中国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积淀。然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文化变迁的不断加快,现代文化日益丰富,影响力不断强化,对彝族文化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与威胁,部分彝族支系已经面临着消失的问题。所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彝族文化保护机制,健全和完善文化遗产抢救机制,采用现代化新型技术来实现对彝族文化的科学管理,发掘彝族文化潜在价值,通过在线学习的方式传播,进一步提高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夯实民族文化发展根基。在线学习是一种基于网络教学的文化教育模式,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手段,对教育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我国当前有关彝族文化的数字化发展却较为缓慢,专门针对彝族文化在线学习的网络平台尚未出现。基于此,本文从文化保护和技术应用的视角出发,对地方彝族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及其学习平台的建设需求进行分析。本文在研究中主要以以下方面为重心:(1)彝族文化资源库的建构。本研究利用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对彝族文化资源进行采集整理,并利用实际收集的文化资源建构彝族文化资源库,该资源库为后期的在线课程制作提供素材,以期更好的保存和使用这些资源。(2)制作《彝族文化》在线网络课程。为更好的传播彝族文化,本研究在互联网+教育的信息时代下,构建《彝族文化》在线网络课程,该课程主要以MOOC类的微视频呈现,并基于教学课程设计理论、多元化教学实践理论、建构主义思想、网络学习理论等进行彝族文化资源课程设计。(3)彝族文化资源在线学习平台功能设计与实现。在充分研究彝族文化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设计实现了彝族文化资源在线学习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登录注册、课程、个人中心、机构和教师、后台管理几个模块,并通过实验研究法对设计开发的“彝族文化资源学习平台”进行反复的调试与修改。(4)彝族文化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的有效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平台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以期通过对台学习平台的效果分析,对彝族文化资源在线学习平台进行改进。本文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研究,为彝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途径,也有效地加快了信息时代下彝族文化的传播。
郑志高[5](2019)在《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在信息时代,整合技术开展教学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专业素养。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需要具有与此相关的知识、技能、心理与道德。TPACK最初作为一种知识框架被提出,旨在探索和理解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需要具备的知识。然而,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它的内涵被扩展,对教师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等都进行了阐释,成为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师范生是未来的教师,同样存在TPACK发展问题。在师范教育阶段发展师范生TPACK,对于他们成长为合格的专业教师和今后专业发展,以及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师范生TPACK发展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师范生教师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探索有效的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是教育信息化赋予教师教育研究的历史使命。本文围绕“用什么样的实践模式来发展我国师范生TPACK?”这一问题,开展了以下四项研究。第一,解析TPACK构成要素。此项研究系统分析了国内外不同学者提出的TPACK定义,通过分析定义之间的联系、各个定义说明的TPACK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形成了以下研究结果:TPACK有内在和外在两类构成要素,内在要素包括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与道德,外在要素是与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相关的物理与技术环境、文化、学生特征和教师个人人际关系。TPACK发展是内在要素的发展,即提升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水平,培养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技能,形成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心理以及遵循道德规范整合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和行为。第二,分析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此项研究以教师专业知识理论、技术接受模型、教师职业道德和信息道德培养思想为依据,分别分析了 TPACK四个内在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并在讨论它们共同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宏观地描述了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实践过程由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理解与内化、进行与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相关的实践、实践经验总结与升华和反思五个活动环节构成。第三,构建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此项研究首先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的特征,并将其作为模式构建的实践依据。其次,从功能目标、理论基础、操作程序、实施条件和评价方式五个方面对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构建的实践模式以实现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的发展为功能目标,以“设计型学习”与“基于案例推理的学习”的理论观点为理论基础,以包含“定义问题”、“准备开展设计”、“制定制作方案”、“制作作品”与“评价设计”五个活动环节的活动循环为操作程序,以多元化的方法来评价发展效果。应用模式进行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对教学环境、资源和课程以及教师与学生都有一定要求。第四,验证实践模式的有效性。此项研究以准实验法为研究方法,开展了两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第一轮实践结果表明:构建的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具有可操作。依据模式开展教学,能有效提升师范生TPACK水平,且比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有更好的效果。但是,教学实践没有实现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道德水平的显着变化;同时,师范生反映教学中存在“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脱节”与“师生缺乏深层次互动”等方面的问题。在针对第一轮发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修正了模式后,此项研究进行了第二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实践结果表明:发展实践也提升了师范生TPACK水平,模式仍具有有效性。同时,师范生整合技术开展教学的道德水平的变化非常接近于显着性水平,“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活动开展脱节”和“师生缺乏深层次互动”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修正后的实践模式更加完善。本文在理论层面解析了 TPACK构成要素,说明了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构建了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 TPACK发展理论,为开展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实践层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师范生TPACK发展案例,可以被我国教师教育者借鉴与参考。
林坤[6](2019)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苗族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如何在学校课程教学中得到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中,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与适宜的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有利于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保护,并可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信息化建设。本研究围绕着苗族文化课程的课程实践,探索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进行整合和建设。在本研究中,主要以西部省区的一所省属重点高校G校为研究个案,通过观察和分析该校苗族文化课程设置、实施的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应用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础、条件及逻辑框架,在此逻辑框架下,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与设计,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信息化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课程管理及评价等基本策略。通过研究发现:1.在数字化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传统课程资源的容量将会得到扩充,课程内容更多元、课程表现形式更多维、课程教学方式更多样……这些变化,直接影响了课程结构发生变化。在此过程中,苗族文化经验、苗族文化活动在课程中得到更多的呈现,传统“学科中心”的课程结构得到改善。2.数字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的整合,并非只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传统课堂教学之中,实现辅助教学,帮助我们提升教学效果。而是要将信息技术适宜地应用于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学习环境创设、课程内容建构、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全过程之中,在这种深度的整合中,拓展课堂空间和时间,在提高学习者苗族文化素养、能力的同时,帮助课程参与者获得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能力,实现“1+1>2”的效果。3.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在充分考虑课程本身的特点、课程内容的特点与信息技术、信息化学习之间的“匹配性”“适宜性”等基础上,合理地进行“整合”。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经验性、活动性特征突出的课程中,可以为学习者提供获取更多直接经验或接近直接经验的条件。将信息技术恰当应用于课程内容具有“非语言符号”性、动态性特征的课程中,可以丰富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用最便捷的方式建立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整合于适宜具身化、创生性教学方式的课程之中,可以延展学习体验,丰富学习经验,帮助学习者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建构知识。4.在充分把握苗族文化课程特征的基础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资源库。这是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重要资源基础,包括建设课程资源素材库,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适宜课堂教学、适宜活动课程、适宜网络化学习、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等。5.应结合课程及实践环境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合理的应用苗族文化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策略及方法(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选择、组织信息化教学内容,探索苗族文化信息化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网络化学习、移动学习策略等),并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苗族文化课程管理、课程评价中,实现科学化课程管理与评价。如分析信息化课程管理平台的内容、功能及用户,探讨UML用例视图、网络在线课程、微课程信息化管理策略,探讨在线学生成绩管理、搜集学习过程数据统计分析等信息化评价策略等。
范玉[7](2019)在《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的B-Learning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文中提出混合式学习(B-Learning)是当今教育技术的主流方法之一。国内外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一致要求学习者开展深度学习。多年来,利用大型精密仪器,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一直开展着各种形式的、各种类型的、相关专业领域的和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通过历时半年多对云南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开展实地调研,作者发现存在着两个教学问题,其中,一个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教学空间分离的问题,另一个是领导和教师一直关心的提高大型精密仪器知识共享的问题。在利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改进的过程中,本研究又进一步发现了以往教学中无法引发深度学习还可进一步提高的问题。因此,论文探索在混合式教学方法中融入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以期改进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研究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逐步递进。一、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掌握一般情况和发现问题阶段。对访谈资料的扎根编码和调查与分析,作者认识到,大型精密仪器工作室是一个较复杂的学习环境,其中发生着六中不同类型的教学。在这六类教学中,最常见的是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同时,获得了初步的研究问题。二、第一轮基于设计的研究阶段。作者详细分析了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的特征;为了解决教学空间分隔问题和提高仪器知识共享率的问题,分析了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建构了改进教学问题的混合式教学模型;设计与开发了相应的网络课程;利用所建模型对教学活动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实施;总结与分析了问题解决的成效及还存在的问题。本轮研究的成果是,教学空间分离和扩大仪器知识社会共享的问题得到改善。遗留下的问题是,深度学习没发生,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三、第二轮基于设计的研究阶段。通过融入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作者重新对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了设计,在其中融入了了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建立起一个既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由于空间分隔所造成的教学不便,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仪器知识的社会共享,还可促进深度学习的基于问题解决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新的模式,重新设计和实施了教学活动;评价、总结了研究成效。最终,在改善了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本研究还收获了促进大型精密仪器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分析进一步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
潘勇[8](2019)在《浙江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浙江高校体育专业作为培养现代化体育教育人才的基地,必需顺应“互联网+教育”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高度发展、网络课程不断转型升级的同时,浙江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的开展显现出了一些诸如普及程度和覆盖面较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等现实问题,因此在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浙江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的开展将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因素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浙江省各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的开展状况展开实质性研究,并总结归纳出其影响因素。以期推动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的良性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浙江省体育专业内涵式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参考与建议。研究结论:(1)浙江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紧跟教育部关于精品网络课程不断转型升级的建设思路,先后经历了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阶段。(2)浙江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在浙江各高校的官方网站以及各网络教学平台中已有开展,但尚未普及;在体育专业各科目中尚未全面覆盖,特别是篮球、乒羽网小球类等热门项目的术科未广泛开展。(3)浙江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参与网络课程自主探究式学习中的主动性不足,导致其在学习中的获得感下降。(4)浙江高校体育专业教师开展网络课程的主导动机是履行责任的职业素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辅助动机是顺应信息技术的时代发展、提高自身信息应用能力、提高自身业绩考核、响应上级单位下达的任务。(5)浙江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开展状况的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分为时代背景和教育管理体制;内部因素分为内部环境、课程特征、教师因素及学生因素。内部关键性因素是教师因素,教师因素包括教师的观念、教师的动机、教师的能力,其中教师的能力与浙江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开展状况的相关性最高。结合实际调研结果,为进一步推动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的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特提出如下建议:(1)健全培训机制与考核机制。(2)分解指标,强化责任意识。(3)优化教学资源,打造特色亮点。
黄停停[9](2019)在《市场营销视角下体育网络课程的分析与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进入到信息共享的新兴网络时代。目前,“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在线教育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把握住网络时代的脉搏与方向才能在网络教育的大潮中乘势而上取得耀眼的成绩。在党的十九大,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指出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因此,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时代下,立足于体育事业新坐标,善于运用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传统体育教学与互联网教育的融合,满足民族体育不断发展的需要,实现全民健身目标的达成。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纳分析法、SWOT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在分析国内外体育网络课程建设和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市场营销的视角下,研究分析了当前我国体育网络课程建设与推广上存在的问题。其次,从市场营销视角下主要对用户定位、体育网络课程的市场价值进行分析。运用SWOT分析法对体育网络课程的内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定位体育网络课程发展方向与营销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继而,从体育网络课程的平台建设、营销推广、维护管理与评估对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提出意见与建议,并给出在网络教育市场中体育网络课程可以采取的营销策略,为体育网络课程研究发展提供新思路。最后得出,在竞争激烈的在线教育市场,体育网络课程需要适应市场发展的规律,制订合适的市场营销规划,贯彻和落实有效的营销策略,才能推进体育网络课程平台的稳步可持续发展;丰富国民体育活动内容,提高人民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其终身体育,提高国民的体质水平,助力体育强国梦早日实现。
唐伟志,曾碧珍[10](2018)在《开放大学网络课程学习者特征的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学习者特征是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和学习组织的基础,开放大学网络课程的学习者不仅具有其影响网络课程本身的内部属性,同时还有对课程产生辐射作用的外部属性。采用内容分析和文献计量的方法,对CNKI数据库中关于开放大学网络课程学习者特征的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梳理,将该领域研究归纳为调查类和综合总结类两大类型,并通过探究学习者内外部主要特征总结出该领域研究的共性集合,从而为开放大学的网络课程在内容本身和技术支持上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二、网络课程的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课程的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对外汉语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建设考察 ——以“网上北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1.关于国外汉语学习网站的相关研究 |
2.关于国内汉语学习网站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 |
1.归纳法 |
2.比较法 |
3.统计法 |
一、对外汉语学习网站简介 |
(一)对外汉语学习网站的类型 |
1.综合性汉语学习网站 |
2.汉语专项技能学习网站 |
3.工具类汉语学习网站 |
(二)“网上北语”简介 |
二、对外汉语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建设的考察分析 |
(一)课程的师资队伍 |
1.汉语学习课程的师资情况 |
2.教师培训课程的师资情况 |
(二)课程设置及收费标准 |
1.汉语学习课程 |
2.教师培训课程 |
(三)课程的呈现模式 |
(四)课后练习与测试的方式 |
(五)教学评价的途径 |
三、对外汉语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建设的优点 |
(一)受众覆盖多种国别 |
(二)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权威 |
(三)教学资源比较丰富 |
四、对外汉语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建设的不足 |
(一)对学习者特征分析不足 |
(二)课程设置和分类不够科学 |
(三)呈现模式缺乏多元性和互动性 |
1.网站的呈现模式缺乏多元性 |
2.网站的呈现模式缺乏互动性 |
(四)欠缺科学的学习测评系统 |
(五)缺乏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
五、针对对外汉语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建设的建议 |
(一)加强学习者特征分析,体现网络课程的针对性 |
(二)分级别、分技能、分目的优化网络课程设置 |
(三)增强呈现模式的多元性和互动性 |
1.增强网站呈现模式的多元性 |
2.增强网站呈现模式的互动性 |
(四)进一步完善学习测评系统 |
(五)创建有效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融合图卷积网络与内容相似度计算的网络课程推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教育资源推荐算法 |
1.2.2 网络课程资源推荐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研究方法 |
1.5 本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资源推荐的相关技术 |
2.1 推荐系统概念 |
2.2 常见的推荐算法介绍 |
2.2.1 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 |
2.2.2 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算法 |
2.2.3 混合推荐 |
2.3 推荐算法的选择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网络课程推荐的LightGCN图卷积网络模型 |
3.1 图卷积网络概述 |
3.1.1 传统图卷积网络概述 |
3.1.2 简化和增强的图卷积网络模型LightGCN |
3.2 面向网络课程推荐的LightGCN模型原理 |
3.2.1 面向网络课程推荐的轻量图卷积 |
3.2.2 面向网络课程推荐的层组合和模型预测 |
3.3 模型矩阵 |
3.3.1 LightGCN模型矩阵形式 |
3.3.2 自连接等价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网络课程推荐的CSCM内容相似度计算模型 |
4.1 CSCM内容相似度计算模型框架 |
4.2 基于TF-IDF的网络课程资源文本特征提取 |
4.2.1 网络课程资源文本预处理 |
4.2.2 TF-IDF提取网络课程资源文本关键词 |
4.3 基于Word2vec的网络课程资源相似度计算 |
4.3.1 基于Word2Vec的资源特征向量表示 |
4.3.2 网络课程资源的内容相似度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LGCM模型及实验验证 |
5.1 融合图卷积网络与内容相似度计算的网络课程推荐模型(LGCM) |
5.2 实验设计 |
5.2.1 实验环境与数据 |
5.2.2 实验过程 |
5.2.3 模型评价指标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的成果 |
致谢 |
(3)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关键概念界定 |
1.2.1 生涯规划教育 |
1.2.2 网络课程 |
1.3 研究文献述评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
1.4.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4.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的基础 |
2.1 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理论基础 |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2 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 |
2.1.3 舒伯生涯发展理论 |
2.1.4 教学设计理论 |
2.2 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现实基础 |
2.2.1 网络课程对于高中生生涯规划课程的适用性 |
2.2.2 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网络课程可行性分析 |
2.2.3 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网络课程的优势 |
3 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 |
3.1 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
3.2 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 |
3.3 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设计 |
3.3.1 需求分析 |
3.3.2 微信平台设计 |
3.3.3 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
3.4 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制作 |
3.4.1 制作软件介绍 |
3.4.2 课程制作步骤 |
4 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
4.1 应用研究的目的 |
4.2 应用研究的过程 |
4.3 应用研究效果分析 |
4.3.1 学习者问卷数据分析 |
4.3.2 教师访谈分析 |
4.4 应用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基于微信的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需求调查 |
附录B-基于微信的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满意度调查 |
附录C-教师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彝族文化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在线学习平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民族文化学习平台研究现状 |
1.2.3 彝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及技术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文化资源 |
2.1.2 学习资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非正式学习理论 |
2.2.3 在线学习理论 |
2.2.4 教学设计理论 |
2.3 相关技术基础 |
2.3.1 Django框架 |
2.3.2 Xadmin后台管理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彝族文化资源库构建 |
3.1 彝族文化资源库设计理念 |
3.2 彝族文化材料收集与整理 |
3.3 彝族文化资源库需求分析 |
3.4 彝族文化资源库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3.4.1 彝族文化资源系统前台模块设计 |
3.4.2 彝族文化资源系统后台模块设计 |
3.5 彝族文化资源库系统展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彝族文化资源网络课程设计 |
4.1 在线网络课程编写流程 |
4.2 在线网络课程编写设计原则 |
4.3 彝族文化资源在线课程设计目标分析 |
4.4 学习者分析 |
4.5 彝族文化网络课程编写设计 |
4.6 彝族文化在线学习资源设计 |
4.7 彝族文化在线课程设计模型 |
4.7.1 前期分析 |
4.7.2 设计网络课程内容 |
4.7.3 开发《彝族文化》资源 |
4.7.4 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 |
4.8 彝族文化在线课程教学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彝族文化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 |
5.1 系统设计需求分析 |
5.1.1 在线学习平台的整体需求 |
5.1.2 平台的功能需求 |
5.2 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
5.3 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
5.3.1 登录注册模块分析 |
5.3.2 课程模块构成分析 |
5.3.3 个人中心模块构成分析 |
5.3.4 机构和教师模块介绍分析 |
5.3.5 后台管理模块构成分析 |
5.4 在线学习平台的models及 apps设计 |
5.4.1 在线学习平台的models设计 |
5.4.2 users-app开展设计 |
5.4.3 course-app开展设计 |
5.4.4 organization-app开展设计 |
5.4.5 Operation-app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彝族文化资源学习在线平台的实现 |
6.1 系统首页各项功能展示 |
6.2 用户登录或者是注册各项功能实现 |
6.3 在线课程学习功能的实现 |
6.4 讨论交流功能的实现 |
6.5 机构和教师模块功能的实现 |
6.6 用户个人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彝族文化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的有效性分析 |
7.1 实验对象 |
7.2 问卷设计及结果调查 |
7.2.1 设计问卷反馈内容 |
7.2.2 问卷信度、效度分析 |
7.2.3 调查结果 |
7.3 彝族文化资源学习平台的总结与改进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和展望 |
8.1 主要工作与创新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5)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
1.1.2 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入发展的需求 |
1.1.3 解决当前我国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中存在问题的需求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TPACK |
1.2.2 TPACK发展 |
1.2.3 TPACK发展实践模式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过程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TPACK内涵研究 |
2.1.2 TPACK发展研究 |
2.1.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1 TPACK基本理论研究 |
2.2.2 TPACK发展研究 |
2.2.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2.3.1 TPACK内涵研究现状评述 |
2.3.2 TPACK发展研究现状评述 |
2.3.3 TPACK测量方法研究现状评述 |
第3章 TPACK构成要素及发展的内涵解析 |
3.1 TPACK构成要素解析 |
3.1.1 研究过程 |
3.1.2 已有定义说明的TPACK构成要素 |
3.1.3 TPACK构成要素 |
3.1.4 TPACK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3.1.5 与TPACK Framework构成要素的关系 |
3.1.6 与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四个能力维度的关系 |
3.2 TPACK发展的内涵解析 |
第4章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理论分析 |
4.1 师范生TPACK知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
4.1.1 对TPACK知识要素的再认识 |
4.1.2 师范生TPACK知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 |
4.2 师范生TPACK技能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
4.3 师范生TPACK心理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
4.4 师范生TPACK道德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
4.5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分析 |
4.5.1 TPACK知识、技能、心理和道德要素发展的实践过程综合分析 |
4.5.2 师范生TPACK发展的实践过程 |
第5章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构建 |
5.1 实践模式构建思路 |
5.2 国内外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特征透视 |
5.2.1 研究过程 |
5.2.2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中的教学要素的特征 |
5.2.3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的特征 |
5.3 实践模式构成要素解析 |
5.3.1 功能目标 |
5.3.2 理论基础 |
5.3.3 操作程序 |
5.3.4 实施条件 |
5.3.5 评价方式 |
第6章 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应用及迭代 |
6.1 第一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 |
6.1.1 研究设计 |
6.1.2 实验数据分析 |
6.1.3 实验结论 |
6.2 第一轮发展实践反思与实践模式修正 |
6.2.1 对实践结果的反思 |
6.2.2 对实践过程的反思 |
6.2.3 实践模式的操作程序修正 |
6.3 第二轮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 |
6.3.1 研究设计 |
6.3.2 实验数据分析 |
6.3.3 实验结论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创新点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的不足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期刊文献 |
(一) 英文期刊文献 |
(二) 中文期刊文献 |
二、学位论文 |
(一) 英文学位论文 |
(二) 中文学位论文 |
三、着作 |
(一) 英文着作 |
(二) 中文着作 |
四、电子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教育发展视角:信息化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 |
(二)文化传承视角:民族多元文化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三)教学改革视角:民族地区高校教学改革的具体需要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和目的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际意义 |
(三)研究目的 |
四、核心概念 |
(一)苗族文化 |
(二)课程整合 |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苗族文化课程研究文献 |
(一)苗族文化课程 |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基本理论 |
(三)我国多元文化课程建设的主要理念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关研究 |
(一)国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二)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及述评 |
三、信息技术在民族文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一)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 |
(二)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三)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教育的整合应用模式研究 |
四、文献综合评述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过程与资料分析 |
五、研究信度、效度及研究伦理 |
第三章 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整合实施现状分析 |
一、样本学校深描 |
(一)具有苗族文化课程实践基础 |
(二)苗族文化研究基础较好 |
(三)具备课程与教学研究相关师资 |
(四)构建了相应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五)苗族师生人数比例较高 |
二、样本学校苗族文化课程开设概况 |
(一)苗族语言文学类课程 |
(二)苗族文化习俗类课程 |
(三)苗族歌舞体育类课程 |
(四)苗族工艺美术类课程 |
三、问卷及访谈调查设计分析 |
(一)学生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二)教师问卷调查设计及分析 |
(三)师生访谈调查设计及分析 |
四、苗族文化课程教学情况分析 |
(一)师生对课程设置认可度较高 |
(二)课程实施有利于苗族文化传承 |
(三)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 |
(四)师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
(五)师生对课程信息化整合教改期望值较高 |
五、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中的问题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规划不足 |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不足 |
(三)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不足 |
(四)信息化教学策略有待改进 |
(五)信息化教学管理及评价跟进不力 |
第四章 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理论及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
(一)促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 |
(二)丰富课程内容多样化表征 |
(三)优化整合文化课程资源 |
(四)有益于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可行性 |
(一)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协作 |
(二)苗族文化课程资源丰富 |
(三)师资具备课程信息化整合的信息素养 |
三、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理论分析 |
(一)行为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二)认知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作用 |
(三)建构主义理论及其对“整合”的影响 |
(四)关联主义理论对课程资源整合的作用 |
(五)传播过程理论对“整合”的支撑 |
四、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实施框架分析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规划设计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建设与重构 |
(三)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应用 |
(四)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与评价 |
第五章 整合起点: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规划及设计 |
一、确立课程整合目标与路径 |
(一)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 |
(二)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基本路径 |
二、选择适宜整合的课程 |
(一)苗族文化课程分类 |
(二)适宜整合的课程特点 |
(三)适宜整合的课程示例 |
三、分析学习者学习风格与特征 |
(一)学习者情感态度特征分析 |
(二)学习者认知特征分析 |
(三)学习者学习风格分析 |
(四)学习者学习动机分析 |
四、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分析 |
(一)课程整合所需的教师专业素养分析 |
(二)课程整合所需的师资构建 |
第六章 整合基础:建设与重构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与重构理念分析 |
(一)树立教育信息时代信息化课程资源观 |
(二)围绕教学要素搭建课程资源体系 |
(三)整合重构现有苗族文化课程资源 |
二、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特征分析 |
(一)内容形式丰富多样 |
(二)地域差异性显着 |
(三)动态性、生成性特征突出 |
三、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及规范 |
(一)技术标准 |
(二)元数据规范 |
四、苗族文化信息化课程资源导航设计 |
(一)课程导航作用 |
(二)课程导航内容 |
五、建设与重构信息化课程资源 |
(一)构建课程资源素材库 |
(二)设计积件式课程资源知识元 |
(三)建设适宜课堂教学的资源 |
(四)建设适宜活动课程的资源 |
(五)适宜网络化教学的资源 |
(六)适宜移动学习的资源 |
第七章 整合实施: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教学 |
一、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 |
二、选择及组织教学内容 |
(一)构建关联型课程内容知识体系 |
(二)优选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合理呈现苗族文化课程的教学内容 |
三、教与学的基本策略 |
(一)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教”的策略 |
(二)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教学中“学”的策略 |
四、整合教学模式及示例 |
(一)“MOOC+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
(二)苗族文化微课网络教学模式 |
(三)游戏引导型教学模式 |
(四)基于虚拟现实(VR)的教学模式 |
(五)智慧教学模式 |
五、“活动学习”中的整合应用 |
(一)信息技术在活动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任务驱动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
(三)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活动创设中的应用 |
(四)信息技术在苗族文化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
第八章 整合的管理评价:苗族文化课程信息化管理及评价 |
一、课程信息化管理 |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内容及功能 |
(二)信息化管理平台用户分析 |
(三)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四)网络在线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五)苗族文化微课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策略 |
二、课程信息化评价 |
(一)信息技术在学生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
(二)信息技术在学习过程评价中的应用 |
(三)课程教学大数据搜集、统计与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反思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的反思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的B-Learning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
1.1.2 混合式学习为大型精密仪器的教学提供了新途径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假设 |
1.3 研究意义和价值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研究综述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思路 |
1.8 研究内容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的理论观点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2.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3 探究共同体框架理论 |
2.1.4 戴尔经验之塔理论 |
2.1.5 混合式学习理论 |
2.2 问题解决能促进深度学习的理论探析 |
2.2.1 深度学习内涵 |
2.2.2 问题和问题解决 |
2.2.3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 |
2.2.4 问题解决能促进深度学习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教学的一般特点调研及初步研究问题的提出 |
3.1 对访谈资料进行扎根编码 |
3.1.1 开放式编码的过程 |
3.1.2 轴心编码的过程 |
3.1.3 选择性编码的过程 |
3.2 学习类型的调查 |
3.2.1 参观式教学 |
3.2.2 仪器原理与实验类教学 |
3.2.3 发明创造类学习 |
3.2.4 合作/协作研究类学习 |
3.2.5 培训类教学 |
3.2.6 新分析测试技术探究类学习 |
3.3 六类教学发生的频率分析 |
3.4 频率发生最高的教学特性分析 |
3.5 初步研究问题的提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混合式学习的第一轮设计研究 |
4.1 开展混合式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1.1 必要性分析 |
4.1.2 可行性分析 |
4.2 大型精密仪器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 |
4.2.1 教学目标 |
4.2.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4.2.3 教学策略 |
4.2.4 学习资源及学习支持的提供 |
4.2.5 作业布置 |
4.3 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网站的建设及其主要功能介绍 |
4.4 混合式学习的初步设计与实施 |
4.4.1 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型第一轮构建 |
4.4.2 仪器原理与实验教学的混合式学习设计与实施 |
4.5 第一轮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实践效果的分析与总结 |
4.5.1 成效评价 |
4.5.2 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混合式教学的第二轮设计研究 |
5.1 融合了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混合式教学模型建构 |
5.1.1 模型建构 |
5.1.2 两种模型对应的网络课程特征比较 |
5.3 基于问题解决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 |
5.4 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实践效果的分析与总结 |
5.4.1 深度学习的定性分析 |
5.4.2 深度学习的定量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问题与对策 |
6.3 研究反思与展望 |
6.4 本章小结 |
附录1 部分大型精密仪器图 |
附录2 原始访谈记录及扎根编码的标签化 |
附录3 概念化、范畴化、轴心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的结果 |
附录4 对教师(学生)开展混合式教学态度调查表 |
附录5 问题解决报告 |
附录6 认知临场感测量量表 |
附录7 深度学习的测量量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浙江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网络课程 |
1.3.2 精品课程 |
1.3.2.1 精品资源共享课及精品视频公开课 |
1.3.2.2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1.3.3 影响因素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2.1 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 |
1.4.2.2 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1.4.2.3 其他专业网络课程开展状况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2.2.5 案例分析法 |
2.2.6 比较研究法 |
2.2.7 因素分析法 |
2.2.8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对浙江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开展状况的研究 |
3.1.1 网络课程建设情况 |
3.1.1.1 精品课程主要内容及开课情况 |
3.1.1.2 精品资源共享课主要内容及开课情况 |
3.1.1.3 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要内容及开课情况 |
3.1.2 网络课程建设情况的对比分析 |
3.1.3 教师开展网络课程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
3.1.3.1 教师对于网络课程的投入时间 |
3.1.3.2 教师对于网络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 |
3.1.3.3 教师开展网络课程的动机 |
3.1.3.4 教师对于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方式 |
3.1.3.5 教师在网络课程中采取的考核方式 |
3.1.4 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 |
3.1.4.1 学生对于网络课程的认知与态度 |
3.1.4.2 学生对于参与网络课程学习效果的评价 |
3.1.4.3 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的频次 |
3.1.4.4 学生对于网络课程教学资源的兴趣点 |
3.1.5 存在的问题 |
3.1.5.1 网络课程普及程度尚待提高 |
3.1.5.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尚待提高 |
3.1.5.3 网络课程在体育专业各科目尚未全面覆盖 |
3.1.5.4 课程教学网站(平台)后期维护的速度尚待提高 |
3.1.5.5 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尚待提高 |
3.2 对浙江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影响因素的研究 |
3.2.1 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3.2.2 外部因素 |
3.2.2.1 时代背景 |
3.2.2.2 教育管理体制 |
3.2.3 内部因素 |
3.2.3.1 内部环境 |
3.2.3.2 课程特征 |
3.2.3.3 教师因素 |
3.2.3.4 学生因素 |
3.2.4 小结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4.2.1 健全培训机制与考核机制 |
4.2.2 分解指标,强化责任意识 |
4.2.3 优化教育资源,打造特色亮点 |
5 参考文献 |
6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附录E |
7 致谢 |
8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市场营销视角下体育网络课程的分析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市场营销视角下教育产业的研究现状 |
(一)市场营销视角下国外教育产业的研究现状 |
(二)市场营销视角下国内教育产业的研究现状 |
四、体育网络课程的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一)国内体育网络课程研究与发展现状 |
(二)国外体育网络课程研究与发展现状 |
第一章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解析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解析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三章 市场营销视角下体育网络课程定位与价值分析 |
3.1 体育网络课程的用户定位分析 |
3.1.1 消费者目标群的界定 |
3.1.2 网络消费者的特征分析 |
3.1.3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4 体育网络课程用户的动机分析 |
3.2 体育网络课程的定位分析 |
3.2.1 体育网络课程的优势 |
3.2.2 体育网络课程的劣势 |
3.2.3 体育网络课程的机会 |
3.2.4 体育网络课程的威胁 |
3.3 体育网络课程的价值分析 |
3.3.1 体育网络课程对互联网教育产业的价值 |
3.3.2 体育网络课程对体育产业的价值 |
3.3.3 体育网络课程对传统体育教学的价值 |
3.3.4 对体育网络课程从业者的价值 |
3.3.5 对体育知识技能学习者的价值 |
第四章 体育网络课程的营销策略 |
4.1 体育网络课程的建设 |
4.1.1 体育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 |
4.1.2 体育网络课程结构设计 |
4.2 体育网络课程的营销推广 |
4.3 体育网络课程的维护管理 |
4.3.1 体育网络课程的系统维护 |
4.3.2 体育网络课程的功能维护 |
4.4 体育网络课程的评估 |
4.4.1 体育网络课程内容的评估方法 |
4.4.2 体育网络课程功能的评估 |
4.5 体育网络课程的市场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致谢词 |
(10)开放大学网络课程学习者特征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开放大学网络课程学习者特征研究的两大类型 |
(一) 调查类研究 |
(二) 综合总结类 |
二、开放大学网络课程主要学习者特征研究的共性集合 |
(一) 主要外部特征 |
(二) 主要内部特征 |
1. 学习者已有学习基础。 |
2. 学习动机。 |
3. 学习策略。 |
三、总结与展望 |
(一) 对开放大学网络课程学习者的研究集中在总体特征的分析 |
(二) 基于开放大学学习者特征的网络课程设计 |
四、网络课程的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汉语学习网站网络课程建设考察 ——以“网上北语”为例[D]. 张一菡.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融合图卷积网络与内容相似度计算的网络课程推荐研究[D]. 张晶晶.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3]基于微信的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 马妮.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4]彝族文化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郝董景.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5]师范生TPACK发展实践模式研究[D]. 郑志高.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信息技术与苗族文化课程整合的个案研究[D]. 林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改进大型精密仪器教学的B-Learning研究 ——以云南大学为例[D]. 范玉. 云南大学, 2019(02)
- [8]浙江高校体育专业网络课程开展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 潘勇. 温州大学, 2019(01)
- [9]市场营销视角下体育网络课程的分析与策略研究[D]. 黄停停.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1)
- [10]开放大学网络课程学习者特征的研究综述[J]. 唐伟志,曾碧珍. 职教论坛,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