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有机超微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粒,吡唑,效应,尺寸,纳米,晶胞,光敏剂。
有机超微粒论文文献综述
王震宇[1](2005)在《有机聚合物超微粒的制备及电致发光器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和无机半导体之间的本质差别在于带宽和轨道重迭程度,有机分子晶体中弱的相互作用力(范德华力、氢键)和小的激子半径(Frenkel激子、电荷转移激子)决定了有机超微粒的尺寸效应具有区别于无机纳米晶体的独特性。迄今为止,关于无表面活性剂聚合物超微粒的制备方法,以及有机超微粒的尺寸效应的研究都很少报道。本论文以小分子量聚合物TPA-PPV和大分子量聚合物PVK为目标化合物,分别用再沉淀方法和一种新的方法成功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尺寸的、高度单分散的聚合物纳米超微粒,并研究了PVK纳米球二维阵列的自组装过程。然后,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分子荧光光谱研究有机超微粒的光电性质随尺寸的变化。最后,初步探索了有机超微粒的尺寸效应在新型电致发光二极管中的应用。为进一步研究单一发光材料实现彩色显示奠定了基础。对有机超微粒特异性的研究,加深了我们理解有机超微粒材料中的许多基本过程和现象,对于我们发展现有理论进一步研究有机发光器件有着重要的意义。结果如下: 1、以一种低分子量聚合物绿色电致发光材料TPA-PPV为目标分子,平均分子量为3000—4000,具有很高的荧光量子产率。用再沉淀的方法制备了粒子尺寸为20-100nm的TPA-PPV纳米粒子。研究发现,当纳米粒子的尺寸从100nm逐渐减小到20n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400nm附近和荧光发射光谱在500nm附近都向高能端移动,发生了蓝移。讨论了其光谱尺度效应的机理.纳米粒子的尺度效应表明其在新型纳米光电子器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以一种高分子量聚合物蓝色电致发光和空穴传输材料PVK为目标分子,平均分子量为110万,用一种新的方法制备了高度单分散的聚合物纳米超微粒,尺寸分布在120 nm—1000 nm范围内。PVK超微粒悬浮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激发光谱也表现出强烈的尺度依赖性,在265 nm和297 nm处吸收峰随着超微粒尺寸的增加逐渐向低能端移动,发生红移;PVK超微粒悬浮液荧光激发光谱。在295 nm附近的发射光谱随着超微粒尺寸的增大逐渐向低能端移动,发生了红移。对纳米球的线状自组装过程进行研究,讨论了线状自组装机理。 3、用TPA-PPV薄膜作为发光层制备成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器件:ITO/TPA-PPV(38 nm)/TNS(25 nm)/Alq_3(30 nm)/Al;用TPA-PPV纳米粒子作为发光层制备了结构为ITO/PDAC/TPA-PPV nanoparticles film/BCP(20 nm)/Alq_3(30 nm)/Al的发光二极管器件,研究了器件性能,并对器件失效原因进行了解释。(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期刊2005-05-01)
吴美红,王明亮,周钰明[2](2005)在《混合有机超微粒分散体系的光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再沉淀法制备了 1,3,5 -叁苯基 - 2 -吡唑啉、蒽以及两者混合物超微粒分散体系 ,对超微粒的尺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它们的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并与其溶液的光谱进行了比较。发现 :这种混合有机超微粒与相应的混合溶液的光学性质有明显不同 ,混合超微粒中两种有机分子之间存在明显的电荷转移。(本文来源于《化工时刊》期刊2005年02期)
滕月莉,陆慧,陆元成,潘孝仁[3](2002)在《有机染料对SnO_2、ZnO超微粒薄膜的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直流气体放电活化反应蒸发沉积法分别制备了半导体特征型的 SnO_2和 ZnO 超微粒薄膜。以罗丹明 B(RhB),罗丹明 B 衍生物(TR-5),芘 B 及叶绿素铜钠有机染料为光敏化剂制作光电化学电池。比较了这些光电池单位面积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本文来源于《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02-08-01)
姚建年,付红兵[4](2002)在《有机超微粒的制备及其尺寸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超微粒是国际上刚刚起步的研究领域 ,是纳米科技领域和有机光电子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 .文章从有机功能小分子出发 ,在制备粒径和形状可控的、高度单分散的纳米超微粒的基础上 ,首次系统地研究了有机超微粒的电子态随尺寸大小的变化过程 .发现有机超微粒和无机超微粒一样具有显着的尺寸效应 ,而且更具多样性 .该项研究工作为探索和比较无机和有机材料介观尺寸效应的异同点这一科学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于理解有机分子晶体这类传统材料中的基本过程和现象以及开发新型光电材料和器件也极具意义(本文来源于《物理》期刊2002年02期)
付红兵[5](2001)在《有机超微粒的制备及其尺寸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有机和无机半导体之间的本质差别在于带宽或轨道重迭程度。有机分子晶体中的弱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键)和小的激子半径(Frenkel激子、电荷转移激子)决定了有机超微粒的介观尺寸效应具有区别于无机纳晶的独特性。迄今为止,关于有机超微粒尺寸效应的研究,以及无机纳米晶体研究领域已建物理模型在有机领域的普适性问题都还甚少报道,但唯此我们才有抢占制高点的机会。本文以系列吡唑啉化合物作为目标分子,合成得到了一系列大小和形状可调的、高度单分散的纳米超微粒。进一步,通过稳态和瞬态光谱研究了有机超微粒的介观尺寸依赖特性,并结合分子模拟对其本质进行了解释。我们的研究表明有机超微粒同样具有显着的尺寸效应,为进一步研究有机和无机领域介观尺寸效应的异同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有机分子在介观尺度下的特异性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理解有机分子晶体这类传统材料中的许多基本过程和现象,对于我们发展现有理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有机分子晶体(如:有机导体、有机发光器件等)有着重要意义。具体结果如下:1、利用再沉淀法,通过控制温度、浓度和沉积时间等动力学因素,制备得到了粒径从几十到数百纳米的球形1-苯基-3-(对N,N-二甲基-苯乙烯基)-5-(对N,N-二甲基-苯基)-2-吡唑啉(PDDP)超微粒和方块形状的1,3,5-叁苯基-2-吡唑啉(TPP)纳米晶体。我们研究证实了PDDP超微粒和TPP纳晶表现出的尺寸效应均起源于随着尺寸的增大逐渐形成的分子间电荷转移(CT)激子。吸收谱中的短波部分来自于局限在单个分子上的Frenkel激子的贡献,长波区域的吸收峰则出自超微粒中分子紧密堆积引起的电荷转移激子,并进一步为瞬念荧光测试证明。随着超微粒粒径的增大,CT态的吸收峰逐渐出现,而且由于激子的限域效应向长波移动。超微粒中,S_1态和CT态是平衡的,它们之间的能级间隙随着超微粒尺寸增大而减小。增大微粒的尺寸时从S_1态到CT念的荧光发射强度再分布表明,S_1念和CT态互相竞争并同时受纳米超微粒尺寸的影响。2、观察到了球形的1,3-二苯基-5-芘基-2-吡唑啉(DPP)超微粒由于高度的单分散性而自组织排列成有序的二维阵列。DPP分子在溶液中只表现出芘的发射特征;在发光器件即固态薄膜中却只观察到了470 nm处吡唑啉环的发射特征。但是,DPP超微粒则表现出了分别出自于芘坏386 nm、吡唑啉环465 nm和分子之间的吡唑啉坏-芘环电荷转移激子570 nm的叁重发射,而且各自对应各自的激发光谱,即叁重发射的光通道互不干涉。在粒径确定时,用一确定波长激发时,发射光谱中不同发射的最大强度直接决定于对应激发光谱在该波长下的强度。另一方面,超微粒粒径的大小同样影响着叁个部分的相对强度。随着粒径的增大,吡唑啉环-芘环之间电荷转移态570 nm的荧光发射逐渐消失。这意味着,在实际当中通过控制粒径和变换激发波长,我们可以控制DPP超微粒的发射波长,而且DPP超微粒的自组织阵列对构建发光器件极有意义。3、利用目标分子1,3-二苯基-2-吡唑啉(DP)和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活性剂分子的相互作用,我们成功制备了直径可调的纤维状DP超微粒。XRD射线衍射证明DP分子在超微粒中有序排列;光谱数据证明DP分子的聚集体为J-聚体形式。当固定DP分子在体系中的浓度时,改变CTAB的浓度,可以控制DP分子的聚集状态。在CTAB分子和DP分子的比值N大于45时,每个CTAB胶束可以热力学稳定的溶解两个DP分子。随着N的降低,溶解在胶束中呈现单分子态的分子数目减少,处于聚集态的DP分子数目增加。N=40时,DP分子聚集形成小的颗粒;N=27时,小颗粒之间连接开始形成纤维;N<27时,纤维完全形成,N=18和9的纤维直径分别为140和225 nm且直径几乎单分散分布。在与之对应的光谱中,J-聚体吸收峰逐渐出现;室温下发射峰宽度变窄,振动能级展现;77K下,单分子态发射强度逐渐降低,出自J-聚体能级的发射强度逐渐增强。换言之,DP超微粒表现出的尺寸依赖特性起源于DP分子的聚集体的形成。(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研究所)》期刊2001-05-10)
姚建年,付红兵[6](2001)在《有机超微粒的制备及其尺寸效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有机材料尺寸效应的研究和认识不象无机领域的介观现象那样受到广泛关注,还只是刚刚开始、因此很不成熟,但唯此我们才有抢占制高点的机会。本文以系列吡唑啉化合物作为目标分子,合成得到了系列大小和形状可调的、高度单分散的纳米超微粒。进一步,通过稳态和瞬态光谱研究了有机超微粒的介观尺寸依赖特性,并结合分子模拟对其本质进行了解释。有机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有机分子之间弱的范德华力决定了有机超微粒的介观尺寸效应拥有区别于无机纳晶的(本文来源于《2001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1-05-01)
杨延强,黄金满,吴秋菊,费浩生,魏振乾[7](1999)在《掺杂无机纳米超微粒的有机聚合物体系中的光折变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掺杂无机纳米超微粒的有机聚合物体系中的光折变效应.体系中以Cu2S/CdS/ZnS复合超微粒为光敏剂,PVK为载流子输运剂,电光分子为EPNAC.给出了光敏剂的制备方法,EPNAC的分子结构及电光特性,以及该光折变材料中的两波耦合效应的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无机纳米超微粒可用作光折变材料中的光敏剂,这是它的一种新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李丹,孙聆东,窦恺,刘俊业,虞家琪[8](1997)在《分散有ZnS:Mn~(2+)纳米超微粒的有机薄膜的制备和光学性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散有ZnSMn2+纳米超微粒的有机薄膜的制备和光学性质李丹a)孙聆东a)窦恺a)刘俊业a)虞家琪a)(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长春130021)(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研究实验室,长春130021)关键词聚合物,纳米晶,表面修饰近年来,半导体超...(本文来源于《发光学报》期刊1997年01期)
刘存业,王跃,刘荣泰,傅相锴[9](1996)在《超微粒有机催化剂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观测分析磺化苯膦酸锆(α-ZrPS)超微粒材料的原子结构.发现α—ZrPS作为α—磷酸氢锆(α—ZrP)的有机衍生物有着类似的层状构造,并且同属于单斜晶系.由片状有机分子基因层状堆垛构构成的超微粒α—ZrPS催化剂提高了表面催化活性和反应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化学物理学报》期刊1996年04期)
有机超微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再沉淀法制备了 1,3,5 -叁苯基 - 2 -吡唑啉、蒽以及两者混合物超微粒分散体系 ,对超微粒的尺寸及形貌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它们的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并与其溶液的光谱进行了比较。发现 :这种混合有机超微粒与相应的混合溶液的光学性质有明显不同 ,混合超微粒中两种有机分子之间存在明显的电荷转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有机超微粒论文参考文献
[1].王震宇.有机聚合物超微粒的制备及电致发光器件的初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
[2].吴美红,王明亮,周钰明.混合有机超微粒分散体系的光学性质[J].化工时刊.2005
[3].滕月莉,陆慧,陆元成,潘孝仁.有机染料对SnO_2、ZnO超微粒薄膜的光电转换性能的影响[C].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研究进展——2002(9)卷——中国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会第9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
[4].姚建年,付红兵.有机超微粒的制备及其尺寸效应的研究[J].物理.2002
[5].付红兵.有机超微粒的制备及其尺寸效应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化学研究所).2001
[6].姚建年,付红兵.有机超微粒的制备及其尺寸效应的研究[C].2001年纳米和表面科学与技术全国会议论文摘要集.2001
[7].杨延强,黄金满,吴秋菊,费浩生,魏振乾.掺杂无机纳米超微粒的有机聚合物体系中的光折变效应[J].发光学报.1999
[8].李丹,孙聆东,窦恺,刘俊业,虞家琪.分散有ZnS:Mn~(2+)纳米超微粒的有机薄膜的制备和光学性质[J].发光学报.1997
[9].刘存业,王跃,刘荣泰,傅相锴.超微粒有机催化剂结构分析[J].化学物理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