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取代苯基吡唑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吡唑,衍生物,活性,吲哚,苯胺,苯基,甲基。
取代苯基吡唑衍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杨梅[1](2012)在《铜催C-N、C-S偶联合成N-取代苯基苄胺、苯硫基-1,3,4-噻二唑衍生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aryl)-N, C(aryl)-O, C(aryl)-S结构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及药物中,因此,构建C(aryl)-X (N, O, S)键的方法在有机合成中非常重要。由于钯价格昂贵,毒性大,限制了以钯为催化剂的交叉偶联反应在药物合成中的应用,因此,近几年,铜催化杂原子的Ullmann交叉偶联反应成为有机合成中的热点。本文以铜或铜盐为催化剂,通过改变溶剂和配体,以合成取代苄胺及取代苯硫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来探讨反应条件对铜催化的C-N和C-S反应的影响,同时合成了取代苄胺和取代苯硫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两个系列,研究了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波谱性质。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详细介绍了Ullmann反应的研究进展,包括其类别,反应机理,并详细介绍了苯基胺类化合物,苯硫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应用及合成方法。二、以取代溴苯为原料,碘化业铜为催化剂,4-羟基-L-脯氨酸为配体,实现了溴苯与苄胺的C-N交叉偶联反应,并合成了一系列苯基苄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分析确证。叁、以取代碘苯为原料,实现了碘苯与2-巯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的C-S交叉偶联反应,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以碘化业铜为催化剂,2-吡啶甲酸为配体,二甲亚砜作溶剂的条件下,反应结果较好,在此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取代苯硫基-1,3,4-噻二唑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H-NMR,13C-NMR, ESI-MS分析确证。(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2-05-01)
史大斌,徐应淑,刘静姿,欧阳贵平[2](2010)在《4-(N-对叁氟甲基苯基)氨甲基-5-取代苯基硫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农药,以3-甲基-1-取代苯基-5-吡唑酮、硫酚、对叁氟甲基苯胺等为原料,通过4步反应,合成了5个3-甲基-1-取代苯基-4-(N-对叁氟甲基苯基)氨甲基-5-取代苯硫基吡唑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IR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本文来源于《化学通报》期刊2010年12期)
安悦,牟萍萍,郭志萍,邢永恒,周光华[3](2009)在《3-芳亚甲基联氨羰基-5-(对位取代苯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取代苯乙酮及草酸二乙酯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20个新的3-芳亚甲基联氨羰基-5-(对位取代苯基)-吡唑衍生物,产率较高.所合成的化合物经元素分析,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化合物4b,4h还通过X-ray单晶衍射进一步确证了其结构.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绿豆发芽过程有着较好的生长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9年05期)
钱建华,刘琳,王道林,邢锦娟[4](2006)在《3,6-二取代苯基-二-1,2,4-叁唑并[3,4-b]-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5-二巯基-1,3,4-噻二唑为原料,与水合肼缩合,生成2,5-二肼基-1,3,4-噻二唑.2,5-二肼基-1,3,4-噻二唑与苯甲酰氯反应生成2,5-二酰肼基-1,3,4-噻二唑,以POCl3为环合剂环合酰肼基-1,3,4-噻二唑,合成3,6-二取代苯基-二-1,2,4-叁唑并[3,4-b]-1,3,4-噻二唑衍生物,合成的新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予以证实,并提出了环化反应机理.(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6年12期)
陈江,许瑞卿,宋宝安,金林红,胡德禹[5](2006)在《2-取代苯基-5-(3,4,5-叁甲氧基苯基)-1,3,4-恶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了10个2-取代苯基-5-(3,4,5-叁甲氧基苯基)-1,3,4-恶二唑衍生物.并经过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抗癌活性.(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06年10期)
缪宇平,闻韧,青岛均,周培根[6](2004)在《2-取代苯基-5-(3′-吲哚基)-恶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合成 5 ( 3′ 吲哚基 ) 唑衍生物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以色氨酸为原料 ,与取代的苯甲酸在DCC催化下脱水缩合得到酰胺 ,再通过DDQ苄位氧化和分子内环合生成 5 ( 3′ 吲哚基 ) 唑。用DPPH体外抗氧化模型测定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 合成了 11个 2 取代苯基 5 ( 3′ 吲哚基 ) 唑衍生物 ,其中化合物 2 1和 2 2的活性比维生素E强约 3~ 4倍 ;化合物 2 9的活性与维生素E相近。结论 合成的目标化合物中有 3个化合物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有可能开发成为良好的抗氧化剂。(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取代苯基吡唑衍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农药,以3-甲基-1-取代苯基-5-吡唑酮、硫酚、对叁氟甲基苯胺等为原料,通过4步反应,合成了5个3-甲基-1-取代苯基-4-(N-对叁氟甲基苯基)氨甲基-5-取代苯硫基吡唑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IR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取代苯基吡唑衍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杨梅.铜催C-N、C-S偶联合成N-取代苯基苄胺、苯硫基-1,3,4-噻二唑衍生物研究[D].湖北大学.2012
[2].史大斌,徐应淑,刘静姿,欧阳贵平.4-(N-对叁氟甲基苯基)氨甲基-5-取代苯基硫吡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化学通报.2010
[3].安悦,牟萍萍,郭志萍,邢永恒,周光华.3-芳亚甲基联氨羰基-5-(对位取代苯基)-吡唑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和生物活性[J].有机化学.2009
[4].钱建华,刘琳,王道林,邢锦娟.3,6-二取代苯基-二-1,2,4-叁唑并[3,4-b]-1,3,4-噻二唑衍生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2006
[5].陈江,许瑞卿,宋宝安,金林红,胡德禹.2-取代苯基-5-(3,4,5-叁甲氧基苯基)-1,3,4-恶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06
[6].缪宇平,闻韧,青岛均,周培根.2-取代苯基-5-(3′-吲哚基)-恶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氧化活性(英文)[J].药学学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