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李俊峰陕西省岐山县第二初级中学722400

【摘要】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到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以外,教师还必须要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因为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既离不开良好的身体素质,同时也离不开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对知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以致于社会与家庭重心都放到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我们体育一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145-01

在进行知识和技能传授的时候,教师同样要关注到学生的人格发展价值观的树立,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发展情况,积极地调整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性。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健康的概念,既指身体的健康,同样也指心理的健康,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教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学生的全面成长。

一、初中体育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从学科角度讲,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联系密切。学校体育课程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可见体育教学对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极重要的作用,体现了初中体育课程的价值。另外,现代学校体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增强他们体质,而且还要通过体育运动将健康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健体、审美、生活、创造,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

二、初中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一)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情绪

情绪是人的某些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体验,而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标志是情绪状态。学生生活在学校这个关系错综复杂的小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体育活动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需要克服身心疲劳,消除消极情绪,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肉紧张等,这都是对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严峻考验,也是学生培养和形成坚强意志品质的过程。体育活动可以使学生逐渐养成克服各种困难的积极情绪,坚持参加体育活动,这样时间久了,从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就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

目前中学生中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对家庭有强烈的依赖心理。面对集体生活,很多孩子表现出束手无策,不善于与人交往,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既需要交往与合作,又存在相互竞争的现象,大多数体育项目只能在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条件下方可进行,在体育活动环境中,学生可以以更直接、生动、集中的方式接触,体验近似于社会上所能遭遇到的各种情景。

(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心理承受力

初中阶段的体育活动与人生其他阶段的体育活动相比,更多地表现在不断遭遇障碍和挫折,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和提高方面,现行的中学体育课程中设立了社会适应学习领域,体育教师们也更加注意改进教学,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探索、创新精神,提高抗挫折能力。

三、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注重学生心理,培养学生自信

体育教学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充分贯彻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竞争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的固有特点,针对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其自信心,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具体而言有三种途径。一是运用“我能行”心理暗示。学生练习技术动作时,容易产生畏惧怯场心理,为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和畏惧心理,树立战胜闲难挫折的自信心,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练习前反复默念“我能行”,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和能力。通过自我积极心理暗示,来增强情绪的稳定性,消除或减轻紧张程度,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参加活动的勇气和信心。二是要循序渐进。学生完成有一定难度或因缺乏自信不敢尝试的练习,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克服小用难开始,并逐步增加难度,当学生通过努力完成一个个分解任务后,教师要适时鼓励和给予肯定,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享受获得成功的快感,提高练习的乐趣。

(二)改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新型教育氛围就是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础。那么体育课堂中如何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要确立师生人格上平等,实现师生之间的正常交往,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充满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和谐的心理气氛中得到健康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环节。其次,要善于用多种方式表达对学生的情感,教师可多肯定学生的进步.多关注学生的优点,多给予赏识性表扬激励,尽可能少批评指责,切忌求全责备,恨铁不成钢。多给予学生鼓励的话语、赞许的目光,理解的表情,亲昵的动作等都能达到这个效果。

(三)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习情趣

调动学生情感,激发兴趣对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每位体育教师承待关注并认真研究的重要议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体育的爱好,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体育教学必须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场地器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整合教材,努力做到既有系统性,又有趣味性。

(四)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欲望

学生注意集中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往往对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与练习会产生厌倦心理。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和教学的特点,针对学生求新、求变、求异的心理特点,积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逐步喜欢并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

四、结束语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往往是一类值得普遍关注的课题。对于学生做出心理健康培训并非是瞬间就能实现的,而要依赖于体育老师常年的努力奋斗。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学生通过具体的言行所表现出来的意识、道德、品质、思想和毅力等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准确的把握学生的真实心理健康水平。在教学中应有的放矢的将心理健康培训和体育培训融为一体,尽量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推动同学们的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国栋.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J].教育现代化,2016,(40):375-376.

[2]牛永霞.构筑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桥梁[J].青少年体育,2016,(11):75-76.

[3]丁燕妮.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6,(21):95-96.

[4]韩文海.课改后初中体育教师如何实施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视界,2014(28):246+257.

标签:;  ;  ;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