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尉迟寺遗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遗址,尉迟,文化,大口,聚落,文化层,特征。
尉迟寺遗址论文文献综述
韩超[1](2019)在《尉迟寺遗址瓮棺刻写符号的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晚期墓葬共发掘92座,其中成人竖穴土坑墓21座,儿童瓮棺69座,其他2座。69座儿童瓮棺葬中,每座墓最少有一件器物作葬具,最多的有5件器物作葬具。特别引人瞩目的则是编号为M283、M289的2个(本文来源于《江淮文史》期刊2019年04期)
姜仕炜[2](2018)在《安徽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家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户考古是分析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方法。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带有灶的大型房址应代表一个家户,一个排房基址可能包含好几个家户。每个家户代表一个核心家庭,一个排房基址应是基于血缘关系并由几个核心家庭构成的扩展家庭。当时的家户手工业经济模式可能是兼职的家庭生产经济模式。该阶段尉迟寺社会的财富分配较为平均,处于一种社会贫富分化不明显、较为平等的社会形态。(本文来源于《东南文化》期刊2018年05期)
韩超[3](2017)在《蒙城尉迟寺遗址文化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城尉迟寺遗址位于蒙城县东北板桥镇与许疃镇交界处,305省道东侧,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大规模、保存完整、建筑风格独特的一处史前聚落遗址。经国家考古队历时15年两个阶段的13次发掘,揭开了这个埋藏久远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先民聚落的神秘面纱。1994年,遗址被评为"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2001年发掘还未完全结束,(本文来源于《江淮文史》期刊2017年01期)
乔玉[4](2015)在《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聚落陶器使用情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为我们分析大汶口文化晚期社会提供了珍贵标本。我们对聚落中房屋居住面上保存的陶器的统计分析提出,聚落中每个核心家庭的陶器使用量约为15件,甑、箅子、甗和鬹等特殊用具在有些房屋单元集中分布,与之相关的特殊食物制备和消费可能与地位特殊的核心家庭密切相关。聚落与墓葬中的陶器种类和数量对比发现,豆在葬仪中受到特殊重视。(本文来源于《南方文物》期刊2015年04期)
郎剑锋[5](2014)在《蒙城尉迟寺遗址“鸟形神器”的定名与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中,包括一件形制较为独特的陶制品,研究者多称为"鸟形神器"。通过相关文献记载、考古资料及其他图像资料的比较可知,该器应为粮囷的陶制模型,即"陶囷";陶囷的鸟形装饰、出土位置和相关遗迹表明,该陶囷是史前先民崇拜太阳、进行农业祭祀的礼仪用器。(本文来源于《江汉考古》期刊2014年06期)
王建华,曹静[6](2013)在《蒙城尉迟寺遗址单人墓人口自然结构及相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城尉迟寺遗址位于安徽省蒙城县许町镇毕集村东150米,西南距蒙城县城20千米,东北距宿州40千米。遗址相传是为纪念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在此屯兵而建,故称"尉迟寺",20世纪70年代初曾是当地小学校址[1]。1989~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13次发掘该遗址,共发现新石器时期墓葬308座[2]。遗址发掘中收集大量墓葬、成组的红烧土排房建筑、兽坑、祭祀坑、围沟等各类遗存的资料,还充分运用科技考古技术对人骨遗存、动物遗存、植物硅酸体和孢粉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为研究(本文来源于《东方考古》期刊2013年00期)
王瑞琳,李慧,刘慧芬[7](2012)在《基于战略视角的皖北尉迟寺遗址动态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尉迟寺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运用田园调查法,对其周边居民进行访谈,分析得出其保护存在旅游管理体制不完善、环保意识不强、居民漠视等问题。从政策、经济、社会、行业与资源环境角度对尉迟寺遗址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运用动态保护理念,提出明确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完善资金保障制度、建立社区参与制度、强化保护意识等保护措施。(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5期)
霍东峰[8](2010)在《尉迟寺遗址中“尉迟寺类型”遗存的分期与年代》一文中研究指出2001年,《蒙城尉迟寺》的出版,公布了第一阶段(1989~1995年)的发掘资料,其中以"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最为丰富,这类遗存可以分为两段四组,其年代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晚期,绝对年代为2900~2500BC.(本文来源于《华夏考古》期刊2010年04期)
王安萍[9](2010)在《蒙城尉迟寺遗址若干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蒙城尉迟寺遗址是迄今为止皖北地区发掘的规模最大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存,自它发掘至今,从考古学的视角对它的研究成果不断,尤其是运用聚落考古学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这些为研究史前时期,尤其是大汶口文化的社会形态和文明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填补了一系列考古学上的空白。尉迟寺遗址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同时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布局上精心设计,规划合理,严格按照当时的社会组织结构或某种制度建设房屋、广场、墓葬等;红烧土排房采用先进的烧烤技术,是原始社会房屋建筑的典型代表;儿童瓮棺葬的流行也突出了尉迟寺遗址的地方特色;大型广场和鸟形神器的存在,更是说明了尉迟寺遗址是一个等级较高的聚落遗址。通过对尉迟寺遗址发掘的遗迹、遗物与大汶口文化典型器物的比较分析,它是大汶口文化的一个新的地方类型,即尉迟寺类型。本文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刻划符号是少暤部族的族徽,鸟形神器即“朱虎”是一种复合图腾,论证了尉迟寺聚落是少昊氏部落的鸟图腾与黄帝部落群中的虎图腾部落融合后在安徽淮北地区定居形成的。大汶口文化晚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带来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氏族组织内家族或大家庭逐步发育成为当时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原有的氏族所有制下的平等社会逐渐向不平等的分层社会演进。聚落形态开始产生质的变化,当时尉迟寺遗址周边的聚落群以尉迟寺聚落为中心,构成“众星拱月”式的分布格局,受尉迟寺聚落统属。尉迟寺遗址人汶口晚期社会分层已经出现,由普通家庭组成父系氏族,再由若干父系氏族组织共同构成聚落氏族共同体。新时期时代人类文化的发展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本文论述了尉迟寺先民从事采集、渔猎、农业、养殖业、手工业以及居住环境的情况,分析聚落发展的经济基础。尉迟寺遗址在墓葬和聚落构建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尉迟寺遗址,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布局合理的大型聚落遗址,遗址内红烧土排房排列有序,统规划,在排房周围还发现了活动广场。而大型围沟的出现,则显示出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这些都表明了它作为中心聚落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尉迟寺出土的墓葬中,儿童瓮棺葬占大多数,而且这一墓葬形式与大汶口文化其他遗址的墓葬形式不同,却与中原仰韶文化的墓葬习俗一致,说明了尉迟寺遗址可能受到仰韶文化的影响。最后,尉迟寺遗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研究大汶口文化乃至中华文明的起源等2题都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0-04-01)
徐利斌,孙立广,游科华,王吉怀,王玉宏[10](2010)在《尉迟寺遗址文化层铅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原始冶金文明矿料示踪》一文中研究指出古遗址土壤形成物是研究古代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通过对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YC1剖面中Pb、Al等金属元素的分析,研究了Pb在5050cal a BP~4000cal a BP间剖面中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尉迟寺遗址文化层剖面中的铅富集系数变化范围为1·0~1·8左右,富集程度不是很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大汶口文化到龙山文化,Pb的富集系数有明显逐步上升的趋势,表明遗址剖面中的Pb很可能与原始社会中期发展起来的冶金活动有关。5050~4000cal a BP间,中国先后经历了石器时代、铜石并用时代,到最后进入青铜时代,这个过程中铜资源利用越来越多导致产生的大气粉尘铅越来越多,很可能是YC1剖面中Pb富集系数逐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铅同位素结果表明,土壤206Pb/204Pb比值分布在18·3~19·8之间,平均为18·82;207Pb/204Pb比值分布在15·3~16·5之间,平均为15·76;208Pb/204Pb比值分布在38·0~41·0之间,平均为39·04。铅同位素示踪表明,土壤中的铅的来源自5050calaBP至4000calaBP有越来越广的趋势,并且很可能与出自中国南方地区的矿料有关,包括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或广东地区的矿料。(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尉迟寺遗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家户考古是分析古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方法。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带有灶的大型房址应代表一个家户,一个排房基址可能包含好几个家户。每个家户代表一个核心家庭,一个排房基址应是基于血缘关系并由几个核心家庭构成的扩展家庭。当时的家户手工业经济模式可能是兼职的家庭生产经济模式。该阶段尉迟寺社会的财富分配较为平均,处于一种社会贫富分化不明显、较为平等的社会形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尉迟寺遗址论文参考文献
[1].韩超.尉迟寺遗址瓮棺刻写符号的解析[J].江淮文史.2019
[2].姜仕炜.安徽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晚期家户研究[J].东南文化.2018
[3].韩超.蒙城尉迟寺遗址文化探究[J].江淮文史.2017
[4].乔玉.尉迟寺遗址大汶口文化聚落陶器使用情况分析[J].南方文物.2015
[5].郎剑锋.蒙城尉迟寺遗址“鸟形神器”的定名与功能[J].江汉考古.2014
[6].王建华,曹静.蒙城尉迟寺遗址单人墓人口自然结构及相关问题研究[J].东方考古.2013
[7].王瑞琳,李慧,刘慧芬.基于战略视角的皖北尉迟寺遗址动态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8].霍东峰.尉迟寺遗址中“尉迟寺类型”遗存的分期与年代[J].华夏考古.2010
[9].王安萍.蒙城尉迟寺遗址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0
[10].徐利斌,孙立广,游科华,王吉怀,王玉宏.尉迟寺遗址文化层铅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原始冶金文明矿料示踪[J].土壤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