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雅洁[1]2004年在《论五四时期的男女同校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男女同校运动,是五四时期改革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传统的教育具有明显的重男轻女的表现,因此,五四时期的男女同校运动又成为妇女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中国,随着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人们的伦理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实现男女平等成为改良社会习俗的基本目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又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育界,出现了一场要求变革传统教育,实现男女平等教育的公开讨论,由此拉开了男女同校运动的序幕。 男女同校的主张者和反对者都站在自身的政治立场上各抒己见,引发了思想界的一场论争。这场论争是以“性伦”为焦点,辐射到其它诸多方面的。与此同时,男女同校的主张者还对实行男女同校以及实现男女同校后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筹议,这将五四时期对男女同校问题的讨论推向了一个高潮。 由此,男女同校的教育体制日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应这场运动。1920年春,北京大学开放女禁使五四时期的男女同校运动不再局限于舆论层面,进而发展到实践阶段。 在此期间,封建卫道者虽然赞成小学男女同校,但出于政治考虑,他们反对中等学校和大学实行男女同校。尽管如此,随着许多旧社会习俗的变革和新式教育体制的尝试,不论是在大学,还是中等学校,实行男女同校的日益增多。1922年,不分性别的单轨新学制的颁布,成为男女同校的教育体制合法化的重要标志。此后,男女同校运动在不断改革、探索中继续发展。 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较大的学术意义,而且能为当今观察和思考有关社会现象提供有益的历史启示。
侯瑞锐[2]2011年在《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漫长的封建君主专制宗法社会中,“叁纲五常”、“男尊女卑”等一系列封建礼教思想是支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女性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只是作为男性的附属物而存在,毫无地位可言。直到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产生,才逐渐有了男女平等的呼声,但是当时的这个声音微乎其微,不足以撼动封建宗法礼教思想的根基。五四时期,在“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下,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伦理的觉悟”的重要性。他们秉承“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宗旨,深刻揭露并批判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残害女性的斑斑劣迹,并具体地讨论了女性的婚恋问题、教育问题、经济独立问题、参政问题、男女社交问题等,提出了很多富有建设性的女性伦理思想。五四时期的女性伦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女性深受封建宗法制度残害的悲苦命运,提高了她们的家庭和社会地位,为实现男女平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思想根基。但是受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直到今天,女性的社会地位仍不能说完全平等于男性,女性仍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歧视女性的社会现象更是屡见不鲜。重新审视这一时期关于女性的伦理思潮变革的精神内涵,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当前社会中存在的关于女性的伦理问题,进而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女性伦理价值规范体系。同时,这也是满足我们今天保障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完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之义,是促进女性进步和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伦理思想史的专业视角,在阐明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方法的基础上,从五四时期特有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对这一时期的女性伦理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由此进一步分析和论证了这一思想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与局限,以及它对当今社会女性问题的解决、女性伦理价值体系的构建所具有的现实启示。故本文通过四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从选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等方面做了介绍和分析,从而阐释了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研究这一选题的可行性、必要性和现实性。第二部分着重探析了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文化背景。具体分析了五四时期“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西方社会思潮的浸润等内外因素,对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形成的作用和影响。第叁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详细论述了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是建立在知识分子对束缚和残害女性的封建宗法礼教的揭露和批判基础上的,本部分通过叁个方面来展开:婚恋自由与男女平等;平等教育与自主择业;公开社交与积极参政。首先,婚恋自由与男女平等,具体论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反对包办婚姻,提倡婚恋自由;反对“男尊女卑”,提倡男女地位平等;反对封建贞操观,提出贞操新主张的思想。其次,平等教育与自主择业,具体论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反对“女子无才便是德”,主张男女平等教育;反对“男主外,女主内”,主张女性积极择业的思想。最后,公开社交与积极参政,具体论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反对“男女授受不亲”,提倡男女社交公开;反对“女不干政”,主张女性积极参政的思想。第四部分对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所具有的历史价值和局限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一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虽然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存在着不可回避的历史局限和某种程度的偏激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史无前例的成就。它削弱了封建宗法礼教对女性的束缚和毒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它对于我们今天解决社会现实中的女性伦理问题,仍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它有助于指导我们构建现代科学的女性伦理价值规范体系,有助于促进女性的现代解放和全面发展,有助于推进我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陈俐[3]2013年在《五四时期中国女性道德观念嬗变研究》文中认为道德观念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女性道德观念也是如此。传统社会为了加强封建集权制度,保障男权的统治地位,根据男尊女卑的基本社会原则,确立了以“叁从四德”为主要规范、以“贤妻良母”为主要目标的封建女性道德。鸦片战争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反帝反封建历程的推进以及西方思想的涌入,促使中国女性道德观念发生嬗变。“五四”时期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交替的历史时期,也是新旧道德激烈碰撞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女性道德观念嬗变涉及多个方面。在社会道德观念方面,通过知识分子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女性自身的努力,女性参政、经济独立、社交自由、教育平等等观念得到一定的认可。在婚姻道德观念方面,通过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夫为妻纲”的反抗,婚姻自由观念和“夫妻平等”观得到了传播。在家庭道德观念方面,先进人士提出了传统家族制的改造方法、新的生育观和女子财产继承制。而在性道德观念方面,传统贞操观、娼妓现象成为了重点批判的对象。随着妇女解放思想的传播和妇女运动的发展,社会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平等科学的贞操观,娼妓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五四时期女性道德观念变化有着其独有的特点。这一时期,女性主体意识虽然有了一定的觉醒,但是由于女性解放服从于社会革命这一时代主题,由于旧思想和旧习惯的惰性以及女性自身的局限性等原因,五四时期的女性道德观念嬗变呈现不平衡性、曲折性和偏激性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五四时期女性道德观念嬗变产生了重要的社会意义,它促进了民主革命的进程和社会道德观念的更新,也推动了女性的解放。认真研究五四时期女性道德观念嬗变的特点,可为今天女性道德建设提供启示作用。这体现为:女性道德建设不是脱离社会而独立发展的,而要以社会发展为基础,要与社会变革相适应。它的发展应该以培养女性自主意识为关键,以发展女性教育为根本途径,同时应将其置于人的全而发展这个大大题之下,将女性的全而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
杨红辉[4]2005年在《论五四时期男女平等女子教育思想》文中研究说明五四时期,新文化人士受“天赋人权”、“进化论”、“女权主义”等西方理论的启发,在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兴女学”的基础上,在复古逆流的激发下,在对妇女问题的讨论中,提出了男女平等女子教育思想。男女平等女子教育思想包括“超贤妻良母”的教育目的,男女同学的教育形式,男女一样的教育内容和西式的教育方法。男女平等女子教育思想深化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妇女的解放。但男女平等女子教育思想在对西式教育的模仿中缺乏对中国传统女子教育的深入认识,在倡导男女平等中重复着男女不平等,在追求“人”的教育中丢失了“女人”。我国现在不分男女的教育体系是由五四时期所确立的男女无差别的单轨制教育发展而来的。对五四时期男女平等女子教育思想进行研究,有利于找出阻碍现代教育的发展的症结所在,对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对促进女性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唐艳蕾[5]2014年在《少年中国学会与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人数最多、影响最大、分化最严重的青年社团之一,它对妇女解放问题极为重视,致力于创造理想的“少年中国”妇女,为此学会积极参与五四时期对妇女解放问题的理论探讨,并且在实践上推动了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的进程,对于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少年中国学会以《少年中国》和《少年世界》两种月刊为主要阵地探讨妇女解放问题,不仅出版多期“妇女号”特刊,而且邀请杜威及其夫人座谈妇女解放问题,表现出对于妇女解放问题的关注和积极探索。会员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探讨是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和现实来源的。在思想基础上,会员在妇女解放问题上受到当时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新思想包括民主主义、教育救国论、无政府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并且对世界各国妇女运动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借鉴。在现实来源上,会员受到世界各国妇女运动的鼓舞及赵五贞自杀和李超事件的刺激。学会所探讨的妇女解放问题很多,基本上囊括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妇女解放问题上的讨论热点,主要有实行妇女解放的途径、男女教育平等、婚姻问题与家庭改革、女子人格独立、女子经济独立等。在实行妇女解放的途径上,会员开始受教育救国论的影响,主张从女子教育入手,后来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认为改变社会制度才是实现妇女解放的根本方法,可以说找到了解决妇女问题的正确途径。在男女教育平等方面,学会主张实行自上而下的方法,将大学开女禁作为实现男女教育平等的突破口。在婚姻问题与家庭改革方面,会员提出了婚姻自由、婚姻革命、废除婚姻叁种不同层次的婚姻改造方案和建立小家庭制、实行儿童公育、废除家庭叁种对未来家庭的设想。此外,会员强烈抨击了封建礼教,呼吁女子人格独立,提出从教育入手和铲除私有制的方法实现女子经济独立。不仅如此,学会还组织了女子工读互助团、积极推动大学开女禁,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从实践上推动了五四时期妇女解放的进程。
尹静[6]2014年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伦理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是妇女自由独立运动的蓬勃发展时期,对中国女性思想的觉醒具有重大的启蒙意义,并且为以后中国的女性解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选取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变革做出积极努力的叁个理论流派(新青年派、东方文化派、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几位代表人物(胡适、周作人、杜亚泉,李大钊、陈独秀)对他们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以管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伦理思想变迁的历史道路及现代性反思。全文共叁大部分:绪论、正文第一章至第五章、结语。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现状、中国传统女性伦理的核心内容、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伦理的新特征及女性伦理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从经济、政治和文化叁个方面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伦理革命发生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第二章至第四章主要从传统伦理纲常批判、经济独立、教育、贞操观、婚恋观等方面论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派代表人物胡适和周作人、东方文化派代表人物杜亚泉、早期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李大钊和陈独秀的女性伦理思想。第五章是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伦理思想的现代审视。并从就业、婚姻、教育叁个方面对现代社会男女两性的不平等现状进行反思。结语是对论文的总结。
王芳[7]2012年在《清末民初西方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男女同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末民初,随着西方天赋人权、男女平等思想的涌入,中国“男尊女卑”的封建守旧思想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呼吁学习西方先进的新式教育、改革中国陈腐落后的封建教育,中国女学开始萌芽并蓬勃发展起来,中国男女同校制度也孕育而生。以西方大学男女同校制度为蓝本,在国内外教育专家和先进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男女同校从制度上的发端到建立,从理论上的争辩到实践上的发展,经历了曲折漫长的过程。教会大学首发先声、私立大学肇启先河、公立大学开创新纪元,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20世纪20年代中国大学的男女同校终于得到了实现。本文以清末民初中国大学男女同校为研究对象,综合考察西方思潮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梳理中国大学男女同校的发展历程,并通过思想上、制度上和实践上中国大学男女同校的发展过程,分析西方思潮影响之下中国大学男女同校的特点,客观评价中国大学男女同校的历史积极意义,并由此思考它给当今现实问题留下的历史借鉴。
高羽[8]2008年在《“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探究》文中指出五四时期,一批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教育家,在西方资产阶级启蒙主义的影响下,以“男女平等教育思想”为指导,从教育宗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个方面对我国的女子教育进行了改革,形成了具有资产阶级特色的女子教育思想,构成了女子教育现代化的萌芽体系,揭开了女子现代教育的新篇章。虽然五四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的妇女解放指明了新的方向,但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的女子教育观及其实践在我国女子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其影响力一直延续至今。因此探究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的女子教育观,可以为当前我国女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对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进行阐述。前言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对研究思路和方法作了简要说明。正文第一部分对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正文第二部分通过对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主要代表人物思想的整理与分析,从独立人格的女子教育宗旨、女子平民教育、男女同学的教育形式和现代教育内容等四个方面总结出了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的基本观点。正文第叁部分通过与维新以来的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马克思主义女子教育观的比较,对五四时期资产阶级的女子教育观进行了评价,认为其继承并开拓了维新以来的女子教育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但其并没有找到实现女子解放的真正路径。正文第四部分借助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的思想,对当今女子教育中存在的男女教育不平等、新时代女性的培养方向与模式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陈玉玲[9]2010年在《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研究(1912-192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末女子中学教育在法律上没有地位,但是由于西学的传入冲击了传统的女子教育观念,加之教会女学的榜样示范作用、国内有识之士力倡女子教育,因此女子中学仍然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中国女子中学教育得以正式起步。本文在理清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着力介绍了女子中学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状况,并将民国初期的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状况与同期的男子中学教育、教会女子中学教育进行比较,得出与同期教会女子中学教育相比,无论是在教学质量、经费、还是在出路问题上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是由两种教育不同的教育宗旨、培养目标以及课程设置决定的,在两种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既体现了中国女子教育向教会学校学习的痕迹,又反映了西方教会女子教育追求适应中国社会需要的趋向:与男子中学教育相比,课程和教学等方面反映了女子中学教育的起点不公平、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结果不公平。论文还分析了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成就与不足,以期对现代女子中学教育以及她们的课程设置有所启发和借鉴。本文首先追溯了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的历史基础。西学东渐对传统女子教育的冲击,教会女学的榜样示范、近代早期知识分子对女子教育的提倡和呼吁,清末民初学制中有关女子教育的规定以及五四运动时期男女教育平等思想的流行等,这些都为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其次,着重论述了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的具体状况。首先,介绍了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以五四运动为界,分别介绍了五四运动前后两阶段的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状况。其次,重点介绍了民国初期女子中学的课程和教学状况。最后,论述了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的特点。通过对1919年前后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的比较,对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与同期教会女子中学教育的比较,与同期男子中学教育的比较总结出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再次,本文对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以及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提高了女子文化知识水平,觉醒的知识女性不断增加,在某种程度上带来了妇女解放,促使近代女权运动的发展;随着女子中学教育的发展,教育人格之平等的观念渐渐得到认同,男女平等教育也逐步推进。但是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总体比较缓慢,女子中学教育中仍存在着教育不平等等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如社会环境原因、家庭经济状况、教育经费问题、师资紧缺等。最后,本文论述了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对妇女解放运动、对现代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曲明慧[10]2012年在《论清末与民国前期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及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女子教育的起源是晚清来华传教士在中国的办学活动,教会女学的兴起为我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榜样示范的作用。在西学东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女子观逐渐瓦解,中国人开始兴办女学。中国人自办的女学始于戊戌变法时期,确立起教育地位是在清末新政时期,标志是1907年清政府颁布的《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民国成立后,国民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其中就有关于女子教育的规定。该学制虽然是男女双轨的教育制度,但它填补了女子中学与女子高等学府设立的空白,这对我国女子学校教育的全面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五四时期,各种新教育思潮使女子学校教育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男女平等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学校教育具有极大的冲击性,促进了中国学校教育的全面解禁,使女子同男子在同一课堂学习成为现实。其中最主要的成果是大学对女性的接纳和中学放弃了对女性的歧视,实行男女同校。男女同校,使女子的教育层次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意味着男女地位平等的初步实现。1922年,北京政府教育部出台的《壬戌学制》,使男女教育平权有了政治基础与法律上的保障。女子学校教育对知识女性的觉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突出的表现有二点:一是女性教育观的嬗变,表现为由贤妻良母的教育观逐渐转变为新式女子人才的教育观。二是婚姻观的更迭,中国传统社会女子的婚姻无自由可言,随着教育层次的提高,觉醒的知识女性对婚姻的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开始追求结婚自由与离婚自由。知识女性自我意识的初步觉醒,使她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新式的女子教育造就了新女性,女子社会形象呈现多元化趋向,如女革命家、教师、女医生、女护士、女实业家等。知识女性组成各种团体,活跃在各行各业中,为女权运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她们积极地设定人生的目标,开始对人生进行系统的规划,一步步地完成了独立人格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论五四时期的男女同校问题[D]. 任雅洁. 河北师范大学. 2004
[2]. 五四时期女性伦理思想研究[D]. 侯瑞锐. 河北师范大学. 2011
[3]. 五四时期中国女性道德观念嬗变研究[D]. 陈俐. 湖南师范大学. 2013
[4]. 论五四时期男女平等女子教育思想[D]. 杨红辉. 湖南农业大学. 2005
[5]. 少年中国学会与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D]. 唐艳蕾. 湘潭大学. 2014
[6].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女性伦理思想研究[D]. 尹静. 黑龙江大学. 2014
[7]. 清末民初西方思潮影响下的大学男女同校研究[D]. 王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8]. “五四”时期资产阶级女子教育观探究[D]. 高羽. 西南大学. 2008
[9]. 民国初期女子中学教育发展研究(1912-1927)[D]. 陈玉玲. 西南大学. 2010
[10]. 论清末与民国前期女子学校教育的发展及影响[D]. 曲明慧.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