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频域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观测器,水床,噪声控制,不等式,阻抗,相互作用,人机。
频域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顾冬雷[1](2019)在《基于频域辨识方法的无人直升机偏航通道控制律设计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直升机偏航通道的问题,对基于频域辨识方法的无人直升机航向控制律设计技术进行探讨。根据无人机的负重配平原理,利用扫频试飞进行频域辨识,建立偏航通道综合模型,提出无人直升机航向控制律设计技术,确定控制律参数,并对其进行优化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实现无人直升机的数学建模与控制律设计,并能具备较好的控制性能品质,具有较强的工程意义。(本文来源于《兵工自动化》期刊2019年11期)
严亚兵,朱维钧,欧阳帆,徐浩,郭思源[2](2019)在《基于频域分析的储能变流器控制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与经济性的提高,电池储能电站迅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电池储能系统依赖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储能变流器实现并网,其并网动态特性受到储能变流器控制算法的影响。本文以典型储能系统的一次结构为基础,建立了电池储能系统并网频域动态模型。通过模型中的自稳环路与相互作用环路,结合频域分析法研究了储能变流器控制相互作用引发系统高频振荡的机理。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仿真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湖南电力》期刊2019年05期)
于宁波,邹武林[3](2019)在《有限频域约束下串联弹性驱动器的刚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程实际中的被控对象都具有明显的有限频域特性,但目前的物理人机交互研究大多是针对全频域性能指标来设计阻抗控制器,由此得到的控制器往往失之保守.本文针对绳牵引串联弹性驱动下的人机物理交互问题,采用有限频域性能约束方法来提升系统在设定频段的刚度控制性能.首先,分析绳牵引串联弹性驱动的刚度控制目标并将其转化成有限频域性能约束下的H∞控制问题.其次,根据广义Kalman-Yakubovich-Popov (KYP)引理,将有限频域性能约束转化成矩阵不等式条件,进而分解变换成有关全信息控制器和待求的静态输出反馈控制器的条件.然后,求解出一个满足条件的全信息控制器,并迭代优化得到输出反馈控制器.仿真和实验结果都表明,本文方法在设定频段取得了更加精确的刚度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控制理论与应用》期刊2019年05期)
王兴野,张进秋,刘义乐,毕占东,李国强[4](2019)在《一种改进的有限频域状态反馈H_∞控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义KYP引理为基础,提出并理论推导了一种改进的有限频域状态反馈H_∞控制方法,控制所需参数更少。以某四分之一主动悬架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人体最为敏感的4~8 Hz频域范围内的振动控制效果为目标,应用该方法为其设计了有限频域状态反馈H_∞控制器。最后,通过随机激励仿真对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无控制状态相比,全频域和有限频域状态反馈H_∞控制下车体加速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28.16%和65.23%,对数据的频域分析表明,改进的有限频域状态反馈H_∞控制器能够在满足控制约束的条件下更好的抑制4~8Hz频域范围内的振动。(本文来源于《振动与冲击》期刊2019年05期)
刘加存,赵桂艳,梅其祥[5](2019)在《迭代学习控制的最优学习律和简化学习律的频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在线性时不变MIMO系统中得到迭代学习控制的最优学习律和便于工程实现的简化学习律,在频域上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以系统的传递函数矩阵为基础,依据Parseval定理,将时域误差关联为频域误差,再利用Jordan标准形矩阵等矩阵性质,得到了学习律的通适收敛条件。通过分析该条件,得出了收敛速度最快的一次迭代就能完成的最优学习律。由于高阶导数不利于消除噪音,因此文中还讨论了导数的降阶,给出了简化学习律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学习律和简化学习律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计算机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吴礼福,李佳强,陈定,郭晓董,焦坤[6](2019)在《一种调节反馈有源噪声控制系统水床效应的频域自适应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伯德灵敏度积分决定反馈有源控制系统具有水床效应,即某个频段内的噪声衰减伴随着另一频段内的噪声放大。已有的反馈系统自适应算法没有明确考虑噪声放大量,非自适应算法考虑了噪声放大量但不能在线调整。为了使自适应反馈系统能明确调节噪声放大量,该文以控制器某个频段内的幅度响应小于指定阈值为约束条件,并作为"惩罚项"与误差信号能量相加得到代价函数,通过最速下降法最小化该代价函数得到了一种频域自适应算法。与已有算法在有源降噪耳机实例中的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更为直接地对指定频段内的噪声放大量进行调节,从而在降噪量与噪声放大量之间取得折衷。(本文来源于《应用声学》期刊2019年01期)
张进秋,王兴野,贾进峰,孙宜权,李欣[7](2018)在《主动悬架有限频域H_∞时滞控制参数影响分析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设计了考虑控制输入时滞的有限频域H_∞控制算法。在该算法设计中,以提高车辆乘坐舒适性、降低车体加速度为控制目标,以悬架动行程小于最大许用行程、车轮与地面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作动器出力小于其最大出力为控制的3个约束条件,分析了控制参数对求解结果的影响。针对控制参数经验取值难以得到控制的最优解,且不同时滞条件下参数取值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设计方法,并对求解得到的控制算法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优化设计并考虑了控制时滞的有限频域H_∞控制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时滞对控制的影响,提高车辆在4~8 Hz频域范围内的乘坐舒适性,且控制效果明显优于依靠经验设计的控制算法和未考虑控制输入时滞的控制算法。(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樊谦[8](2018)在《有限频域的一类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故障估计及主动悬架系统可靠性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鲁棒可靠性算法的故障估计和可靠性控制的研究在近些年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噪声和扰动的存在,可能会对故障估计系统与可靠性控制系统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导致错误报警。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的同时,也需要及时检测和估计出系统的故障,以便能做出合适的处理,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本文以鲁棒为性能指标,在全频域和有限频域内研究Lipschitz非线性多智能体的故障估计观测器设计方法,以及在有限频域内研究主动悬架线性变参(LPV)系统的可靠性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Lipschitz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分别在全频域和有限频域内设计故障估计观测器。首先,根据有向通讯拓扑图中智能体之间信息传递的关系,定义相对输出估计误差,设计自适应故障估计观测器,联合原系统状态方程,得到观测器误差系统,使用极点配置的方法将观测器误差系统的极点配置在一定的圆盘区域内。然后,在使用Lyapunov方法和矩阵不等式方法推导全频域故障估计观测器的H_∞性能指标条件的过程中,利用Lipschitz函数的相关性质,结合Schur补引理,得到满足H_∞性能指标的的充分条件。其次,考虑到外界扰动和故障信号经常处于有限频域范围,根据定义的有限频域鲁棒性能指标以及迹的相关性质,得到了有限频域内满足鲁棒性能指标的充分条件。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有限频域故障估计观测器比全频域故障估计观测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能指标g,减少了设计的保守性。(2)针对主动悬架LPV系统执行器发生故障的情况,在有限频域内研究了鲁棒可靠性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在考虑阻尼系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建立了主动悬架系统模型。然后,根据generalized Kalman-Yakubovich-Popov(GKYP)引理和投影引理得到了状态反馈控制器存在的稳定性条件和鲁棒性条件,该条件能保证主动悬架系统在有限频域内满足鲁棒性能指标,而且无论执行器是否发生故障,该系统都能稳定地运行。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鲁棒可靠性状态反馈控制器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科技大学》期刊2018-09-01)
李庭苇[9](2018)在《基于LabVIEW的空间频域成像系统控制软件设计及应用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农产品品质检测关乎国民的生活质量和饮食安全。传统的光谱检测技术并没有充分考虑光与生物组织的散射作用及光在组织中的传输过程,由于生物组织往往都是复杂且非均匀的高散射介质,因此传统的光谱分析技术在检测与组织结构相关的品质指标时存在不足,虽然结构和化学信息存在于记录的信号中,但通常不提供详细的意义。空间频域成像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宽场光学成像技术,可实现农产品组织对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的分开研究,测得的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分别反映了组织内部的化学信息和结构信息。虽然空间频域成像技术可用于农产品品质检测,但还不能实现农产品快速检测,其在硬件、算法及软件控制方面都有所欠缺,特别是在软件控制方面,空间频域成像技术自动化程度低,大部分操作都手动完成,工作效率低且易造成人为误差。为解决软件方面的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一款基于LabVIEW开发环境的空间频域成像系统控制软件,利用平板型生物组织固体仿体和苹果的光学特性检测实验进行系统校正、软件运行效果评估和空间频率优化,并基于优化频率进行猪肉的光学特性检测,探索研究猪肉光学特性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有:1、设计开发了一款基于LabVIEW开发环境的空间频域成像系统控制软件。该控制软件包括串口通信模块、参数设置模块以及功能模块。串口通信模块主要实现对投影仪的控制和配置相机硬触发信号;参数设置模块主要实现波长的选择、空间频率的输入以及样品与相机间距控制;功能模块主要实现图像采集、数据拟合、目标分类以及空间频率优化等功能。该软件可控制空间频域成像系统的正常运行。2、基于LabVIEW的空间频域成像系统控制程序进行平板型生物组织固体仿体和苹果的光学特性参数检测,实现了系统校正和频域优化。本文从16个空间频率中优选出3个空间频率(0.112 mm-1 0.126 mm-1和0.14 mm-1),与频率优化前相比,检测结果中吸收系数和约化散射系数的相对误差分别减小0.9%和29.9%。在苹果的光学特性参数检测实验中,150个苹果的约化散射系数平均值和吸收系数平均值分别为1.04 mm-1和0.014 mm-1,与文献报道相符,从而验证了基于LabVIEW软件控制的空间频域成像系统用于苹果光学特性检测的可行性。3、基于优选频率的猪肉光学特性检测实验验证了 LabVIEW控制软件运行的稳定性和软件控制下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在实验过程中,LabVIEW控制软件参数输入和目标分类模块运行稳定,图像采集间隔从3~4s减小到200ms,3个优选频率用于数据拟合,且当感兴趣区域为20mm×20mm(100×100pixels)时数据处理时间为1 min,数据处理效率提高了 3倍。同时,图像拟合结果属于文献所报道的正常参考范围内,证明了基于LabVIEW控制软件的空间频域成像系统可实现对猪肉光学特性参数的正确检测。4、在可见光波长下探究猪肉光学特性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猪肉的约化散射系数随着时间的延长,0~50h内平稳变化,50h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减小趋势,这是因为生物组织的约化散射系数与组织结构有关,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猪肉内部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约化散射系数的改变,而猪肉的吸收系数随时间的增加无显着变化,这是因为在可见光波段范围内,漫反射图像只携带了组织的结构信息而很少包含化学信息,吸收系数只对组织的化学信息敏感,因此在可见光波段下很难检测到猪肉组织吸收系数随贮藏时间的变化。(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7-09)
王檑,潘忠文,陈照波[10](2018)在《磁流变整星隔振平台频域加权LQR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磁流变六杆隔振平台,以改善星箭界面低频振动环境.采用牛顿-欧拉法建立整星隔振平台动力学模型,利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得到卫星和隔振平台动力学模型.由于星箭界面低频振动环境在特定频段存在振动量级较大的问题,采用频域加权LQR(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方法,利用直接分解法扩展系统状态变量,进行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系统设计.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传统控制方法,频域加权LQR方法在特定频段减振效果明显改善,且在其他频段没有恶化,验证了算法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力学与实践》期刊2018年02期)
频域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与经济性的提高,电池储能电站迅速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电池储能系统依赖基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储能变流器实现并网,其并网动态特性受到储能变流器控制算法的影响。本文以典型储能系统的一次结构为基础,建立了电池储能系统并网频域动态模型。通过模型中的自稳环路与相互作用环路,结合频域分析法研究了储能变流器控制相互作用引发系统高频振荡的机理。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的仿真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频域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顾冬雷.基于频域辨识方法的无人直升机偏航通道控制律设计技术[J].兵工自动化.2019
[2].严亚兵,朱维钧,欧阳帆,徐浩,郭思源.基于频域分析的储能变流器控制相互作用研究[J].湖南电力.2019
[3].于宁波,邹武林.有限频域约束下串联弹性驱动器的刚度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9
[4].王兴野,张进秋,刘义乐,毕占东,李国强.一种改进的有限频域状态反馈H_∞控制方法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9
[5].刘加存,赵桂艳,梅其祥.迭代学习控制的最优学习律和简化学习律的频域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9
[6].吴礼福,李佳强,陈定,郭晓董,焦坤.一种调节反馈有源噪声控制系统水床效应的频域自适应算法[J].应用声学.2019
[7].张进秋,王兴野,贾进峰,孙宜权,李欣.主动悬架有限频域H_∞时滞控制参数影响分析及优化[J].兵工学报.2018
[8].樊谦.有限频域的一类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故障估计及主动悬架系统可靠性控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
[9].李庭苇.基于LabVIEW的空间频域成像系统控制软件设计及应用评估[D].浙江大学.2018
[10].王檑,潘忠文,陈照波.磁流变整星隔振平台频域加权LQR控制研究[J].力学与实践.2018
论文知识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