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市巨化第三小学(324000)方素娟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积累。第一学段的目标中就有两处专门提出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积累”的习惯,会积累、爱积累。本文仅就第一学段如何指导学生积累词语谈一谈自己的实践与认识。
一、巧妙安排,爱上积累
一二年级学生刚学语文不久,往往不知道应该怎样去积累词语以及为什么要积累。因此,激发学生积累兴趣,教给积累词语的方法,是教师的首要之事。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种方法入手:
1.激发个人兴趣出发积累词语
(1)学生一年级入学后,学习的重点是识字。不难发现学生尤其喜欢到生活中辨识日常见到的各种广告词、标志名称,于是我将识字与积累词语结合,帮助学生人人建立一本“商标荟萃”,将各类广告纸、说明书、玩具卡上的字、词剪下来,如“娃哈哈、百事可乐、米老鼠、唐老鸭、甜果冻”等贴在本子上,课余及“展示台”活动中互相介绍、拼读。学生兴趣浓厚,五彩的画纸让他们认识那么多课堂里没有学过的字,心中充满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初步尝到了“积累”的乐趣,逐渐喜欢上积累。
(2)进入一下年级以后,随着会写的字增多,学生逐渐不满足于剪贴。我趁机鼓励学生建立一本“词语采蜜”本,亲手记下自己愿意积累的字词。经过大家讨论,每两天记一种珍稀动物的名字、一位伟人的姓名,由老师在黑板上开辟一栏,每天写一个。因为这样既积累了词语,还知道了许多珍稀动物,会认伟人的名字,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增加了对伟人的了解。之后,我们还陆续记下了校园32种植物的名称、原始古老的动物名称、奇特古怪的动物名称、动物建筑师等。
(3)到了二年级,随着成语的增多,可以鼓励学生,每学完一篇课文,就将自己最喜欢的四字成语摘录下来。
2.结合单元主题积累词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在编排上有个特点,即每组4-5篇课文(包括识字)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我们可称之为单元主题。每个单元的主题都很明确。这样,按单元的主题来积累词语,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词语,形成“归类”积累的习惯。如一下第七单元的主题是“我们都有好品质”。我就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查阅书本、查字典、问家长等形式,摘录了6个好品质的成语:助人为乐、真心诚意、金石为开、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同甘共苦。
3.抓住季节不同积累词语
新教材注重学生观察自然,感悟自然。因此,在教学中,我也非常注重引导学生接近自然,观察自然现象、自然万物的特征,感悟自然的变化,感受自然的美,并由此鼓励学生积累描述春、夏、秋、冬的词语。如春天,除了摘录了一年级下册“识字一”中描写春天的8个成语,学生还搜集积累了春暖花开、春意盎然、春风拂面、等多个成语,大大加深了对美丽春天的理解与感悟。
二、形式多样,创造运用
积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运用同时还会促进积累。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词语,感受运用词语的快乐,真正喜欢上词语。
1.词语接龙:这是常用的又有挑战性的形式。在运用时可以由易到难。如一开始可以用两字组成的词语接龙,然后是三字、四字成语接龙、叠词接龙,还可以规定词性(如都要表示动作的词语)、词类(如动物类或植物类)接龙等。
2.知识竞赛:竞赛的形式很多,如根据提供的成语画一幅图,看谁的画最符合词意、最有创意、最有想象力。再如,根据数字说成语,看谁知道得多。
3.创编故事。即根据提供的一组词语,结合自己的理解,将成语串联为一个有意义有趣味的故事。
4.表演成语。以课本剧形式去演示成语,也将大大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运用。在表演过程中,处处都能体现学生的创造性。如“坐井观天”、“狐假虎威”等都是很适合表演的好成语。
不断积累,不断运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真正做到积少成多,学以致用,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促进语文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