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孔隙流体压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孔隙,流体,压力,异常,速度,泥岩,东营。
孔隙流体压力论文文献综述
熊晓军,黄劲,陈容,LIAO,Yiduo,袁野[1](2019)在《一种适用于欠压实成因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基于欠压实成因机制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的准确性,这里从提高地震层速度场的计算精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地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技术。①该技术针对浅部地层(无测井曲线的地层段)采用叁维约束DIX反演方法和迭加速度体、层位数据计算浅部地层的地震层速度体;②针对中深层地层(有测井曲线的地层段)采用迭后波阻抗反演方法和迭后叁维地震数据体、测井数据、层位数据计算中深层地层的地震层速度;③沿着研究区的某一浅部地层分界面将浅部地层与中深层地层的地震层速度体进行拼接处理,得到一个完整的地震层速度体;④采用"Fillippone方法+Eaton方法"的组合方法进行叁维地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某区页岩气地层的实际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技术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其预测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与实钻井一致,且目的层的地层孔隙压力平面分布特征与地质认识一致,有助于指导研究区后续的勘探与开发。(本文来源于《物探化探计算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刘婷婷[2](2018)在《中观尺度孔隙介质地震波场及流体压力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地壳岩石普遍为含有一定孔隙度的复杂孔隙结构,孔隙填充物可由粘土、油、气、水等成份组成,这种不均匀异质性特征使关于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问题的研究更为复杂。在力源的作用下,岩石颗粒会发生应力应变状态的改变,从而可以间接的反映出传输介质的多参数物理特征,因而关于地震频带范围内弹性波传播规律的研究可以更有效的为储层地球物理以及工程、环境等方面服务。关于复杂介质结构及成份的研究是讨论波传播问题的基础,对于多孔介质而言,裂隙及裂纹通常是代表性的孔隙结构,本文也依此建立了双层含裂隙孔隙模型。为了更符合实际,我们同时考虑到介质的粘弹特性和各向异性特征,通过改变上下两层介质物理参数,如裂隙密度及弹性模量等,对比波在不同物理性质中的传播规律,同时得到变量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地震波在不同类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因而被作为地震勘探的主要手段,由于地层的吸收作用,波在传播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散射和损耗,尤其可以应用到岩石饱和度分析及储层质量控制等方面。近年来,有关波在中观尺度上衰减现象的研究表明,波在中观尺度(介于波长和粒子直径之间,远小于波长)上诱导流体流(Wave Induced Fluid Flow,WIFF)的是造成地震波在复杂异质性介质中发生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使关于中观尺度地震波传播状态及相关参数影响的研究变得更有意义。在本文中,我们应用改进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地震波在复杂异质性含裂隙孔隙介质中的传播状态,通过改变数值模拟参数及宽带雷克子波震源的应用,我们得到宏观尺度及中观尺度下的地震波场数据,作为Biot理论在孔隙介质中研究的基本结论,快、慢纵波以及横波均在试验模拟中得到实现,在模型参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叁种波的衰减特性,同时讨论裂隙参数及孔隙度的影响。针对介质的的不均匀性引起的横波分裂特征,我们进一步详细的讨论了裂隙等参数与横波分裂系数的关系。基于Darcy定律的条件下,同时设计含有扁平椭圆裂隙的中观尺度孔隙介质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得到流体压力场的变化,同时对裂隙角度在其中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本文的研究中实现了不同尺度波场的数值模拟,并得到叁类典型波的衰减特征,针对含裂隙孔隙介质中裂隙参数的影响,分别从横波分裂系数及流体压力场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以裂隙密度,裂隙旋转角度以及介质孔隙度等参数为主要研究对象,为进一步研究地震波在裂隙孔隙介质中的传播等问题提供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5-01)
王斌,雍学善,潘建国,尹路,许多年[3](2015)在《低渗透储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方法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非常规储层的勘探开发历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当非常规储层中具有异常高的孔隙流体压力时有利于油气的保存和获得较高的单井产能,为了在非常规储层中寻找高效井、高产井,对孔隙流体压力进行定量的预测是十分有必要的.目前预测孔隙流体压力的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在异常高压地层中具有低纵波速度的特性,但由于异常高压不是唯一引起纵波速度降低的原因,所以利用现有方法预测孔隙流体压力存在一定的误差.近年来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进步,很多学者利用岩石物理实验证实孔隙流体压力与横波速度之问也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从杨氏模量的定义出发结合波动方程推导了有效应力与纵、横波速度以及密度之间的关系,并引入多孔介质中的有效应力定理开发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计算非常规储层中的孔隙流体压力.利用该方法在准噶尔盆地低渗透储层的油气勘探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5年02期)
吕志强[4](2015)在《瓦斯渗流过程孔隙流体压力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孔隙流体对煤岩体的变形与破坏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研究瓦斯渗流过程孔隙流体压力变化规律,对国内某地煤层气开采工程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应力场和渗流场耦合比较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渗流过程孔隙压力随瓦斯排放时间增加而逐渐减小,孔隙压力随离井的距离增加逐渐增大。(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朱定,李宗杰,付童童[5](2011)在《速度谱法孔隙流体压力预测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地层压力异常形成的原因,介绍了测井曲线预测地层压力的等效深度法和Fillippone速度谱预测地层压力的原理。给出了两种预测结果与MDT测试压力的对比数据。测井声波时差曲线预测地层压力在塔河油田托浦台工区的应用表明,该区地层压力系数范围在1.0~1.2,属于正常压力系统;速度谱预测地层压力与MDT测试压力的最大误差为5%,而等效深度法预测误差最大达15%左右,速度谱法比等效深度法预测地层压力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研究认为,利用地震处理速度谱法进行钻前压力预测,可以预测大套地层压力的变化趋势,可以用来指导钻井泥浆密度的设计,为提高钻井效率和安全钻井提供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1年01期)
谈彩萍,江兴歌,陈拥锋,王宜芳[6](2007)在《地层孔隙流体压力与流体运移关系分析——以东营凹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层孔隙流体压力与流体的运移关系分析是石油资源勘探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刘晓峰等(2001)认为:超压释放提供了油气运移的现实动力,影响油气的分布。郑和荣等(2000) 对东营凹陷下第叁系地层异常高压体系进行研究后认为:异常高压带分布于泥岩沉积物中, 相对低压区与储集层发育区有很好的相关性,是能量和高压流体的宣泄区,也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王明明等(1990)指出压力值处于超高压向低高压过渡的地带,油气比较富集。关德范等(2004)通过对97个成因类型、形态特征等均不同的含油气盆地的分析后认为压力差是控制石油运移成藏的主要因素,陆相含油气盆地的石油地质演化史有叁个基本特点:首先是盆地形成时的持续沉降阶段,此时是主要烃源岩发育期,在盆地持续沉降阶段的末期, 主要烃源岩(泥岩)进入了成烃门限,由于泥质沉积物的物理性质主要表现为塑性物质的特点,经压实后产生塑性形变,随着油气的生成充填在孔隙空间使其呈欠压实状态具异常高压, 砂质沉积物发育区,砂质沉积物的物理性质主要表现为弹性物质的特点,经压实作用(只要没达到破碎压力的情况下)后产生弹性形变使其具有异常高的弹性能;其次是盆地整体上升遭受剥蚀阶段,砂质沉积物发育区上升速率较大剥蚀量也较多,泥质沉积物发育区上升速率较小剥蚀量较小,伴随着上升剥蚀的卸载减压过程,砂质岩内部积累的弹性能向着减压的方向释放,砂岩回弹使其成减压区或负压区,这样在烃源岩与砂质岩之间就存在压力差,导致处于高压状态的烃源岩内的石油向处于低压的储集岩内运移;最后是盆地全面萎缩阶段,主要烃源岩全部进入成熟高峰的门限深度,生烃量明显增加,尽管上升剥蚀的时间和量均较小, 但增高了压力差再一次诱发了油气成藏。李善鹏等(2004)利用流体包裹体分析了东营凹陷的地层流体古压力,研究证实在油气充注时地层流体确实具有明显的异常高压,压力系数在 1.21-1.44之间。(本文来源于《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会议论文集》期刊2007-11-01)
付广,苏玉平[7](2006)在《利用声波时差研究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次数及深度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对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储存具有控制作用,因此研究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释放次数和深度有助于提高油气藏的预测精度。为此,利用声波时差对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释放次数和深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的机制和条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形成和演化规律;然后利用声波时差资料,根据泥岩破裂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研究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次数和深度的方法;最后,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古龙凹陷古11井青山口组和嫩一段、嫩二段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释放次数和深度。研究结果表明,古11井青山口组和嫩一段、嫩二段泥岩均经历了3个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过程,形成了扶余、杨大城子和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等油层;目前正处于第4次演化阶段,具有较高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有利于油气在扶余、杨大城子和萨尔图、葡萄花、高台子的聚集与保存。研究结果与古龙凹陷中部含油气组合的油气成藏条件相符合,表明利用声波时差来研究泥岩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次数和深度的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06年01期)
付广,康德江[8](2005)在《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对各种相态天然气的间接封闭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形成机制及条件的基础上,对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在封闭各种相态天然气的作用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异常孔隙流体压力不能直接对游离相天然气进行封闭,但可使泥岩盖层毛细管封闭能力增强,间接地对封闭游离相天然气起作用;异常孔隙流体压力也不能直接对水溶相天然气进行封闭,但可通过使泥岩盖层吸附阻力增强,间接地对水溶相天然气起作用;异常孔隙流体压力也不能直接对扩散相天然气进行封闭,但可通过形成异常含气浓度,间接地对封闭扩散相天然气起作用。(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2005年06期)
付广,孟庆芬[9](2004)在《乌尔逊凹陷大一段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及其对油气保存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声波时差资料 ,通过等效深度法研究了乌尔逊凹陷大一段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得到大一段具有 2~ 8MPa的异常孔隙流体压力 ,高值区位于乌 1 5井、乌 1 7井和海参 1井之间 ,由此向凹陷四周逐渐减小。大一段由于异常孔隙流体压力的存在 ,使其毛细管封闭能力增强 ,对扩散相天然气可形成较强的抑制浓度封闭作用 ,使其内断层在垂向上具封闭性 ,这是造成其下油气聚集与保存数量在乌尔逊凹陷最多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04年02期)
李海华,陈拥锋,刘建宁,卢书锷[10](2004)在《东海西湖凹陷第叁系剩余孔隙流体压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利用东海西湖凹陷第叁系的钻测井和地震层速度资料,计算出烃源层的剩余孔隙流体压力,并在压力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烃源层的剩余孔隙流体压力场,以探讨油气初次运移的方向。(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04年01期)
孔隙流体压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上地壳岩石普遍为含有一定孔隙度的复杂孔隙结构,孔隙填充物可由粘土、油、气、水等成份组成,这种不均匀异质性特征使关于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问题的研究更为复杂。在力源的作用下,岩石颗粒会发生应力应变状态的改变,从而可以间接的反映出传输介质的多参数物理特征,因而关于地震频带范围内弹性波传播规律的研究可以更有效的为储层地球物理以及工程、环境等方面服务。关于复杂介质结构及成份的研究是讨论波传播问题的基础,对于多孔介质而言,裂隙及裂纹通常是代表性的孔隙结构,本文也依此建立了双层含裂隙孔隙模型。为了更符合实际,我们同时考虑到介质的粘弹特性和各向异性特征,通过改变上下两层介质物理参数,如裂隙密度及弹性模量等,对比波在不同物理性质中的传播规律,同时得到变量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地震波在不同类型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因而被作为地震勘探的主要手段,由于地层的吸收作用,波在传播时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散射和损耗,尤其可以应用到岩石饱和度分析及储层质量控制等方面。近年来,有关波在中观尺度上衰减现象的研究表明,波在中观尺度(介于波长和粒子直径之间,远小于波长)上诱导流体流(Wave Induced Fluid Flow,WIFF)的是造成地震波在复杂异质性介质中发生损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使关于中观尺度地震波传播状态及相关参数影响的研究变得更有意义。在本文中,我们应用改进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模拟了地震波在复杂异质性含裂隙孔隙介质中的传播状态,通过改变数值模拟参数及宽带雷克子波震源的应用,我们得到宏观尺度及中观尺度下的地震波场数据,作为Biot理论在孔隙介质中研究的基本结论,快、慢纵波以及横波均在试验模拟中得到实现,在模型参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计算了叁种波的衰减特性,同时讨论裂隙参数及孔隙度的影响。针对介质的的不均匀性引起的横波分裂特征,我们进一步详细的讨论了裂隙等参数与横波分裂系数的关系。基于Darcy定律的条件下,同时设计含有扁平椭圆裂隙的中观尺度孔隙介质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模拟方法得到流体压力场的变化,同时对裂隙角度在其中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本文的研究中实现了不同尺度波场的数值模拟,并得到叁类典型波的衰减特征,针对含裂隙孔隙介质中裂隙参数的影响,分别从横波分裂系数及流体压力场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以裂隙密度,裂隙旋转角度以及介质孔隙度等参数为主要研究对象,为进一步研究地震波在裂隙孔隙介质中的传播等问题提供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孔隙流体压力论文参考文献
[1].熊晓军,黄劲,陈容,LIAO,Yiduo,袁野.一种适用于欠压实成因的地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技术[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9
[2].刘婷婷.中观尺度孔隙介质地震波场及流体压力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8
[3].王斌,雍学善,潘建国,尹路,许多年.低渗透储层孔隙流体压力预测方法及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
[4].吕志强.瓦斯渗流过程孔隙流体压力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技术.2015
[5].朱定,李宗杰,付童童.速度谱法孔隙流体压力预测技术在塔河油田的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
[6].谈彩萍,江兴歌,陈拥锋,王宜芳.地层孔隙流体压力与流体运移关系分析——以东营凹陷为例[C].地质流体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流体包裹体会议论文集.2007
[7].付广,苏玉平.利用声波时差研究异常孔隙流体压力释放次数及深度的方法[J].石油物探.2006
[8].付广,康德江.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对各种相态天然气的间接封闭作用[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5
[9].付广,孟庆芬.乌尔逊凹陷大一段异常孔隙流体压力及其对油气保存的作用[J].断块油气田.2004
[10].李海华,陈拥锋,刘建宁,卢书锷.东海西湖凹陷第叁系剩余孔隙流体压力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