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重庆市大渡口幼儿园400084

前言:幼儿大概从3岁开始,会不自觉的出现一些说谎的行为,但是此时的幼儿还没有分辨诚言与真话的能力。到了4岁左右,幼儿已经开始能够隐藏自己的说谎意图。相较于3岁阶段,说谎显得更有策略。而到了6岁的时候,才开始出现了假装无知的欺骗。针对于不同时期的幼儿说谎行为及表现,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不仅能够判断,更要能够解决问题。本文即针对幼儿说谎行为进行探讨。

一、影响幼儿说谎行为的因素分析

幼儿说谎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表现,客观上也是幼儿成长的一个过程,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幼儿成长的一个阶段,因此面对幼儿说谎行为我们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分析。幼儿说谎行为按照影响因素划分,可以分为有恶意的和无恶意的,笔者对此进行了如下的整理:

(一)有恶意的说谎行为及影响分析

有恶意的说谎行为中,多数都是幼儿带有了一定目的的说谎行为,例如想要逃避某种惩罚、想要得到某种奖励或者是为了将不是自己的东西归为己有,都可以算作恶意说谎行为。下面可以为大家举几个案例:

某日,欣欣将纸片撕成纸屑在幼儿园的走廊里到处撤,后来清理卫生的阿姨过来,非常生气,就到班级问是谁做的,当时有同学举报了欣欣,说是他做的,但是欣欣看到阿姨已经生气了,并不敢承认,一口否认了自己的行为。其实欣欣的行为并不是个例,反映了很大一部分孩子说谎的原因——为了逃避家长、教师的指责,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家长或教师在处理一些事情时的态度上,如果说自己坦诚承认错误,会换来家长简单的大雪或责罚,而不承认或蒙混过关很可能免受惩罚,就会健我子有说谎的理由了。当然,也有情节比较恶劣的,比如说小明一次在教室捡到了一个手链儿,她看到老师经常戴着而且一直认为上面的珠子很好看,于是就捡了起来,并且把手链上的珠子拆了下来。当教师在教室寻找的时候,她拿出其中的两颗珠子,还谎称是别人送的或者是自己捡来的,其目的就是自私的将珠串留为己有,私心的想去占有这些珠串。这种行为就是一种极度自私的行为,需要引发特别关注了。很多时候,孩子在判断一件事情的时候,会选择单纯的利我心理,但是很明显,这样的“自私心理”会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性格的转变,以及向着说谎的道路越走越远。

(二)非恶意的说谎行为分析

其实作为孩子,还有很多非恶意的说谎行为的出现,这与孩子成长的生理情况是相一致的。首先,年龄在2到4岁的儿童,由于自我中心化的问题存在等,经常会把一些自己想象的事情和现实相混淆,这就会导致“说谎”行为的出现。另一种可能是孩子本身理解能力欠缺,还不能对每一个事物都有清晰准确的认识,会当此为彼,如看到一条麻绳会认为自己见到了蛇。非恶意的说谎行为往往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消失。这里也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在一次课堂上,教师为孩子们讲了《西游记》的故事,而恰好有些小朋友自己的家长也在日常为他们讲解了《西游记》的故事,这些听多了“西游”的孩子们就会梦到或想到自己去到了花果山,遇到过孙悟空、猪八戒,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孩子要刻意的吹牛,而是因为孩子对于一些事物的认知还不清晰,不能很清楚的将想象和现实区分。

二、如何引导孩子克服说谎行为

(一)教师家长以身作则

当孩子出现说谎行为时,就意味着他们的认知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及时的加以纠正与管理。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家长需要一社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面对孩子出现的一些小错误,不能过度的关注,甚至有些家长身上会出现矫枉过正的刻板教育情况。一方面,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时候都不能说谎,做诚实的人,做孩子的榜样;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要讲求教育方法,面对孩子的错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

(二)将诚实意义渗透于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诚信教育渗透在对幼儿的教育中,给他们一个清明的学习环境。在告诉孩子说谎的错误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诚实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将诚实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在一些角色扮演的游戏中,让孩子去扮演一些诚实的角色,并对这类角色给予肯定等,形成班级整体的诚信氛围]。

(三)实现家校合作

在幼儿说谎教育中,需要实现家长和学校的合作。幼儿说谎行为的出现,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教育引导不到位,影响的也是长远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将诚实教育作为家庭和学校都要推行的问题,做事先做人,而诚实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学生如何做人,这也是当前教育过程中需要关注到的问题,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努力。当面对孩子的说谎问题时,家长不需要惊慌,而是要与教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幼儿的诚信教育。这样的教育工作对孩子的影响是一生的。

标签:;  ;  ;  

幼儿说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