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人文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文主义,人工智能,爱默生,病态,东平,乌托邦,系统论。
人文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本报记者,冯丽妃[1](2019)在《互联网经济如何向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由科技革命孕育的互联网经济已成GDP重头,但其迅猛发展中伴生的责任与诚信等问题愈加突显,对监管向善提出严峻挑战。在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背景下,如何减缓其双刃剑效应中的负面作用日益受到社会关注。12月28日,由中国科学报社、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2-30)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杨靖,整理,韩天琪[2](2019)在《霍桑:科学的忧思与新人文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所谓“客观科学”的追求中扭曲了人性,迷失了自我--这是霍桑对科学至上观念最为峻切的反思:缺乏道德情感的理性活动是刻板、片面和危险的。对于内在世界而言,它将导致情感世界的萎缩,甚至败坏人性;对于外部世界而言,工具理性的肆虐无可避免地会引起事实和价值的分(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12-25)
刘雨[3](2019)在《浅论高适诗歌中的人文主义情怀》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适作为盛唐时期的着名诗人,诗歌风格一直以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而着称。纵观高适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挥洒自如,且心系家国,关爱百姓,体恤士兵,多首诗作中都展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与唐代诗坛的另一座高峰、高适的终生挚友杜甫相比较而言,俩人的诗歌创作都展现出了人文主义情怀,但高适的关注面更广泛,内涵更深刻,不但有心,而且有力,真真切切建立了功业,改(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24期)
赵宣烨[4](2019)在《人文主义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发展中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文主义方法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应用,对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事业发展的内涵、政策制定以及内涵式发展下的评估对象和体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评估事业的蓬勃发展。(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47期)
许栋梁[5](2019)在《卢曼的后人文主义式媒介系统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系统论社会思想家,卢曼基于"差异即沟通"的定位来理解广义、一般的媒介,并阐发了媒介本身作为"自创生"系统的运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解析沟通媒介的社会意义,并考察作为技术性传播系统的大众媒体运作问题。从人与媒介的系统性关系来看,卢曼的媒介-沟通-传播思想包含着去人化、将人视为系统运作而非独立自主个体、强调差异而非理性沟通的观念,是一种后人文主义式的媒介系统论。(本文来源于《东南传播》期刊2019年11期)
段婷[6](2019)在《人文主义:艺术史与风格》一文中研究指出艺术史是制度与专业相互连接的网络之一,其全部功能是构造一个可置于系统观察之下的历史过往,以古为今用。唐纳德·普雷齐奥西对艺术史的界定,可以阐释潘洛夫斯基《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与沃尔夫林《古典艺术·新型的美》两篇文章的中心。人文主义研究过去,沃尔夫林的古典艺术也是一种拟古,不过这并不是两篇文章的核心,核心在于,作为人文学科的艺术史,潘洛夫斯基的艺术史是将过去的东西系统的清晰,并赋予新的生命,而沃尔夫林的风格在拟古模古的同时,顺应艺术内部发展的规律,保持其独创性。(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2期)
邱月,张颖聪[7](2019)在《人工智能艺术的美学审视:基于人文主义美学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与评价形式,人工智能艺术的确挑战了传统艺术创作的诸多方法与标准,但人工智能及其在艺术领域中的伸展实际上仍然以"人"作为其审美主体。当前人工智能艺术实际上是在算法与素材的确定性基础上展开对"可计算的美"的分析,这显然也意味着人工智能艺术的实质是一种认识论的美学路径,因此也并未能对人文主义美学构成本质上的颠覆。艺术或美作为经验个体在社会性活动基础上形成了一种模糊的意向性体验,对它的分析与理解常常是由经验内容所构筑的一种"不可言说的言说"的状态,因此也是逻辑或形式语言难以企及和替代的。人工智能及其艺术并不构成对人文主义美学的革命性颠覆,而只会演化为一种更加深化的人文主义美学版本。(本文来源于《江海学刊》期刊2019年06期)
刘颖[8](2019)在《基于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管理服务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开启"十叁五"新时代的背景下,高等教育实施转型发展战略面临着一场新的变革,这一变革要适应科学人文主义是当代高等教育的价值走向和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给高校教育管理服务模式带来了新挑战。而要实现其改革创新,须通宏观层面提供理论支撑,建构科学人文精神理念。(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侯志毅[9](2019)在《谈人文主义视角下做好初叁班主任工作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初叁是初中学生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进入理想的高中,主要取决于其是否能够顺利度过初叁这一年,取决于学生能否充分利用初叁的复习资源。初叁班主任是初叁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负责人,不仅要督促学生努力学习,还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学习心理情况,为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本文结合实际班级管理经验,对谈人文主义视角下做好初叁班主任工作的措施进行深入探究。(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4期)
Carl,Ratner,宋群[10](2019)在《当代社会病态的普遍化——基于生物医学、文化政治、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叁种模式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这篇文章力图把"当代病态"这一议题做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尝试清楚地阐释它。我阐述了一个文化政治模式,即(a)为什么病态以多种形式,并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b)如何干预泛滥的病态,并最终根除它。此模式借鉴了埃里克·弗洛姆的工作成果,他阐明:在许多或大多数社会里,病态是如何成为正常社会的,心理的活动的特征的。这篇文章还讨论了两种流行病态模式,它们误解病态,非正确,因而不能纠正、根除或预防病态。第一种错误解释病态的是标准生物医学模式。第二种错误解释病态的是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模式,它否认所有病态,并坚持认为所有行为包括病态是个体选择和主动性的积极表现,必须得到确认和接受,而不是纠正。(本文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人文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所谓“客观科学”的追求中扭曲了人性,迷失了自我--这是霍桑对科学至上观念最为峻切的反思:缺乏道德情感的理性活动是刻板、片面和危险的。对于内在世界而言,它将导致情感世界的萎缩,甚至败坏人性;对于外部世界而言,工具理性的肆虐无可避免地会引起事实和价值的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文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本报记者,冯丽妃.互联网经济如何向善?[N].中国科学报.2019
[2].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杨靖,整理,韩天琪.霍桑:科学的忧思与新人文主义[N].中国科学报.2019
[3].刘雨.浅论高适诗歌中的人文主义情怀[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
[4].赵宣烨.人文主义在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发展中的影响研究[J].智库时代.2019
[5].许栋梁.卢曼的后人文主义式媒介系统论[J].东南传播.2019
[6].段婷.人文主义:艺术史与风格[J].艺术品鉴.2019
[7].邱月,张颖聪.人工智能艺术的美学审视:基于人文主义美学的视角[J].江海学刊.2019
[8].刘颖.基于科学人文主义的高等教育管理服务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
[9].侯志毅.谈人文主义视角下做好初叁班主任工作的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9
[10].Carl,Ratner,宋群.当代社会病态的普遍化——基于生物医学、文化政治、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后现代主义叁种模式的比较分析[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