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金山岛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再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马静,张绍梅,赵明德[1](2021)在《中国湿地苔藓植物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苔藓植物是一种由水生向陆生过渡类型的代表,其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且无维管组织和真正的根,属于高等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中国苔藓植物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区系地理学、形态解剖学、空间格局、药用价值等方面,且涉及领域多为自然保护区,已在苔藓植物生态功能、区系、化感作用、重金属响应等方面有了一些综述,但湿地相关的苔藓植物研究进展报道较少。本文基于已有湿地苔藓植物的研究,综述了5种湿地类型上苔藓植物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湿地苔藓植物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展望,为中国湿地苔藓植物资源研究、开发、保护及利用提供科学基础和参考依据。
王琪[2](2021)在《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澳岛、海山北岛、海山南岛、东山岛、东山屿位于广东省福建省交界海面,目前尚无相关数据与资料,包括物种组成、地理成分构成、生态环境特点、影响岛屿苔藓植物分布的环境因子等。于2018年5月赴广东省南澳岛、海山南岛、海山北岛及福建省东山岛、东山屿共采集1107份苔藓植物标本,经过标本的系统鉴定,结合野外生态数据,对研究地区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及影响研究地区苔藓植物组成、种数、分布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包含34科59属121种。其中苔类13科15属16种,藓类21科44属105种。2、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共有优势科6科,分别为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真藓科Bryaceae、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毛锦藓科Pylaisiadelphaceae、锦藓科Sematophyllaceae。优势属5属,分别为凤尾藓属Fissidens,真藓属Bryum,灰藓属Hypnum,扭口藓属Barbula,鳞叶藓属Taxiphyllum。3、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生境共计7种,石生、石面薄土、土生、水泥基质、树生、腐木及枯死木桩、水生。土生、石生、石面薄土这三大基质占比84.46%,可见该地区生境较为单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苔藓植物的多样性。4、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包含8大地理区系成分,其中泛热带成分居首位,为第一主要成分,占比22.64%,东亚成为位居第二,占比21.70%,北温带成分位于第三位,占比18.87%。该地区中,旧世界热带成分、热带亚洲成分、泛热带成分,这三种热带成分在总种数中占百分比40.56%,说明该地区具有浓厚的热带色彩。5、广东和福建部分岛屿(含本文研究的5个岛)各岛屿间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理位置有关,地理位置相近的岛屿一般相似性较高。此外,部分距离较远的岛屿苔藓植物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可能是由于孢子的远距离传播所致,而非逐步扩散形成的。6、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种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面积、最高海拔、海岸线长度的增加,苔藓植物种数也逐渐增加。函数关系分别为y=22.273e0.0049x,R2=0.2929;y=0.0001x2+0.0866x+14.043,R2=0.9345;y=16.865e0.0131x,R2=0.4551。7、2,4-二叔丁基苯酚对细叶小羽藓叶绿素a含量存在“低促高抑”的现象。低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能够降低细叶小羽藓的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而高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能够提高细叶小羽藓的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
卓步胜[3](2021)在《舟山群岛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沿海群岛,是全国第一个以群岛设市的地级行政区划,共有岛屿1390个,陆域面积1440.2平方千米,位于我国东海海域,在东经121°30’~123°25’,北纬29°32’~31°04’之间。舟山群岛四面环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苔藓资源丰富。本次研究选取包括舟山岛、六横岛、金塘岛、岱山岛在内的66个岛屿为研究对象,应用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该区域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得到以下结果:1.对该区域65科136属449种苔藓植物基于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简称ITS2)、叶绿体trnA(Gly)(UCC)(简称trnG)、叶绿体trnL-trnF基因间隔区序列(简称trnL-F)分别进行基因测序,利用得到的基因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并计算舟山群岛66个岛屿的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通过函数拟合发现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随着物种多样性的上升而增加,但基于三个基因计算得到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增加速度不同,trnL-F增速最慢,ITS2和trnG的增速基本一致。2.将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分别与岛屿海拔高度、岛屿海岸线长度、岛屿面积、岛屿生境丰富度关系进行线性拟合和最适曲线拟合,发现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随着海拔高度、岛屿海岸线长度、岛屿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线性模型的r值均高于0.78。海拔、海岸线长度与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的最适模型均为 MMF 模型,公式分别为:PD=(5.97×105+5.725(Ele)2.73)/(1.04×106+(Ele)2.73);PD=(1.44+11.4×(Cos)0.6)/4.6+(Cos)0.6)。岛屿面积与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的关系符合 Quadratic 模型:PD=2.031+0.597 In(Are)+0.054 In(Are)2,图中有一个明显的拐点,证明可能存在小岛效应。岛屿生境丰富度与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的最适模型为Harris模型,公式为PD=1/(10.32-8.59 HD0.054)。3.应用单拐点分段回归函数分别对基于ITS2,trnG,trnL-F三个基因序列的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和岛屿面积的关系进行拟合,发现得到的曲线拟合效果优于普通线性回归,证明岛屿系统发育多样性存在小岛效应现象,面积阈值在0.13-0.156 km2之间。双拐点分段回归函数拟合曲线的AIC值小于单拐点分段回归函数,即存在两个面积阈值,第一个面积阈值之后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但第二个面积阈值之后的增加速度明显加快。文章继续应用单拐点和双拐点分段回归函数对基于ITS2基因序列的藓类、顶蒴藓类、侧蒴藓类与岛屿面积的关系进行拟合,发现藓类植物和顶蒴藓类均存在小岛效应,且双拐点分段回归函数的拟合效果优于单拐点分段回归函数。4.生境多样性与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也存在类似“小岛效应”,生境阈值为18种。
申琳[4](2020)在《福建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冲半岛位于福建霞浦县东南部,横亘在台湾海峡与三都澳之间,是三都澳唯一的出水口。关于该地区岛屿植物的研究多局限于种子植物,目前尚无任何有关苔藓植物多样性、植物区系和生物地理学方面的研究资料报道。于2018年3月、2018年10月在研究区域内的15个岛屿进行苔藓植物标本采集和生态调查,这15个岛屿包括琅岐岛、东冲半岛、西洋岛、浮鹰岛、尼姑屿、马刺岛、魁山岛、小西洋岛、黄湾、三都岛、白匏岛、长腰岛、青山岛、斗帽岛及鸡公山岛。共采集了2741份苔藓植物标本,并进行了系统的鉴定,结合野外生态调查数据,分析了该区域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区系与地理、影响岛屿苔藓植物区系组成和丰富度的环境因子、小岛效应现象、苔藓植物分布的嵌套格局和SLOSS方案。主要结果如下:1、东冲半岛及附近14个岛屿有苔藓植物42科81属230种16变种,其中藓类植物34科72属220种16变种,苔类植物8科9属10种。2、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灰藓科(Hypnaceae)、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薄罗藓科(Leskeaceae)和羽藓科(Thuidiaceae)是研究区域的7个主要科,包括33属140种,分别占总科、属、种数的16.67%、40.74%和56.91%;真藓属(Bryum)、凤尾藓属(Fissidens)、青藓属(Brachythecium)、灰藓属(Hypnum)、绢藓属(Entodon)、麻羽藓属(Claopodium)、对齿藓属(Didymodon)、小曲尾藓属(Dicranella)和泽藓属(Philonotis)为10个主要属,共包括91种,分别占总属、种数的11.11%和36.99%。3、研究区域内苔藓植物的基质类型多样,在246种苔藓植物中,土生苔藓和石面薄土生各有156种和151种,分别占总种数的22.45%和21.73%,是本区域内的主要种类;石生苔藓(119种,17.12%)和山间溪沟(87种,12.52%)次之;水泥基质生种类(56种,8.06%)和树附生种类(53种,7.63%)也有一定比例,反映出该区域内分布有较好的植被。4、236种苔藓植物(含变量)可划分为北温带、东亚-北美间断分布、泛热带、旧世界温带、旧世界热带、东亚、中国和世界广布8种地理分布类型,主要以东亚(26.69%)和北温带(21.19%)分布类型为主,旧世界热带(11.86%)和泛热带(11.02%)分布类型次之,四种地理分布类型的种数占70.76%,它们是该区域苔藓植物的主要地理分布类型。5、基于苔藓植物在15个岛屿上的分布数据,应用聚类分析表明,东冲半岛的苔藓植物组成比较特殊,并与三都岛和青山岛具有较相似的苔藓区系组成。岛屿面积(A)、海拔(E)和海岸线长度(C)对岛屿苔藓植物丰富度(S)的影响显着,分别符合以下函数关系:S=25.094 A0.389,r=0.893),S=8.3104e0.006*E,(r=0.921),S=10.0120*C0.602,r=0.928)。6、应用分段回归函数对研究区域内15个岛屿的苔藓植物进行种-面积关系进行了拟合,并与应用20个非分段回归函数拟合结果的比较,发现苔藓植物在东冲半岛及附近岛屿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小岛屿效应的现象,面积阈值分别是在研究区域,藓类植物、顶蒴藓类、侧蒴藓类产生小岛屿效应的面积阈值分别是3.91、2.84、1.97km2。7、针对SLOSS争论,对苔藓植物在15个不同大小岛屿上分布数据分析显示,在面积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若干小岛屿组合比一个大岛屿具有更高的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8、基于矩阵温度和NODF指数,分析了东冲半岛及附近岛屿苔藓植物分布的嵌套程度,发现该区域苔藓植物物种分布具有很高的嵌套水平,岛屿间的生境嵌套、海拔、植被覆盖率和面积大小对苔藓植物形成嵌套分布格局也起了显着的影响。东冲半岛及附近岛屿的苔藓植物丰富度较高,有一定的地理分布类型;在面积4km2左右以下的岛屿,苔藓植物种数并不随着岛屿面积增加而增加;虽然苔藓植物的分布嵌套程度高,但是若干小岛组合比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岛屿具有更丰富的苔藓植物丰富度。理解影响片段化生境中苔藓植物丰富度的环境因素、嵌套分布水平和小岛屿效应现象,将为福建沿海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支持。福建沿海地区,在面积有限的情况下,选择若干小的苔藓保护点比一个或少数大的保护点能够维持更高的物种多样性。
李圆圆[5](2020)在《福建海坛岛及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海坛岛地处中国东南沿海,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也是平潭县主岛(北纬25°15′—25°45′,东经119°32′—120°10′)。为搞清楚海坛岛及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生物地理学特点,对海坛岛、东庠岛、大练岛、小练岛、草屿岛、称屿、北宫屿、南宫屿、东进岛、东甲岛、龙母屿、高屿、限礁屿、前岐屿、南横岛、塘屿岛、王马屿、井屿和小甲岛这19个岛屿进行了苔藓植物生态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以及数据分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从19个岛屿共采集了1960份苔藓植物标本。鉴定发现有苔藓植物39科68属161种7变种,其中苔类11科14属20种,藓类26科51属138种7变种,角苔类2科3属3种。2.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和真藓科(Bryaceae)等是主要常见科;青藓属(Brachythecium)、真藓属(Bryum)、灰藓属(Hypnum)、扭口藓属(Barbula)、小曲尾藓属(Dicranella)、凤尾藓属(Fissidens)、立碗藓属(Physcomitrium)、鳞叶藓属(Taxiphyllum)等是主要常见属。3.该地区苔藓植物的生态分布类型有土生、石生、石面薄土、水泥基质、树生和其他基质等,其中以土生为主,占采集标本数的43.47%,石生和石面薄土次之,分别占采集标本份数的23.47%和20.31%。土生、石生及石面薄土均以丛藓科、灰藓科、真藓科和青藓科为主。4.该区域内的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主要以北温带和东亚分布为主,分别占27.38%和21.43%,东亚-北美(10.71%)和泛热带分布(8.93%)次之,与舟山群岛、嵊泗列岛的苔藓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5.岛屿面积(A)、海拔(E)、海岸线长度(C)对岛屿苔藓植物种数(S)有明显影响,分别有如下函数关系:S=2.6900*A3.0488(r=0.9365),S=6.1131*E8.9680(r=0.9634),S=1.4130*C4.4578(r=0.9238)。6.实验比较了钝叶砂藓(Codriophorus aciculare(Hedw.)P.Beauv.)、灰藓凹叶变种(Hypnum cupressiforme var.lacunosum.)、拟脆枝曲柄藓(Campylopus subfragilis Renauld&Cardot.)、细叶泽藓(Philonotis thwaitesii Mitt.)、多枝青藓(Brachythecium formosanum Takai.)和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Hedw.)Broth.)对盐分胁迫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同一种苔藓植物在不同盐分处理浓度(0.3 PPT、0.6 PPT、0.9 PPT)下,以及不同种苔藓植物在同种盐分浓度(0.3 PPT、0.6 PPT、0.9 PPT)下,六种苔藓植物的Fv/Fm没有明显差异,但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该值呈现下降趋势。比较了不同浓度盐分处理后苔藓植物的紫外光谱,发现多枝青藓和灰藓凹叶变种在3种盐度下200-240 nm波长范围内的变化不明显,钝叶砂藓和拟脆枝曲柄藓在3种盐度下的紫外吸收曲线呈上升趋势,细叶小羽藓和细叶泽藓在3种盐度下的紫外吸收曲线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说明在36天的培养时间内,苔藓植物对该海水盐度的处理受到了盐胁迫的影响。
韦伟[6](2019)在《浙江舟山群岛北部岱山及周边诸岛苔藓植物区系及地理分布研究》文中认为浙江沿海岛屿众多,岱山及周边诸岛是舟山群岛重要的组成部分。课题组成员分别在2016-2018年多次赴岱山岛、秀山岛、衢山岛、小长涂岛、大长涂岛、庙子湖岛、东福山岛、青浜岛这8个岛屿进行苔藓植物的野外采集及生态考察。对采集到的5500余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系统的观察鉴定,通过数据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1.岱山及周边诸岛苔藓植物43科86属235种,其中苔类植物15科20属29种,藓类植物28科66属206种。2.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灰藓科Hypnaceae是该地区的主要常见科,真藓属Bryum、青藓属Brachythecium、灰藓属Hypnum、凤尾藓属Fissidens和扭口藓属Barbula是该地区的主要常见属。根据生态样方的数据得知,小胞仙鹤藓Atrichum rhystophyllum(Müll.Hal.)Paris.、疣灯藓Trachycystis microphylla(Dozy&Molk.)Lindb.、密叶美喙藓Eurhynchium hians(Hedw.)Sande Lac.、羊角藓Herpetineuron toccoae(Sull.&Lesq.)Cardot、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Mitt)M.Fleisch.、羽枝美喙藓Eurhynchium longirameum(Müll.Hal.)Y.F.Wang&R.L.Hu、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on等在该地区占有一定的优势。3.该区域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类型有土生、石生、水泥生、石面薄土生、树生、砂土生、水生、其他基质等,其中以土生为主,占采集标本数的54.50%,石生和水泥生次之,分别占采集标本数的23.65%和10.53%,其他基质(废旧毛毯、腐木等)生最少,占0.25%,一定程度上表明该地区生境类型比较丰富。4.该区域内的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复杂,主要以北温带和东亚分布为主,分别占27.23%和22.55%。热带亚洲(10.21%)和中国特有分布(8.94%)次之。5.该区域内的苔藓植物分布主要受岛屿面积、人口、植被覆盖率的影响,面积与种数的关系为:y=35.05+1.47x(S=30.125,r=0.883);岛屿人口与种的关系式为y=45.201+0.0011x+3.152x2(S=28.504,r=0.9112);植被覆盖率与苔藓物种的关系式为y=-11.179+2.882x-020x2(S=57.990,r=0.5497)。
王琦[7](2019)在《浙江舟山六横及周边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地理区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六横及周边岛屿位于舟山群岛西南部,北临舟山岛,东临东海,西边与大陆隔海相望,包括378个岛屿,其中有居民海岛26个,海岛总陆域面积为202.3km2,海岸线总长474.7km。关于该地区岛屿的植物学研究多局限于种子植物,尚无任何有关该区域苔藓植物区系、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的方面的资料。于在研究区域选择六横岛、登歩岛、桃花岛、蚂蚁岛、虾峙岛、悬山岛、佛渡岛等7个岛屿,于2017年8月和10月开展了两次苔藓植物野外生态考察及标本采集。通过标本鉴定,结合生态学数据,应用生态学数量分析和排序以及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域内苔藓植物组成、区系成分、环境影响因子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下:1.六横及周边岛屿共有苔藓植物46科,88属,204种;其中苔类植物10科,12属,24种;藓类植物36科,76属,181种。2.丛藓科Potti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真藓科Bryaceae,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灰藓科Hypn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白发藓科Leucobryaceae,绢藓Entodontaceae,齿萼苔科Lophocoleaceae,葫芦藓科Funari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等为该区域的常见科,占总科数的23.91%,包含46属130种。真藓属Bryum、丝瓜藓属Pohlia、立碗藓属Physcomitrium、灰藓属Hypnum、凤尾藓属Fissidens、小石藓属Weissia、美喙藓属Eurhynchium、小曲尾藓属Dicranella为该区域的常见属,占总属数的9.09%,含有总种数的40.98%(84种)。3.共采集了2273份标本,包括7种生境,其中有土生(1173份标本,60.33%)、石生(373份标本,16.93%)、水生(55份标本,2.48%)、树附生(153份标本,6.92%),、水泥基质生(159份标本,7.23%)和砂土生(85份标本,3.87%)。4.六横及周边岛屿植物地理区系成分多样,共含8种不同类型,共含有8种生境类型,分别为东亚(24.5%),北温带(24.0%),世界广布(11.8%),泛热带分布(11.3%),旧世界热带(10.7%),东亚-北美(6.9%),旧世界温带(6.4%),中国(4.9%)。其中东亚成分和温带成分占主导,分别占24.5%和24%,世界广布成分和东亚-北美分布成分次之,分别占11.8%和11.3%,这四个成分总共占到总数的71.6%,是该区域最主要的地理区系成分。5.六横及周边岛屿内苔藓植物的多样性主要受到岛屿面积、人口密度、距离大陆最近距离以及最高海拔和降水等的影响。岛屿面积(x)与苔藓植物种数(y)的关系可以用y=16.8874*x0.502(r=0.937,n=18,P<0.001)来表示。而岛屿距离大陆最近距离与苔藓植物种数的关系可以用y=799.463-1.346(S=23.596,r=0.823)来表示。岛屿海拔与苔藓植物物种数的关系则可以用y=22.338*e0.0.0036*x(S=39.480,r=0.684)来表示。
闫力畅[8](2018)在《浙江舟山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区系及地理分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鞍列岛位于长江口东南,舟山群岛东北部,嵊泗列岛东部(N30°41’30°51’、E122°35’122°49’)。列岛总体呈西北-东南向散列,东西长28 km,南北宽22.3 km。西绿华岛、东绿华岛、花鸟山岛、壁下山岛、枸杞岛和嵊山岛6个面积大于1 km2的岛屿呈西南-东北-东南向弧形排列,天然构筑了一个避北风的良港。本研究对马鞍列岛的22个岛屿进行苔藓植物生态调查和标本采集,共采集苔藓植物标本2228份。经过标本鉴定,结合生态数据,应用数量分类与排序等统计学方法,对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及其环境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马鞍列岛共有苔藓植物34科76属197种,其中苔类植物8科16属24种,角苔植物1科1属1种,藓类植物25科59属172种。2.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羽藓科(Thuidiaceae)、灰藓科(Hypnaceae)、提灯藓科(Mniaceae)、珠藓科(Bartramiaceae)、葫芦藓科(Funariaceae)、白发藓科(Leucobryaceae)、齿萼苔科(Lophocoleaceae)、细鳞苔科(Lejeuneaceae)是12个优势科,含种数共计155种;真藓属(Bryum)、青藓属(Brachythecium)、凤尾藓属(Fissidens)、美喙藓属(Eurhynchium)、灰藓属(Hypnum)、泽藓属(Philonotis)、对齿藓属(Didymodon)、毛口藓属(Trichostomum)、丝瓜藓属(Pohlia)是9个优势属,含种数共计84种;12个优势科和9个优势属所含有的种数分别占调查地区苔藓植物总种数的78.68%、42.64%。3.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生境类型分布多样化,按生境频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土生、石土生、石生、砂土生、树生、墙面生。其中以土生为主,占采集标本数的58.17%,石土生和石生次之,分别占采集标本数的19.48%和13.64%,墙面生最少,占1.35%。4.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种类多样,划分为8种分布类型:世界广布成分、泛热带成分、旧世界热带成分、北温带成分、东亚-北美分布成分、旧世界温带成分、东亚成分和中国特有成分。除世界广布成分外,马鞍列岛苔藓植物主要以北温带成分(占总种数的29.61%)和东亚分布成分(占总种数的26.26%)为主。5.分析马鞍列岛22个岛屿,苔藓植物种数从104种到3种不等,枸杞岛苔藓植物种数最多(104种),嵊山岛(99种)和花鸟山岛(103种)的苔藓植物区系与枸杞岛相似性较大。求子山岛和枸杞马鞍山岛最少(3种)。应用Curve-Expert1.4和多元数据排序分析软件Canoco 5.0分析得知:苔藓植物种数与岛屿人口、面积、交通频度、海岸线长度、植被覆盖率、建筑密度和最高海拔呈正相关,其中,人口、最高海拔、面积和交通频度对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较大,而苔藓植物种数与露岩面积比例呈负相关。6.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种数(Y)随着岛屿面积(X1)、人口(X2)、最高海拔(X3)、海岸线长度(X4)、植被覆盖率(X5)、建筑密度(X7)、交通频度(X8)的增加而增加,分别符合以下的函数关系:Y=43.810*X10.537(P<0.001)、Y=11.001*X20.253(P<0.001)、Y=0.0241*X31.538(P<0.001)、Y=0.0278*X40.829(P<0.001)、Y=0.00519*X51.619(P<0.001)、Y=10.552*X70.675(P<0.001)、Y=4.975*X81.891;苔藓植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符合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臧程[9](2018)在《浙江舟山岛及附近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舟山群岛的定海海域具有众多的岛屿,是整个舟山群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关于该地区岛屿的植物学研究多局限于种子植物,而苔藓植物在这些岛上的分布情况和相关研究并没有较系统的数据和资料支持。课题组成员在2016年的12月、2017年的2月-4月之间多次赴该地区对其中的舟山岛、长白岛、金塘岛、册子岛、富翅岛、盘峙岛、长峙岛、岙山岛、大猫岛、朱家尖岛、普陀山岛、洛迦山岛这12个岛进行苔藓植物的野外生态考察及采集工作。对采集到的5500余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系统的鉴定观察,并结合生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根据5500余份标本鉴定结果,共统计得到苔藓物种61科,120属,282种5变种;其中苔类21科,29属,50种;藓类37科,88属,229种5变种;角苔类3科,3属,3种。2.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真藓科(Bryaceae)、灯藓科(Mniaceae)、灰藓科(Hypnaceae)等为主要优势科,真藓属(Bryum)、凤尾藓(Fissidens)、青藓属(Brachythecium)、灰藓属(Hypnum)、绢藓属(Entodon)为主要优势属。疣灯藓Trachycystis microphylla(Dozy&Molk.)Lindb.、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Hedw.)Broth.、狭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angustifolium(Hampe&Müll.Hal.)Broth.、密叶美喙藓Eurhynchium savatieri Schimp.ex Besch.、鳞叶藓Taxiphyllum taxirameum(Mitt.)M.Fleisch.、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Lindb.)Sande Lac.等是研究区域内常见苔藓植物。3.研究区域内苔藓植物生境条件复杂,287种苔藓植物中,土生苔藓(217种,75.61%)、石生苔藓(194种,67.60%),是研究区域内主要的苔藓类群。树生苔藓也具有一定的比例(72种,25.09%),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地区植被保护较好。287种苔藓中有39种苔藓能使适应4种及以上不同的生境条件,105种对生境的选择性较高。其中土生苔藓常见种是密叶美喙藓Eurhynchium hians(Hedw.)Sande Lac.、小仙鹤藓Atrichum crispulum Schimp.ex Besch.、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Hedw.)Broth.等;石生苔藓常见种是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on、虎尾藓Hedwigia ciliata(Hedw.)P.Beauv.、毛尖紫萼藓Grimmia pilifera P.Beauv.;树生苔藓常见种是金灰藓Pylaisiella polyantha(Hedw.)Grout、暗绿多枝藓Haplohymenium triste(Ces.)Kindb.、南亚瓦鳞苔Trocholejeunea sandvicensis(Gottsche)Mizut.;水生苔藓为延叶凤尾藓Fissidens perdecurrens Besch.、水生长喙藓Rhynchostegium riparioides(Hedw.)Cardot。4.东亚(35.16%)及北温带(25.10%)是该地区主要的植物区系成分,与嵊泗列岛的苔藓植物区系具有一定的相似性。5.基质、郁闭度、人为干扰在苔藓的组成上起到重要作用。岛屿的面积大小、海拔、海岸线长度对岛屿苔藓植物的分布起到重要作用,且分别符合以下函数关系,面积与物种(Y=37.6210X0.2859(S=36.504,r=0.828)),海拔与物种(Y=29.7387e0.0036X(S=43.580,r=0.743)),海岸线与物种(Y=14.3009X0.5406(S=31.884,r=0.872))。6.对113份泛生墙藓标本进行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该物种在岛与岛、岛与沿海陆地间存在明显的基因交流现象,海洋水体对该物种的影响较微弱。对于沿海岛屿上的苔藓植物来说,海洋的隔离作用并不明显。
闫力畅,臧程,于晶[10](2017)在《马鞍列岛之花鸟山岛苔藓植物区系成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采集的759份苔藓植物标本进行鉴定,首次报道了花鸟山岛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花鸟山岛共有苔藓植物103种,其中苔类植物8种,隶属于4科5属,藓类植物95种,隶属于22科41属;2)花鸟山岛中丛藓科(Pottiaceae)为第一大科,有9属18种;真藓属(Bryum)为第一大属,有10种;3)花鸟山岛中苔藓植物区系成分是以东亚成分为主(占总种数的36.96%),温带成分次之(占总种数的35.87%),热带成分再次之(占总种数的20.65%);4)花鸟山岛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类型复杂多样,以土生类型(占总标本数的61.92%)最多,石面薄土(占总标本数的12.87%)和砂土生(占总标本数的7.77%)、石土生(占总标本数的7.25%)、石生(占总标本数的7.11%)次之,树生(占总标本数的1.84%)和墙面薄土生(占总标本数的1.32%)再次之.
二、上海金山岛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再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金山岛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再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湿地苔藓植物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湿地苔藓植物国内研究现状 |
2 中国不同湿地类型苔藓植物研究现状 |
2.1 中国近海与海岸湿地苔藓植物相关研究 |
2.2 中国河流湿地苔藓植物相关研究 |
2.2.1 河流湿地苔藓植物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贵州省 |
2.2.2 河流湿地苔藓植物研究在其他省份报道较少 |
2.3 中国湖泊湿地苔藓植物相关研究 |
2.4 中国沼泽湿地苔藓植物相关研究 |
2.5 中国人工湿地苔藓植物相关研究 |
3 中国湿地苔藓植物研究的不足 |
3.1 研究区域和采集地点 |
3.2 研究团队集中而研究领域分布不均 |
4 展望 |
(2)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岛屿苔藓植物研究 |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地区自然条件概况 |
3.1.1 自然地理条件 |
3.1.2 地质地貌特征 |
3.1.3 气候水文特征 |
3.1.4 土壤与植被特征 |
3.1.5 岛屿环境信息 |
3.2 资料搜集、野外采集、实验室标本鉴定 |
3.2.1 资料收集 |
3.2.2 野外采集 |
3.2.3 实验室标本鉴定 |
3.3 数据分析 |
3.4 实验方法 |
第四章 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 |
4.1 物种组成 |
4.2 优势科 |
4.3 优势属 |
4.4 生态分布 |
4.5 小结 |
第五章 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
5.1 北温带分布(North temperate) |
5.2 东亚-北美成分(E. Asia& N. Amer element) |
5.3 东亚分布(E.Asia) |
5.3.1 中国-日本(Sino-Japanese element) |
5.3.2 喜马拉雅-日本(Himalayan-Japanese element) |
5.3.3 中国-喜马拉雅(Sino-Himalayan element) |
5.4 泛热带分布(Pantropic) |
5.5 旧世界热带分布(Old World Temperate) |
5.6 热带亚洲分布(Trop.Asia) |
5.7 世界广布成分(Cosmopolitan element) |
5.8 温带亚洲分布(Temp.Asia) |
5.9 中国特有(Endemic to China) |
5.10 小结 |
第六章 影响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环境因子分析 |
6.1 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各岛屿间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分析 |
6.2 福建省部分岛屿各岛屿间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分析 |
6.3 影响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分析 |
6.4 主要环境因子与岛屿苔藓植物种数的关系 |
6.4.1 苔藓植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 |
6.4.2 苔藓植物种数与最高海拔的关系 |
6.4.3 苔藓植物种数与海岸线长度的关系 |
6.5 小结 |
第七章 2,4-二叔丁基苯酚对细叶小羽藓的影响 |
7.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2,4-二叔丁基苯酚对细叶小羽藓叶绿素的影响 |
7.2.2 2,4-二叔丁基苯酚对细叶小羽藓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7.2.3 2,4-二叔丁基苯酚对细叶小羽藓的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果 |
8.2 讨论 |
8.2.1 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物种组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
8.2.2 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物种分布特点符合生物地理学理论 |
8.2.3 岛屿苔藓植物的研究还需完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舟山群岛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苔藓植物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地概况 |
3.2 资料收集 |
3.3 研究方法 |
3.3.1 DNA的提取、PCR扩增及序列测定 |
3.4 数据分析 |
3.4.1 系统发育树构建 |
3.4.2 系统发育多样性计算 |
3.4.3 系统发育多样性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
第四章 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
4.1 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
4.2 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岛屿环境因子的关系 |
4.2.1 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岛屿海拔高度的关系 |
4.2.2 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与海岸线长度的关系 |
4.2.3 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岛屿面积的关系 |
4.2.4 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与岛屿生境丰富度的关系 |
4.3 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小岛屿效应现象 |
4.4 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生境丰富度的“小岛效应”现象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5.1 主要的研究结果与总结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苔藓植物名录 |
致谢 |
附件 |
(4)福建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岛屿苔藓植物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的岛屿苔藓植物生态学研究现状 |
1.2.2 国外苔藓植物生态学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地区概况 |
3.2 资料收集 |
3.3 研究方法 |
3.3.1 实验材料采集 |
3.3.2 标本鉴定与显微拍照 |
3.4 数据分析 |
3.4.1 常见科属和生境类型分析 |
3.4.2 地理分布分析 |
3.5 岛屿环境因子分析 |
3.5.1 各岛屿间区系相似性分析 |
3.5.2 影响岛屿苔藓植物物种组成的环境因素分析 |
3.5.3 环境因子对岛屿苔藓植物物种数影响的统计分析 |
3.6 小岛效应现象 |
3.7 SLOSS及其方案 |
3.8 嵌套格局 |
第四章 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 |
4.1 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
4.2 常见科 |
4.3 常见属 |
4.4 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分布类型 |
4.5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的地理成分 |
5.1 苔藓植物地理成分分析 |
5.1.1 北温带分布类型 |
5.1.2 东亚-北美分布类型 |
5.1.3 泛热带分布类型 |
5.1.4 旧世界温带分布类型 |
5.1.5 旧世界热带分布类型 |
5.1.6 东亚分布类型 |
5.1.7 中国特有分布类型 |
5.1.8 世界广布类型 |
5.2 讨论 |
第六章 影响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子分析 |
6.1 各岛屿间苔藓植物相似性分析 |
6.1.1 种的相似性 |
6.1.2 苔藓植物种类组成在岛屿间的空间分异 |
6.1.3 科、属的相似性 |
6.2 影响岛屿苔藓植物分布的环境因子分析 |
6.2.1 影响岛屿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的环境因子分析 |
6.2.2 影响岛屿物种构成的环境因素 |
6.3 主要环境因子与苔藓植物物种数的关系 |
6.3.1 面积与苔藓植物物种数的关系 |
6.3.2 海拔与苔藓植物物种数的关系 |
6.3.3 海岸线长度与苔藓植物物种数的关系 |
6.3.4 干扰系数与苔藓植物物种数的关系 |
6.3.5 距大陆最近距离与苔藓植物物种数的关系 |
6.4 讨论 |
第七章 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的小岛效应现象 |
7.1 非分段回归函数分析种-面积关系 |
7.2 分段回归函数及小岛屿效应分析 |
7.3 讨论 |
第八章 SLOSS及其在东冲半岛及周围岛屿苔藓植物的方案 |
8.1 LTS曲线与STL曲线的构建 |
8.2 SAR曲线与SAC曲线的构建 |
8.3 不同大小岛屿组合下苔藓植物的种数分析 |
8.4 讨论 |
第九章 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的嵌套分布及机理 |
9.1 苔藓植物类群分布的嵌套水平分析 |
9.2 影响苔藓植物物种嵌套分布的原因分析 |
9.3 讨论 |
第十章 总结与讨论 |
10.1 主要研究成果与总结 |
10.1.1 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线组成 |
10.1.2 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地理成分特点 |
10.1.3 影响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子 |
10.1.4 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的小岛效应现象 |
10.1.5 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的SLOSS方案 |
10.1.6 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的嵌套分布格局及其机理 |
10.2 讨论 |
10.2.1 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物种丰富与其复杂多样的环境因子有关 |
10.2.2 嵌套格局和SLOSS |
10.2.3 岛屿物种的研究仍需完善 |
参考文献 |
附录 A: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名录 |
附录 B: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分布情况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福建海坛岛及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国内岛屿苔藓植物研究现状 |
1.3 国内外岛屿苔藓植物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地区概况 |
3.2 资料收集 |
3.3 研究方法 |
3.3.1 实验材料采集 |
3.3.2 标本鉴定 |
3.4 数据分析 |
3.4.1 生态类型和常见科属分析 |
3.4.2 地理分布区系分析 |
3.5 岛屿环境因子分析 |
3.5.1 各岛屿间苔藓植物区系相似性分析 |
3.5.2 影响岛屿苔藓植物区系组成的环境因素分析 |
3.5.3 环境因子对岛屿苔藓植物种数影响的统计分析 |
3.5.4 苔藓植物的耐盐性分析 |
第四章 福建海坛岛及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 |
4.1 福建海坛岛及周围岛屿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
4.2 常见科 |
4.3 常见属 |
4.4 海坛岛及周围岛屿苔藓植物生境分布类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海坛岛及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
5.1 苔藓植物区系 |
5.1.1 北温带分布North Temperate |
5.1.2 东亚分布E.Asia |
5.1.3 东亚-北美成分E.Asia& N.Amer element |
5.1.4 旧世界热带分布Old World Temperate |
5.1.5 泛热带分布Pantropic |
5.1.6 温带分布Temperate |
5.1.7 中国特有Endemic to China |
5.1.8 世界广布Cosmopolitan element |
5.2 小结 |
第六章 影响海坛岛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子分析 |
6.1 各岛屿间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分析 |
6.2 影响岛屿苔藓植物分布的环境因子分析 |
6.3 主要环境因子与苔藓植物物种数的关系 |
6.3.1 岛屿面积与苔藓物种的关系 |
6.3.2 岛屿最高海拔与苔藓物种的关系 |
6.3.3 岛屿海岸线长度与苔藓物种的关系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盐分对内陆环境下的苔藓植物的影响 |
7.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Fv/Fm的测定 |
7.2.2 紫外光谱的测定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结果 |
8.2 讨论 |
8.2.1 苔藓植物物种组成与环境影响密切相关 |
8.2.2 岛屿苔藓植物的研究还需更深入细致的开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海坛岛及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名录 |
附录2 :部分苔藓植物图谱 |
附录3 :168 种苔藓植物在19 个岛上的分布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浙江舟山群岛北部岱山及周边诸岛苔藓植物区系及地理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岛屿苔藓植物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地区概况 |
3.2 资料收集、实验材料采集、标本鉴定 |
3.3 数据分析 |
第四章 舟山北部岱山周边诸岛苔藓植物多样性 |
4.1 舟山北部岱山及周边诸岛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
4.2 常见科 |
4.3 常见属 |
4.4 生态分布 |
第五章 舟山北部岱山及周边诸岛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
5.1 苔藓植物区系 |
5.2 岱山及附近诸岛苔藓植物区系的小结 |
第六章 岱山地区苔藓植物生态调查与数据分析 |
6.1 炮台山苔藓植物生态研究 |
6.2 .摩星山苔藓植物生态研究 |
第七章 影响岱山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子分析 |
7.1 各岛屿之间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分析 |
7.2 影响岛屿苔藓植物分布的环境因子分析 |
7.3 主要环境因子与苔藓植物物种数的关系 |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岱山及周边诸岛苔藓植物物种名录 |
附录2 生态调查数据 |
附录3 235种苔藓在8个岛上的分布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浙江舟山六横及周边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地理区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国内外岛屿苔藓植物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地区概况 |
3.2 资料收集 |
3.3 研究方法 |
3.3.1 实验材料采集 |
3.3.2 标本鉴定与显微摄影 |
3.4 数据分析 |
3.4.1 地理分布分析 |
3.4.2 常见科属和生境类型分析 |
3.5 岛屿环境因子分析 |
3.5.1 岛屿苔藓植物区系相似性分析 |
3.5.2 影响岛屿苔藓植物组成的环境因素分析 |
3.5.3 环境因子对岛屿苔藓植物种数影响的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区域苔藓植物多样性 |
4.1 研究区域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
4.2 常见科 |
4.3 常见属 |
4.4 六横及周边岛屿苔藓植物分布类型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六横及周边岛屿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
5.1 苔藓植物地理区系 |
5.1.1 泛热带分布Pantropic element |
5.1.2 旧世界热带Old world tropical element |
5.1.3 北温带Northern temperate |
5.1.4 东亚-北美Eastern Asia-Northern America disjunctive element |
5.1.5 旧世界温带Old world temperate element |
5.1.6 东亚Eastern Asia element |
5.1.7 中国Endemic to China |
5.1.8 世界广布Cosmopolitan element |
5.2 小结 |
第六章 影响六横及周边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环境因子分析 |
6.1 各岛屿间苔藓植物相似性分析 |
6.1.1 种的相似性 |
6.2 岛屿水平上影响苔藓物种丰富度及生境多样化程度的环境因素 |
6.3 各环境因子与岛屿苔藓植物种数的关系 |
6.3.1 岛屿面积与苔藓植物种数的关系 |
6.3.2 岛屿最高海拔与苔藓植物种数的关系 |
6.3.3 岛屿与大陆最近距离与岛屿苔藓植物种数的关系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总结 |
7.1.1 六横及周边岛屿苔藓植物组成 |
7.1.2 六横及周边岛屿苔藓植物地理区系特点 |
7.1.3 影响六横及周边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素 |
7.2 讨论 |
7.2.1 六横及周边岛屿苔藓物种组成与环境影响关系密切 |
7.2.2 六横及周边岛屿苔藓植物分布情况符合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
7.2.3 岛屿苔藓植物研究还需要开展更深入细致的工作 |
附录1 六横及周边岛屿苔藓植物名录 |
附录2 部分标本图谱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浙江舟山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区系及地理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国内苔藓植物研究概况 |
1.3 国内岛屿苔藓植物研究概况 |
1.4 国外岛屿苔藓植物研究概况 |
第2章 研究意义、目标和内容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3.1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
2.3.2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地理位置简介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特征 |
3.1.3 海洋水文和海洋资源 |
3.1.4 气候与气象特征 |
3.1.5 22 个岛屿的环境因子信息 |
3.2 信息搜集、实验材料采集、植物标本鉴定 |
3.2.1 信息搜集 |
3.2.2 实验材料采集 |
3.2.3 植物标本鉴定 |
3.3 数据分析 |
3.3.1 地理成分分析 |
3.3.2 优势科属和生境类型分析 |
3.3.3 22个岛屿聚类和热图的构建方法 |
3.3.4 环境因子对岛屿苔藓植物种数影响的统计分析 |
3.3.5 影响岛屿苔藓植物区系组成的环境因素分析 |
第4章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
4.1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
4.1.1 物种组成 |
4.2 优势科、属组成分析 |
4.2.1 科的特点 |
4.2.2 属的特点 |
4.3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生境分布类型 |
4.4 小结 |
第5章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
5.1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地理区系 |
5.1.1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地理区系成分的划分 |
5.2 小结 |
第6章 影响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素 |
6.1 岛屿苔藓植物区系相似性的分析 |
6.1.1 马鞍列岛22个岛屿种间相似性分析 |
6.2 苔藓植物分布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
6.2.1 苔藓植物分布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
6.2.2 苔藓植物分布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
6.2.3 苔藓植物分布与最高海拔之间的关系 |
6.2.4 苔藓植物分布与海岸线长度之间的关系 |
6.2.5 苔藓植物分布与植被覆盖率之间的关系 |
6.2.6 苔藓植物分布与露岩面积比率之间的关系 |
6.2.7 苔藓植物分布与建筑密度之间的关系 |
6.2.8 苔藓植物分布与交通频度之间的关系 |
6.3 应用Canoco5.0进行典范对应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讨论 |
7.1 研究结果 |
7.1.1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组成 |
7.1.2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区系成分特点 |
7.1.3 影响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素 |
7.2 讨论 |
7.2.1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高于嵊泗列岛 |
7.2.2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气候有关 |
7.2.3 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分布特点符合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
7.2.4 马鞍岛屿苔藓植物的研究需要完善 |
参考文献 |
附录A马鞍列岛苔藓植物鉴定名录 |
附录B马鞍列岛部分苔藓植物图谱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浙江舟山岛及附近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二章 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地区概况 |
3.2 资料收集 |
3.3 研究方法 |
3.4 数据分析 |
3.5 生态样方分析 |
3.6 岛屿环境因子分析 |
3.7 单倍型分析 |
第四章 舟山及附近诸岛苔藓植物多样性 |
4.1 舟山岛及附近诸岛苔藓植物物种组成 |
4.2 优势科 |
4.3 优势属 |
4.4 舟山岛及附近岛屿的苔藓植物分布类型 |
第五章 舟山及附近诸岛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
5.1 苔藓地理区系 |
5.2 小结 |
第六章 舟山地区苔藓植物生态调查与数据分析 |
6.1 东海大峡谷苔藓植物群落调查 |
6.2 普陀山苔藓植物生态研究 |
6.3 小结 |
第七章 影响舟山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环境因子分析 |
7.1 各岛屿之间苔藓植物相似性分析 |
7.2 影响岛屿苔藓植物分布的环境因子分析 |
7.3 各环境因子与苔藓种数的关系 |
7.4 小结 |
第八章 海岛苔藓分子亲缘地理学研究 |
8.1 单倍型分布和遗传多样性 |
8.2 单倍型网格分析图 |
第九章 总结与讨论 |
9.1 主要研究结果与总结 |
9.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舟山岛及附近岛屿苔藓植物名录 |
附录2:苔藓植物图谱 |
附录3:生态调查数据 |
附录4:287种苔藓在12个岛上的分布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马鞍列岛之花鸟山岛苔藓植物区系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 |
2 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物种组成 |
3.2 苔藓植物科属种统计分析 |
3.3 花鸟山岛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
3.4 区系特点 |
3.5 花鸟山岛苔藓植物生态分布类型分析 |
4 结论 |
四、上海金山岛自然保护区苔藓植物再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湿地苔藓植物研究进展[J]. 马静,张绍梅,赵明德. 青海科技, 2021(06)
- [2]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D]. 王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舟山群岛苔藓植物系统发育多样性研究[D]. 卓步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福建东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其生物地理学研究[D]. 申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5]福建海坛岛及周围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D]. 李圆圆.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6]浙江舟山群岛北部岱山及周边诸岛苔藓植物区系及地理分布研究[D]. 韦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7]浙江舟山六横及周边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及地理区系研究[D]. 王琦.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8]浙江舟山马鞍列岛苔藓植物区系及地理分布研究[D]. 闫力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9]浙江舟山岛及附近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研究[D]. 臧程.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1)
- [10]马鞍列岛之花鸟山岛苔藓植物区系成分研究[J]. 闫力畅,臧程,于晶.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