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518031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也随之下降,人们对可参与的城市绿色景观需求愈加明显。植物造景作为现代园林景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园林景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探讨如何以植物造景的手法以采用相应的植物原则来创造出宜人景观,为现代园林景观的植物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造景;园林景观;营造手法;原则
一、植物造景与环境景观的关系与意义
植物造景指的是把草本植物、乔木以及灌木等用在园林风景的设计中,并把艺术手法用于植物造景,从而来创造出具有美感和生态效果的景观[1]。在植物造景中,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颜色、线条以及形体等特征,从而设计出观赏效果更具有美感的景观。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造景是非常重要的景观配置手法。植物造景时要明确视觉效果在环境景观中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地方的历史文化景观,结合自然生态景观,以及植物本身的景观效果,来创造出更具特色及美感的风景。
21世纪,是坚持绿色发展的时代,生态环境质量的高低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植物造景应用在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加景观的吸引力和艺术表现力,还可以强化园林的风格,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空间,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另外,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
二、植物造景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设计原则
1.因地制宜的生态性原则
因地制宜的生态性原则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植物造景要充分考虑基地的地形特征,气温,降水等自然环境因素,以此为植物造景提供最基础的条件。应采用当地乡土树种为基调,不仅存活率高,且宜以植物的形式来体现乡土文化特征。另外,可以把生态学原理与地方文化相结合,配置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融合的植物景观,增加吸引力和景观效果。
2.合理选择的多样性原则
植物造景时应根据主体使用者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植物类型。如夹竹桃具有毒性,不宜种在近人尺度或儿童日常活动的范围。须对外来植物种类给予特别的关注,分析植物的生长变化。这样,可以利用植物配置对景观做到合理的设计和布局。另外,在选择植物时,可以根据季节的不同,坚持多样性和独特性相结合,从而配置出能够吸引人的植物景观。
3.收放得当的艺术性原则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对植物进行组合,从而形成色彩多样的,层次多的景观。例如植物造景中五重植物的种植手法给人生态自然且阻隔的视觉感受,三重植物的种植手法给人简约清爽且明快的视觉感受。另外,在进行植物造景的同时,还要坚持美学原理,通过色彩、花期、以及植物的外形搭配出独特的植物景观,使植物景观的整体效果更加突出。例如,我们可以选用具有季相色彩变化的乔木,例如,银杏、红枫等,再配以不同花期的灌木,例如,杜鹃花,菊花等,或者利用常绿植物搭配落叶植物,最终配置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更加吸引人的植物景观。
三、植物造景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营造手法.
1.植物造景与场地的关系处理
(1)软硬景的关系。植物与其他景观要素宜一体化设计,考虑建筑小品等硬景搭配来规整树冠的遮挡面、距离及树冠高度。植物配置应呈体系,营造自然群落关系,植物的配置不仅仅是平面布局,竖向尺度也需推敲。例如,杨梅、柚子、水葡萄分枝多的树种适用于作为密植的背景乔木。
(2)空间节奏。注重场地空间的开合关系与开闭空间。街区中散漫的、无组织的空间,包括建筑间的中介空间、道桥间的边角空间、用途不明的废弃空间、未经设计的冗余空间等都被称为“消极空间”[2]。由于其往往形状不规则、面积较小,因此在过去较长的时间内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研究不同空间变化的节奏,用疏植植物的手法对消极空间进行打开改造,可潜移默化的为城市带来积极的改变,用围合植物的方式对积极空间进行屏蔽处理,可营造有秩序的舒适的环境空间。
(3)视线观赏。植物造景应选用不同的植物,利用他们的外形特征,或者是不同季节植物的颜色,在根据园林景观的自然环境特征,从而营造出观赏价值较高的植物景观。如近景视距大约在1.5m~2.0m的范围观赏的小焦点可采用景石和苏铁搭配精致富有趣味性,远景视距大约在4m左右的范围观赏的中焦点宜采用卵石和鸡蛋花的搭配。
2.营造植物丰富有序配置原则
在植物造景中要注重主题景观的突出,否则将出现景观组织性差,景观配置散漫的问题,植物景观会显得凌乱,主题不突出,从而影响园林景观的整体效果。可在配置植物的过程中可按照以下原则。
(1)位置原则,将植物视觉效果丰富的位置控制在整体植物的中下层,可使植物效果整体层次丰富不失平衡感,宜以乔木为打底植物,植物的胸径越小则需要植物的的数量越多。
(2)空间原则,植物种植应与硬景相协调,营造植物的节奏感韵律感,植物种植空间疏密有致,适当的控制留白。
(3)配比原则,在植物造景中,要注重植物种类和比例的选择。在植物种类选择时,要注重景观中的乔、灌、草搭配,注重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的搭配,以及乡土植物和外来物种的搭配。特别是乡土物种和外来物种的搭配比例,要针对植物的特点和物种安全性,从而配置出具有多样性、特色性和生态性的植物景观。配置宜以乡土树种为基调,占总植物种类的30%的植物种类种植量占植物总量的70%的配比为宜。
(4)秩序原则,植物种植前低后高,越高的树越少,大乔木数量少且树种单一,宜以黄金分割点为第一层和第二层植物比例高度。如肾蕨、琴叶榕搭配凤凰木的组合。
(5)协调原则,植物是有质感的,大乔木的整体质感偏细腻适合位置靠前宜作为打底,中小乔木质感偏粗犷适合位置靠后做焦点位置,采一种质感尚可,如需采用两种质感的植物形成对比时应拉开距离。细质感的大乔木与粗质感的中小乔木数量比例宜为3:7。可采用色彩强调或粗质感的植物作为局部的重点突出。
(6)主体原则,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要主次分明,应采用保持秩序重复的原则,延续一定的植物肌理,在需要突出的重点部位用对比手法进行突出,从而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植物的竖向层面不存在确定的逻辑关系,草坪控制线与灌木乔木之间可采用多种连接关系以营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四、结语
植物造景不仅可以促使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发展,也可以促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如何结合植物造景的手法创作出具有吸引力的园林景观,创造出给人亲切感的意境,增加空间的舒适度是景观设计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在现代的园林景观植物造景设计中,要考虑植物的文化特性和周围景观的协调性,同时也要体现出对人的关怀,这样才能更加吸引人,才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为人提供舒适优美的空间环境。
参考文献:
[1]史丹,李春涛,唐菲.论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造景[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01-6502.
[2]HannahJones.ExploringtheCreativePossibilitiesofAwkwardSpaceintheCity.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7(12):70~76
作者简介:杨瑾(1986-02),女,汉族,籍贯:陕西彬县,当前职务:景观规划师,当前职称:中级工程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