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用载体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谢冉[1](2021)在《负载大麻二酚纳米胶束的制备及抗乳腺癌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2020年,乳腺癌已经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在新增癌症病例中占11.7%,对女性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威胁。虽然随着检查手段和治疗手段的进步,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是当前的化疗等治疗手段仍有不足之处,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往往产生不良影响。大麻二酚是桑科植物大麻的非精神类活性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细胞周期阻滞、抗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调节肿瘤微环境、与化疗药物具有协同作用且能够减少化疗药物的毒性。但是大麻二酚在水中的溶解度仅有0.1 μg·mL-1,临床应用多通过口服或口腔粘膜喷雾的方式给药,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仅为6%左右,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由于EPR效应,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具有被动靶向作用,而且能够提高亲脂性药物的水溶性和在体循环时间,从而提高药效。因此,本研究通过合成不同分子量的两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己内酯(mPEG2k-PCL2k 和 mPEG5k-PCL5k)和聚乙二醇-聚丙交酯(mPEG2k-PLA2k 和mPEG5k-PLA5k),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负载大麻二酚的纳米胶束,并对聚合物材料及载药胶束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对大麻二酚游离药及载药胶束体外抗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活性、机制及其药代动力学进行评价。方法和结果1.嵌段共聚物mPEG-PLA和mPEG-PCL的合成和表征以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为引发剂,与D,L-LA或ε-CL发生开环聚合反应,通过调整mPEG的分子量以及mPEG和D,L-LA或ε-CL的质量比,获得不同分子量的嵌段共聚物mPEG2k-PCL2k、mPEG5k-PCL5k、mPEG2k-PLA2k 和mPEG5k-PLA5k。利用1H-NMR确认产物的结构和分子量,利用芘荧光探针法测定各聚合物的临界胶束浓度,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分别表征聚合物胶束的形貌、粒径和电位。结果显示,合成的聚合物材料分子量符合预期,mPEG2k-PCL2k、mPEG5k-PCL5k、mPEG2k-PLA2k和mPEG5k-PLA5k 的 CMC 值分别为 1.12μg·mL-1、1.27 μg·mL-1、1.95 μg·mL-1、0.87 μg·mL-1。各聚合物在水中形成的胶束为类球形,粒径在10-100 nm之间,均带负电荷。结果表明,合成聚合物的方法稳定可控,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胶束粒度符合纳米胶束的定义。2.负载大麻二酚纳米胶束的制备和表征利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负载大麻二酚的纳米胶束,利用透射电镜和激光粒度仪对载药胶束的形貌和粒径进行测定,并考察其在室温及37℃条件下的稳定性;利用超高效液相法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用透析法考察了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性能。结果显示,载药胶束粒径分布均匀,投药量10mg以下的各载药胶束与空白胶束的粒径相比,有所增大;各种条件下,CBD载药胶束的粒径都非常稳定,7天内没有明显变化;除mPEG2k-PLA2k外,各聚合物对大麻二酚的包封率均在90%以上。体外释放结果表明,mPEG2k-PLA2k-CBD、mPEG5k-PLA5k-CBD、mPEG2k-PCL2k-CBD、mPEG5k-PCL5k-CBD 胶束在 7 天内分别释放了 35.53%、40.54%、22.43%和24.82%,说明各胶束具有一定的缓释功能。3.负载大麻二酚纳米胶束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利用香豆素-6作为荧光探针,模拟难溶性药物在聚合物胶束中被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摄取的行为,发现聚合物胶束能够增加细胞对难溶性药物的摄取,其中mPEG5k-PLA5k对细胞摄取的影响最大。采用MTT法考察空白胶束及载药胶束对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各空白胶束在0-1000 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对细胞活性没有影响,说明本研究合成的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各载药胶束能够抑制MCF-7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IC50值,说明药物被胶束包载后能增强其体外抗肿瘤活性。利用MDA-MB-231细胞构建荷瘤小鼠模型,比较游离药及载药胶束对小鼠体内肿瘤增殖和小鼠体重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空白组和游离药组,胶束mPEG2k-PLA2k-CBD抑制肿瘤增殖作用更强,且对小鼠体重没有显着影响。4.负载大麻二酚纳米胶束抗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采用JC-1作为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BD和载药胶束对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纳米胶束更能够促进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抑制蛋白Bcl-2和mTOR的表达,促进Beclin 1、LC3B-Ⅱ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自噬。5.负载大麻二酚纳米胶束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大鼠血浆中大麻二酚的UHPLC-QqQ-MS分析方法,方法专属性好、线性、精密度、回收率良好。考察了尾静脉注射CBD及载药胶束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绘制药时曲线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相比于游离大麻二酚,载大麻二酚的纳米胶束mPEG2k-PLA2k-CBD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增加,平均驻留时间(MRT)增加,清除率(CLz)降低,说明CBD载药胶束能够延长大麻二酚的在体循环时间,减慢药物从体内清除速度。
卢美彤[2](2021)在《辛伐他汀混合胶束片制备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将辛伐他汀作为模型药物,制备成混合聚合物胶束以解决其溶解度低的缺点,优化辛伐他汀混合聚合物胶束(SIM-MMs)的制备工艺,并对混合聚合物胶束(MMs)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建立辛伐他汀的体外分析方法;以包封率(EE%)、载药量(DL%)、粒径等作为考察指标,比较辛伐他汀单一聚合物胶束与混合聚合物胶束的差异;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SIM-MMs,以胶束的EE%、DL%及泄漏率(LR%)为考察指标,使用单因素考察法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SIM-MMs的最优制备工艺及最佳处方;通过透射电镜、粒径、差示扫描热量(DSC)及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SIM-MMs进行表征;通过碘-紫外分光光度法对SIM-MMs的临界胶束浓度进行研究;通过粒径、多分散指数(PDI)及Zeta电位等对SIM-MMs的稳定性及再分散性进行研究;采用平衡溶解度的测定对胶束的溶解度进行测定,以累计释放度为考察指标对SIM-MMs的释放性质进行考察;并将其制备成片剂,对片剂的外观、硬度及脆碎度等指标进行考察,优化片剂最佳制备工艺。结果: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辛伐他汀进行体外分析稳定可行;SIM-MMs的EE%、DL%及稳定性等方面均优于单一聚合物胶束;SIM-MMs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最佳处方为以普朗尼克P123-F127为混合载体,P123%为63.64%,无水乙醇为有机溶剂,旋蒸温度、水化温度及水化时间分别为55℃、45℃及1小时,验证试验结果平均EE%为95.31%,平均DL%为5.37%,平均LR%为11.54%;冻干工艺考察结果为不加冻干保护剂,预冻时间为15小时,冻干时长为30小时;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混合聚合物胶束为规则圆形,药物被包覆于胶束内核,平均粒径为19.26 nm,PDI为0.094,Zeta电位为-11.3 m V,差示扫描热量法及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原料药特征峰消失,混合聚合物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为0.0058 mg/100ml;SIM-MMs在水中、p H1.2酸中及p H6.8磷酸盐缓冲液的溶解度分别提高至1.81、1.49、1.78mg/ml,溶解度增加了约2000倍;SIM-MMs室温放置三个月稳定性良好,冻干粉的再分散性良好;SIM-MMs在酸中稳定,在p H7.0缓冲液中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将混合聚合物胶束制备成片剂,填充剂确定为微晶纤维素,助流剂选择硬脂酸镁,助流剂用量为3%,验证试验表明该工艺稳定且可行。结论:SIM-MMs的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有效解决辛伐他汀溶解度低及释放快的缺点。
李惠兰[3](2021)在《新型NO供体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设计与合成NO供体(mPEG-PLA-NO)型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胶束包载紫杉醇作为纳米药物输送系统(NO/PTX),旨在增强紫杉醇的溶解度,降低毒性和增强抗肿瘤活性,并对其进行急性毒性研究,药物动力学研究,抗肿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以及药性评价,为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第一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和表征选用呋咱型一氧化氮供体,采用活性酸酐法制备了m PEG-PLA-NO两亲性聚合物胶束,采用核磁共振谱(1H NMR),凝胶渗透色谱仪对m PEG-PLA-NO进行分析。采用自乳化法制备包载紫杉醇于聚合物胶束内核的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纳米胶束(NO/PTX),采用透射电镜,马尔文激光散射粒度仪对NO/PTX进行形态表征。采用高效液相法对药物载药量和包封率进行了检测和计算。采用Greiss法测定NO/PTX体外一氧化氮的释放。第二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急性毒性研究SPF级昆明小鼠60只,适应喂养3 d后,分为m PEG-PLA组和m PEG-PLA-NO组。从800 mg/kg剂量开始,以20 m L/kg的给药体积进行尾静脉注射m PEG-PLA或m PEG-PLA-NO,每个剂量组最少6只小鼠。计算出LD50,进行载药材料安全性评价。另取SPF级昆明小鼠120只,适应喂养3 d后,分为PTX组,NO/PTX组,每组KM小鼠40只,禁食不禁水,称重标记。进行PTX组与NO/PTX组的急性毒性比较。按照15、30、45、60、75 mg/kg浓度梯度尾静脉注射的紫杉醇。在确定Dn和Dm后,根据给药间隔i,以i或i的倍数确定3-5个给药剂量。每个剂量至少5只小鼠,观察,记录状态和死亡情况。计算出LD50,进行药物安全性的比较。观察,记录状态和死亡情况。并且连续观察14 d内小鼠的体重变化,以及毛色、四肢活动、进食、饮水、排泄等情况,并记录各组有无中毒情况出现,以及是否有死亡情况。第三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药物动力学研究采用H22细胞建立的雄性KM小鼠异种移植模型,研究了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以描述NO/PTX在体内的分布。通过尾静脉给小鼠注射盐水中的PTX(20 mg/kg,以紫杉醇计算)或NO/PTX(50 mg/kg,以紫杉醇计算)溶液。在0、0.05、0.5、1、2、3、4、8、12和24 h收集血浆和肿瘤。在每个采样时间点,用乙醚麻醉3至4只小鼠,并通过心脏穿刺从每只小鼠收集血液。然后,处死这些小鼠并收集所有肿瘤。离心后,从每只小鼠收集约100μL血浆并冷冻。通过HPLC测定血浆和肿瘤中PTX的浓度,并以多西紫杉醇为内标,通过HPLC-MS/MS测定心脏,肝脏,脾脏,肺和肾脏中PTX的浓度。使用DAS 2.0软件包(中国药理学会)通过房室分析处理药代动力学参数。第四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体外抗肿瘤细胞及对P-gp蛋白的影响体外培养SMMC-7721,SCG-7901,SW480,Sk-ov-3,A549,Bel-7402,HCT-116,MCF-7,Hela,HEPG-2,HT29和NCI-H460共12株人源性肿瘤细胞,采用MTT法检测PTX和NO/PTX对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并计算半效抑制浓度IC50,实验至少重复3次。体外培养SMMC-7721,SCG-7901,SW480,Sk-ov-3,A549,Bel-7402,HCT-116,MCF-7,Hela,HEPG-2,HT29和NCI-H460共12株人源性肿瘤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TX和NO/PTX干预后,外排蛋白P-gp蛋白的表达。第五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抗结肠癌和紫杉醇耐药性结肠癌作用机制研究通过体外培养人HCT116细胞,PTX,NO/PTX或不含一氧化氮供体的聚合物紫杉醇胶束(PTX Nano)干预24 h后,采用Hoechest/PI染色,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流式细胞术观察PTX,NO/PTX对HCT116细胞周期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PTX,NO/PTX对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与细胞凋亡和增殖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通过体外培养人HCT116细胞和Taxol/HCT116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两者细胞形态差异;CCK8实验检测PTX和NO/PTX对HCT116细胞和Taxol/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IC50值和Taxol/HCT116细胞的耐药指数;Western blotting检测HCT116与Taxol/HCT116细胞P-gp蛋白的表达差异以及PTX、NO/PTX对Taxol/HCT116细胞紫杉醇耐药关键蛋白P-gp蛋白和β3-Tublin蛋白的表达。第六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通过体外培养人Bel-7402细胞,CCK8检测PTX和NO/PTX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和数量。建立H22肝癌小鼠模型,分为空白组,m PEG-PLA组和m PEG-PLA-NO组,给药3次,每次间隔72 h,末次给药后72 h取瘤,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观察m PEG-PLA和m PEG-PLA-NO干预后对各移植瘤的影响。通过建立H22肝癌小鼠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射PTX,Genexol?-PM和NO/PTX,并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同样给药3次,每次间隔72 h,末次给药后72 h取瘤,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观察PTX和NO/PTX干预后对各移植瘤的影响。通过体外培养人Bel-7402细胞,给与PTX和NO/PTX 48 h后,提取Bel-7402细胞蛋白质,采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SOD、MDA和GSH-PX水平。流式细胞术观察PTX和NO/PTX对细胞Bel-7402凋亡检测。Western Blot检测NO/PTX对于铁死亡,焦亡,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作用。第七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药性评价SD大鼠40只,分为空白组,PTX组,NO/PTX组,PTX Nano组。每组10只。每三天给药一次,共给药七次。检测大鼠体温和体重变化,安捷伦1290串联6460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检测大鼠尿液代谢组。正交偏最小二乘(OSC-PLS-DA)分析数据,进行药性判别。结果第一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和表征制备并合成了m PEG-PLA-NO,核磁共振谱(1H NMR)结构确证其分子结构,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分析m PEG-PLA的PDI为1.19,m PEG-PLA-NO的PDI为1.13。制备了聚合物胶束NO/PTX,粒径为30±0.58 nm,zeta电位为-2.76±0.25。透射电镜结果表明NO/PTX呈球形,分布均匀。NO/PTX的包封率为98.6%,NO/PTX的紫杉醇载药量4.69%。Greiss法测定一氧化氮释放率,结果表明,与硝酸甘油和PTX相比,NO/PTX在10 h内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在6 h内释放率最高,达到66.8%。第二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急性毒性研究通过CALC 2.0软件和BLISS方法确定半数致死量(LD50)和最大非致死剂量(MNLD)。m PEG-PLA和m PEG-PLA-NO的MNLD分别为2000 mg/kg和1500 mg/kg,表明m PEG-PLA和m PEG-PLA-NO均为无毒两亲性共聚物。PTX的最大耐受剂量LD0为36.3 mg/kg,绝对致死剂量LD100为45 mg/kg。NO/PTX的最大耐受剂量LD0为80 mg/kg,绝对致死剂量LD100为160 mg/kg。KM小鼠中PTX和NO/PTX的LD50分别为39.9 mg/kg和137.1 mg/kg。NO/PTX的急性毒性比PTX降低了3.43倍。第三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药物动力学研究血清样品预处理后,其中的内源性物质不干扰紫杉醇和内标的测定。在此色谱条件下血浆中多西紫杉醇、紫杉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9.43 min和22.08 min。按照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线性关系式为:Y=0.0618X-0.0648(R2=0.9986),(n=3)表明血浆紫杉醇的质量浓度在0.5~150μg/m L内线性关系好。按照加权最小二乘法计算线性关系式为:Y=0.0783X-0.2581(R2=0.9961),(n=3)表明肿瘤组织紫杉醇的质量浓度在1~150μg/m L内线性关系好。紫杉醇浓度由高到低逐渐稀释,测定出最低检测限紫杉醇浓度为0.25μg/m L,最低定量限血浆紫杉醇浓度为0.5μM/m L,肿瘤组织为1μg/m L,准确度均在85%-115%之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5%。血浆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3.2%,99.4%,95.7%,肿瘤提取去回收率分别为112.0%,95.2%,95.5%。内标提取回收率为92.55%。小鼠尾静脉注射PTX或NO/PTX后在体内的代谢与二室模型相符。小鼠尾静脉注射50 mg/kg剂量的NO/PTX后,获得的峰值血浆浓度(Cmax)为105.2μg/m L,尾静脉注射20 mg/kg剂量的PTX后,Cmax为71.7μg/m L。PTX的消除半衰期(t1/2β)1.5 h,NO/PTX的t1/2β为1.7 h。NO/PTX和PTX的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AUC(0-∞))分别为128.1μg.h/m L和86.9μg.h/m L/kg。NO/PTX的AUC(0-∞)是PTX的1.35倍。在给药用后,紫杉醇广泛分布于大多数组织中。其中,在肿瘤中明显发现了最高的紫杉醇浓度。在所有时间点,肿瘤中NO/PTX组的紫杉醇浓度均高于PTX组,并在3 h左右达到最大紫杉醇浓度。除肿瘤外的各组织器官中紫杉醇的浓度较低,在KM小鼠组织器官中,紫杉醇最高浓度低于10μg/m L,大部分在24 h以后消除完全。给药后(3 min以后),PTX在组织器官中分布顺序为:肿瘤>肾>肺>心>脾>肝,NO/PTX在各组织器官中分布顺序为:肿瘤>肺>肾>心>脾>肝。第四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体外抗肿瘤细胞及对P-gp蛋白的影响本实验采MTT法对12种人源性肿瘤细胞进行药效学研究,实验均最少重复三次。结果显示NO/PTX在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胃腺癌细胞SCG-7901,人结肠癌细胞SW480,人结直肠腺癌细胞HCT-116,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IC50值较国产紫杉醇注射液低,表明其抗肿瘤效果优于国产紫杉醇注射液。电泳显色结果显示,在紫杉醇0.01μg/mL的浓度下,NO/PTX组Bel-7402细胞SW480细胞,Hela细胞,SMMC-7721细胞,HCT-116细胞,Hep G2细胞,MCF-7细胞,HT29细胞,SCG-7901细胞的P-gp蛋白表达量低于PTX组,表明NO/PTX增强紫杉醇抗肿瘤效果可能与抑制P-gp蛋白相关。第五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抗结肠癌和紫杉醇耐药性结肠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通过Hoechst/PI染色,可以更直观的观察到NO/PTX较PTX具有更好的抗结肠癌HCT116作用。通过细胞周期实验,我们检测到NO/PTX在0.001μg/m L和PTX 0.01μg/m L两个浓度对细胞G2M期的抑制作用均大于PTX(NO/PTX抑制率为39.6%和50%,PTX为30.2%和36.3%)。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O/PTX较空白组,PTX组更能够降低HCT116细胞P-gp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同时表明,NO/PTX较空白组和PTX组,能够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降低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升高BAX/Bcl-2的比值,增加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显示出比市售紫杉醇注射液PTX更好的抗人结肠癌HCT116的结果。无一氧化氮供体的聚合物紫杉醇纳米胶束PTX Nano较空白组和PTX组,也能够降低HCT116细胞P-gp蛋白和增加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但降低P-gp蛋白和增加Cleaved Caspase 3的表达的作用比不上NO/PTX。PTX Nano证明m PEG-PLA聚合物胶束具有一定的抗肿瘤制剂优势,同时表明NO/PTX抗肿瘤作用不仅仅是因为制剂优势,还是紫杉醇与一氧化氮供体双重阻断的结果。其次,细胞划痕实验表明,NO/PTX较空白组和PTX组具有更好的抗HCT116细胞增殖迁移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O/PTX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ZO-1蛋白表达,降低β3-Tublin和p-GSK-3β表达。PTX Nano较NO/PTX显示出更好的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ZO-1蛋白表达能力,然而对于没有显示出降低β3-Tublin和p-GSK-3β表达作用。再者,NO/PTX抗结肠癌肿瘤优势还体现在对于结肠癌耐药细胞具有更好的抗肿瘤作用。我们首先对耐紫杉醇人结肠癌细胞Taxol/HCT116细胞的细胞形态,耐药稀释和P-gp蛋白表达进行了研究。确认Taxol/HCT116细胞较HCT116细胞具有强的紫杉醇耐药性。CCK8实验分析PTX和NO/PTX对taxol/HCT116细胞的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NO/PTX(IC50:1.2±0.4μg/m L)的IC50显着低于PTX(IC50:5.6±1.9μg/m L),NO/PTX具有比PTX低至4.66倍的IC50值,表明NO/PTX较PTX具有更加显着的抗结肠癌耐药性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NO/PTX较空白组和PTX组,显着降低了紫杉醇耐药性的关键蛋白P-gp蛋白和β3-tublin蛋白的表达。第六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首先,我们用CCK8检查了NO/PTX和PTX对肝癌Bel-7402细胞的影响。PTX的IC50为7.8±0.4μg/m L,NO/PTX IC50为3.7±1.1μg/m L。这些结果表明,NO/PTX对Bel-7402细胞的毒性比PTX强。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有相同结论。其次,本部分首先制备了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m PEG-PLA没有显示任何抗肿瘤反应,在m PEG-PLA-NO组中观察到轻微的抗肿瘤作用。在PTX,Genexol?-PM和NO/PTX组中观察到了显着的抗肿瘤活性。PTX,Genexol?-PM和NO/PTX组在低剂量(10 mg/kg)下显示出可比的抗肿瘤活性(抑制率分别为39%,36%和41%)。此外,当剂量达到15 mg/kg时,NO/PTX的抗肿瘤作用明显强于PTX和Genexol?-PM组(PTX,Genexol?-PM和NO/PTX组分别为53%,41%和67%),证明NO和紫杉醇的协同作用增强了抗肿瘤活性。此外,我们阐明了NO/PTX诱导肝癌细胞死亡是由铁死亡,焦亡,内质网应激(ERS)和凋亡相关网络介导的。NO/PTX通过增加活性氧(ROS)和丙二醛的水平,并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的水平引起铁死亡。使用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或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会降低NO/PTX的抗癌活性。此外,NO/PTX上调了caspase-1的表达,下调了炎性细胞因子IL-1β,这是细胞焦亡的关键蛋白。此外,NO/PTX上调了一系列调节剂的表达,例如钙结合蛋白,需肌醇酶1a(IRE1a),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leaved-caspase-7,cleaved-caspase-3和降低的B-细胞淋巴瘤2(BCL-2),核NF-κB,可诱导Bel-7402内质网介导的应激和凋亡。更重要的是,我们证明了NO/PTX增强的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下调多药耐药转运蛋白P-gp蛋白,β3-微管蛋白,致敏紫杉醇化疗有关。最后,我们通过流式细胞仪,紫杉醇干预48 h后,检测了Bel-7402细胞凋亡率。NO/PTX在各浓度的凋亡率均高于PTX,表明NO/PTX较PTX具有更好的抗Bel-7402细胞作用。第七部分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药性评价PTX组,NO/PTX组和PTX Nano组均位于寒性药区域,无明显的差异。表明PTX,NO/PTX和PTX Nano均属于寒性药,通过制剂手段制备成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或者连接供体的聚合物紫杉醇胶束,均没有改变药物的药性。结论1、NO/PTX是一种粒径为30 nm左右,呈球形,分布均匀的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NO/PTX的包封率为98.6%,NO/PTX的紫杉醇的载药量4.69%,具有良好的一氧化氮释放性能。载药材料m PEG-PLA和m PEG-PLA-NO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NO/PTX耐受性好,最大耐受剂量是PTX的2.2倍。NO/PTX主要分布于肿瘤组织中,在组织器官中的浓度低。2、NO/PTX对MCF-7,SCG-7901,SW480,HCT-116,Bel-7402细胞中抗肿瘤效果优于国产紫杉醇注射液PTX,其增强紫杉醇的抗肿瘤效果与抑制P-gp蛋白表达相关。3、NO/PTX较PTX具有更好的抗结肠癌HCT116作用和抗HCT116细胞增殖迁移的能力,与紫杉醇和一氧化氮供体双重阻断相关。NO/PTX较PTX对于结肠癌耐药具有更好的抗紫杉醇耐药性,NO/PTX的抗紫杉醇耐药性作用与NO/PTX抑制P-gp和β3-tublin蛋白表达相关。4、NO/PTX诱导肝癌细胞死亡是由铁死亡,焦亡,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相关网络介导的。抑制铁死亡降低了NO/PTX对Bel-7402细胞毒性。高浓度的NO/PTX引起Bel-7402细胞主要死亡方式为凋亡,而焦亡发生在NO/PTX中低浓度。5、PTX,NO/PTX和PTX Nano均属于寒性药,通过制剂手段制备成PTX Nano或者连接供体的NO/PTX,均没有改变药物的药性。
邓怡平[4](2021)在《穿心莲活性成分高值化加工利用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为一年生草本,药用部位为其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效,是我国的传统中药。其主要成分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D)是一种二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血栓生成、镇静、抗生育、保肝、抗癌、调节免疫和糖尿病的作用。尤其是以它的高抗炎作用,以及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特性而被广泛认可,有“中药消炎药”、“天然抗生素”的美誉。但其脂溶性较低、水溶性极低,生物利用度低,这制约了其药效的发挥。且穿心莲内酯味极苦,服用较大剂量时会导致胃脘不适。将其制备成聚合物后,可以改善穿心莲内酯的吸收和分布,同时提高肺部和结肠的抗炎效果,降低毒副作用,丰富穿心莲内酯的剂型选择,提高穿心莲内酯稳定性;还可以减少病人用量,节约中药资源,进而可以减少穿心莲栽培量,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为了达到穿心莲有效成分高值化利用的目的,本研究中选用穿心莲叶为原料,利用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法来提取穿心莲有效成分,并将其中的穿心莲内酯进行纯化。将穿心莲内酯与甘露低聚糖进行共价连接形成两亲性的聚合物,其可以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胶束,并考察了其理化表征、体外和体内评价以及抗炎活性。本研究中选择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作为表面活性剂并利用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法来提取穿心莲有效成分。在超声功率为固定的50 W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穿心莲提取的最优条件为:表面活性剂用量为3%,料液比为1:20,微波功率为800 W,微波时间为8 min。在该条件下,最终的穿心莲内酯提取率为2.41%,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提取率为1.32%。将穿心莲提取液用盐沉降后,所得的提取液用乙酸乙酯萃取,并经过脱色纯化后,得到了纯度为97.85%的穿心莲内酯结晶,总收率为70.62%。将穿心莲内酯与琥珀酸酯反应形成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DAS),与甘露低聚糖链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两亲性聚合物结构,即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甘露低聚糖聚合物(DAS-Man)。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其化学结构,发现制备成的DAS-Man成功将甘露低聚糖和穿心莲内酯通过琥珀酸酐连接到了一起。以DAS-Man的临界胶束浓度作为考察标准,确定了 DAS-Man的最佳制备比例为,穿心莲内酯和甘露低聚糖单个糖单元之间的摩尔比例为2:1,反溶剂类型为乙酸乙酯,所得产物的收率为28.79%,载药量为9.78%,临界胶束浓度为0.43 mg/mL。通过激光粒度仪的检测可以发现,DAS-Man胶束的平均粒径为115.1±13.74 nm,冻干后复溶的DAS-Man胶束的平均粒径为133.0±11.86 nm。电镜结果表明,DAS-Man粉体为40-70 nm小微粒构成的疏松的块状,DAS-Man胶束粒子为球形,部分粒子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核壳结构,冻干使DAS-Man胶束的粒径变大,但对其分散性和溶解性无明显影响。XRD和DSC图谱中显示出,穿心莲内酯是典型的晶体结构,DAS-Man和DAS-Man冻干粉是以无定形态存在。穿心莲内酯吸热时伴随着失重,说明穿心莲内酯在熔融过程中同时伴有分解。DAS-Man和冻干DAS-Man的失重曲线与甘露低聚糖的类似,其原因可能是穿心莲内酯在DAS-Man中的载药量偏低导致。同时说明,DAS-Man溶解冻干后对其热稳定性无明显影响。DAS-Man中乙酸乙酯和DMSO的残留量分别为0.06%和0.09%,远小于中国药典中对Ⅲ类溶剂的要求,可以安全使用。体外溶出、释放、稳定性和模拟消化结果表明,DAS-Man可在水溶液中形成稳定的胶束,且在去离子水,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溶出度均接近完全溶出,在人工胃液中的释放率低于其他两种介质。DAS-Man的化学键和其形成的胶束在这三种溶剂体系中均稳定存在,其结构不易在水中被破坏,这有助于其以整体的胶束状态被摄入细胞,同时有助于其以完整状态进入结肠发挥作用。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DAS-Man在模拟体液中以胶束状态存在。在经历了口腔、胃、小肠、大肠阶段的模拟消化以后,口腔中的游离的穿心莲内酯含量仅为投药量的 0.02±0.01%,在胃中为 0.17±0.02%,在小肠中为 0.63±0.02%,在大肠中为 16.63 ±1.82%。DAS-Man在口腔、胃、小肠中的粒径稳定,释放量低;在大肠中粒径变大、游离药物量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聚合物结构受到模拟大肠液中的细菌作用,部分共价键被破坏,穿心莲内酯被释放出来一部分,同时其胶束结构也受到影响,粒径增大。说明DAS-Man的胶束结构和聚合物结构在口腔到小肠阶段中非常稳定,而在大肠阶段中在细菌作用下被破坏,穿心莲内酯被释放,达到结肠给药的效果。生物利用度结果表明,DAS组和DAS-Man组的AUC值分别是是穿心莲内酯组的0.59倍和1.85倍,DAS-Man出峰时间比穿心莲内酯组晚,且存在双峰现象。组织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组在达到脾脏、肾脏和小肠峰值的时间为0.5 h,达到心脏、肝脏、肺脏中的达峰时间为1h,在脑、脊髓、大肠中达到峰值的时间为4 h。DAS-Man组在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小肠中的达峰时间为1h,在肝脏中的达峰时间为2 h,在大鼠脑、脊髓、大肠中的达峰时间为4 h。其原因可能是有部分DAS-Man以聚合物或者胶束的状态被摄取入细胞,并在肝脏中代谢成游离穿心莲内酯,另外有一部分在大肠中被分解后形成游离穿心莲内酯后再进入血液循环。DAS-Man组的肝肾中药物含量高于穿心莲内酯组,原因可能是其血流丰富,同时其也是穿心莲内酯的代谢部位。除肝肾外,DAS-Man在肺中的穿心莲内酯含量也高于穿心莲内酯组,其原因除了血药浓度高于穿心莲内酯组外,穿心莲内酯连接的亲水端甘露糖对肺部的靶向性也应该是其中一个原因,这对其在用于肺部炎症和感染的时候提高药效有一定作用。以脂多糖(LPS)致肺炎小鼠和恶唑酮(OXZ)致结肠炎作小鼠为模型动物对穿心莲内酯和DAS-Man的抗炎作用进行了考察。DAS-Man和穿心莲内酯能够降低LPS致急性肺炎小鼠肺组织的湿/干比、脾脏系数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同时也能够降低血清和组织中的TNF-α、IL-6和IL-1β炎症因子含量,改善肺组织病理状态。DAS-Man 和穿心莲内酯能够延长 OXZ 致结肠炎小鼠生存时间,降低炎症小鼠结肠组织的DAI评分,减轻结肠缩短,降低脾脏系数,同时也能够降低血清和组织中的MPO活性、NO、TNF-α、IL-4和IL-1β炎症因子含量,降低水肿程度,改善结肠病理状态。DAS-Man对肺炎小鼠和结肠炎小鼠抗炎效果好于穿心莲内酯,提示DAS-Man对LPS所致的急性肺损伤和OXZ所致的结肠炎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穿心莲内酯可以抑制细胞炎症因子分泌有关。
颜寅萍[5](2020)在《灯盏花素DSPE-PEG聚合物胶束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灯盏花素(breviscapine,Bre)是从菊科植物短葶飞蓬中提取分离的黄酮类成分,用于脑栓塞、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及其他缺血及微循环障碍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目前已经上市的灯盏花素制剂,有口服制剂、注射剂,存在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等问题。聚合物胶束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输送体系,具有亲水性外壳,较小的CMC值以及10-100nm的纳米粒径等优点。亲水性外壳阻止聚合物胶束在溶液中的聚集,降低聚合物胶束表面蛋白质的吸附与细胞的附着,从而来延长药物在体内循环时间并保持稳定。DSPE-PEG 2000是美国FDA批准的药用高分子材料,无毒、无免疫原性和无抗原性,常用来包裹蛋白质、多肽等药物。针对灯盏花素水溶性和脂溶性较差,半衰期短的特性,选用DSPE-PEG作为载体材料包裹灯盏花素,制备灯盏花素DSPE-PEG聚合物胶束,考察其体外药物释放行为及药动学性质。方法:1.采用UV和HPLC建立灯盏花素(bre)的分析方法。2.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测定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最优制备工艺。3.采用透析法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药行为进行考察。4.通过HPLC建立灯盏花素(bre)在大鼠血浆的检测方法,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1.灯盏花素(bre)的精密度RSD<3%,方法回收率RSD<3%。2.制备的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为(83.78±2.52)%,载药量为(14.30±1.89)%(n=3)。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物与载体药物比1:5,缓冲液为蒸馏水,缓冲液体积为8ml,水浴温度为37℃。按照此条件制备的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可达84.61%。3.体外释放结果:5h原料药、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6.76%和57.89%;24h原料药、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累积释放率分别为100.0%和75.35%。4.药动学结果:灯盏花素(bre)原料药的(t 1/2)为0.357±0.05,AUC0-∞为1712.676±137.342,MRT0-∞为0.454±0.028;灯盏花素(bre)注射液(t 1/2)为1.017±0.088,AUC0-∞为4668.887±230.638,MRT0-∞为1.211±0.063;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t 1/2)为4.125±0.152,AUC0-∞为10875.705±165.34,MRT0-∞为5.488±0.093。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消除半衰期(t 1/2)从0.357h延长至4.125h(p<0.05)。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AUC0-∞为10875.705ug h/L,比游离灯盏花素(bre)高6.3倍,比灯盏花素(bre)注射液高2.32倍。此外,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MRT是灯盏花素(bre)原料药的12.1倍(p<0.01)。结论:UV和HPLC建立的灯盏花素(bre)分析方法可靠。采用薄膜水化法并按照最优制备工艺制备的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包封率较好,重复性良好。薄膜水化法制备的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具有良好的载药性能,体外释药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与灯盏花素(bre)原料药比较,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可延缓药物释放。药动学研究结果表明与灯盏花素(bre)原料药,灯盏花素(bre)注射液比较,灯盏花素(bre)原料药聚合物胶束在大鼠体内消除半衰期延长。
李艳艳[6](2020)在《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线形链的pH、温度及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具有多重刺激响应性的两亲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LDBCs)胶束能够响应多种环境变化,增强智能材料的多功能性,满足实际应用中的多种需求,在药物和基因载体、仿生材料、传感器及特殊分离系统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与线形-线形嵌段共聚物相比,LDBCs具有更高的药物负载能力、稳定性及更多可调控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目前,关于多重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文献报道多为线形-线形嵌段共聚物,而对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LDBCs)的研究却鲜见报道。本论文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和炔基/叠氮(CuAAC)“点击”反应,合成了甘氨酰-苯丙氨酸二肽连接的以部分缩酮保护的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DHEMA)为亲水性线形链、聚醚为疏水性树枝化基元的两亲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DHEMA-b-Gly-Phe-Gn(n=1-3),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红外光谱(FT-IR)、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凝胶渗透色谱(GPC)证明了目标聚合物的成功合成。通过1 H NMR谱、荧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光谱、粒度仪研究了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和刺激响应性性能,结果表明,第二代和第三代共聚物PDHEMA-b-Gly-Phe-Gn(n=2,3)能够在水溶液中自组装为球形纳米胶束,并能包载疏水性染料尼罗红及抗癌药物紫杉醇,在42°C、pH=5.5或/和加入α-糜蛋白酶,胶束均会发生解组装,释放出尼罗红或紫杉醇。此外,胶束的解组装具有代数依赖性,对于酶响应,LDBCs的树枝化基元代数越高,其解组装速率越慢,而温度响应则恰好相反。载药和体外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PDHEMA-b-Gly-Phe-Gn(n=2,3)对紫杉醇的最大载药比分别为1:4和1:3(紫杉醇与共聚物的质量比),最大载药量分别为17.13%、21.97%,对应包封率为85.65%和87.88%。与单一响应相比,双重和三重响应时,PDHEMA-b-Gly-Phe-Gn(n=2,3)胶束载紫杉醇的释放速率加快,累积释放量增大,并且在温度和酶双重响应时,累积释放量达到最高,表明PDHEMA-b-Gly-Phe-Gn(n=2,3)胶束具有pH、温度和酶三重响应性。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为新型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张广远[7](2020)在《载阿霉素白芨多糖衍生物胶束抗肿瘤作用及体内靶向性研究》文中指出白芨多糖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存在较多的羟基修饰位点,通过对其疏水改性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可应用于药物递送。将疏水基团硬脂酸与靶向基团叶酸通过酯键偶联在白芨多糖羟基上,制备成了基于硬脂酸修饰白芨多糖(BSPs-SA)的叶酸受体靶向的(FA-BSPs-SA)衍生物,经核磁共振氢谱与紫外光谱确证,硬脂酸与叶酸在白芨多糖上的取代度分别为12.94%与5.6%。高效凝胶渗透色谱表明BSPs-SA、FA-BSPs-SA的分子量分别为22361 Da、24448 Da。随着pH值降低,BSPs-SA、FA-BSPs-SA聚合物的临界聚集浓度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并且FA-BSPs-SA具有更低的临界聚集浓度。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制备了三种阿霉素-胆盐疏水复合物,考察了胆盐的种类、浓度以及加入剂量对载药胶束的影响,结果表明胆酸钠作为静电吸附剂,NaCDox复合物浓度保持2 mg/mL、药物与载体比保持1:6时,具有较高的载药量与包封率。Dox/FA-BSPs-SA、Dox/BSPs-SA胶束具有pH敏感性,且随着pH降低,粒径与电位呈现增大趋势。通过DSC与TGA结果表明Dox以无定型或静电吸附作用包裹于胶束的疏水核心中。载药胶束呈双相释放模式,在第一释放阶段,Dox/BSPs-SA、Dox/FA-BSPs-SA胶束是由溶蚀与扩散控制的药物释放,第二阶段为衍生物的降解、溶蚀与扩散控制共同控制的释放机制,并且在酸性条件下的释放速率要明显快于生理介质条件下的释放。Dox/BSPs-SA、Dox/FA-BSPs-SA胶束在37°C条件下48 h内都能够保持稳定。通过体外溶血实验证明BSPs-SA与FA-BSPs-SA的血液相容性较好。MTT以及划痕实验表明Dox/BSPs-SA与Dox/FA-BSPs-SA胶束对HepG2与4T1细胞毒性均强于游离阿霉素,并且Dox/FA-BSPs-SA胶束在4T1的细胞毒性强于Dox/BSPs-SA胶束,但在HepG2细胞毒性上无显着性差异。4T1细胞对Dox/FABSPs-SA胶束的摄入率强于游离阿霉素与Dox/BSPs-SA胶束,且具有时间与浓度依赖的特点。并且Dox/FA-BSPs-SA胶束从溶酶体中的逃逸能力强于Dox/BSPs-SA胶束,使其更多分布于细胞核中。Dox/BSPs-SA胶束主要通过网格蛋白与大胞饮进入胞内。Dox/FA-BSPs-SA主要通过网格蛋白通路入胞,也有部分通过叶酸受体途径入胞,并且均需要能量的参与。与游离阿霉素相比,Dox/BSPs-SA胶束、Dox/BSPs-SA胶束进入大鼠体内后能够具有较低的清除率、较长的药物滞留时间与体内药物半衰期,并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以Dir代替Dox作为模型药物,并通过活体成像技术观察到载Dir胶束都能降低在心脏处的分布,同时增强肿瘤部位的富集,Dox/FA-BSPs-SA胶束的肿瘤抑制作用强于Dox/BSPs-SA胶束与游离阿霉素,可能与胶束的EPR效应及叶酸受体介导的内吞有关。化疗与光动力学协同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癌症的方法。质谱、核磁共振氢谱与傅里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1-(对羧基苯氧基)酞菁锌偶联阿霉素(ZnPc-C-Dox)。采用透析法制备了具有较高包封率与载药量的ZnPc-C-Dox/FABSPs-SA胶束,并表现出一定的pH响应性。ZnPc-C-Dox/FA-BSPs-SA胶束具有产生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与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并且通过协同作用增强对4T1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通过荧光发射光谱、紫外光谱、圆二色谱以及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了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与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与BSA间以范德华力、氢键的方式结合,这个过程是自发进行的,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通过与色氨酸(Trp-213)的相互作用,引起色氨酸(Trp-213)周围疏水环境变化。并通过非辐射能量的方式以将能量从BSA转移至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上,引起荧光淬灭,导致BSA的α螺旋含量降低进而引起构象发生轻微的变化,并通过分子对接的方式进一步从理论上阐述了BSPs-SA胶束、FA-BSPs-SA胶束与BSA的相互作用。综上所述,FA-BSPs-SA具有叶酸受体靶向肿瘤的特性,可以将药物靶向递送至肿瘤部位,增强抗肿瘤效果。并且与蛋白接触后,使蛋白质二级结构发生轻微改变,通过化疗与光动力疗法相结合,为靶向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闻艺[8](2020)在《阿奇霉素载药胶束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阿奇霉素(Azithromycin,AZI)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皮肤感染和泌尿系统等细菌性感染。阿奇霉素通过与细菌核糖体上50s亚单位结合,通过抑制氨基酸的翻译过程来抑制细菌的生长。纳米给药系统包括纳米粒,脂质体,载药胶束等。其中载药胶束通常由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通过疏水作用自组装形成。不仅可以避免药物直接和胃肠道接触,降低了药物的副作用,还能够避免药物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延长了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本文以单甲氧基聚乙二醇(Monomethoxy polyethylene glycol,MPEG)为原材料,经缩合和水解开环反应合成出四羟基单甲氧基聚乙二醇,再与α-亚麻酸进行N-酰化反应制备出MPEG-(LNA)4,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红外光谱(FT-IR)确认。通过薄膜水化法制备出AZI载药胶束(Azithromycin-loaded micelles,AZI-M),并对影响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单因素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设计,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FT-IR对AZI在胶束中的存在状态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胶束的体外释放进行了研究。在活性上,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模式菌,对其体外活性、体内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PEG-(LNA)4用量为70 mg、AZI用量为10 mg、水化温度60℃、水相用量10 mL、二氯甲烷体积2 mL制备出最优的载药胶束,其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达到87.77±1.28%、10.97±0.16%。载药胶束的粒径分布均匀,直径在105.80±1.16nm。XRD和FT-IR均表明AZI包埋在两亲性聚合物中,并以无定形态存在于载药胶束中。体外释放研究表明,与AZI原料药相比,载药胶束能够更为缓慢且持续的释放AZI。在体外活性上,AZI-M的活性与原料药相当;体内活性方面,AZI-M的治疗效果与市售制剂相同,均杀灭了小鼠腹腔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何晓玲[9](2020)在《载雷公藤红素还原敏感型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抗卵巢癌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癌症中心指出,卵巢癌死亡率居于妇科恶性肿瘤首位。目前卵巢癌的治疗方式以手术和化疗为主,手术只是小范围单纯切除,术后复发率较高,而化疗药物进入体内后较少有生物选择性,在杀伤正常细胞的同时会对机体正常组织造成毒副作用。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具有较强的抗卵巢癌疗效,但它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且毒性较大。卵巢癌细胞表面过表达整合素ανβ5受体、胞内也过表达泛素连接酶TRAF6,且癌细胞内的还原物质谷胱甘肽GSH浓度是2-10 mM,约为肿瘤细胞外GSH浓度(2-20μM)的1000倍。为了克服CEL的不足,本论文设计、合成了具有主动靶向功能的还原敏感型纳米载体,用于CEL的肿瘤细胞靶向传递和胞内响应性释药。本课题分为四章:第一章,制备了聚合物分子mPEG-C18、mPEG-SS-C18、cRGD-PEG-C18、TIP-PEG-C18,利用1H-NMR谱图验证合成产物结构,计算多肽接枝率。结果表明:各聚合物分子已成功合成,cRGD-PEG-C18中cRGD的接枝率为37.5%,TIP-PEG-C18中TIP的接枝率为20.2%。第二章,制备了有靶向性和有还原敏感性的双功能聚合物胶束cRGD/TIP/mPEG-SS-C18,同时制备出了无靶向性和无还原敏感性的无功能聚合物胶束mPEG-C18,以及无靶向性但有还原敏感性的单功能聚合物胶束mPEG-SS-C18作为对照,筛选出cRGD肽的最佳密度,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RGD肽的最佳密度为12%,mPEG-C18、mPEG-SS-C18及cRGD/TIP/mPEG-SS-C18胶束平均粒径分别为290.60nm、269.35 nm、224.33 nm;PDI分别为0.259、0.202、0.248;Zeta电位分别为-9.74 mV、-5.84 mV、-7.66 mV,胶束呈现均一且规则的球形结构;芘荧光探针法测定了mPEG-C18、mPEG-SS-C18及cRGD/TIP/mPEG-SS-C18胶束的CMC值分别为85 mg/L、68 mg/L、63 mg/L,显示出良好的稀释稳定性;将聚合物胶束和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以及卵巢癌细胞A2780共培养后,细胞存活率均在82%以上,溶血实验结果显示聚合物胶束的HR%均小于5%,细胞毒性实验和溶血实验共同验证聚合物胶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第三章,制备了mPEG-C18/CEL、mPEG-SS-C18/CEL、cRGD/TIP/mPEG-SS-C18/CEL载药胶束,并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PEG-C18/CEL、mPEG-SS-C18/CEL、cRGD/TIP/mPEG-SS-C18/CEL载药胶束平均粒径分别为282.0 nm、304.1 nm、215.2 nm,PDI分别为0.39、0.38、0.28,Zeta电位分别为-9.53 mV、-13.6 mV、-6.51 mV;胶束呈规则的球形、外观圆整、分散均一;mPEG-C18/CEL、mPEG-SS-C18/CEL、cRGD/TIP/mPEG-SS-C18/CEL三种载药胶束的载药量分别为3.08%、2.63%、3.02%,包封率分别为99.63%、85.23%、87.34%;体外释药实验的60 h内,cRGD/TIP/mPEG-SS-C18组累积释药率为81%,为mPEG-C18组的1.56倍,表现出明显的还原敏感特性;溶血实验中载药胶束的HR%均小于5%,证明载药胶束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DLS考察载药胶束具有长期稳定性。第四章,考察了mPEG-C18/CEL、mPEG-SS-C18/CEL、cRGD/TIP/mPEG-SS-C18/CEL载药胶束对A2780细胞的毒性以及细胞摄取情况。细胞毒性实验表明:与mPEG-C18/CEL、mPEG-SS-C18/CEL胶束相比,cRGD/TIP/mPEG-SS-C18/CEL胶束对A2780细胞的生长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CLSM显示靶向多肽的结合有利于增强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摄取效率,cRGD/TIP/mPEG-SS-C18胶束具有主动靶向性。本文构建的有靶向性和有还原敏感性的双功能聚合物载药胶束cRGD/TIP/mPEG-SS-C18/CEL可以提高疏水性药物CEL的溶解性,提高肿瘤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效率,降低CEL的毒副作用,显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为临床上卵巢癌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晓锋[10](2019)在《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近几年聚乙二醇、多糖类、普朗尼克、聚(2-乙基-2-恶唑啉)多功能聚合物胶束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市售注射液与聚合物治疗效果的差异,靶向聚合物胶束以及聚合物胶束冻干技术进行归纳总结。方法以近年来的45篇国内外文献为依据,对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结果市售注射液应用广泛但不良反应限制了其应用。新型聚合物胶束在未来几年有可能弥补现有多西他赛药物的不足而广泛应用于临床。不同多西他赛胶束在缓释效果、抗肿瘤药效等方面各有利弊。肽类和小分子类主动靶向胶束发展成熟而其他有待开发。结论现有的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已取得一些进步,但是还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仍需开发抗肿瘤治疗效果更好的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类药物。
二、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用载体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用载体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负载大麻二酚纳米胶束的制备及抗乳腺癌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1 乳腺癌及其治疗现状 |
1.1 乳腺癌的疾病现状 |
1.2 乳腺癌的影响因素 |
1.3 乳腺癌的分类 |
1.4 乳腺癌的治疗 |
2 大麻二酚抗乳腺癌作用及其剂型研究进展 |
2.1 大麻二酚抗乳腺癌作用研究进展 |
2.2 大麻二酚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2.3 大麻二酚剂型研究 |
3 聚合物胶束给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3.1 纳米胶束给药系统用于肿瘤治疗的特点 |
3.2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及聚乙二醇-聚丙交酯嵌段共聚物在纳米胶束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
前言 |
第一章 不同分子量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表征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mPEG-PLA和mPEG-PCL的合成 |
2.2 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的表征 |
2.3 聚合物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2.4 空白胶束形貌、粒径分布及电位 |
3 实验结果 |
3.1 聚合物mPEG_(2k)-PLA_(2k)、mPEG_(5k)-PLA_(5k)、mPEG_(2k)-PCL_(2k)和mPEG_(2k)-PCL_(2k)的合成 |
3.2 聚合物结构和分子量的确定 |
3.3 各聚合物临界胶束的测定 |
3.4 空白胶束粒径分布及电位 |
4 小结 |
第二章 负载大麻二酚纳米胶束的制备及表征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负载大麻二酚纳米胶束的制备 |
2.2 大麻二酚纳米胶束的形貌 |
2.3 大麻二酚纳米胶束电位、粒径分布及稳定性考察 |
2.4 大麻二酚纳米胶束载药量及包封率测定 |
2.5 大麻二酚体外释放性能考察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麻二酚纳米胶束的形貌、电位及粒径分布 |
3.2 大麻二酚纳米胶束的稳定性研究 |
3.3 大麻二酚纳米胶束载药量及包封率测定 |
3.4 大麻二酚的体外释放性能考察 |
4 小结 |
第三章 负载大麻二酚纳米胶束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培养 |
2.2 载香豆素-6纳米胶束的细胞摄取研究 |
2.3 MTT实验 |
2.4 体内抑瘤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空白胶束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3.2 载香豆素-6纳米胶束的细胞摄取 |
3.3 大麻二酚纳米胶束对乳腺癌细胞的抗增殖作用 |
3.4 大麻二酚纳米胶束体内抑瘤作用 |
4 小结 |
第四章 负载大麻二酚纳米胶束抗乳腺癌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抗体 |
1.2 实验材料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JC-1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
2.2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 |
3 实验结果 |
3.1 大麻二酚纳米胶束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3.2 大麻二酚纳米胶束对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五章 负载大麻二酚纳米胶束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血浆样品中大麻二酚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 方法学考察 |
2.3 CBD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
3 实验结果 |
3.1 血浆中大麻二酚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 |
3.2 大麻二酚各制剂药代动力学 |
4 小结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辛伐他汀混合胶束片制备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辛伐他汀的研究进展 |
1.1 辛伐他汀理化性质 |
1.2 辛伐他汀的临床应用 |
1.3 辛伐他汀药动学特点 |
1.4 辛伐他汀不良反应与药物之间相互作用 |
2.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
2.1 缓释递药系统 |
2.2 缓释片 |
2.3 缓释滴丸 |
2.4 聚合物胶束 |
3.混合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进展 |
3.1 普朗尼克(Pluronics)在混合聚合物胶束中的作用 |
3.2 混合聚合物胶束的应用 |
3.3 混合聚合物胶束的药物包载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辛伐他汀处方前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方法学验证 |
2.3 EE%、DL%及LR%的测定 |
2.4 辛伐他汀原料药热稳定性的研究 |
3.试验结果 |
3.1 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3.2 方法学验证 |
3.3 EE%、DL%及泄露率的测定 |
3.4 辛伐他汀原料药稳定性试验 |
4 实验结论 |
第二章 辛伐他汀混合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
1 实验材料 |
1.1 仪器设备 |
1.2 材料与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单一胶束与混合聚合物胶束的比较 |
2.2 .制备方法的考察 |
2.3 基础处方及制备方法 |
2.4 单因素考察SIM-MMs制备工艺 |
2.5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 |
2.6 验证试验 |
2.7 冻干工艺的考察 |
3 试验结果 |
3.1 单一胶束与混合聚合物胶束的比较 |
3.2 制备方法的考察 |
3.3 单因素考察 |
3.4 CCD试验结果 |
3.5 混合聚合物胶束的验证 |
3.6 冻干工艺的考察 |
4 试验结论 |
第三章 辛伐他汀混合聚合物胶束的表征及稳定性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实验方法 |
2.1 透射电镜(TEM)的表征 |
2.2 粒径、PDI及 Zeta电位的测定 |
2.3 DSC的测定 |
2.4 FT-IR的测定 |
2.5 CMC的测定 |
2.6 SIM-MMs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2.7 稳定性的测定 |
2.8 再分散性的测定 |
3 试验结果 |
3.1 透射电镜(TEM)的表征 |
3.2 粒径、PDI及 Zeta电位的测定 |
3.3 DSC的测定 |
3.4 FT-IR的测定 |
3.5 CMC测定结果 |
3.6 SIM-MMs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
3.7 稳定性的研究 |
3.8 再分散性的研究 |
4 试验结论 |
第四章 辛伐他汀混合聚合物胶束释放度测定及片剂的制备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仪器 |
1.2 药品与试剂 |
2 试验方法 |
2.1 辛伐他汀混合聚合物胶束释放度的考察 |
2.2 填充剂种类的考察 |
2.3 助流剂种类的考察 |
2.4 助流剂用量的考察 |
2.5 片剂的外观 |
2.6 重量差异 |
2.7 脆碎度 |
2.8 硬度 |
3 试验结果 |
3.1 辛伐他汀混合聚合物胶束释放度考察结果 |
3.2 填充剂种类的考察 |
3.3 助流剂种类的考察 |
3.4 助流剂用量的考察 |
3.5 片剂的外观 |
3.6 重量差异 |
3.7 脆碎度 |
3.8 硬度 |
4 试验结论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3)新型NO供体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和表征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二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急性毒性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药物动力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体外抗肿瘤细胞及对P-糖蛋白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五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抗结肠癌和紫杉醇耐药性结肠癌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六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抗肝癌作用机制研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七部分 一氧化氮供体型聚合物紫杉醇胶束药性评价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和讨论 |
4 讨论与小结 |
全文总结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一氧化氮对肿瘤作用的浓度依赖作用和化疗增敏机制 |
References |
个人简介 |
(4)穿心莲活性成分高值化加工利用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穿心莲简介 |
1.2.1 穿心莲的生物学特性 |
1.2.2 穿心莲的生长特性 |
1.2.3 穿心莲资源分布 |
1.2.4 穿心莲化学成分研究 |
1.2.5 穿心莲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因素 |
1.2.6 穿心莲的药理作用 |
1.2.7 穿心莲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
1.3 穿心莲内酯研究概况 |
1.3.1 穿心莲内酯结构和理化性质 |
1.3.2 穿心莲内酯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
1.4 聚合物胶束研究进展 |
1.4.1 pH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4.2 还原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4.3 温度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4.4 光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4.5 酶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4.6 多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4.7 聚合物前药胶束 |
1.5 课题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穿心莲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纯化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HPLC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 |
2.3.2 穿心莲原料内有效成分含量的确定 |
2.3.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2.3.4 超声微波辅助胶束提取穿心莲有效成分的工艺优化 |
2.3.5 提取率计算 |
2.3.6 穿心莲内酯的纯化 |
2.4 实验结果 |
2.4.1 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标准曲线的绘制 |
2.4.2 穿心莲原料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2.4.3 提取工艺优化结果 |
2.4.4 穿心莲内酯纯化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甘露低聚糖聚合物(DAS-Man)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的制备 |
3.3.2 DAS-Man的制备 |
3.3.3 制备体系中高沸点溶剂的去除 |
3.3.4 DAS-Man制备条件优化 |
3.4 材料表征和评价方法 |
3.4.1 HPLC法检测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含量 |
3.4.2 傅里叶红外光谱的检测(FTIR) |
3.4.3 紫外吸收光谱检测 |
3.4.4 核磁共振氢谱检测(~1H NMR) |
3.4.5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DAS标准曲线的绘制 |
3.5.2 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的合成结果 |
3.5.3 DAS-Man的合成结果和收率 |
3.5.4 DAS-Man的红外光谱 |
3.5.5 DAS-Man的紫外光谱 |
3.5.6 DAS-Man的核磁共振氢谱结果 |
3.5.7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DAS-Man的理化性质和溶剂残留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粒径检测 |
4.3.2 扫描电镜检测(SEM) |
4.3.3 透射电镜检测(TEM) |
4.3.4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AFM) |
4.3.5 X射线衍射检测(XRD) |
4.3.6 示差扫描热量分析(DSC) |
4.3.7 热重分析(TG) |
4.3.8 溶剂残留检测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粒径检测结果 |
4.4.2 扫描电镜结果 |
4.4.3 透射电镜结果 |
4.4.4 原子力显微镜结果 |
4.4.5 X射线衍射结果 |
4.4.6 示差扫描热量分析结果 |
4.4.7 热重分析结果 |
4.4.8 溶剂残留检测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DAS-Man自组装胶束的体外评价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HPLC法和UV法检测药物浓度 |
5.3.2 穿心莲内酯的饱和溶解度检测 |
5.3.3 溶出度检测 |
5.3.4 释放率检测 |
5.3.5 稳定性检测 |
5.3.6 体外消化稳定性 |
5.3.7 体外毒性检测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1 DAS-Man标准曲线的绘制 |
5.4.2 饱和溶解度检测 |
5.4.3 溶出度检测 |
5.4.4 释放率检测结果 |
5.4.5 稳定性检测结果 |
5.4.6 体外模拟消化结果 |
5.4.7 毒性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6 DAS-Man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HPLC法检测药物浓度 |
6.3.2 生物利用度测定 |
6.3.3 组织分布测定 |
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4.1 生物利用度测定结果 |
6.4.2 组织分布测定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DAS-Man胶束对LPS致肺炎小鼠的抗炎活性评价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LPS致小鼠肺炎模型的制备和给药 |
7.3.2 样品处理和含量测定 |
7.3.3 含量测定 |
7.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7.4.1 小鼠肝脏系数检测结果 |
7.4.2 小鼠脾脏系数检测结果 |
7.4.3 肺湿/干比检测结果 |
7.4.4 MPO含量测定 |
7.4.5 NO含量测定 |
7.4.6 TNF-α含量测定 |
7.4.7 IL-6含量测定 |
7.4.8 IL-1β含量测定 |
7.4.9 肺脏HE染色结果 |
7.5 本章小结 |
8 DAS-Man胶束对恶唑酮致结肠炎小鼠的抗炎活性评价 |
8.1 引言 |
8.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8.2.1 实验材料 |
8.2.2 实验仪器 |
8.3 实验方法 |
8.3.1 OXZ致小鼠结肠炎模型的制备和给药 |
8.3.2 疾病活动指数评价(DAI) |
8.3.3 样品处理 |
8.3.4 含量测定 |
8.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8.4.1 小鼠存活数量 |
8.4.2 小鼠DAI评分 |
8.4.3 小鼠结肠形态 |
8.4.4 小鼠肝脏系数检测结果 |
8.4.5 小鼠脾脏系数检测结果 |
8.4.6 MPO含量测定 |
8.4.7 NO含量测定 |
8.4.8 TNF-α含量测定 |
8.4.9 IL-4含量测定 |
8.4.10 IL-1β含量测定 |
8.4.11 结肠HE染色结果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灯盏花素DSPE-PEG聚合物胶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灯盏花素(bre)分析方法的建立 |
1.1 仪器与试剂 |
1.1.1 仪器 |
1.1.2 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溶液的配制 |
1.2.2 灯盏花素(bre)的检测方法 |
1.2.3 检测波长的确定 |
1.2.4 UV法标准曲线的绘制 |
1.2.5 精密度实验 |
1.2.6 方法回收率考察 |
1.2.7 HPLC检测方法 |
1.2.8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2.9 精密度实验 |
1.2.10 方法回收率考察 |
1.3 实验结果 |
1.3.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1.3.2 UV法标准曲线的绘制 |
1.3.3 精密度实验 |
1.3.4 方法回收率考察 |
1.3.5 HPLC 法对灯盏花素(bre)含量测定结果 |
1.3.6 标准曲线的绘制 |
1.3.7 精密度实验 |
1.3.8 方法回收率考察 |
1.4 结论 |
第二章 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制备 |
2.2.2 采用 UV 和 HPLC 测定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
2.2.3 单因素法筛选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 |
2.2.4 药物与载体药物比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影响 |
2.2.5 缓冲液的体积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影响 |
2.2.6 水化的缓冲液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影响 |
2.2.7 水浴温度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影响 |
2.2.8 正交试验优化的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 |
2.3 实验结果 |
2.3.1 采用超滤离心法和微孔滤膜法检测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 |
2.3.2 采用 UV 检测药物与载体药物比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影响 |
2.3.3 水化的缓冲液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影响 |
2.3.4 缓冲液的体积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影响 |
2.3.5 水浴温度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影响 |
2.3.6 采用 HPLC 检测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工艺筛选结果 |
2.3.7 水化的缓冲液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影响 |
2.3.8 缓冲液的体积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影响 |
2.3.9 水浴温度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影响 |
2.3.10 采用 UV 检测对正交试验法优化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制备工艺结果 |
2.3.11 采用 HPLC 检测对正交试验法优化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制备工艺结果 |
2.3.12 正交实验最佳制备工艺的验证 |
2.4 结论 |
第三章 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表征及体外释放研究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表征:粒径、电位、形态、载药量和包封率 |
3.2.2 释放介质的选择 |
3.2.3 UV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4 精密度实验 |
3.2.5 方法回收率考察 |
3.2.6 HPLC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7 精密度实验 |
3.2.8 方法回收率考察 |
3.2.9 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放实验 |
3.3 实验结果 |
3.3.1 UV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2 精密度实验和方法回收率考察 |
3.3.3 UV 检测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放结果 |
3.3.4 HPLC法体外释放含量测定 |
3.3.5 精密度实验和方法回收率考察 |
3.3.6 HPLC 检测对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的体外释放的结果 |
3.4 结论 |
第四章 灯盏花素(bre)聚合物胶束药动学研究 |
4.1 仪器与试剂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色谱条件 |
4.2.2 血浆样品的预处理 |
4.2.3 方法专属性考察 |
4.2.4 标准曲线的建立 |
4.2.5 精密度实验 |
4.2.6 方法回收率考察 |
4.2.7 血浆样品的稳定性 |
4.2.8 尾静脉注射给药方案及样品采集 |
4.3 实验结果 |
4.3.1 方法专属性 |
4.3.2 血浆样品标准曲线 |
4.3.3 精密度实验 |
4.3.4 方法回收率考察 |
4.3.5 稳定性实验 |
4.3.6 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后血药浓度的测定结果 |
4.4 讨论 |
全文总结 |
创新性 |
后续研究工作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6)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线形链的pH、温度及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纳米药物载体 |
1.1.1 聚合物胶束 |
1.1.2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胶束 |
1.2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LDBCs) |
1.2.1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LDBCs)的合成 |
1.2.2 环境刺激响应性的两亲性LDBCs在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 |
1.3 课题提出的意义 |
第2章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DHEMA-b-Gly-Phe-G_n(n=1-3)的合成 |
2.1 引言 |
2.2 试剂、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部分 |
2.3.1 中心端基为羧基的聚苄醚树枝化基元的合成 |
2.3.2 异亚丙基-2,2-二(甲氧基)丙酸的合成 |
2.3.3 DHEMA的合成 |
2.3.4 PDPHEMA-Br的合成 |
2.3.5 PDHEMA-N3 的合成 |
2.3.6 Boc-炔丙基甘氨酸的合成 |
2.3.7 Boc-L-苯丙氨酰甘氨酸炔丙酯的合成 |
2.3.8 L-苯丙氨酰甘氨酸炔丙酯的合成 |
2.3.9 L-苯丙氨酰甘氨酸炔丙酯二肽-G_1 的合成 |
2.3.10 L-苯丙氨酰甘氨酸炔丙酯二肽-G_2 的合成 |
2.3.11 L-苯丙氨酰甘氨酸炔丙酯二肽-G_3 的合成 |
2.3.12 PDHEMA-b-Gly-Phe-G_1 的合成 |
2.3.13 PDHEMA-b-Gly-Phe-G_2 的合成 |
2.3.14 PDHEMA-b-Gly-Phe-G_3 的合成 |
2.3.15 部分水解PDHEMA-b-Gly-Phe-G_1的合成 |
2.3.16 部分水解PDHEMA-b-Gly-Phe-G_2的合成 |
2.3.17 部分水解PDHEMA-b-Gly-Phe-G_3的合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PDHEMA-Br和 PDHEMA-N3的红外光谱(IR)表征 |
2.4.2 PDHEMA-b-Gly-Phe-G_n(n=1-3)的红外光谱(IR)表征 |
2.4.3 PDHEMA-b-Gly-Phe-G_n(n=1-3)的~1H NMR谱表征 |
2.4.4 PDHEMA-N_3、PDHEMA-b-Gly-Phe-G_n(n=1-3)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DHEMA-b-Gly-Phe-G_n(n=2,3)的响应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仪器、设备和试剂 |
3.3 实验部分 |
3.3.1 相关溶液的配制 |
3.3.2 PDHEMA-b-Gly-Phe-G_n(n=2,3)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3.3.3 PDHEMA-b-Gly-Phe-G_n(n=2,3)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的测定 |
3.3.4 PDHEMA-b-Gly-Phe-G_n(n=2,3)的pH响应性 |
3.3.5 PDHEMA-b-Gly-Phe-G_n(n=2,3)的酶响应性 |
3.3.6 PDHEMA-b-Gly-Phe-G_n(n=2,3)的pH和酶双重响应性 |
3.3.7 包载尼罗红胶束的酶和温度双重响应性 |
3.3.8 包载尼罗红胶束的pH和温度双重响应性 |
3.3.9 包载尼罗红胶束的pH、温度和酶三重响应性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DHEMA-b-Gly-Phe-G_n(n=2,3)的自组装行为 |
3.4.2 PDHEMA-b-Gly-Phe-G_n(n=2,3)的临界胶束浓度(CMC) |
3.4.3 PDHEMA-b-Gly-Phe-G_n(n=2,3)的温度响应性能 |
3.4.4 用~1H NMR谱研究PDHEMA-b-Gly-Phe-G_3的酶响应性能 |
3.4.5 包载尼罗红胶束的温度、pH和酶响应性能 |
3.4.6 PDHEMA-b-Gly-Phe-G_n(n=2,3)胶束的粒径及形貌观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PDHEMA-b-Gly-Phe-G_n(n=2,3)胶束载药和体外释药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设备和试剂 |
4.2.2 紫杉醇标准曲线的绘制 |
4.2.3 PDHEMA-b-Gly-Phe-G_n(n=2,3)载药胶束的制备 |
4.2.4 最大载药量的筛选 |
4.2.5 载紫杉醇胶束温度响应体外释放 |
4.2.6 载紫杉醇胶束pH响应体外释放 |
4.2.7 载紫杉醇胶束酶响应体外释放 |
4.2.8 载紫杉醇胶束pH、温度双响应体外释放 |
4.2.9 载紫杉醇胶束pH、酶双响应体外释放 |
4.2.10 载紫杉醇胶束温度、酶双响应体外释放 |
4.2.11 载紫杉醇胶束pH、温度及酶三响应体外释放 |
4.2.12 载药胶束粒径测定 |
4.2.13 载药胶束TEM观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最大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 |
4.3.2 药物体外释放 |
4.3.4 载药胶束的粒径及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 |
5.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取得成果 |
5.2 本论文存在问题及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载阿霉素白芨多糖衍生物胶束抗肿瘤作用及体内靶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白芨多糖的功能与应用 |
1.1.1 白芨多糖功效 |
1.1.2 白芨多糖在载药系统上的应用 |
1.1.3 白芨多糖在生物材料上的应用 |
1.2 叶酸在肿瘤靶向治疗上的应用 |
1.2.1 叶酸靶向的细胞免疫疗法 |
1.2.2 叶酸键合的脂质体靶向疗法 |
1.2.3 叶酸偶联树枝状高分子靶向疗法 |
1.2.4 叶酸键合纳米粒靶向疗法 |
1.3 光动力疗法协同化学药物治疗 |
1.3.1 光动力疗法简介 |
1.3.2 光敏剂简介 |
1.3.3 光敏剂与化疗药协同治疗 |
1.4 纳米材料与蛋白相互作用 |
1.4.1 纳米材料-蛋白复合物形成机制 |
1.4.2 纳米材料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
1.4.3 纳米材料-蛋白相互作用表征 |
1.5 立论依据及研究策略 |
1.5.1 立论依据 |
1.5.2 研究策略 |
第2章 白芨多糖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白芨多糖衍生物的合成 |
2.2.2 核磁共振氢谱 |
2.2.3 差示扫描量热与热重分析 |
2.2.4 凝胶渗透色谱 |
2.2.5 临界聚集浓度测定 |
2.3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1 白芨多糖衍生物的表征 |
2.3.2 临界聚集浓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载阿霉素胶束制备及其表征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载药胶束的制备 |
3.2.2 载药量与包封率 |
3.2.3 粒径与Zeta电位 |
3.2.4 冻干保护剂对载药胶束的影响 |
3.2.5 差示扫描量热与热重分析 |
3.2.6 稳定性考察 |
3.2.7 pH对载药胶束影响 |
3.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3.1 载阿霉素胶束性能表征 |
3.3.2 冻干保护剂对载药胶束的影响 |
3.3.3 载药胶束的热力学分析 |
3.3.4 载药胶束稳定性考察 |
3.3.5 pH对载药胶束性能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载药胶束的细胞摄入机制以及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细胞培养方法 |
4.2.2 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 |
4.2.3 细胞摄入研究 |
4.2.4 胶束入胞机制研究 |
4.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1 生物相容性初步研究 |
4.3.2 体外肿瘤细胞抑制 |
4.3.3 细胞摄入研究 |
4.3.4 胶束入胞机制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载药胶束的体内药代动力学、抗肿瘤及体内靶向分布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药代动力学 |
5.2.2 体内靶向分布 |
5.2.3 药效学 |
5.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3.1 药代动力学 |
5.3.2 体内靶向分布 |
5.3.3 药效学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单羧基酞菁锌偶联阿霉素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2.1 单羧基酞菁锌偶联阿霉素的合成 |
6.2.2 结构表征 |
6.2.3 理化性质测定 |
6.2.4 载药胶束制备及性能测定 |
6.2.5 体外细胞毒试验 |
6.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6.3.1 结构表征 |
6.3.2 理化性质测定 |
6.3.3 载药胶束性能测定 |
6.3.4 体外细胞毒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胶束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
7.1 实验材料 |
7.2 实验方法 |
7.2.1 样品储备液制备 |
7.2.2 紫外光谱 |
7.2.3 荧光光谱 |
7.2.4 同步荧光光谱 |
7.2.5 位点竞争研究 |
7.2.6 圆二色谱法测定 |
7.2.7 模型模拟 |
7.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7.3.1 紫外光谱 |
7.3.2 荧光光谱 |
7.3.3 构象变化研究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创新点 |
8.1 全文结论 |
8.2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阿奇霉素载药胶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阿奇霉素简介 |
1.2 阿奇霉素载药系统 |
1.2.1 阿奇霉素纳米粒 |
1.2.2 阿奇霉素脂质体 |
1.2.3 阿奇霉素载药胶束 |
1.3 聚合物载药胶束简介 |
1.4 聚乙二醇类载药胶束应用 |
1.4.1 长链聚合物修饰聚乙二醇 |
1.4.2 小分子化合物修饰聚乙二醇 |
1.5 亚麻酸在载药系统中的应用 |
1.5.1 LNA在纳米粒中的应用 |
1.5.2 LNA在脂质体中的应用 |
1.5.3 LNA在载药胶束中的应用 |
1.6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MPEG-(LNA)4的合成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2 实验部分 |
2.2.1 MPEG-(OH)4 合成 |
2.2.2 MPEG-(LNA)4 合成 |
2.2.3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
2.2.4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MPEG-(LNA)4 的合成 |
2.3.2 ~1H-NMR |
2.3.3 FT-IR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立AZI的含量分析方法 |
3.1 仪器与试剂 |
3.1.1 仪器 |
3.1.2 试剂 |
3.2 阿奇霉素含量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1 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3.2.2 AZI标准曲线的建立 |
3.2.3 重现性实验 |
3.2.4 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 |
3.2.5 回收率实验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AZI最大吸收波长的确定 |
3.3.2 AZI标准曲线的建立 |
3.3.3 重现性实验 |
3.3.4 日内精密度与日间精密度 |
3.3.5 回收率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AZI载药胶束的制备与理化性质考察 |
4.1 仪器与试剂 |
4.1.1 仪器 |
4.1.2 试剂 |
4.2 实验部分 |
4.2.1 MPEG-(LNA)4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4.2.2 AZI载药胶束(AZI-M)的制备 |
4.2.3 AZI-M理化性质考察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聚合物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
4.3.2 AZI-M的制备 |
4.3.3 AZI-M理化性质考察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载药胶束体外释放研究 |
5.1 仪器与试剂 |
5.1.1 仪器 |
5.1.2 试剂 |
5.2 方法与实验 |
5.2.1 AZI-M准备及释放介质准备 |
5.2.2 体外释放实验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AZI-M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6.1 仪器与试剂 |
6.1.1 仪器 |
6.1.2 试剂 |
6.1.3 实验菌株 |
6.2 实验方法 |
6.2.1 试剂配制方法 |
6.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和保存 |
6.2.3 AZI-M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6.2.4 结晶紫法测定抑膜活性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AZI-M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
6.3.2 AZI-M和 AZI的抑膜活性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AZI-M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
7.1 仪器与试剂 |
7.1.1 仪器 |
7.1.2 试剂 |
7.1.3 实验菌株及实验动物 |
7.2 实验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载雷公藤红素还原敏感型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抗卵巢癌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mPEG-C_(18)的合成 |
2.2 mPEG-SS-C_(18)的合成 |
2.3 cRGD-PEG-C_(18)、TIP-PEG-C_(18)的合成 |
2.4 聚合物分子的~1H-NMR表征 |
3 结论与讨论 |
3.1 两亲性聚合物的合成 |
3.2 两嵌段聚合物m PEG-C_(18)、m PEG-SS-C_(18)的表征 |
3.3 多肽修饰聚合物cRGD-PEG-C_(18)、TIP-PEG-C_(18)的表征..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空白胶束的制备和表征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聚合物胶束表面最佳cRGD密度的筛选 |
2.2 空白胶束的制备 |
2.3 空白胶束的粒径、分散系数及表面电位表征 |
2.4 空白胶束的透射电镜表征 |
2.5 空白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测定 |
2.6 空白胶束的生物安全性考察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聚合物胶束表面最佳cRGD密度的筛选 |
3.2 空白胶束的粒径、分散系数及表面电位表征 |
3.3 空白胶束的透射电镜表征 |
3.4 临界胶束浓度 |
3.5 空白胶束的生物安全性考察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载药胶束的制备和表征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制备负载雷公藤红素的载药胶束 |
2.2 载药胶束溶液的外观表征 |
2.3 载药胶束的粒径、分散系数及表面电位表征 |
2.4 载药胶束的透射电镜表征 |
2.5 载药胶束的载药量、包封率测定 |
2.6 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 |
2.7 溶血实验考察载药胶束的安全性 |
2.8 载药胶束的稳定性 |
3 结论与讨论 |
3.1 载药胶束外观表征 |
3.2 载药胶束粒径、分散系数及表面电位表征 |
3.3 载药胶束的透射电镜表征 |
3.4 载药胶束的载药量、包封率测定 |
3.5 载药胶束的体外释放 |
3.6 溶血实验考察载药胶束的安全性 |
3.7 载药胶束的稳定性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载药胶束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材料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的培养 |
2.2 细胞毒性研究 |
2.3 制备负载香豆素6的五种胶束及含量测定 |
2.4 细胞摄取及平均荧光强度的计算 |
3 结论与讨论 |
3.1 细胞毒性 |
3.2 细胞摄取 |
4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Ⅱ |
致谢 |
(10)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简介 |
2 基于不同材料研究的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 |
2.1 基于PEG和mPEG的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 |
2.2 基于多糖的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 |
2.3 基于pluronic的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 |
2.4 基于PEOz的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 |
3 靶向性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 |
3.1 主动靶向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 |
3.2 被动靶向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 |
4 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的冻干制剂 |
5 结论 |
四、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用载体的研究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负载大麻二酚纳米胶束的制备及抗乳腺癌作用研究[D]. 谢冉.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2]辛伐他汀混合胶束片制备工艺的研究[D]. 卢美彤.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新型NO供体聚合物紫杉醇胶束的制备及抗肿瘤作用和机制研究[D]. 李惠兰.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穿心莲活性成分高值化加工利用应用基础研究[D]. 邓怡平.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5]灯盏花素DSPE-PEG聚合物胶束的研究[D]. 颜寅萍. 大理大学, 2020(05)
- [6]以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为线形链的pH、温度及酶响应性线形—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研究[D]. 李艳艳.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载阿霉素白芨多糖衍生物胶束抗肿瘤作用及体内靶向性研究[D]. 张广远. 吉林大学, 2020(08)
- [8]阿奇霉素载药胶束的研究[D]. 闻艺. 济南大学, 2020(01)
- [9]载雷公藤红素还原敏感型聚合物胶束的制备及体外抗卵巢癌评价[D]. 何晓玲.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1)
- [10]多西他赛聚合物胶束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研究进展[J]. 李晓锋.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