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报纸副刊的发展及其功能的拓展

新时期报纸副刊的发展及其功能的拓展

孙晓晨[1]2003年在《新时期报纸副刊的发展及其功能的拓展》文中研究表明报纸副刊在我国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我国报纸副刊也有其独特性。本文回顾了副刊重视文学和关注现实传统的形成,着重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副刊在新闻改革的推动下,各个阶段出现的新变化:种类繁多的副刊从现实生活和独特视角出发,通过发表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的文章,在新的广度和深度上强化认识功能、审美功能与应用功能,帮助读者提高理论修养、思想修养、知识素养和生活素养,与新闻版相得益彰,从而以较强的时代意识,传播内容丰富的知识,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转变人们的观念,移风易俗,创建新型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论文最后指出了副刊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陈叙[2]2004年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长在文学与新闻,文化与报业结合处的副刊是中文报纸的民族传统。一方面,副刊从诞生之日起便成为文学、文艺的传播载体,参与建构并推动着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从补白到报屁股到报纸不可缺少的“四大件”之一(新闻、评论、副刊、广告),副刊又成为报纸文化品位的标识,成为报业竞争的另一个战场。副刊的两栖性使它充分感应着报业的发展和文化的脉动,受到二者深刻的制约,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轨迹。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加深加剧的时代,也是报纸副刊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英化的文人副刊传统在90年代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曾经在中国现代报业史和文学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文艺副刊逐渐走向边缘和分化。市场化取向下,对版面营利能力的考量往往使副刊处于尴尬的状态,对副刊的砍伐一度成为90年代中后期报业的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报纸越来越厚,而副刊的文化空间却受到极大的挤压。一方面,90年代以来副刊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和芜杂化的状态;另一方面,生存的危机和焦灼使副刊的研究成为热点,但绝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微观的操作层面,缺乏系统性,理论话语较为陈旧,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混乱和误区,如对副刊界定的混乱,对增强副刊新闻性的认识误区等等。 副刊这样一个已具百年历史的报业文化形态,是否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媒介消费环境和受众的信息消费习惯,它经历了怎样的调整与转变,这一切都亟待梳理和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以90年代的中国报纸副刊作为研究对象,从副刊的交叉特性出发,将之放置于90年代的社会文化语境和传媒生态中进行立体透视。从文学、文化的视角和传播的视角对之进行考察,以把握90年代副刊深层次的发展规律,反思其在转型与调整中的缺失,思考其在报纸传媒中的功能定位和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未来的发展走向,澄清一些理论误区,从而更好地承接副刊的民族传统,指导副刊实践。论文本着宏观考察与微观审视,理论演绎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全文主要涉及到文化转型、媒介生态这两大影响副刊变迁的动因,以及在二者制约下90年代副刊总体的发展趋向;传统文艺副刊式微现象的剖析;副刊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以及在其制约下编、读、写叁者身份的变化和副刊文体的新发展;副刊形态的多元化;对90年代副刊发展的反思与前瞻等五个方面。 本文的论述表明,20世纪90年代报纸副刊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由精英主导的文人副刊向大众文化副刊发展。20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转型的深入都极大地动摇了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奠定的精英化的副刊传统。又具体体现在副刊内容、功能和文化趣味的变迁上。副刊越出传统的文艺范畴而与日常生活呈现出同构性,向着新闻化、娱乐化、时尚化、主题化的方向发展。从偏于严肃教化的文化教育园地到市民文化的建构到中产阶级身份的书写,娱乐功能得到极大的张扬。 2、从新闻改革的急先锋到报业兴盛的边缘落寞再到对报业文化品格的塑造,这是90年代以来副刊在报纸内部位置的变动历程。90年代初期,副刊边缘化的特质使它成为新闻改革的急先锋,掀起了周末版的热潮,甚至于形成“以副压正”的现象。90年代中后期,来自商业性专刊和新闻版的挤压以及对版面营利能力的衡量,使副刊处于边缘化状态。新世纪以来,随着报业竞争过渡到品牌竞争阶段,副刊对报业文化品位的提升作用得到重新认识。 3、副刊的新闻化与新闻的文学化也是90年代副刊发展中呈现出的一种现象,归根结底,仍是全球化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影响下资讯娱乐化的一种体现。 4、90年代副刊的生产由自主性的精神生产向着市场化生产转移,受众需求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由编者的单向度运作向受众、作者的多方参与发展,策划性的增强使副刊由单一的来稿加工向话题设置拓展。副刊的市场化运作培养了新型的自由撰稿人群体,副刊编者也由传统的文化人向深谙市场规律的新型文化媒介人转型。副刊文本生产也向着市场化、大众化、消费化发展,出现了大特写、时评、新媒体散文等易于参与和易于消费的文体形式。 5、从单一的副刊形态到雅俗分流,多元共存的副刊格局。由精英文化主导的传统文艺副刊式微,随着报业格局的调整,尤其是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兴起,副刊的形态也趋向多元。 论文在揭示90年代副刊发展特点的同时,也对其发展和转型中的缺失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如副刊写作的快餐化,创新力不足,副刊文化空间的局促。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操控下的低俗与媚俗倾向等等,并指出副刊在冲破狭隘的文人圈子的同时又要警惕落入中产文化趣味的自我陶醉中。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1、首次对90年代以来的中国报纸副刊发展进行系统研究。此前,对90年代报纸副刊变迁的研究主要是单篇文章,而且主要是副刊从业人员从微观的操作层面进行的研究,系统性和理论性有所欠缺。2、本论文选取了交叉性的视野,注重从副刊的边缘特性出发,从文学、文化和传播的视角来研究副刊的变迁。3、对业界较为流行的“大副刊”概念,笔者从反思的角度提出了不

金星[3]2005年在《当代报纸副刊变革及其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我国报纸的一个特色,副刊的历史已逾百年。翻阅近百年来的报纸,从新闻版可以清晰地看到社会发展的主流,从副刊则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副线”。19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媒体的自身变革,报纸副刊也在社会大潮推动下发生了巨变。本文的探讨焦点正是1990年代以来这场轰轰烈烈又众说纷纭的副刊变革。 第一章首先以当前两种流行的却互相矛盾的观点——式微说、膨胀说为引子,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两种观点。得出结论:大副刊格局的出现应以包容又慎审的态度看待,副刊就是报纸正刊的延伸和补充。 第二章借助社会、受众、媒介系统互动的理论,分别分析了副刊格局形成的原因。得出结论:受到社会、受众的影响以及媒介内部竞争的“双重挤压”,副刊在功能上完成了“二度释放”,最终形成了当代报纸副刊新格局。 第叁章剖析了副刊体系下的副刊类别、副刊功能的拓展以及副刊系统内的叁种关系。得出结论:当代副刊体系地位重要,不同副刊类型各具特色,副刊分布与报纸的定位相一致,并非所有专刊都是副刊。 第四章疏理了当代报纸副刊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对文艺副刊及副刊体系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得出结论:文艺副刊仍有存在的价值,报纸副刊应该处理好多种关系方能与时俱进。

成洁[4]2003年在《试论新时期报纸专刊的发展与功能的拓展》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往以来,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经济是报业发展的原动力,二十年来,中国新闻传播规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新时期以来,报业体制的转轨,中国报业迎来了发展高峰期。 报纸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之一就是报纸专刊门类多样,内容丰富。本文对新时期中国报纸专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功能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这对办好今天的报纸专刊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对我国报纸专刊的产生和早期发展进行了简单梳理,然后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新时期报纸专刊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接下来分析了专刊的功能拓展,指出了当前报纸专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办好专刊提出了建议。 论文通过分析认为:新时期报纸专刊的繁荣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与我国报纸商业化、及当前受众的消费需求关系紧密;专刊的发展源于与受众关系的互动。

张苑琛[5]2007年在《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报纸副刊最早出现时只是“补白”的作用,在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后,与新闻、言论、广告一起成为了报纸不可缺少的四大件。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其地位几经沉浮,形式一变再变,然而特殊的文学特征和报学特征使它具备了众多的功能,在报纸实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职责。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自1946年在上海创立起,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并于2005年被评为上海首届媒体着名品牌之一。在中国的报纸副刊中,新民晚报“夜光杯”能够脱颖而出,与它深厚的文化积淀分不开,也与它在广大受众群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分不开。对其历史进行梳理,了解它的衍变轨迹,寻找它的发展规律,总结它丰富的办刊经验,从中汲取营养。世纪之交,中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成为很多报人探讨和争论的一个热点。目前中国报纸副刊已经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它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面对报纸副刊呈现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基于以上思路和目的,论文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新民晚报副刊发展的历史,第二部分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2006年11月所做的新民晚报副刊受众调查,对新民晚报副刊的受众接触、评价情况进行分析,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在第一部分中,根据新民晚报副刊的特点、功能和表现形式,将新民晚报副刊的发展分为叁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46年开始至1966年底,1967年1月新民晚报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停刊,副刊也因此中断;第二时期从1982年元旦复刊开始至1992年6月,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报纸较之前有了很大变化;第叁时期从1992年7月至今,这个时期新民晚报副刊表现出新的特点,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在前两个时期,新民晚报副刊的体裁变化不大,主要是杂文、散文、小说、诗歌和其他如漫画等,比较大的差异表现在内容和功能方面。第叁时期新民晚报副刊的特点有:坚持了被很多报纸抛弃的传统副刊版面;由传统副刊“夜光杯”、专刊、周刊共同组成的大副刊呈现出新的面貌:内容、功能较以前都有了很大拓展,由原来的相对“静态”走向“动态”;面对新媒体的威胁,新民晚报副刊将纸质报纸和网络优势结合,建立了“夜光杯博客”。在第二部分中,在对新民晚报副刊发展历史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的媒介市场现状,分析了发展品牌副刊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新民晚报副刊的受众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新民晚报副刊面临众多挑战,但也有良好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更好地发挥新民晚报副刊的品牌效应,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刘枫[6]2005年在《厚报时代的大副刊现象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报纸分为四大块:新闻、言论、副刊和广告。可见副刊在报纸传媒中一直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新时期中国大地上兴起的改革大潮使得报纸变厚正成为一种趋势,我国报业进入了厚报时代。厚报时代的来临,是报纸吸引读者、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报纸变厚是世界报业发展的趋势和进步的标志。厚报时代报纸变成厚报,而厚报的新闻版面基本未变,副刊的版数则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与之相适应,报纸除了新闻容量的增加外,副刊在版面的设置与安排上也发生了一些根本变化,使得报纸副刊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可以说, 如今注入新思维的副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副刊,而是被一种大副刊的概念所定位,既有反映社会面较广、内容多样的综合性副刊; 又有以某一专题为范围,满足特定读者的特殊需要的专题性副刊,如国际副刊、妇女与家庭副刊、周未副刊等; 还有以某种专业为范围、传播某一领域科学知识的专业性副刊,如史学、经济与管理、文艺、教育、健康副刊等,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内容。也就是说今天的报纸副刊已经是一个广义上的概念,几乎将新闻版之外的所有版面包括了进去。大副刊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一个富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构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涉及面非常广泛,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科技、体育、艺术、旅游、时尚,以及道德、法律、伦理等等各方面; 它不受时空内容形式等等的限制,从远古到未来,从国内到国外,从天文到地理,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同时更能贴近生活,与时代共振。这种融古今中外知识和信息于一体的特殊个性,使大副刊成为现代文化现象的复杂综合体。这既是由于现代人们信息需求量不断扩张应运而生的结果,也是现代受众对新闻需求多元化的集中体现

孙海燕[7]2012年在《《南方周末》文化版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副刊是我国报纸特有的历史产物,是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承担着开启民智,引领文化的重任,然而近年来却没有了往日的辉煌,在当今这个报纸以“厚报”示人的时代,报纸的文化副刊部分却日益变薄。面对大众文化的热潮,文化副刊又该如何更好的行使人文教化的功能,在很多报纸都在不断削减文化副刊的今天,《南方周末》文化版却能够始终占据半壁江山,本文以其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内容特色的基础上,力图为当今的文化副刊找到一条既可以承接往日辉煌又可以适应当今社会媒介环境的发展之路。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副刊的定义,存在意义和目的;第二部分是文化副刊现状分析;第叁部分是梳理《南方周末》及其文化版的发展过程;第四部分就近年来的文化版报道总结其办报特色;第五部分指出《南方周末》通过文化版所试图承担的文化关注和探索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然而其要真正完成自己的文化使命依然任重道远。

李雪林[8]2012年在《报纸副刊对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现代性转型影响分析》文中指出现代性存在于历史的时空里并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演进着,在现代文学中,文学的内容、语言、功能、表现方法等都已发生现代性的转变。文体的现代性是文学现代性重要的可感存在。在动荡的社会转型期,基于经济政治变革、思想破旧立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现代文学文体开始了现代性转型。其中,报纸副刊不仅为现代文体的发生提供了载体和物化的条件,而且基于媒体生态关联性的影响,使得现代文学文体在形态及精神方面产生现代性变革。本文选取《晨报副刊》为典型案例,《晨报副刊》中呈现的现代文学文体现代性变革,有力地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学文体在新时期的现代性重构,为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晨报副刊》这一视角,解析小说、杂文、诗歌、戏剧四种主要文体的现代性转型。论文由概述、四个独立的章节和结语六部分组成。概述部分对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现代性的内涵、报纸副刊促进现代文学文体现代性转型原因分析、报纸副刊促进现代文学文体转型概述叁个基本问题进行简要论述。第一部分,研究报纸副刊对小说文体现代性的影响。报纸副刊在思想功效上深化了小说平民精神、扩展了小说的启蒙功能,在小说叙事形式上拓展了小说叙事的时空结构、提升了小说文体的深度、丰富了小说的叙事手法。第二部分,研究报纸副刊对杂文文体现代性的影响。分析报纸副刊的公共空间属性促进杂文成为知识分子言说的空间,使杂文作为知识分子话语呈现出对话性、社会参与性、批判性的特点。同时,报纸副刊促进杂文语言的成熟,使杂文语言呈现出白话性和理趣性的特质。第叁部分,研究报纸副刊对诗歌文体现代性的影响。论述了新诗先驱借助报纸副刊形成公共空间进而确立和捍卫新诗规则以及报纸副刊的平民文化属性对新诗的人道主义特征的影响。第四部分,研究报纸副刊对戏剧文体现代性的影响。分析报纸副刊深化现代戏剧文体理论认知、剧本的公开发表提升戏剧文学性以及报纸副刊帮助戏剧获得自律性。结语,进一步总结探讨报纸副刊对现代文学文体现代性转型的影响。

胡笑源[9]2016年在《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困境与策略》文中研究表明现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日益强大,各类的新兴媒体对于党报以及纸质媒体都造成了不小的打击,再加上现代报业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从而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党报的发展空间在无形之中被控制。作为传统媒体的党报副刊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所以在充分施展其“留客”与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作用中,这是许多经济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报副刊一直难以逃避的复杂问题。本文较为系统的对党报副刊加以研究,《内蒙古日报》(汉文版)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省级党报,其有着悠久的副刊办刊历史,通过对《内蒙古日报》副刊的剖析,总结出党报副刊再次振兴的途径或策略,同时,总结出少数民族地区党报副刊所面临的困境与目前《内蒙古日报》所存在的问题,利用新闻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对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学界研究党报副刊提供学术上的思考与经验的借鉴。

操慧[10]2004年在《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媒介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景观。媒介文化,是一种以媒介为中心,通过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介入社会生活,从而渐进式、渗透性地发生、扩散自身影响的亚文化。媒介与人在文化传播中建构起千丝万缕的社会关联,而这一关联就是媒介文化的内涵。而对这一内涵的形成、特征的具体研究,理应成为媒介文化理论应用性的开拓。中国晚报文化,是以中国晚报发展、运作及审美为有机构成的媒介文化,它是媒介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与特色化的产物,它具有媒介文化的一般共性与晚报文化的特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晚报的持续繁荣,其作为强势媒体的普适度与社会认同度是晚报文化得以相对独立的研究前提。中国晚报从弱到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效益为上”的运作到市场经济时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品牌经营,目前正经历着现代晚报集约化发展的转型;其蓬勃发展、开拓创新的媒介现实,为我们从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内涵等主要方面去解析这一文化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与理性思维的角度,并使这样的角度成为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晚报的审美特征,也是中国晚报文化由来已久的被认同的文化特质。晚报在现代中国传媒中具有改革试验、创新示范的先锋性;它伴随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日常性的媒介消费选择,并且在当今网络媒体的强有力冲击下,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接触率,拥有很高的媒介忠诚度。这些都启发我们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中去认识媒介文化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首次将晚报文化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媒介研究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出发,通过对晚报生产、传播、接受的阶段性发展的过程解析,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此建立起基本的逻辑框架。《北京晚报》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使其成为总体演绎中个案选择的必然。《北京晚报》是我国传统晚报中成功转型的代表,在走向晚报现代化的运作实践中,它所表现出的启示中国晚报文化以及媒介文化走向的深远意义,正是中国报业文化、媒介文化整体研究中由点带面的归纳的逻辑依据。对晚报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把握晚报文化内涵与走向的重要文本。本文除了提供不同时期晚报发展的大量素材以及分析以外,还根据报纸版面的报道,整理了相关的重要“大事记”,运用一些简洁明了的版面统计,量化了晚报文化研究中的效果实证,力图弥补传统晚报研究中抽象说理、主观推断、随意定性的研究缺憾;同时,在“演绎—归纳”、“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色”的交叉论证框架下,以媒介文化的媒介事实说话,在媒介文化生发机理及以媒介人为核心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视角中,客观呈现《北京晚报》的文化价值,详尽解析((J七京晚报》文化的形成、内容与特征。中国晚报以城市为中心的定位,以市民消费为取向的策略,以人文塑造为终极诉求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在中国社会市民化、世俗化的日常审美中平衡着导向,深化着取向,预示着走向。本文着眼于媒介文化与晚报研究的结合点,在个案中演绎 “晚报发展上的文人传统、晚报运作中的文人创新、晚报人文中的文人自觉”,归纳中国晚报文化现实的“有为”与“可为”;从而使研究在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应用、现实与未来的叁重视野中找寻指导中国晚报实践、旨在提升中国晚报文化的内在规律。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媒介文化切入,以晚报文化的衍生性立足,围绕“需要与满足”的作用机理,对媒介文化的发生机制、模式、特点作总体推演,然后界定媒介文化的内涵,主要从它与“新闻文化”的异同比较中,归纳出媒介文化的主要功能以确立本文立足的逻辑框架:即媒介文化的发展、运作、审美叁大层次是媒介文化阐释的核心要素,它是晚报文化研究的总体结构模式和逻辑演绎的思维模式。本章着重阐述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对媒介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运作以及人文实况做概括式的特性描述,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生发作文化与媒介研究的生态铺垫,它是中国媒介文化立足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中国晚报文化特色化的阐释依据。 第二章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建立在媒介文化生发普遍机理上的中国晚报文化,是媒介文化共性与晚报文化个性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定时空中的特定产物。“社会需要与满足”的媒介化表现,对于中国晚报来说,就是使其在功能分工、政策介入的差异化选择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总体面貌。它体现出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与中国新闻改革同步、与中国人生活方式改变同步的本土特色。本章的重点,是对中国晚报作历史沿革的综述,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客观呈现中国晚报发展、运作以及审美的特点,这是中国晚报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叁章承接第一、二章的逻辑铺垫,从二般、普遍过渡到《北京晚报》文化的个案研究。在((j匕京晚报》文化的生发研究中,注意了晚报影响力构建与扩散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北京的地域文化特征与传媒生态作了较为充分的“全息扫描”。始终围绕晚报产品、制作、经营叁个方面,在晚报人与晚报读者的传受视阂下,以媒介市场化的效益导向为中心,建构起《北京晚报》人文品牌的解读方

参考文献:

[1]. 新时期报纸副刊的发展及其功能的拓展[D]. 孙晓晨. 广西大学. 2003

[2]. 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发展研究[D]. 陈叙. 四川大学. 2004

[3]. 当代报纸副刊变革及其发展趋势研究[D]. 金星.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4]. 试论新时期报纸专刊的发展与功能的拓展[D]. 成洁. 广西大学. 2003

[5]. 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D]. 张苑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6]. 厚报时代的大副刊现象研究[D]. 刘枫. 华中科技大学. 2005

[7]. 《南方周末》文化版研究[D]. 孙海燕. 暨南大学. 2012

[8]. 报纸副刊对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现代性转型影响分析[D]. 李雪林. 东华理工大学. 2012

[9]. 民族地区党报副刊的困境与策略[D]. 胡笑源. 内蒙古大学. 2016

[10]. 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D]. 操慧. 四川大学. 2004

标签:;  ;  ;  ;  ;  ;  ;  ;  

新时期报纸副刊的发展及其功能的拓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