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萍
(重庆市垫江县精神病院重庆垫江408300)
(垫江县新民中心卫生院重庆垫江408300)
【摘要】目的: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女性抑郁症的观察。方法:本文选取62例女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划分两组(一组、二组),分别采用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个月后,一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大小是(8.23±1.15)分,二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大小是(8.26±1.16)分,一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30/31),二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29/31),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药物对于治疗抑郁症都有较好的疗效,不会对女性患者的身体素质、体重、内分泌情况等其他指标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用药也相对安全、高效。
【关键词】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女性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9-0102-02
当前临床中主要采用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等药物治疗抑郁症[1],在国外已经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应用范围也比较广,但是在国内上市时间较短,因此其临床疗效、用药特点等方面还缺乏更加详细的研究和探索。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试验选取2012年05月~2015年09月的62例女性抑郁症患者,每组各31例。年龄19.60岁到45.10岁。
1.2治疗方法
入院后,两组开展常规治疗过程,对其心电图、血常规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和确认,确定患者的肝功能没有出现异常情况。一组采用度洛西汀治疗,初始用量为每天40毫克到60毫克之间,一周内根据患者的身体承受情况调整用药剂量,一周后调整用药剂量为每天60毫克,早餐后服用,持续治疗两个月[2]。
二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用药剂量为每天10毫克到15毫克之间[3],持续治疗两个月。
1.3疗效判断标准[4]
痊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不超过7分,同时治疗两个月后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显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下降50.0%以上,同时治疗两个月基本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有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下降20.0%以上,同时治疗两个月仅偶有出现不良反应症状;无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下降低于20.0%以上,同时治疗两个月经常出现不良反应症状。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x-±s)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大小对比
两个月后,一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大小是(8.23±1.15)分,二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大小是(8.26±1.16)分,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治疗两个月后临床疗效结果对比
一组的总有效率为96.77%(30/31),二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29/31),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如下表所示。
2.3两组的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大小对比
一组出现了2例便秘患者,2例失眠患者,3例食欲下降患者,1例头晕患者,1例头痛患者,1例出汗患者,1例恶性患者,1例疲劳患者,1例口干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大小为41.94%(13/31);二组出现了3例便秘患者,1例失眠患者,3例食欲下降患者,2例头晕患者,1例头痛患者,1例出汗患者,1例恶性患者,1例疲劳患者,1例口干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大小为45.16%(14/31),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停止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症状逐渐消失,不需要开展其他治疗和护理工作,药物安全性相对较高,也没有引起其他不良反应症状。
3.讨论
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这两种药物是当前临床中用于治疗女性抑郁症疾病的主要药物,当前我国国内也已经对这两种药物的疗效进行了安全认识和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两种药物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用药起效快,对于缓解抑郁症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升临床用药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5]。
但是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这两种药物在具体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症状,比如用药期间,容易引起患者出现便秘、食欲下降、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因此在用药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通常这些不良反应症状能够耐受,一周后可以有效的缓解和得到改善,也不会对女性患者的身体素质、体重、内分泌情况等其他指标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中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因此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这两种药物对于治疗抑郁症都有较好的疗效,同时用药也相对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高成阁,王刚,许秀峰等.度洛西汀肠溶胶囊治疗抑郁症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27(7):481-485.
[2]马卓,陈月,冯婉玉等.度洛西汀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12):897-899.
[3]赵素华,孔洁华,杨婵娟等.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2,21(2):158-160.
[4]徐莉萍,李佑辉,谢永标等.抑郁症患者多药耐药基因多态性对度洛西汀稳态血药浓度和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29-32.
[5]徐乐平,纪菊英,宋梓祥等.度洛西汀和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电刺激痛觉诱发电位P250的影响[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1,44(3):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