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草根政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草根NGO,政策企业家,垃圾治理,拓展个案法
草根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谭爽[1](2019)在《草根NGO如何成为政策企业家?——垃圾治理场域中的历时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政策企业家"是解释政策变迁的重要概念,但已有成果却缺乏对草根NGO在中国语境下扮演该角色的关注。本研究将观察视角从截面性的"政策-事件"转向历时性的"组织-角色",通过对垃圾议题社会组织十余年政策倡导历程的梳理,发现:随着制度环境持续改善,其倡导的组织形态呈现"原子式-联盟式-链条式"发展,行动策略经历了"借力式-宏观式-下沉式"变迁,倡导绩效则由象征性向实质性转化,已具备政策企业家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依托个案拓展法凝练出六个理论命题,用以解读草根NGO成为政策企业家的基本逻辑。本研究不仅能为草根NGO的政策倡导实践和公共政策体系完善提供经验,同时有助于深化对"国家-社会关系"这一复杂课题的理解。(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逯彦萃,孙琦英[2](2019)在《河南省政策利好迭加 欢迎“草根”返乡创业》一文中研究指出返乡创业是实现城乡融合和促进农村发展的主要手段,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河南省是农民工大省,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95万人,其中省外输出1196万人。近年来,该省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优化创业服务,强化资金保障,营造创业氛围,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农民工就业创业正由原来的"孔雀东南飞"向如今的"春暖燕回巢"转变。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达到124.1(本文来源于《人才资源开发》期刊2019年05期)
逯彦萃,孙琦英[3](2019)在《政策利好迭加 欢迎“草根”返乡创业》一文中研究指出返乡创业是实现城乡融合和促进农村发展的主要手段,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我省是农民工大省,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95万人,其中省外输出1196万人。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优化创业服务,强化资金保(本文来源于《河南日报》期刊2019-01-30)
单鑫[4](2019)在《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成长过程中的治理逻辑与政策构想——基于一个草根样本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办社工机构在我国社会治理实践中是一个新生事物,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基于扎根理论对一个草根社工机构的分析得出,民办社工机构经历了逐步酝酿期、加速发酵期、成长发展期这叁个阶段,每个阶段贯穿始终的治理逻辑是民办社工机构得以发展的密码。进一步推动民办社工机构的发展,需要突破科层管理思路,坚持非管理化方向;突破工具理性思路,锻造共生型治理主体;突破购买服务思路,构建整体性的治理格局,最终实现社工机构治理化发展。(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王静,张希[5](2018)在《江宁开发区上市企业八成是民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通讯员 王静 张希) 规上民营企业近400家,其中45家成功上市,占全开发区上市企业的81.8%。今年1—9月,239家民营规模工业企业实现民间投资133.6亿元,占全开发区全社会投资总量的44.9%。这是昨天在江宁开发区看到(本文来源于《南京日报》期刊2018-11-29)
张潮[6](2018)在《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草根NGO的政策倡导行动和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社会中,草根NGO联盟在推动弱势社群公共表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利用庞大的社群成员资源和规模压力,逐渐成为全国性政策倡导的行动主体。但中国地方草根NGO形成全国联盟,在组织资源和政治机会结构方面面临诸多限制。首先,倡导型草根NGO的专业性和资金等资源相对缺乏。其次,倡导型草根NGO本身以及联盟难以获得合法身份,也没有制度渠道进行政策表达,这使得它们只能创新"替代"策略进行公共表达。研究发现:弱势社群草根NGO联盟通过吸纳具有影响力的社会政治精英建构行动政治合法性;与国际公益组织合作,弥补自身内外部资源和行动能力的不足,扩大政策倡导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选择现有公民个体表达诉求的两会制度作为接触政府部门、提交政策提案或议案的中介,并通过"吸纳"专业精英建构提案或议案的专业性和社会合法性。全国范围的政策倡导又会扩展地方倡导的政治机会结构,草根NGO联盟通过推动地方公民和草根NGO执行社会调查、提供政策模板以及与日常虚拟社群的沟通交流等方式,扩展了地方倡导行动的动员结构,为持续性倡导行动提供了可能。(本文来源于《中国非营利评论》期刊2018年02期)
孙月东[7](2018)在《倡导联盟框架下草根NGO的政策倡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媒体时代,草根非政府组织积极开展政策倡导活动,推动社会问题进入政府政策议程,已经成为公众对政治系统的开放性、经济社会条件变化进行回应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草根非政府组织在政策倡导过程中所凸显出的问题不仅限制了政策过程的不断优化,也阻碍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以倡导联盟框架为理论支撑来分析非政府组织的政策行为。本文以非政府组织参与政策过程为研究对象,以倡导联盟框架为理论框架,以“免费午餐”作为个案分析,阐释了倡导联盟框架对于非政府组织进行政策倡导的适用性,并在理论框架下为非政府组织进行政策倡导提供建议。首先,本文对倡导联盟框架这一极具前景的西方政策过程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进行具体阐述,并结合我国的政治社会生态分析了这一框架的本土适用性,得出了倡导联盟框架在我国的政策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其次,基于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本文从非政府组织视角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在政策倡导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非政府组织在角色、能力、策略等方面均有一定程度的缺失。再者,基于倡导联盟框架这一理论,本文以“免费午餐”为个案,发现“免费午餐”在政策过程中通过新媒体——微博这一工具,形成以自身为主导的联盟,与以政府为主导的联盟在信念系统上存在分歧,通过联盟资源、政策场地、策略选择等手段打破政策僵局,最终成功的进行了政策倡导。最后,借鉴“免费午餐”的成功经验,引入倡导联盟框架,对非政府组织在政策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倡导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8-06-01)
邱爽,田秀忠,绳小闪,王自行[8](2018)在《滨湖街道完成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 白庙乡草根文艺队入村宣讲换届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邱爽)“截至目前,我们街道完成了所有行政村党支部换届工作,是示范区首个完成党支部换届的街道。换届成功率达到100%,党员参选率在90%以上。”4月23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滨湖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书军说。该街道抽调骨干力量成立工作组,(本文来源于《平顶山日报》期刊2018-04-24)
陈丽,孟凡丽[9](2017)在《从“精英立场”到“草根情结”:40年高考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的社会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其政策价值取向呈现出由全然的"精英立场"向显露"草根情结"的转变。究其原因,这种转变是在世界发展格局变化的背景下,由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结构变迁共同催生而成的产物。然而,高考政策的"精英立场"与"草根情结"存在着天然的对立,形成二元悖论。当前,面对中国社会呈现倒"丁"字型结构和阶层固化日趋严峻以及社会公众公平公正诉求日益高涨的局面,高考政策应当摒弃过去那种仅仅以"人的素质"为筛选尺度的"精英立场",避免政策成为社会精英阶层掠夺底层草根群体的合法化工具,应当将"人的需求"和"人的素质"作为共同的基准,在选拔国家建设所必须的社会精英的同时,给予草根群体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匮乏形成的社会原因的考量,更加关注社会底层的诉求和夙愿,为草根群体搭建实现社会流动的公共通道,实现高考政策"精英立场"和"草根情结"的均势。(本文来源于《高教探索》期刊2017年12期)
王也[10](2017)在《小人物讲述大道理 小讲堂凝聚大共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吉林长春市二道区发挥“草根”宣讲员作用,利用信仰讲堂向辖区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这种“草根宣讲”方式不但提高了百姓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更提高了全社会文明程度。“草根”宣讲员成百姓身边网红“草根”宣讲员白伟力就是信仰讲堂中的一(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报》期刊2017-11-20)
草根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返乡创业是实现城乡融合和促进农村发展的主要手段,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河南省是农民工大省,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995万人,其中省外输出1196万人。近年来,该省高度重视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优化创业服务,强化资金保障,营造创业氛围,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呈现出良好态势,农民工就业创业正由原来的"孔雀东南飞"向如今的"春暖燕回巢"转变。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达到124.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草根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1].谭爽.草根NGO如何成为政策企业家?——垃圾治理场域中的历时观察[J].公共管理学报.2019
[2].逯彦萃,孙琦英.河南省政策利好迭加欢迎“草根”返乡创业[J].人才资源开发.2019
[3].逯彦萃,孙琦英.政策利好迭加欢迎“草根”返乡创业[N].河南日报.2019
[4].单鑫.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成长过程中的治理逻辑与政策构想——基于一个草根样本的观察[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王静,张希.江宁开发区上市企业八成是民企[N].南京日报.2018
[6].张潮.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草根NGO的政策倡导行动和策略[J].中国非营利评论.2018
[7].孙月东.倡导联盟框架下草根NGO的政策倡导分析[D].吉林大学.2018
[8].邱爽,田秀忠,绳小闪,王自行.滨湖街道完成村级党组织换届工作白庙乡草根文艺队入村宣讲换届政策[N].平顶山日报.2018
[9].陈丽,孟凡丽.从“精英立场”到“草根情结”:40年高考政策价值取向演变的社会学分析[J].高教探索.2017
[10].王也.小人物讲述大道理小讲堂凝聚大共识[N].中国改革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