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瓜蒌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瓜蒌子,质量评价,营养成分,引种栽培
瓜蒌子论文文献综述
崔婷,梁光平,丁丽娜,万路平,刘亮[1](2019)在《贵州遵义引种栽培瓜蒌子的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瓜蒌子在贵州遵义地区引种栽培的可行性,优选出适宜引种的品种。方法:从药用与营养成分及种子千粒重方面,分析比较浙江绍兴的4种瓜蒌子引种栽培于贵州遵义后的质量,并筛选出优质品种对其进一步检测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结果:4种引种瓜蒌子的栝楼仁叁醇、总蛋白、脂肪、多糖的含量及千粒重较原产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综合优选出2号种子,其引种后微量元素含量更高,重金属含量更低。结论:2号瓜蒌子更适宜在贵州遵义开展大范围的引种栽培。(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9年13期)
梁光平,杨俊,刘亮,陈荣华,丁丽娜[2](2019)在《贵州引种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成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贵州引种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化学成分。方法以α-葡萄糖苷酶为酶源,检测不同浓度下的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叁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进行成分检测,根据负离子质谱裂解规律以及相关文献的数据对照,分析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组成。结果在2. 0 mg·m L~(-1)浓度下,贵州引种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抑制率为88. 9%±1. 67%。同时,从引种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鉴定了14种化学成分,包括7种黄酮(含1个二聚体黄酮和1个橙酮)、5种酚酸衍生物、1种单萜糖苷、1种鞣花酸,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瓜蒌子中发现。结论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PLC-Triple-TOF/MS方法可用于快速分析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建立贵州引种瓜蒌子快速、准确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孙洋洋,楚冬海,乔微,张振秋[3](2019)在《瓜蒌子专属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指纹图谱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10个产地的瓜蒌子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以及栝楼仁叁醇和栝楼仁二醇的含量测定,从而系统地建立瓜蒌子的质量评价体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0个产地的瓜蒌子中栝楼仁叁醇和栝楼仁二醇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栝楼仁叁醇为参考,建立瓜蒌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在10个产地中,栝楼仁叁醇的含量差异不大:其中安国的栝楼仁叁醇含量最高,为1.455 mg/g,河南新乡的栝楼仁叁醇含量最低,为0.947 9 mg/g;栝楼仁二醇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定州的栝楼仁二醇含量最高,为0.096 70 mg/g,山东的栝楼仁二醇含量最低,为0.022 60 mg/g。通过建立10个产地瓜蒌子的HPLC指纹图谱,共确立了13个色谱共有峰,其中13号峰为对照品栝楼仁叁醇的色谱峰。各个产地瓜蒌子HPLC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41。结论:栝楼仁叁醇和栝楼仁二醇作为瓜蒌子的专属性成分,两者可作为瓜蒌子在质量定量控制方面的两个重要指标。建立的瓜蒌子HPLC指纹图谱,可为瓜蒌子在定性鉴别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王静,曹宁佳,刘艳,董永会,王晓雯[4](2019)在《瓜蒌子饮片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体外遗传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瓜蒌子体外遗传毒性,对瓜蒌子饮片安全使用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细胞活力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对瓜蒌子水溶性浸出物进行体外遗传毒性安全性评估。结果细胞活力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中国仓鼠肺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微核试验中各加药组细胞生长未受到显着影响,瓜蒌子水溶性浸出物遗传毒性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不具有显着差异。结论在测试条件下,瓜蒌子水溶性浸出物不具有显着的体外遗传毒性。(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1期)
叶雨琛,闫微,杨红[5](2018)在《桔香风味休闲瓜蒌子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岳西瓜蒌子为基本原料,开发特色休闲风味瓜蒌子,采用煮制、烤制、炒制等工艺制作风味独特桔香味瓜蒌子新产品。以煮制时用水量、煮制时间、烘烤时间、烘烤温度等进行单因素试验,再进行正交优化。结果表明:用水量550mL,煮制时间45min,先经130℃烘烤4h,再以120℃烘烤35min;经此工艺加工出的产品水分含量为3.66%,脂肪含量为47.82%;所制桔香风味休闲瓜蒌子色泽均匀,无焦色和杂色;颗粒形态饱满,无残缺颗粒和扁粒;桔香味纯正,无异味,口感香脆。(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8年20期)
冯果,吴增光,郑传奇,李横,刘文[6](2019)在《基于综合评分法的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瓜蒌子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优选黔产瓜蒌子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等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瓜蒌子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叁醇、总氨基酸以及石油醚浸出物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瓜蒌子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瓜蒌子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综合评分值差异较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40℃烘干法(0. 89)> 30℃烘干法(0. 79)> 50℃烘干法(0. 67)> 60℃烘干法(0. 45)>晒干法(0. 37)> 70℃烘干法(0. 32)>阴干法(0)。结论:在产地加工方法中,40℃烘干法的综合评分值最高,其分值达0. 89,为最佳产地加工方法,其工艺为:从瓜蒌中取出瓜蒌子,于40℃的烘箱内干燥。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瓜蒌子药材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洪赫彤,楚东海,孙洋洋,张振秋[7](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瓜蒌子中总叁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瓜蒌子中总叁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测定瓜蒌子中总叁萜时的最佳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瓜蒌子药材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所得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40:1,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100W;测得10个产地间瓜蒌子中总叁萜类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9号产地(安徽1)的总叁萜类成分含量最高,为45. 71mg/g,而7号产地(山东)的总叁萜类成分含量最低,为15. 22mg/g。结论: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瓜蒌子中总叁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合理,可以用于瓜蒌子中总叁萜类成分的含量测定。不同产地间瓜蒌子中总叁萜类成分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冯果,吴增光,何新,李玮,李横[8](2017)在《UPLC-MS/MS分析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叁醇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瓜蒌子的有效成分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叁醇口服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方法:取健康SD雄性大鼠,灌胃给药后分别于时间点0.5,1,3,6 h取大鼠的胃、心、肝、脾、肺、肾组织,将组织匀浆及预处理。采用ZORBAX C18色谱柱(2.1 mm×50 mm,3.5μm),流动相含0.1%甲酸的10 mmol·L~(-1)乙酸铵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0~0.01 min,50%A;0.01~1.0 min,50%~2%A;1.0~4.0 min,2%A;4.0~4.1 min,2%~50%A;4.1~5.0 min,50%A),流速0.5 m L·min~(-1),进样量10μL,选择电喷雾离子化叁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模式检测,用于定量分析二级碎片离子分别为m/z 684.7~527.6(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叁醇)和m/z 472.4~436.4(特非那定)。结果:大鼠灌胃给药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叁醇后,在肺组织中0.5 h时药物质量分数达峰值,在心、肝、脾、肾中1.0 h时药物质量分数达峰值,而胃中在3.0 h时药物质量分数达峰值。胃和肺中药物分布较大,在胃中3.0 h时药物质量分数达最大值(405.8±114.8)ng·g~(-1);药物在肺中的分布速度最快,0.5 h时即可达到峰值(338.8±85.5)ng·g~(-1),在心、肝、脾和肾脏的分布较低,6 h时各脏器的药物质量分数已显着降低。结论:大鼠灌胃给予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叁醇后,能分布到各脏器组织,其中在胃和肺分布的浓度较高,且在3 h后仍能保持较高水平,而在心、肝、脾、肾分布浓度相对较低,这可能与该成分本身性质和作用特点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7年21期)
袁云,辛华夏,彭子悦,傅青,金郁[9](2017)在《离线二维反相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在瓜蒌子分离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了离线二维反相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2D RPLC/SFC)分离瓜蒌子的方法。实验在第一维采用反相色谱,按色谱峰收集从瓜蒌子样品中制备得到的12个组分(F_1~F_(12)),并将得到的组分在第二维使用SFC分离。这些组分在RPLC和SFC的分离对比说明,该二维方法具有良好的分离正交性,可至少检测到150个色谱峰,对于解决结构相似物质的分离、微量成分的富集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SFC方法采用了乙醇-正己烷(3∶7,v/v)的混合溶剂作为改性剂,既提供了适当的洗脱能力,也保证了在上样量增加时满足样品溶解的要求。此二维分离体系可放大到制备水平用于化合物的制备,为瓜蒌子化学成分的纯化制备提供技术支持,为其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色谱》期刊2017年07期)
邹纯才,徐启祥,鄢海燕,朱磊,章圣朋[10](2017)在《不同配伍比例的瓜蒌皮-瓜蒌子与瓜蒌的化学指纹特征相似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配伍比例的瓜蒌皮-瓜蒌子与瓜蒌的化学指纹图谱的相似性,为瓜蒌皮与瓜蒌子的合理配伍比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30∶70、35∶65、40∶60、45∶55、50∶50、55∶45共6种比例的瓜蒌皮-瓜蒌子及瓜蒌的化学指纹图谱及其共有模式,比较不同配伍比例的瓜蒌皮-瓜蒌子与瓜蒌化学指纹图谱共有模式间的相似度。结果上述6种比例的瓜蒌皮-瓜蒌子与瓜蒌的化学指纹图谱共有模式间的相似度分别为0.8808±0.0407、0.8930±0.0236、0.8995±0.0195、0.9033±0.0190、0.9363±0.0082和0.8904±0.0144,其中瓜蒌皮-瓜蒌子比例为50∶50时相似度最高。各组与瓜蒌皮-瓜蒌子50∶50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采用指纹图谱技术确定了瓜蒌皮-瓜蒌子的最佳配伍比例,为瓜蒌皮-瓜蒌子的合理配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瓜蒌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贵州引种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化学成分。方法以α-葡萄糖苷酶为酶源,检测不同浓度下的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叁重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Triple-TOF/MS)进行成分检测,根据负离子质谱裂解规律以及相关文献的数据对照,分析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组成。结果在2. 0 mg·m L~(-1)浓度下,贵州引种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的抑制率为88. 9%±1. 67%。同时,从引种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鉴定了14种化学成分,包括7种黄酮(含1个二聚体黄酮和1个橙酮)、5种酚酸衍生物、1种单萜糖苷、1种鞣花酸,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瓜蒌子中发现。结论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PLC-Triple-TOF/MS方法可用于快速分析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为建立贵州引种瓜蒌子快速、准确的质量评价方法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瓜蒌子论文参考文献
[1].崔婷,梁光平,丁丽娜,万路平,刘亮.贵州遵义引种栽培瓜蒌子的质量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
[2].梁光平,杨俊,刘亮,陈荣华,丁丽娜.贵州引种瓜蒌子乙酸乙酯提取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及成分分析[J].华西药学杂志.2019
[3].孙洋洋,楚冬海,乔微,张振秋.瓜蒌子专属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及其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
[4].王静,曹宁佳,刘艳,董永会,王晓雯.瓜蒌子饮片对中国仓鼠肺成纤维细胞体外遗传毒性研究[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9
[5].叶雨琛,闫微,杨红.桔香风味休闲瓜蒌子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
[6].冯果,吴增光,郑传奇,李横,刘文.基于综合评分法的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瓜蒌子质量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9
[7].洪赫彤,楚东海,孙洋洋,张振秋.响应面法优化瓜蒌子中总叁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9
[8].冯果,吴增光,何新,李玮,李横.UPLC-MS/MS分析瓜蒌子中3,29-二苯甲酰基栝楼仁叁醇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情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
[9].袁云,辛华夏,彭子悦,傅青,金郁.离线二维反相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在瓜蒌子分离中的应用[J].色谱.2017
[10].邹纯才,徐启祥,鄢海燕,朱磊,章圣朋.不同配伍比例的瓜蒌皮-瓜蒌子与瓜蒌的化学指纹特征相似性研究[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