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教育论文_侯亚丁

导读:本文包含了媒介教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媒介,素养,麦克,逻辑,高校,思政,传播者。

媒介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侯亚丁[1](2019)在《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基础与实践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价值判断与媒介功能理解构成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基础与实践指导。媒介价值判断是对媒介自身存在的本体论意义确信,用以确定媒介这一存在形式的价值合理性与合法性;媒介功能理解是对媒介行为的方法论意义认知,用以描述媒介行为对于信息受众的影响及相互影响过程;媒介素养教育是在媒介价值判断与功能理解基础上的实践行为选择,用以实现对信息受众媒介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引导受众产生更加合理的信息实践行为。(本文来源于《未来传播》期刊2019年06期)

钟辰[2](2019)在《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教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使得新闻传播出现了新的传播特征,主要体现在传播内容、方式、形态和对象上,这种改变对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媒介融合的现状,分析了媒介融合时代我国新闻传播的特征和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本文来源于《新闻世界》期刊2019年12期)

钟峻燕[3](2019)在《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媒介环境的剧变和微传播的新形势,传统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面临重大变革,创新微传播环境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微传播环境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从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政策环境等层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媒介素质教育的策略。(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9年12期)

庄曦[4](2019)在《探索流动儿童数字媒介素养教育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进城务工者由“单身迁移”转向“举家迁移”,由“临时的循环迁移”转向“事实”或“合法的永久性迁移”,流动人口的“家庭化”带来了流动儿童规模的成倍增长。流动儿童随父母来到城市,部分脱离了原有的社会角色、支持系统和社会网络,面临着重建社会网络与再社会化的过(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29)

付一恒[5](2019)在《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的经济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同时作为新闻媒体也在慢慢的发生着改变,特别是在如今互联网的发展情境之下,新闻媒介的融合在传播改革方面也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因为社会在不断的变化,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变,这就需要新闻媒体在人们需求发生变化时自身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以大众的需求为导向,发展大众喜爱的新闻教育出来。(本文来源于《传播力研究》期刊2019年33期)

管志涛[6](2019)在《媒介融合下传播艺术的整合教学模式——评《走向融媒时代的影视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流量为王"的文化传播时代背景下,改进高校传播艺术整合教学模式、契合"媒介融合"传播规律,对于新时期我国高校影视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走向融媒时代的影视教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版)一书由刘迅、李城着写,作者以高校广播影视专业教育践行者与创新者的身份,对于如何运用融媒体思维改进我国高校传播艺术整合教学模式进行(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校科技》期刊2019年11期)

田姝[7](2019)在《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新型发展之路》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发展背景之下,媒介融合成为了一个主流趋势。对于高职教育产业而言,媒介融合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否顺应这一趋势成为了决定高职教育平台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媒介融合下高职教育国内外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职教育相关理论,探索大数据和"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平台的发展模式,从而找出媒介融合发展模式下教育产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探索媒介融合发展模式下教育产业的新型发展路径与对策,包括教育资源整合,高职教育产业链延伸,优化网络化课堂等对策,更好实现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从而有助于推动整个教育产业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的新趋势,促进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孙娜[8](2019)在《新媒介对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进入了新型的计算机媒体时代。由于计算机新技术有很大的传播作用,而且促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同时,进入计算机时代之后,为我国信息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所以,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做出总结,并且提出相关策略。本文主要通过新媒介对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46期)

陈勋[9](2019)在《论媒介环境危机下高校思政教育媒介意识的重塑》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媒介环境的不稳定性与双面性,往往也带来媒介环境危机,解构了高校思政工作传统的媒介意识。随着"娱乐"式教学模式的兴起,具有政治性、严肃性的思政教育变成了一种去深度化的教育。媒介环境危机对高校思政教育进行了祛魅,解构了高等教育的权威性,消解了思政教育的意义。对此,高校要重塑思政教育意识,认识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树立起思政教育活动的自信心。(本文来源于《新闻研究导刊》期刊2019年21期)

王向军[10](2019)在《“新媒介”下的思政教育转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慧娟、罗莉和王银峰共同撰写的《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两个维度展开分析,重点探讨了和谐社会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该书论述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补(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31期)

媒介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使得新闻传播出现了新的传播特征,主要体现在传播内容、方式、形态和对象上,这种改变对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媒介融合的现状,分析了媒介融合时代我国新闻传播的特征和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教育教学改革的路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媒介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1].侯亚丁.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基础与实践选择[J].未来传播.2019

[2].钟辰.基于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教学研究[J].新闻世界.2019

[3].钟峻燕.微传播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

[4].庄曦.探索流动儿童数字媒介素养教育新路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5].付一恒.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与新闻教育改革[J].传播力研究.2019

[6].管志涛.媒介融合下传播艺术的整合教学模式——评《走向融媒时代的影视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2019

[7].田姝.媒介融合背景下高职教育的新型发展之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

[8].孙娜.新媒介对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

[9].陈勋.论媒介环境危机下高校思政教育媒介意识的重塑[J].新闻研究导刊.2019

[10].王向军.“新媒介”下的思政教育转型研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

论文知识图

知识可视化与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融合策略...体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构成教育技术人才的多重身份属性图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多重困境与超越...一82学生对各种媒体“完全着迷”的情况一4学校对中小学生接触公益广告的影响

标签:;  ;  ;  ;  ;  ;  ;  

媒介教育论文_侯亚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