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殊教育领域的特殊名师(论文文献综述)
汪甜甜,朱涵,邓猛,李玉影[1](2021)在《跨界学习如何促进特殊教育教师身份发展?——基于大学与特殊教育一线名师工作室合作项目的案例》文中指出立足"办好特殊教育"的时代背景,基于情境学习与实践共同体理论,采用质性研究取向的案例研究法,以大学与一线名师工作室的合作项目为研究田野,分析特殊教育教师在跨界学习中实现身份发展的路径与结果。研究发现,特教教师在跨界学习情境中实现四个维度的身份发展:教学方面从"有良心的灌输者"到"聪明的引导者",教研方面从"保姆型教书匠"到"研究型特教教师",合作方面从"孤独的战士"到"团队协作者",变革方面从"学校代表"到"变革先锋",这是特教教师在跨界学习中主动参与、协商意义和行动反思的结果。据此构建出跨界学习促进特教教师身份发展的机制模型,为本土化特教教师专业发展及教师学习模式提供借鉴与参考。
罗瑞[2](2021)在《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研读教材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还是教师进行深度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教师研读教材主要是对教材知识点进行钻研与表达,本研究为深入地剖析这一教学过程,将其分为两个阶段:对教材进行内化的“研”与外化的“读”,但其实“研”与“读”这两个过程是相辅相成的,“研”是“读”的基础,“读”是“研”的升华,二者相统一,即进行教材文本研读和课堂实践研读。本研究以KM市PL区Z名师工作室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数与代数”模块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编排与呈现。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第三,小学数学教师在具体执教课题中如何研读教材。第四,多轮研读教材教学设计与实践的微循环过程对工作室、教师、学生产生的影响。综合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以及实物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每一次执教课题选定后进行的第一轮研读,到“课堂教学——干预——反思——修正”过程中的全员集体评课、研讨,从而为执教者提出下一轮的研读建议等一系列活动,研究者一直参与到此工作室对该课题的研究中。基于此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数与代数”在四大领域中单元数和课时数占比都是最大,且“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占比又高于其他部分,每部分都呈现螺旋式的编排,小学阶段深研此模块教材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包括三原则、四愿景、四方法、四方式以及五步骤。(1)三条原则:注重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2)四个愿景: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3)四种方法:整体系统研读法、深度追问研读法、横纵对比研读法以及移情理解研读法。(4)四种方式:自我研读、交流研读、合作研读、指导研读。(5)五个步骤:以课标为基本依据,明晰课程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的要求;“初研”教材整体结构;“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深研”教材编写意图。第三,“数与代数”模块五个研读课例从“研”到“读”的全过程。研读课例分析中由“研”到“读”四转换:教材文本转换为问题框架、问题框架转换为外部问题、外部问题转换为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策略转换为教学活动。四环节:研、议、思、写。第四,此课题的开展过程对教师的影响。提升了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并且多轮微循环的研讨改进过程增进了教师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的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深度,进而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工作室课题的开展对提升教师研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制度与策略是改善研读效果的重要基础,应持续、深入地进行研读教材实践研究以及课例开发。
朱晨菲[3](2021)在《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磨课是为了课堂教学改进而进行的教师集体研究,是我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为了优秀课评比(俗称“赛课”)中参赛教师评优课的形成而展开的磨课是其中一种,它通常会在优秀课评比前系列化地进行多次。“磨的是课,成的是人”是许多一线教师经历系列评优课磨课后的共同感受。本研究以实践现象学为方法论,从过程性视角关注了该活动中“课”的改进和“人”的发展,研究问题有两个:1.在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数学课怎样被改进?2.通过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参与教师有哪些专业发展?遵从方法论的引导,在充分论证了自身的研究条件、意向性和胜任力后,以研究者本人为工具实施了研究:首先,多来源地积累和感悟了他人(含文献)视域中的该活动。然后,兼有“局内人”和“局外人”角色,体验和洞见了两个系列的真实活动,整理并分析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获得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而,经由反思,完成了与他人的“视域融合”,再“本质直观”出该活动中“课”如何改进、“人”有何发展的主题及其结构,并将各类资料灵活地按需融入不同主题。接着,对每个主题,采用现象学写作的方式,逐一阐释了研究结果,并对所有具体结果进行了整体梳理。对第一个研究问题:优秀课评比的规则使得参赛教师提前准备关于参赛课题的教学具备可能,而面向未知学情实施优质教学则是参赛教师执教现场评优课时的主要挑战。教师集体为了支持参赛教师有效应对挑战而展开系列化评优课磨课活动。“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是每次磨课的开端,分为“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和“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总被审慎地对待,包括“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是讨论的基础,先需“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再“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尤为重要,包括“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时时发生,在“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基础上,会“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和“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是系列磨课的发展趋势,体现为“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在系列磨课中,教师们通过一以贯之的各显所长、合作交流、协商共建、观点融合,逐渐生成多角度渐进性理解和多样化演进性建议,支持参赛教师评优课教学设计的不断完善和面向未知学情优质教学的逐步实现。对第二个研究问题:无论是短期或常年参与,经历了该活动后,参赛教师、教研员、专家教师、研究者都会产生各自的专业发展。参赛教师的发展表现在:即时判断能力达至“看得到”、即时决策能力达至“接得住”、教研理解能力达至“听得懂”、教研表达能力达至“说得出”、教研反思能力达至“想得清”、教学再设计能力达至“改得了”、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上。教研员的发展表现在: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上。专家教师的发展表现在: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上。研究者的发展表现在作为“局内人”时数学教学观念的变革、有效备课方法的积累、卓越教学意愿的激发、教研合作意识的改良,作为“局外人”时研究方法及其实施、研究结果及其呈现、理解教育实践研究、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四方面的发展,以及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上。整体地看,以上方面的发展表现和程度都具有相对性,它们的产生均与各类教师更加善于理解他人、善于理解自己以及研究性思维的成长有关,对各类教师长期的专业发展都会形成积极影响。最后,研究者基于四个理由,提出:在现阶段,对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是一项“尚在起点的探索”。
沈中宇[4](2021)在《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培养的关键是教师教育,要改善教师教育的效果,教师教育者的作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数学教师教育者在数学教师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其中,“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Teachers,简称MKTT)理论为研究一般数学教师教育者所需要的数学知识提供了借鉴。但已有的研究中对于“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仍然缺乏清晰准确的刻画,同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构建,相关的实证研究较少。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为研究主题,选取高中数学教研员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有哪些?(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哪些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针对本研究的三个研究问题,将研究设计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以及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阶段采用了专家论证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已有的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知识框架,接着通过对相关的成分和子类别的反复比较,构建初始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最后通过三轮专家论证得到最终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阶段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其中选取了高中数学中重要的数学主题编制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通过编码分析高中数学教研员的问卷回答和访谈实录,从而了解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采用了案例研究法。其中观察了不同的高中数学教研员的多次教研活动,在观察过程中对教研活动进行录音并在观测后对高中数学教研员进行访谈,对录音和访谈材料进行编码和统计,从而剖析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1.构成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的要素包括4个成分与12个子类别。构成成分为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学科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一般内容知识、专门内容知识和关联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内容与学生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和内容与课程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学科高等知识、学科结构知识和学科应用知识,数学哲学知识包含的子类别为本体论知识、认识论知识和方法论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学科内容知识、教学内容知识、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4个成分中并不存在明显的短板;(2)高中数学教研员对不同知识成分的掌握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学科内容知识和教学内容知识2个方面掌握较好,而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和数学哲学知识2个方面还有所欠缺;(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具体理解: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基本的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合理性以及不同概念、定理和公式之间的联系较为熟悉;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有关特定数学内容学习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教授方式和相关数学内容在教科书中的编排理解较深;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能够对中学数学知识作出一定程度的推广、涉猎不同学科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能够大致解释数学定义的基本作用和标准、数学研究的动力、数学证明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4)高中数学教研员在各个知识成分中有以下欠缺之处: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定义的多元性、解释的多样性和联系的普遍性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对于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细致理解、不同数学内容的深入教授和教学内容编排意图的全面考虑还有提升的余地;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从高观点理解中学数学知识、分析不同知识的联系和在不同学科中应用数学知识方面还有较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还不能形成系统的理解。3.在数学教研活动中,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出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情况如下。(1)高中数学教研员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属于教学内容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小部分属于数学哲学知识和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2)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的主要知识来源为一般内容知识、内容与教学知识、学科高等知识和方法论知识。(3)高中数学教研员在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主要有:在学科内容知识方面有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和性质及其由来、表征、证明及解释;不同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知识方面有学生对特定数学内容理解存在的困难;不同数学内容的引入、辨析、应用和小结的教学方法;特定数学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和在教科书中的编排。在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方面有中学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概念在高等数学中的推广;高观点下不同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在现代科学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数学哲学知识方面有对数学定义的认识;对数学认识过程的理解;推理论证在数学中的作用;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本研究对于教师教育者专业标准的制订、数学教师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设计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规划有一定启示,后续可以在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和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张民生[5](2021)在《“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文中认为百年南艺文脉源远流长,中国画教学思路贯穿其中,是为文脉的核心。民国伊始,刘海粟本着对中华民族、中国文化、中国画的历史担当,所创办的上海美专以“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救国救民”为办学初心,以“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为办学目的,以“不息的变动”为办学精神,以“美育”“闳约深美”“学术自由、兼容并包”为办学原则,其中蕴含的“本质性”“灵活性”“学术性”这三个特点奠定了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继而,上海美专在中国画专业教学中形成了“中国画本体探究”“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这三个特点,标志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建国以来,中国画教学思路虽然一方面不断根据新中国文艺政策进行调整,另一方面也受到市场经济、外来艺术思潮的影响,但仍坚守上海美专的传统并灵活的予以变通,众多名师在教学中构建了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因而产生了“南艺风格”,是为教学成果。简而言之,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是持纯粹学术眼光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研究中国画本质,以开中国画之新机运。学术性、灵活性、本质性是其特点,“持经达变”是为精炼的概括。
刘凤文竹[6](2020)在《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技能及其与组织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核心话题之一,技能传递自工业革命以来便成为现代工厂发展的重要现象。新中国成立以来,技能传递成为影响中国国企培养技术工人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环节。新世纪初期,面对中国制造业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在总结地方性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国家人才战略规划与政府制度性力量的推动,我国诸多行业内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并且在国企工厂中尤为典型,它是集传艺带徒、技能攻关等功能于一体的平台性组织,其出现不仅意味着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了重要变化,同时也对工人技能形成与传递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拟运用社会学研究的质性方法,通过对C市某高铁制造企业K厂若干“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田野调查,从工业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重点关注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及有效运转所依托的社会性,循着“环境—组织—关系”的研究框架,努力从总体上和多角度地对这一独具特色的组织形态展开研究,并对技能短缺背景下中国国企组织内部形态变迁及其对技能形成与传递的影响作出一个基本的理论提炼与概括。首先,本文从宏观视角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及企业环境展开研究。技能大师工作室是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情况下,面对技能型劳动者供需矛盾逐步扩大的现实困境,依托于一定地方性组织经验,由政府主导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此外,大师工作室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企业为其提供的制度环境作为支撑。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是嵌入于企业既有制度体系之中并与之互补与融合共生的: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集技能培训、技术攻关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技能提升平台,其嵌入有助于厂内既有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发挥,因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基于技能等级分层与提升而进行差异化激励的;另一方面,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一种非行政建制性组织,本身缺乏足够的激励与奖励机制,需要嵌入既有制度并与组织内部分配问题、升迁问题及职业流动等问题关联后才得以发生最大效用,由此内部劳动力市场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内部缺乏有效劳动激励的局限,激发了工人群体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促进了大师工作室的制度活力与影响力,在适应既有制度的过程中使得双方均得到了整合与升级。其次,在理解技能大师工作室及其作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追问和回答宏观制度环境对形塑其生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同时还应从微观层面上注意到,技能大师工作室并非是工厂内部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工作团队,而是一种具有极强整合能力与平台性质的组织,并与厂内既有“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发生着复杂的关联。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企工厂普遍实行以“车间—工段—班组”的纵向垂直结构对工人进行组织与管理,同时也成为工人技能培训与形成的基本组织结构,导致技能传递主要是在一定的行政生产单元内进行,技能资源相对单一,传递边界较为封闭。伴随着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立,企业内既有的技能传递的组织模式发生了重要转变,形成了以“班组+工作室”的重层结构模式。这种技能传递的复合组织结构,并不是班组元素与工作室元素的简单相加过程,而是充满了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大师工作室是将原有一线高技能工人按照技师及以上级别进行筛选与重新组合,其选择范围跨越了班组、工段甚至是车间,打破了既有的纵向垂直范围,有的工作室还吸纳专业技术人员、科研院校等相关主体加入其中,其着眼点在于在不同主体之间建立起密切的生产联结关系,该模式更具多元主体性;第二,从技能传递方式上看,扩展了技能传递的渠道,大师工作室作为一个高水平工人的团体,不仅能够对一线工人进行“拔高式”的培养,并能够以工作室的名义集中工人技能资本承接工厂重要的技能攻关项目、帮助行政部门举办技能大赛,还能通过资源引入的方式突破以往班组培训模式的相对单一性,其中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第三,从组织属性上看,该重层模式是将带有行政性质的纵向结构与带有非行政性质的工作室有机结合,使传统的纵向体系逐步转化为纵横联合的、具有交叉性的复杂格局,这种模式对于以往的组织形式的最大突破在于,通过多方资源引入与重组生成了一种具有平台性质与整合能力的组织,同时作为一种“技能共同体”也使得工人的自主性与主体性在技能传递中明显凸显,具有典型示范的意义。最后,作为企业内一种特殊类型的组织,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出现使得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管理层之间在既有关系的基础上呈现出了多种新的互动形态,使工厂内原有的技能传递关系更为复杂化,其中师徒制改革下师傅与徒弟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具代表性。从表面上看,师徒二人的关系似乎是通过技能的“传”与“承”建立起来的,但事实上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局限于这样简单的范畴,而是具有较为复杂的互动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间有建立在利益互酬关系上的“吸引与亲和”;有由于师徒合同短期化带来的“浅关系”;有由于徒弟数量膨胀导致传递关系上的“差序格局”化;也有从工作室工作角度而产生的师徒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此外,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之间双向互惠与博弈并存,而工作室外普通一线生产工人对于工作室的“不参与”与“积极联系”也成为企业内部互动关系的重要方面。上述多面向的关系互动和态度取向构成了工厂内真实的关系形态,不仅使得技能形成与传递被编织在一张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同时也对企业技能传递关系的治理产生了复杂的影响。笔者认为,技能大师工作室作为国企内新出现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态,是受到宏观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以及劳动者群体的行为选择等多元因素影响的过程,因此,只有同时将环境、组织与关系纳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分析框架,才有可能为其提供全面的分析。在这一意义上,本文通过“环境—组织—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试图全面认识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出现为代表的国企内部组织形态变迁,并在此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这种组织模式变迁对于技能形成与传递有效性的影响。
栗卓婧[7](2020)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人才培养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的戏曲教育主要分为中专、大专及本科三个教育层级类型,省内11个地级市“文化艺术学校”承担中专戏曲教育的重任,大专层次的院校只有山西戏剧职业学院一所,本科层次戏曲专业则只有运城学院开设。作为山西省教育体系中的特殊教育,共同担负着山西省戏曲教育人才培养重任。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是培养山西戏曲人才的主要基地,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荣誉,培养出了大批戏曲舞台上的名角与全省各地艺术剧团的领军人物。在近六十的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改革新型戏曲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当代可资借鉴的宝贵财富。本文将该校戏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发展历程,分析其教学方法、师资力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情况,总结其经验,继而找寻其发展策略。第一章建立在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充分翔实的文献之上,回顾学校以及戏曲专业教学的历史。将学校的发展分为曲折求存、困难守业、改革进取、转型创新四个阶段,着眼于各个时期教学、师资的变化,阐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的发展历程。并以时代更迭为线索,对戏曲教学方面的经验进行窥探与总结。第二章立足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专业,从戏曲教育核心入手,分别从学校戏曲专业的优质的生源、完善的课程设置、一流的师资队伍、独特的教学方法四方面进行概括和剖析。深入探讨该校戏曲专业发展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困境。第三章是总结该校戏曲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改革中得到的启示。深入学校课堂与实践,围绕戏曲教学取得的经验,从学分制与分层次教学、戏曲教材编写出版与名师录播课、新型“现代师徒制”、院校联合、产教融合、社会服务六个方面充分论证戏曲教学改革与突破。尝试提炼分析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对其他院校戏曲人才培养的启示。第四章则针对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局限性,从“软件保障”“硬件保障”“必要条件保障”三方面进行分析。近些年来行业生态不佳,对内又有教学校舍简陋、教师力量不均衡、未能独揽众多地方剧种的教学任务等问题。对此,学校更应抓住内部优势,创建自身特色、完善师资力量、完善教学体系、增强学生认同感,更好地培养山西戏曲高层次人才,为山西戏曲在三晋大地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李艳[8](2020)在《贵州省乡村名师内生发展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教育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振兴乡村教育和支持乡村教师发展的政策,明确提出“发展乡村教育,乡村教师是关键”。乡村教师发展的核心则是其专业发展,而内生发展又是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却也是其薄弱领域。因此,有必要探究乡村教师内生发展,挖掘乡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实现乡村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乡村名师是乡村教师队伍中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呈现出更多的内生特性。本文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选择了贵州省两位乡村小学名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观察、深度访谈以及实物收集等方法收集资料,对其成长经历和教育生涯中的发展故事进行叙事探究,解读他们由一名普通乡村教师成长为乡村名师的内生路径,提炼乡村名师内生发展值得推广的经验与规律,期望能给乡村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所助益。首先,本研究阐明了研究得以成立的理论与现实背景,详细梳理研究现状,获取研究意义,界定核心概念,并明确了叙事研究的设计理路。其次,勾勒并挖掘内生发展外在环境及其影响。根据场域理论将研究对象所处环境划分为家庭、学校和社区场域,分析环境因素及其对内生发展的影响和塑造。再次,叙事和把握内生发展历史进程及其经验。主要包括萌芽期乡村名师职业缘起的教育叙事,以及适应期、成长期及成熟期中每一个有意义的教育情境和思想独白,目的是呈现教育事件的发生与解决和把握其内生发展经验。另外,深描内生发展的内在力量及其闪光点。深描推动乡村名师内生发展的教育情意、发展意识和态度等主观镜像,发现其中值得倡导的关键之处和闪光点,提炼其内生发展风格。最后,基于上述叙事提炼内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从两位研究对象身上探寻其内生发展的共同点,明晰乡村小学名师内生发展值得推广的经验与规律,以期能够给乡村新青年教师提供经验借鉴。
余云露[9](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陈妍[10](2020)在《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新疆F市为例》文中提出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教育领域也带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认识也由“个体学习”转变为“共同体”学习。信息技术支持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也是在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式之一,信息技术支持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以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对于西北民族地区地广人稀,经济文化差异,城乡之间存在较大的空间距离等现实问题来说,信息技术支持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不仅可以为民族地区的城乡教师提供足不出户学习的机会,还能帮助民族地区城乡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转变和教学理念的更新,实现隐性经验的传递,促进民族地区城乡教师共同进步和发展。那么当前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制定何种策略以促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发展?基于这些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调查研究法,以新疆F市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为例,调査该教学共同体实际发展状况,总结归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认真分析相关原因。研究发现,当前信息技术支持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发展对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共同体时间安排不合理、考评机制和奖励机制的欠缺,共同体学习内容不符合需求,专业引领流于形式,软件工具平台不完善,教师没有树立共同愿景,缺少内在信念的支持,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和素养不高,专业发展意识淡薄,工学矛盾突出等。针对问题,进行问题归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八条解决策略:第一,树立共同愿景,提高教师参与向心力;第二,完善共同体组织与管理制度,保障共同体高效运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运营商、高校协同组织与管理机制;第三,明确共同体发展思路,内化教师参与行为;第四,开展领导力培训,发挥专家引领的示范效应;第五,拓宽内容,设计民族地区教师需求的学习主题;第六,统筹规划时间布局,合理安排教学共同体学习时间;第七,落实考核评估科学化,构建多重动力机制措施;第八,完善交流平台和终端,实施精准帮扶。
二、特殊教育领域的特殊名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特殊教育领域的特殊名师(论文提纲范文)
(1)跨界学习如何促进特殊教育教师身份发展?——基于大学与特殊教育一线名师工作室合作项目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视角 |
三、研究过程 |
(一)研究田野 |
(二)资料收集 |
(三)资料分析 |
四、研究发现 |
(一)教学:从“有良心的灌输者”到“聪明的引导者” |
(二)教研:从“保姆型教书匠”到“研究型特教教师” |
(三)合作:从“孤独的战士”到“团队协作者” |
(四)变革:从“学校代表”到“变革先锋” |
五、讨论与结论 |
(一)跨界学习:促进特教教师身份发展的新情境 |
(二)学习共同体:参与、协商与行动的特教教师身份发展路径 |
(三)“超越”校本发展:对特教教师跨界学习的再反思 |
(2)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概念辨析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模式 |
1.4 研究的内容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思路 |
1.7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课程理解的相关研究 |
2.1.1 教师课程理解的内涵 |
2.1.2 教师课程理解的基本内容 |
2.1.3 教师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
2.2 教材理解的相关研究 |
2.2.1 教材理解重要性 |
2.2.2 教材使用 |
2.3 研读教材的相关研究 |
2.3.1 研读教材的重要性 |
2.3.2 研读教材的内容 |
2.3.3 研读教材的视角 |
2.3.4 研读教材的方法 |
2.3.5 研读教材的策略 |
2.4 文献评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方法 |
3.4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5 研究的伦理 |
3.6 小结 |
第4章 小学数学教材“数与代数”模块的内容分析 |
4.1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的总体设计 |
4.1.1“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单元数的分布情况 |
4.1.2“数与代数”在四大模块中课时数的分布情况 |
4.1.3“数与代数”模块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 |
4.1.4“数与代数”模块新知识例题数分布情况 |
4.1.5“数与代数”模块单元、节的基本结构 |
4.2“数的认识”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2.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4.2.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
4.3“数的运算”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3.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4.3.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
4.4“常见的量”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4.1 研读教材知识结构体系 |
4.4.2 研读教学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
4.5“探索规律”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6“代数初步”部分教学内容分析 |
4.6.1 研读“式与方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
4.6.2 研读“正、反比例”部分教材知识结构 |
4.7 研读“数与代数”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 |
4.7.1 关注生活情境的运用 |
4.7.2 关注学生数感的培养 |
4.7.3 重视算理与算法的联系 |
4.7.4 重视估算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
4.8 小结 |
第5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过程与方法 |
5.1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愿景 |
5.1.1 致力于完成学科教学任务、打造高效课堂 |
5.1.2 致力于全面、深入地把握教材文本传递的作用 |
5.1.3 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更好地服务学生 |
5.1.4 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其职业发展 |
5.2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时应遵循的原则 |
5.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
5.2.2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
5.2.3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
5.3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法 |
5.3.1 整体系统研读法 |
5.3.2 深度追问研读法 |
5.3.3 横纵对比研读法 |
5.3.4 移情理解研读法 |
5.4 小学数学教师“研”教材文本的步骤 |
5.4.1 课标为据,明晰要求 |
5.4.2“初研”教材整体结构 |
5.4.3“再研”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 |
5.4.4“细研”主题图、例题和习题 |
5.4.5“深研”教材编写意图 |
5.5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方式 |
5.5.1 自我研读 |
5.5.2 交流研读 |
5.5.3 合作研读 |
5.5.4 指导研读 |
5.6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前后的教育教学效果 |
5.7 小结 |
第6章 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课例分析 |
6.1 研读教材课例的选取 |
6.1.1 内容层次 |
6.1.2 水平层次 |
6.1.3 结构层次 |
6.2“数的认识”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
6.2.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2.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
6.2.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2.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3“数的运算”部分课例分析——还原数学知识的本质原理 |
6.3.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3.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单价、数量和总价” |
6.3.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3.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4“常见的量”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
6.4.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4.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认识钟表” |
6.4.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4.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5“探索规律”部分课例分析——丰富数学知识的表现形式 |
6.5.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5.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数学广角——数与形” |
6.5.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5.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6“代数初步”部分课例分析——追溯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
6.6.1 执教教师、学生与教学主题 |
6.6.2 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中的“用字母表示数” |
6.6.3 教师内化教材“研”的过程 |
6.6.4 教师外化教材“读”的过程 |
6.7“数与代数”模块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
6.7.1 各教学课例研读设计的形成过程 |
6.7.2 微循环研究过程的作用 |
第7章 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基于研究结论的启示 |
7.3 研究的反思 |
7.4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 |
1.1.1 几个机缘 |
1.1.2 初步推断 |
1.2 研究问题 |
1.2.1 研究问题的孕育 |
1.2.2 研究问题的确立 |
1.3 概念界定 |
1.3.1 数学评优课 |
1.3.2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1.4 研究背景 |
1.4.1 通过优秀课评比推动教师发展:中国特色待阐扬 |
1.4.2 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发展新征程 |
1.4.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导向:相关研究正蓬勃 |
1.5 研究意义 |
1.5.1 增益中国数学教育教研的特色 |
1.5.2 丰富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1.5.3 引导数学教师备好课、上好课 |
1.5.4 支持教研员有效组织教研指导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文献主题的设计与组织 |
2.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 |
2.2.1 优质数学课堂特征维度 |
2.2.2 已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2.3 关于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
2.3.1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2.3.2 数学教师的专业学习 |
2.4 关于数学课例研究 |
2.4.1 数学课例研究的过程与特点 |
2.4.2 数学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方法论:实践现象学 |
3.1.1 本研究的基本定位和范式取向 |
3.1.2 研究者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特点 |
3.1.3 方法论的规划选取和基本含义 |
3.1.4 来自实践现象学的多层次启发 |
3.2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2.1 积累与感悟已有认识 |
3.2.2 体验与洞见真实活动 |
3.2.3 反思与直观活动本质 |
3.3 研究方法与对象 |
3.3.1 观察法 |
3.3.2 访谈法 |
3.3.3 出声思维 |
3.3.4 自我反思 |
3.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4.1 资料的汇总与归类 |
3.4.2 资料的理解与反思 |
3.4.3 资料的提炼与呈现 |
3.5 研究效度与伦理 |
3.5.1 研究的效度 |
3.5.2 研究的伦理 |
3.6 论文结构与写法 |
3.6.1 论文的结构 |
3.6.2 论文的写法 |
第4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4.1 以发现问题为目的观察试教 |
4.1.1 依据学生表现发现关键事件 |
4.1.2 在分析关键事件中提出问题 |
4.1.3 小结:“烤” |
4.2 理解数学知识的境脉与本质 |
4.2.1 探究教材的编写逻辑与意图 |
4.2.2 从其他版本教材里获得启发 |
4.2.3 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寻根究底 |
4.2.4 小结:“吃橘子” |
4.3 基于经验推理把握未知学情 |
4.3.1 挖掘不同学情的特点与需求 |
4.3.2 结合潜在难点制定教学目标 |
4.3.3 小结:“境与径” |
4.4 编排创意的课堂结构与任务 |
4.4.1 建立简洁且深刻的课堂结构 |
4.4.2 设计合理创新的活动与问题 |
4.4.3 把握课堂容量与时间的平衡 |
4.4.4 小结:“神来之笔” |
4.5 设计灵活的启发时机与策略 |
4.5.1 推测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进程 |
4.5.2 预设弹性化的适时启发策略 |
4.5.3 规划即时性教学决策的方向 |
4.5.4 小结:“出彩” |
4.6 “因师施磨”迭代推进问题解决 |
4.6.1 注重教师的特质和自我建构 |
4.6.2 试教不同学情调适教学实施 |
4.6.3 小结:“陪伴” |
4.7 本章总结 |
第5章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5.1 参赛教师的主要发展 |
5.1.1 课堂教学中的能力发展 |
5.1.2 磨课活动中的能力发展 |
5.1.3 磨后反思中的能力发展 |
5.1.4 研究性思维的整体优化 |
5.1.5 小结:“名师之智” |
5.2 教研员的主要发展 |
5.2.1 理解教师能力的精深 |
5.2.2 教学设计能力的精进 |
5.2.3 磨课组织能力的精湛 |
5.2.4 研究性思维的持续完善 |
5.2.5 小结:“教研之慧” |
5.3 专家教师的主要发展 |
5.3.1 教学创新能力的改良 |
5.3.2 指导教师方法的改进 |
5.3.3 教研合作意识的改善 |
5.3.4 研究性思维的不断突破 |
5.3.5 小结:“专家之谋” |
5.4 研究者的主要发展 |
5.4.1 作为“局内人”的诸多发展 |
5.4.2 作为“局外人”的诸多发展 |
5.4.3 研究性思维的融合发展 |
5.4.4 小结:“科研之思” |
5.5 本章总结 |
第6章 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1.1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课”的改进 |
6.1.2 关于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中“人”的发展 |
6.2 启示:“尚在起点的探索”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英文文献 |
附录1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整体建构)》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附录2 《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第一课时)》现场评优课教学设计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行的是路,知的是情 |
(4)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需要关注 |
1.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研究值得重视 |
1.1.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有待探索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 |
2.1.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框架 |
2.1.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测评 |
2.1.3 文献小结 |
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 |
2.2.1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框架 |
2.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调查 |
2.2.3 文献小结 |
2.3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 |
2.3.1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框架 |
2.3.2 数学教师教育课堂的学习任务实践 |
2.3.3 文献小结 |
2.4 文献述评总结 |
第3章 研究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1.1 文献分析与框架确立 |
3.1.2 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 |
3.1.3 现场观察与案例分析 |
3.2 研究对象 |
3.2.1 专家论证对象 |
3.2.2 问卷调查对象 |
3.2.3 深度访谈对象 |
3.2.4 案例研究对象 |
3.3 研究工具 |
3.3.1 论证手册 |
3.3.2 调查问卷 |
3.3.3 访谈提纲 |
3.3.4 观察方案 |
3.4 数据收集 |
3.4.1 专家论证 |
3.4.2 问卷调查 |
3.4.3 深度访谈 |
3.4.4 现场观察 |
3.5 数据分析 |
3.5.1 专家论证 |
3.5.2 问卷与访谈 |
3.5.3 现场观察 |
第4章 研究结果(一):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4.1 文献分析 |
4.1.1 已有框架选取 |
4.1.2 相关成分析取 |
4.1.3 相关类别编码 |
4.2 框架构建 |
4.2.1 相关类别合并 |
4.2.2 相应成分生成 |
4.2.3 初步框架构建 |
4.3 框架论证 |
4.3.1 第一轮论证 |
4.3.2 第二轮论证 |
4.3.3 第三轮论证 |
第5章 研究结果(二):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5.1 学科内容知识 |
5.1.1 一般内容知识 |
5.1.2 专门内容知识 |
5.1.3 关联内容知识 |
5.2 教学内容知识 |
5.2.1 内容与学生知识 |
5.2.2 内容与教学知识 |
5.2.3 内容与课程知识 |
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3.1 学科高等知识 |
5.3.2 学科结构知识 |
5.3.3 学科应用知识 |
5.4 数学哲学知识 |
5.4.1 本体论知识 |
5.4.2 认识论知识 |
5.4.3 方法论知识 |
5.5 总体分析 |
5.5.1 学科内容知识 |
5.5.2 教学内容知识 |
5.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5.5.4 数学哲学知识 |
第6章 研究结果(三):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6.1 案例1 |
6.1.1 第一轮观察:平均值不等式 |
6.1.2 第二轮观察:对数的概念 |
6.1.3 案例1 总体分析 |
6.2 案例2 |
6.2.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2.2 第二轮观察:函数的基本性质 |
6.2.3 案例2 总体分析 |
6.3 案例3 |
6.3.1 第一轮观察:幂函数的概念 |
6.3.2 第二轮观察:出租车运价问题 |
6.3.3 案例3 总体分析 |
6.4 案例4 |
6.4.1 第一轮观察:反函数的概念 |
6.4.2 第二轮观察:反函数的图像 |
6.4.3 案例4 总体分析 |
6.5 跨案例分析 |
6.5.1 学科内容知识 |
6.5.2 教学内容知识 |
6.5.3 高观点下的数学知识 |
6.5.4 数学哲学知识 |
6.5.5 案例总体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1.1 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框架 |
7.1.2 高中数学教研员具备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1.3 高中数学教研活动中反映的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 |
7.2 研究启示 |
7.2.1 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标准制订需要关注学科性 |
7.2.2 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培训需要提升针对性 |
7.2.3 数学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规划需要增加多元性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7.4.1 拓展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知识研究 |
7.4.2 深入数学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研究 |
7.4.3 延伸数学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论证手册(第一轮) |
附录2 论证手册(第二轮) |
附录3 论证手册(第三轮) |
附录4 调查问卷(第一版) |
附录5 调查问卷(第二版) |
附录6 调查问卷(第三版) |
附录7 调查问卷(第四版) |
附录8 调查问卷(第五版) |
附录9 访谈提纲 |
附录10 观察方案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目的 |
1、选题缘由 |
2、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及关键词 |
1、选题范围 |
2、关键词阐释 |
三、研究现状 |
1、专着与论文 |
2、档案与资料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历程 |
第一节 上海美专时期(1912-1952) |
一、课程的逐步设置(1912-1919) |
二、专业的创办与发展(1920-1937) |
三、全面抗战中的艰苦办学(1937-1945) |
四、教学的调整(1946-1952) |
第二节 华东艺专、南京艺专时期(1952-1959) |
一、专业的取消(1952 年第一学期) |
二、课程的逐步恢复(1952 年第二学期—1958) |
第三节 南艺初期(1959-1966) |
一、教学秩序的逐步恢复(1959-1964) |
二、教学秩序受到冲击(1964-1966) |
第四节 社会运动时期(1966-1976) |
一、教学的混乱(1966-1971) |
二、教学秩序的短暂恢复(1972-1973) |
三、教学再次受到“左倾”政治的冲击(1974-1976) |
第五节 改革开放后(1977-至今) |
一、教学本质的回归(1977-1978) |
二、教学本质的新生(1979-1999) |
三、教学本质的发展(2000-至今) |
小结 |
第二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思想基础 |
第一节 刘海粟办学初心和办学目的本质性 |
一、“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 |
二、“救国救民” |
三、“研究中西艺术根本精神” |
第二节 刘海粟办学精神的灵活性 |
一、“不息的变动”产生与保障 |
二、“不息的变动”具体措施 |
第三节 刘海粟办学原则的学术性 |
一、“美育” |
二、“闳约深美” |
三、“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
小结 |
第三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步形成 |
第一节 中国画本体探究 |
一、特点:气韵、写意、笔墨 |
二、画理:六法 |
第二节 依据“学术自由”和“兼收并蓄”组织教学 |
一、师资:“学术自由”契合“海派无派” |
二、课程:“兼收并蓄”之中“突出国画” |
第三节 遵循中国画教学的本质要求 |
一、深究传统并力主创新 |
二、绘画实践结合史论研究 |
三、强调写生 |
四、重视文化修养 |
小结 |
第四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流变与发展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的初变(1952-1966) |
一、新中国文艺政策主导中国画教学思路 |
二、新中国文艺政策与中国画教学思路的融合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二节 社会运动时期的再变(1966-1976) |
一、“政治统帅教学” |
二、“政治统帅”下上海美专中国画教学思路的短暂恢复 |
三、“左”倾的回潮 |
四、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的调整(1977-1999) |
一、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初次调整 |
二、新时期文艺政策影响下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再次调整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第四节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发展(2000-至今) |
一、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提出背景 |
二、中国画教学思想的明确 |
三、同时期代表性院校教学思路(思想)情况 |
小结 |
第五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具体实施 |
第一节 教学的“合”与“分” |
一、开始于“合” |
二、中途之“分” |
三、再次相“合” |
第二节 “分科教学”与“一专多能” |
一、“分科教学” |
二、“一专多能” |
第三节 临摹、写生、创作阶段性教学 |
一、逐步形成 |
二、成熟 |
三、发展 |
第四节 首重创作 |
一、“创作”的由来及本义 |
二、以创作课为中心 |
小结 |
第六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个案体现 |
第一节 人物画专业名师 |
一、沈涛的教学主张、艺术追求和创作 |
二、王孟奇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
第二节 山水画专业名师 |
一、张文俊的学画路径、创作追求和创作 |
二、方骏的学术研究、教学思路和创作 |
第三节 花鸟画专业名师 |
一、陈之佛的学术研究、研习体会和创作 |
二、谢海燕的学术研究、教育纲领和创作 |
三、陈大羽的学术研究、教学主张和创作 |
第四节 美术史论名师 |
一、郑午昌的学术研究、学画路径和创作 |
二、俞剑华的学术研究、教学方法和创作 |
三、温肇桐的学术研究 |
四、罗尗子的学术研究和创作 |
小结 |
第七章 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的教学成果 |
第一节 教学体系 |
一、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初步创建 |
二、工笔花鸟教学体系的健全和发展 |
三、教学体系思辨 |
四、代表性院校教学体系 |
第二节 中国画专业课程体系 |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课程体系的四个阶段 |
二、人物画课程体系 |
第三节 “南艺风格” |
一、逐步形成 |
二、深化 |
三、特点 |
第四节 培养的杰出人才 |
一、两个时期的人才 |
二、特点:和而不同、一人一貌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一、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大事记 |
二、南艺中国画专业学习指南 |
参考文献 |
一、主要参考书目 |
二、主要参考论文 |
三、档案资料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高技能工人短缺制约产业升级发展 |
1.1.2 技能供需矛盾背景下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诞生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技能传递”的含义及理论依据 |
1.3.2 “技能大师”的界定 |
1.3.3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概念与分类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过程介绍 |
1.6 研究框架与篇章结构安排 |
1.6.1 研究框架 |
1.6.2 篇章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2.1 从工作室制引发出来的问题 |
2.1.1 工作室制的起源及基本特征研究 |
2.1.2 不同学科对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研究 |
2.2 工人技能形成问题综述 |
2.2.1 关于技能的差异性理解 |
2.2.2 从劳资斗争探讨技能问题:西方劳动过程理论 |
2.2.3 师徒制研究的三种路径 |
2.2.4 技能形成的国家(地区)体系与国际比较 |
2.3 工厂制度下组织和关系变迁研究综述 |
2.3.1 关于组织模式变迁的总体研究 |
2.3.2 西方工厂制度下的组织研究 |
2.3.3 苏联的工厂组织模式研究 |
2.3.4 中国国企组织模式研究 |
2.4 以往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
2.4.1 学术贡献 |
2.4.2 研究局限 |
第三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社会环境及过程 |
3.1 国企技能供需的矛盾与困境 |
3.1.1 技能短缺痼疾之源 |
3.1.2 国企内外部技能形成方式的非均衡性变化 |
3.2 国企技能大师工作室生成的地方探索与国家介入 |
3.2.1 “类工作室制度”的地方性探索 |
3.2.2 国家介入: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生成及制度性推广 |
3.2.3 国家对技能大师的身份建构 |
3.3 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形成过程 |
3.3.1 早期探索: 工人自发组织“高铁技术沙龙” |
3.3.2 工作室雏形: 企业建立“金蓝领工作室”及“首席操作师工作站” |
3.3.3 国家授牌: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正式成立 |
第四章 企业环境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体系的构建 |
4.1 企业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制度管理 |
4.1.1 性质定位: 非行政建制性创新团队 |
4.1.2 平台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功能复合性与生产嵌入性 |
4.1.3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的柔性激励与弱退出机制 |
4.2 制度关联: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运行 |
4.2.1 分层与晋升机制: “操作师”与“技能专家”评聘制度 |
4.2.2 激励机制与导师带徒绩效化 |
4.3 关于技能大师工作室有效运行的讨论 |
4.3.1 一种“柔性制度”: 对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属性的理解 |
4.3.2 与企业技能晋升制度关联: 由“身份性才报酬”到“行为性才报酬” |
4.3.3 企业的技能提供制度: 国企与国家在培训上的同一性 |
第五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的组织形态转换 |
5.1 班组制: 国企技能传递的传统组织形态 |
5.1.1 班组制下技能传递的具体形态 |
5.1.2 班组权力结构、动员能力与技能传递 |
5.2 “班组+工作室”模式: 国企技能传递的“重层结构” |
5.2.1 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多元主体结构 |
5.2.2 作为“平台”的组织: 技能大师工作室对班组模式的突破与创新 |
5.3 对工作室制度下技能传递组织形态转换的讨论 |
5.3.1 “跨界兼职”: 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结构的多元性 |
5.3.2 从“班组制”到“班组+工作室”模式转换的影响 |
5.3.3 对工人主体性的发挥与“技能共同体”的营造 |
第六章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形态的展开 |
6.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关系变迁 |
6.1.1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的传统关系 |
6.1.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技能传递关系的变动 |
6.2 技能大师工作室场域下的技能传递关系形态分析 |
6.2.1 师傅与徒弟的关系 |
6.2.2 工作室成员与工作室外普通工人的关系 |
6.2.3 技能大师工作室与企业管理层的关系和互动 |
6.3 国企内部技能传递关系的特征及评价 |
6.3.1 工作室场域下的师徒关系: 从“二元关系”到“发展性网络” |
6.3.2 技能传递的“公”“私”分离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7.1 企业组织形态变动与技能传递模式的变迁 |
7.2 “环境—组织—关系”框架下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
7.3 进一步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K厂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统计名单及情况汇总 |
附录二:访谈者编码 |
附录三:访谈提纲 |
附录四: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导师带徒合同样本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致谢 |
(7)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人才培养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区域性戏曲教育调查研究 |
二、戏曲教育现状的思考与研究 |
三、传统与当代戏曲教育的比较分析 |
四、戏曲类院校多维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专业教学沿革 |
第一节 教学雏形期(1958 年—1966 年) |
一、艰难中创校,曲折中发展 |
二、传统剧目普遍培养,重点提高 |
第二节 教学恢复期(1966 年—1978 年) |
一、困难中守业,恢复后改进 |
二、从“样板戏”到恢复传统戏教学 |
第三节 教学改革期(1978 年—2002 年) |
一、改革中奋进,开放中进取 |
二、分段教学,名师教徒 |
第四节 教学转型期(2002 年至今) |
一、转型中跨越,创新中发展 |
二、现代化教学 |
第二章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专业教学 |
第一节 优质的学生资源 |
第二节 专业的课程设置 |
第三节 一流的师资队伍 |
第四节 独特的教学方法 |
第三章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改革 |
第一节 学分制、分层次教学 |
第二节 戏曲教材编写出版、名师录播课 |
第三节 新型“现代师徒制” |
第四节 院校联合、院团孵化 |
第五节 产教融合 |
第六节 社会服务 |
第四章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系发展前景 |
第一节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专业面临问题 |
一、行业生态亟待改善 |
二、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
第二节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发展策略 |
一、政府大力支持提供“硬件保障” |
二、社会共同发力提供“软件保障” |
三、学校多管齐下提供“必要条件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三年制大专教学进程表 |
附录二: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温江鸿老师、武学文老师采访录 |
附录三:调查问卷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贵州省乡村名师内生发展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乡村教师发展的核心是专业发展 |
(二)内生发展是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其薄弱领域 |
(三)乡村名师的内生发展意愿较强 |
(四)叙事研究能有效管窥和提炼乡村名师的内生发展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乡村小学名师 |
(二)教师专业发展 |
(三)教师内生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
(二)内生发展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客观场域:乡村名师内生发展的环境素描 |
一、家庭场域:内生发展形塑之源头 |
(一)C老师的家庭场域素描 |
(二)Z老师的家庭场域素描 |
二、学校场域:内生发展形塑之要地 |
(一)校园文化:发展动力生成的核心 |
(二)教师文化:为内生发展提供助力 |
(三)管理制度:为内生发展创造条件 |
(四)课堂教学:内生发展的主阵地 |
三、社区场域:内生发展形塑之助力 |
(一)山地特色造就一种“山的风骨” |
(二)民俗文化提升课程意识和专业知能 |
四、小结:客观场域的支持是促进教师内生发展的有力保障 |
第二章 回首过往:乡村名师内生发展历程叙事 |
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C老师 |
(一)萌芽期——内发梦想之初绽放 |
(二)适应期——不忘初心坚定教育信念 |
(三)成长期——自我提升之破茧而出 |
(四)成熟期——“阳光”照进乡村之破茧成蝶 |
二、兢兢业业育桃李,三尺讲台吐芬芳:Z老师 |
(一)萌芽期——父亲影响下怀揣梦想 |
(二)适应期——坚守初心,自主知识沉淀 |
(三)成长期——主动探索,促自我发展 |
(四)成熟期——千锤百炼,实现自我跨越 |
三、小结:把握内生发展阶段特征促进专业成长 |
第三章 主观境像:乡村名师内生发展的自我认知 |
一、执着的教育情意 |
(一)追寻阳光的人:C老师 |
(二)教育是个良心工程:Z老师 |
二、强烈的内生发展意识 |
(一)“不能是最差”和“渴望得到学生及家长认可”:C老师 |
(二)“我要对得起”和“想成为优秀教师”:Z老师 |
三、勤奋为本与把握机遇 |
(一)勤奋为本下的多元出击 |
(二)不容错过的机遇和平台 |
四、小结:内在力量是发展核心,发展风格是成长基石 |
第四章 披沙拣金:乡村名师内生发展的启示 |
一、正视客观场域,引领和帮助教师内生发展 |
(一)家庭场域是教师内生发展源动力支撑系统 |
(二)营造良好学校场域氛围为内生发展提供支持性条件 |
(三)社区场域是教师内生发展形塑的助推器 |
二、把握阶段特征,针对性推进教师内生发展 |
(一)划分教师内生发展阶段,有助于制定阶段发展目标 |
(二)根据阶段发展目标,针对性推进教师内生发展 |
三、激发教育情意和发展意识,夯实学科素养 |
(一)教育情意是教师内生发展的精神引领 |
(二)内发的强烈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内生发展的动力 |
(三)学科素养是教师内生发展的坚实基础 |
四、主动争取发展机会,开拓内生发展路径 |
(一)广泛阅读与勤于反思是教师内生发展的基石 |
(二)积极参加赛课为教师内生发展提供展现平台 |
(三)投身教育教学研究加快教师内生发展的步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
1.1.3 个人兴趣指向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1.1 理论意义 |
1.2.1.2 实践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小学教师 |
1.4.2 教师职业困惑 |
1.4.3 叙事研究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
2.4.1 访谈法 |
2.4.2 观察法 |
2.4.3 实物收集法 |
2.4.4 文献分析法 |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
2.5.1 研究的伦理 |
2.5.2 研究的效度 |
2.5.3 研究的推广度 |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
5.1 内部影响因素 |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
5.2 外部影响因素 |
5.2.1 社会环境 |
5.2.2 学校因素 |
5.2.3 家庭因素 |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
附录7:图片汇集 |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新疆F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
1.1.2 师资问题是制约民族地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的关键方面 |
1.1.3 建立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是促进民族地区城乡师资均衡的有利途径 |
1.1.4 信息技术为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问题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信息技术 |
2.1.2 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 |
2.1.3 信息技术支持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学习共同体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群体动力学理论 |
2.3 研究综述 |
2.3.1 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的研究综述 |
2.3.2 信息技术支持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研究综述 |
2.3.3 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研究综述 |
2.3.4 以往研究的评述 |
3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现状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研究法 |
3.1.2 调查研究法 |
3.2 研究思路 |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说明 |
3.3.1 调研工具维度及内容确定 |
3.3.2 数据处理及信效度保证 |
3.4 调研对象概述 |
4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现状分析 |
4.1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外部支持分析 |
4.1.1 教师教学共同体活动人员因素 |
4.1.2 教师教学共同体活动时间因素 |
4.1.3 教师教学共同体活动场地因素 |
4.1.4 教师教学共同体活动经费因素 |
4.1.5 教师教学共同体活动政策支持 |
4.2 信息技术支持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参与组织方式分析 |
4.2.1 共同体参与方式分析 |
4.2.2 共同体组织形式分析 |
4.3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活动情况分析 |
4.3.1 共同体参与动机分析 |
4.3.2 共同体活动主题分析 |
4.3.3 共同体活动环节分析 |
4.3.4 共同体参与频次分析 |
4.3.5 共同体评价方式分析 |
4.3.6 共同体激励机制分析 |
4.3.7 共同体活动及认可度分析 |
4.4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学共同体工具与平台分析 |
4.4.1 信息技术支持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平台与工具使用情况分析 |
4.4.2 教师期望信息支持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工具功能情况分析 |
4.5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的需求与困难分析 |
4.5.1 教师期望在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中提升能力需求的分析 |
4.5.2 教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的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困难情况分析 |
4.6 分析小结 |
5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5.1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存在问题 |
5.1.1 工学矛盾突出,线上与线下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 |
5.1.2 评价方式单一,共同体制度有待创新 |
5.1.3 教师缺乏内外部激励,持续性参与动力不足 |
5.1.4 共同体流于形式,专业引领不足 |
5.1.5 共同体内容与实际需求存在差异,缺少特殊素养的关注 |
5.1.6 共同体平台与工具不能满足需求 |
5.2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原因分析 |
5.2.1 共同体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
5.2.2 共同体考评方式单一的原因分析 |
5.2.3 教师参与动机不足的原因分析 |
5.2.4 专业引领流于形式原因分析 |
5.2.5 内容缺少针对性的原因分析 |
5.2.6 .共同体平台和工具不能满足需求的原因分析 |
6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的发展建议与对策 |
6.1 树立共同愿景,提高教师参与向心力 |
6.1.1 强化宏观目标,提升民族地区教师专业水平 |
6.1.2 确立微观目标,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
6.2 完善共同体组织与管理机制,保障共同体高效运行 |
6.2.1 完善多方协同创新机制 |
6.2.2 应用需求导向机制 |
6.2.3 建立技术支持机制 |
6.3 明确共同体发展思路,内化教师参与行为 |
6.3.1 明确一个目标 |
6.3.2 关注两个重点 |
6.3.3 采取三项具体措施 |
6.3.4 搭建四个平台 |
6.4 开展领导力培训,发挥专家引领的示范效应 |
6.4.1 开展领导力培训,更新观念 |
6.4.2 规范专家在线引领行为,促进有效沟通 |
6.5 拓宽内容,设计民族地区教师需求的学习主题 |
6.5.1 借助信息技术技术定期开展民族地区教师需求调研 |
6.5.2 关注民族地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
6.5.3 关注民族地区教师的特殊素养的提升 |
6.6 统筹规划时间布局,合理安排教学共同体学习时间 |
6.7 落实过程多维考核评估,构建多重动力机制 |
6.8 完善交流平台和终端,实施精准帮扶 |
6.8.1 完善共同体平台界面内容设计 |
6.8.2 完善共同体平台个人空间设计 |
6.8.3 制定平台操作手册,开发移动客户端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现状调查问卷 |
附件B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教师访谈提纲 |
附件C 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管理者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特殊教育领域的特殊名师(论文参考文献)
- [1]跨界学习如何促进特殊教育教师身份发展?——基于大学与特殊教育一线名师工作室合作项目的案例[J]. 汪甜甜,朱涵,邓猛,李玉影. 教师教育研究, 2021(04)
- [2]小学数学教师研读教材的实践研究 ——以Z名师工作室为例[D]. 罗瑞.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磨的是课,成的是人 ——数学评优课磨课活动的研究[D]. 朱晨菲.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4]面向教师教育的数学知识研究 ——以S市高中数学教研员为例[D]. 沈中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8)
- [5]“持经达变”-百年南艺中国画教学思路研究[D]. 张民生.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6]新世纪初期国企技能传递组织模式变迁研究 ——以K厂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例[D]. 刘凤文竹. 吉林大学, 2020(01)
- [7]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戏曲人才培养调查与研究[D]. 栗卓婧.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
- [8]贵州省乡村名师内生发展的叙事研究[D]. 李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10]信息技术支持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教师教学共同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新疆F市为例[D]. 陈妍.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