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逼尿肌论文_徐盼

导读:本文包含了膀胱逼尿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膀胱,脊髓,前列腺,球蛋白,尿道,腺苷酸,损伤。

膀胱逼尿肌论文文献综述

徐盼[1](2019)在《正常人膀胱逼尿肌厚度及剪切波弹性值与膀胱容量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正常人膀胱逼尿肌厚度(DWT)及剪切波(SWE)弹性值与膀胱容量(BC)的关系。方法:记录于我院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的156例健康志愿者的膀胱容量、逼尿肌厚度及剪切波(SWE)弹性值。通过膀胱容量将志愿者分为5个等级:1级<100 ml,2级100-199 ml,3级200~299ml,4级300~399ml,5级>400ml,分析不同等级中志愿者的逼尿肌厚度及剪切波弹性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五组中志愿者的年龄及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5级逼尿肌厚度分别为:0.99 (0.86-1.07) cm、0.88 (0.60-0.91) cm、0.61 (0.57-0.64) cm、0.44 (0.39-0.48) cm、0.33 (0.23-0.37) cm,5组逼尿肌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级逼尿肌SWE弹性值(横切)分别为:2.68(2.3-3.35) kpa、3.30(2.60-3.90) kpa、3.93 (3.60-4.60) kpa、6.30 (5.20-13.20) kpa、12.45(7.32-16.4) kpa。1-5级逼尿肌SWE弹性值(纵切)分别为:3.24(2.30-4.30) kpa、4.40(3.60-5.20) kpa、5.30(4.45-8.32) kpa、10.15(7.75-14.70)kpa、12.98(9.30-25.8)kpa。5组逼尿肌SWE弹性值(横切、纵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级BC的纵切和横切逼尿肌SWE弹性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纵切SWE弹性值大于横切SWE弹性值。通过曲线回归分析,可以发现随着BC逐渐增加,DWT逐渐减小,逼尿肌厚度减小速度越小,DWT越趋于稳定。同样随着BC逐渐增加,逼尿肌SWE弹性值(纵切、横切)逐渐增加,增加速度也越大。结论:DWT与BC为负相关关系,逼尿肌SWE弹性值(纵切、横切)与BC为正相关关系,BC越大,DWT越稳定,逼尿肌剪切波弹性值(纵切、横切)增加速度也越大。(本文来源于《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邓悦宁,周达岸,徐笑梅,刘磊,聂晓娇[2](2019)在《电针对骶上脊髓横断所致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脊髓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大椎""次髎"穴对骶上脊髓横断后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电针通过调控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神经基因蛋白1(Ngn1)表达而改善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排尿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电针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胸(T)10脊髓横断制备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模型,挤压膀胱排尿法辅助排尿。电针组予"大椎""次髎"穴电针干预;电针对照组于"大椎""次髎"穴区旁开(左右交替)1 cm处进行电针干预,每次20 min,每日1次,连续1周。通过脊髓损伤行为学(BBB)评分评价术后大鼠运动功能;通过尿流动力学判断模型大鼠的排尿功能;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组织中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组织中Ng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BBB评分显着下降(P<0. 01);电针组大鼠BBB评分显着高于模型对照组和电针对照组(P<0. 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和漏尿点压力升高(P<0. 01),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下降(P<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和漏尿点压力下降(P<0. 01),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升高(P<0. 01,P<0. 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对照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和漏尿点压力升高(P<0. 01),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下降(P<0. 01,P<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 05,P<0. 01),Ngn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和Ng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 01);与电针组比较,电针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和Ngn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 01)。结论:电针"大椎""次髎"穴对骶上脊髓横断所致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排尿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Wnt-1、β-catenin和Ngn1蛋白的表达实现的。(本文来源于《针刺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张西玲,刘春来[3](2019)在《AMPK对膀胱逼尿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下调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调控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AMPK激活对小鼠膀胱逼尿肌细胞(BSMC)中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的影响,探讨AMPK在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和机制。方法利用不同的AMPK激动剂刺激BSMC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AMPK活化对Cx43表达的影响。利用PDGF建立小鼠病理模型,观察AMPK对PDGF诱导的Cx43表达的作用。利用荧光酶素试验检测AMPK对Cx43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AMPK活化降低小鼠BSMC中Cx4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着抑制PDGF诱导BSMC细胞中Cx43表达,抑制正常或者PDGF刺激的BSMC细胞中Cx43启动子活性。结论 AMPK通过抑制Cx43启动子活性从而降低小鼠BSMC细胞Cx4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靶向调控AMPK很可能成为治疗OAB的新方向。(本文来源于《解剖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郭文敏[4](2019)在《糖尿病膀胱逼尿肌损伤空间差异性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近叁角区和近穹顶区逼尿肌在糖尿病膀胱(Diabetic cystopathy,DCP)进展过程中的功能受损差异,在科研层面,将以往的糖尿病膀胱逼尿肌损伤从时间序列差异研究引入到空间分布差异研究;在临床方面,为未来糖尿病膀胱患者的膀胱功能修复提供优化区位选择,帮助实现更加准确、更加高效、更加经济的医疗目标。方法: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糖尿病组给予STZ诱导成模,对照组给予柠檬酸钠缓冲液。糖尿病大鼠分为DM4w、DM8w、DM12w、DM16w四个小组,分别于成模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第16周施行实验检测,对照组大鼠(Control组)于造模后第4周施行实验检测。行在体尿动力学指标检测,评价糖尿病大鼠膀胱功能障碍;以近叁角区和近穹顶区两个部位肌环行机械性牵张刺激试验,评价膀胱不同部位逼尿肌受损情况;每只大鼠处死时采集血糖、体重和膀胱湿重等一般资料。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各糖尿病组大鼠血糖升高、体重减小、膀胱湿重增加、膀胱湿重与体重比值增大。2.各糖尿病组大鼠膀胱最大容量、残尿量、逼尿肌漏尿点压均高于Control组。3.DM4w组的近叁角区逼尿肌肌环及DM8w组各部位逼尿肌肌环收缩力较Control组升高;DM12w组和DM16w组各部位逼尿肌肌环收缩力较Control组明显降低。4.Control组近穹顶区逼尿肌肌环与其近叁角区逼尿肌肌环相比收缩力更强。DM16w组近穹顶区逼尿肌肌环与其近叁角区逼尿肌肌环相比收缩力更弱。结论:1.糖尿病大鼠模型可靠,膀胱结构和功能变化确切而显着。2.糖尿病大鼠的逼尿肌损伤呈现时间依赖性,疾病早期逼尿肌收缩力代偿性升高,疾病中后期则明显降低;同时糖尿病大鼠的逼尿肌损伤具有空间差异性,近穹顶区逼尿肌与近叁角区逼尿肌收缩力下降程度不等。3.正常大鼠的膀胱具有自上(膀胱顶)而下(膀胱出口)的收缩力梯度正差,而糖尿病膀胱进展过程中近穹顶区逼尿肌和近叁角区逼尿肌由于差异性损伤,原有的收缩力梯度出现逆差,导致膀胱力学原理改变,排空效率降低。这可能与糖尿病膀胱病程后期,以“膀胱容量过大,残余尿量过多”为主要特点的排尿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6-18)

刘敏薇,徐盼,周爱云,张妍,郭素萍[5](2019)在《正常人膀胱逼尿肌厚度及剪切波弹性值与膀胱容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正常人膀胱逼尿肌厚度(DWT)及剪切波弹性(SWE)值与膀胱容量(BC)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的156例健康志愿者,通过超声诊断仪自带软件测其BC,根据BC结果分为5个等级:1级<100 mL,2级100~199 mL,3级200~299 mL,4级300~399 mL,5级>400 mL。采用配备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功能的超声诊断仪测量DWT及其SWE值,分析不同BC等级健康志愿者的DWT及SWE值变化。结果因肥胖、呼吸配合差等难以完成二维成像及SWE共21例,最终成功完成逼尿肌的二维成像和SWE 156例,成功率约88.14%。BC 1级38例,2级34例,3级30例,4级26例,5级28例,BC不同等级者年龄及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C 1~5级者DWT分别为0.99(0.86,1.07)、0.88(0.60,0.91)、0.61(0.57,0.64)、0.44(0.39,0.48)、0.33(0.23,0.37)cm,BC各级别DW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C 1~5级者逼尿肌SWE弹性值(横切)分别为2.68(2.30,3.35)、3.30(2.60,3.90)、3.93(3.60-4.60)、6.30(5.20,13.20)、12.45(7.32,16.4)kPa。BC 1~5级者逼尿肌SWE值(纵切)分别为3.24(2.30,4.30)、4.40(3.60,5.20)、5.30(4.45,8.32)、10.15(7.75,14.70)、12.98(9.30,25.8)kPa。BC各级别者逼尿肌SWE值(横切、纵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级BC者纵切和横切逼尿肌SWE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纵切SWE弹性值大于横切SWE弹性值。曲线回归分析发现,DWT与BC呈负相关关系(R~2=0.744,F=166.667,P<0.01),逼尿肌SWE纵切弹性值与BC呈正相关关系(R~2=0.702,F=203.352,P<0.01),逼尿肌SWE横切弹性值与BC呈正相关关系(R~2=0.655,F=164.395,P<0.01)。结论正常人BC与DWT、逼尿肌SWE弹性值(纵切、横切)有关,BC越大,DWT越稳定,逼尿肌SWE值(纵切、横切)增加速度越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16期)

江浩清,艾坤,邹艺龙[6](2019)在《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综合训练方法,观察组患者在膀胱综合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通过24 h自主排尿次数、尿动力学检查、生活质量精简问卷(SQLP)评分评价2组患者膀胱功能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24 h自主排尿次数、充盈期逼尿肌压力、残余尿量及SQLP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而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及最大尿流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可有效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孙凤亮,郭宝印[7](2019)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患者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DU)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TURP或HoLEP手术治疗的56例BPH合并DU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其中TURP组32例,HoLEP组24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HoLEP组手术时间长于TURP组,切除的前列腺组织多于TURP组,血红蛋白丢失量、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TUR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Ho LEP组最大尿流率高于TURP组、残余尿量低于TURP组,并且术后Ho LEP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总评分和排尿期症状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TU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o LEP手术治疗BPH合并DU患者安全、有效,且改善下尿路症状的效果优于TURP。(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05期)

闫鹏,郝少飞,崔京福,刘金辉,马玉斐[8](2018)在《阳极阻滞电刺激骶神经根对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恢复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阳极阻滞电刺激骶神经根对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恢复作用。方法研究纳入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脊髓损伤组(n=8)、电刺激组(n=8),采用脊髓夹闭法建立神经源性膀胱模型,在阳极阻滞电刺激骶神经根重建膀胱功能基础上,累计电刺激骶神经根120h后取材膀胱逼尿肌,电镜观察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对照组膀胱逼尿肌细胞呈梭形,细胞饱满且排列整齐有序,走向均匀;细胞间距较小且致密,细胞间充斥着大量的中间连接,偶可见胶原及弹性纤维,细胞基质内可见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及溶酶体等细胞器且胞内未见空泡状改变。脊髓损伤组表现为逼尿肌细胞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且排列混乱无序,细胞间距增宽且细胞间可见大量的胶原纤维,胞突连接、桥粒连接及缝隙连接明显增多,细胞内细胞器增多且大多呈肿胀、空泡化及脱颗粒状改变,肌细胞内肌丝明显减少且走行排序紊乱,细胞膜周围可见高电子密度物质堆积,凋亡细胞增多,细胞内染色质浓缩,核膜表面凹凸不平,出现核固缩和核溶解;与上述脊髓损伤组细胞的超微结构相比,电刺激组肌细胞形状较为规则,大小相对均匀,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染色质着色较浅,核固缩及核溶解消失,细胞基质内细胞器肿胀缓解,肌细胞间间隙减小,仅见少量的胶原纤维,中间连接较多而胞突连接及缝隙连接较少。结论阳极阻滞电刺激兔骶神经根可以重建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失神经支配,恢复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从而稳定膀胱内环境。(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诊断学》期刊2018年12期)

黄卫,徐德强,陈平,王行环,张新华[9](2018)在《人膀胱逼尿肌肌球蛋白的表达及体外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平滑肌(SM)肌球蛋白(SMM)及非肌肌球蛋白(NMM)在人膀胱逼尿肌中的表达及功能。方法:人膀胱逼尿肌标本(n=13)来自于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脏死亡患者捐献的、病理证实为正常膀胱逼尿肌组织的标本;Organ Bath检测膀胱逼尿肌收缩和舒张特性;竞争性RT-PCR检测SMM同工异构体(SM-A/-B,肌球蛋白轻链MLC17a/b和SM1/2)的表达;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对膀胱SMM重链(MHC)和NMM重链的叁种同工异构体(NA,NB和NC)进行检测并定位。结果:Carbachol可以显着诱导膀胱逼尿肌收缩,表现为典型的时相收缩特性;膀胱逼尿肌表达约20%SM-B,70%MLC17a和45%SM2;此外,NMM重链的叁种同工异构体(NA,NB和NC)广泛存在于膀胱SM和内皮细胞中,而MHC则仅表达在膀胱及血管SM中。同时,肌球蛋白选择性抑制剂Blebbistatin可以显着舒张苯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膀胱逼尿肌。结论:SMM及NMM同工异构体在膀胱逼尿肌收缩舒张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田生平,王崇山,杨伟忠,曾繁飞[10](2018)在《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P)治疗前列腺增生(BPH)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110例BPH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采用TUEP治疗,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前列腺切除质量、膀胱冲洗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_(max))、残余尿量(PVR),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3个月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前列腺切除质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IPSS、PVR显着低于术前,Q_(max)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IPSS、Q_(max)、PV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EP治疗BPH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较TURP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前列腺病变组织切除更彻底,且前者可有效改善BPH症状及膀胱逼尿肌收缩功能,并发症少,具有手术风险低、安全性更高的明显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医药》期刊2018年06期)

膀胱逼尿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电针"大椎""次髎"穴对骶上脊髓横断后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电针通过调控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神经基因蛋白1(Ngn1)表达而改善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排尿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电针组、电针对照组,每组12只。采用胸(T)10脊髓横断制备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模型,挤压膀胱排尿法辅助排尿。电针组予"大椎""次髎"穴电针干预;电针对照组于"大椎""次髎"穴区旁开(左右交替)1 cm处进行电针干预,每次20 min,每日1次,连续1周。通过脊髓损伤行为学(BBB)评分评价术后大鼠运动功能;通过尿流动力学判断模型大鼠的排尿功能;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组织中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组织中Ngn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BBB评分显着下降(P<0. 01);电针组大鼠BBB评分显着高于模型对照组和电针对照组(P<0. 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和漏尿点压力升高(P<0. 01),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下降(P<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和漏尿点压力下降(P<0. 01),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升高(P<0. 01,P<0. 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对照组大鼠膀胱基础压力、最大压力和漏尿点压力升高(P<0. 01),膀胱最大容量和顺应性下降(P<0. 01,P<0. 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 05,P<0. 01),Ngn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 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和Ngn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 01);与电针组比较,电针对照组大鼠脊髓组织中Wnt-1、β-catenin和Ngn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 01)。结论:电针"大椎""次髎"穴对骶上脊髓横断所致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排尿功能具有明显改善作用,其部分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活化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Wnt-1、β-catenin和Ngn1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膀胱逼尿肌论文参考文献

[1].徐盼.正常人膀胱逼尿肌厚度及剪切波弹性值与膀胱容量的相关性研究[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七届全国肌肉骨骼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2].邓悦宁,周达岸,徐笑梅,刘磊,聂晓娇.电针对骶上脊髓横断所致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大鼠脊髓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19

[3].张西玲,刘春来.AMPK对膀胱逼尿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下调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的调控机制[J].解剖科学进展.2019

[4].郭文敏.糖尿病膀胱逼尿肌损伤空间差异性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

[5].刘敏薇,徐盼,周爱云,张妍,郭素萍.正常人膀胱逼尿肌厚度及剪切波弹性值与膀胱容量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9

[6].江浩清,艾坤,邹艺龙.电针联合膀胱综合训练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型)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7].孙凤亮,郭宝印.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患者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9

[8].闫鹏,郝少飞,崔京福,刘金辉,马玉斐.阳极阻滞电刺激骶神经根对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超微结构恢复作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

[9].黄卫,徐德强,陈平,王行环,张新华.人膀胱逼尿肌肌球蛋白的表达及体外功能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10].田生平,王崇山,杨伟忠,曾繁飞.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伴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患者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8

论文知识图

μMMibefradil及1μMGlivec对SMCs胞...正常膀胱ICC细胞T型钙通道α1G亚型刺激前膀胱逼尿肌上记录到的增强膀胱逼尿肌收缩波的作用...各组对膀胱逼尿肌组织形态的影响...NGF在对照组膀胱逼尿肌中的表达

标签:;  ;  ;  ;  ;  ;  ;  

膀胱逼尿肌论文_徐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