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代理投票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投票权,控制权,信息披露,主体,公司治理结构,境外上市,费用。
代理投票权论文文献综述
蒋雪华[1](2015)在《征集代理投票权的相关问题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实践中,征集代理投票权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法律实务,而我国正式法律规定对其规范较少,并且较为模糊,征集代理投票权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在构建征集代理权制度过程中,应当以其制度价值为核心论证各项制度的配置,从而达到趋利避害的制度效用。征集代理投票权的制度价值主要在于优化、完善公司的表决机制,使得公司的决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解决公司集体行动困难的问题,也使得中小股东具有集合力量,监督在位管理层,维护股东利益。征集代理投票权的征集主体、征集数量、征集费用及相关信息披露,都应以实现其制度价值为目标。(本文来源于《天津法学》期刊2015年04期)
秦耀林[2](2005)在《分类表决VS.征集代理投票权》一文中研究指出2004年1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试行公司重大事项分类表决制度。《规定》明确了五种情况需要经全体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并经参加表决的社会公众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方可实施或提出申请: 1、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含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或其他股份性质的权证)、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份(但具有实际控制权的股东在会议召开前承诺全额现金认购的除外); 2、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购买的资产总价较所购买资产经审计的账面净值溢价达到或超过 20% 的; 3、股东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偿还其所欠该公司的债务; 4、对上市公司有重大影响的附属企业到境外上市; 5、在上市公司发展中对社会公众股股东利益有重大影响的相关事项。 上市公司股东会除现场会议外,还应该向股东提供网络形式的投票平台。(本文来源于《新财经》期刊2005年02期)
周隆斌,岳金桂[3](2001)在《代理投票权竞争的意义与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委托———代理框架下的现代企业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机制对管理者进行监督和约束 ,由此形成了现代的公司控制机制。代理投票权竞争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 ,在公司控制权理论的演进中得到了重视。公司控制权市场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由各个不同的管理团队在其中互相争夺公司资源管理权的市场 ,是公司治理结构内在作用机理的总体表现 ,其本质是委托———代理框架下的一种管理约束机制。代理投票权竞争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北方经贸》期刊2001年08期)
代理投票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04年12月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加强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若干规定》,试行公司重大事项分类表决制度。《规定》明确了五种情况需要经全体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并经参加表决的社会公众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方可实施或提出申请: 1、上市公司向社会公众增发新股(含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或其他股份性质的权证)、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份(但具有实际控制权的股东在会议召开前承诺全额现金认购的除外); 2、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购买的资产总价较所购买资产经审计的账面净值溢价达到或超过 20% 的; 3、股东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权偿还其所欠该公司的债务; 4、对上市公司有重大影响的附属企业到境外上市; 5、在上市公司发展中对社会公众股股东利益有重大影响的相关事项。 上市公司股东会除现场会议外,还应该向股东提供网络形式的投票平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代理投票权论文参考文献
[1].蒋雪华.征集代理投票权的相关问题分析[J].天津法学.2015
[2].秦耀林.分类表决VS.征集代理投票权[J].新财经.2005
[3].周隆斌,岳金桂.代理投票权竞争的意义与影响[J].北方经贸.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