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功的模仿与蹩脚的模仿(论文文献综述)
李唐[1](2021)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小说中的一股暗流 ——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纳撒尼尔·韦斯特是一位个性独特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是集中发表于20世纪30年代的四部小说,但在30年代,他的小说或是主流评论家眼中的粗鄙、拙劣之作,或一经问世便被淹没在时代主潮中。20世纪50年代之后,韦斯特文名大起。他的小说被视为“完美的艺术品,胜过他那代人留下的任何东西”。他本人被认为是20世纪前期“被忽视的才华横溢的主要作家”,是堪与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福克纳等文坛翘楚比肩的一流作家。美国的韦斯特研究在上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先后出现两次热潮,期间不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涌现出来。但韦斯特研究在我国并未形成规模,与之相关的评论文章寥寥可数,学术价值较高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在过往的韦斯特研究中,未曾有人就韦斯特创作的独特之处,充分阐释他的小说何以在30年代屡遭责难,而在其作古后的后现代时期备受推崇。本文以分析韦斯特四部小说与美国30年代文坛主旋律相悖的文学特征为主线,同时以韦斯特小说连带其精神生活原型,分析其思想特质。在明、暗两条线索的交织中,解读韦斯特独具感知力和尖刻性的小说创作,开掘韦斯特小说的独特价值。《鲍尔索·斯奈尔的梦幻生活》是韦斯特的第一部小说。早期评论家普遍谴责这部小说,将它盖棺定论为一本没有价值的小册子。时至今日,即便是在韦斯特研究成果相对丰硕的美国学界,也少有人论及这部作品。韦斯特在小说中借主人公鲍尔索之口恶意嘲弄宗教、艺术和生活。鲍尔索是一个颇具自传色彩的形象,他对犹太教的嘲辱态度派生于韦斯特对自身犹太血统的憎恨情绪;他在揶揄天主教和基督教神话时表现出的矛盾心理派生于韦斯特模糊的文化身份认知。正是基于身份感的撕裂和矛盾的文化心理,韦斯特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忧郁悲观而又惯于嬉笑怒骂的文化气质。他在嘲弄艺术的过程中,泛用令人作呕的文饰和意象,甚至将描写丑陋污秽的艺术世界发展成为一种兴致。他在嘲弄生活的过程中,频繁运用超现实的笔法将生活写得荒唐、痛苦,却又屡屡否定超现实主义以精神渴望的力量对世界的修复和再创造。这部小说透视出韦斯特在创作之初矛盾、阴郁的心理特征和精神气质,透视出他达达般的艺术态度和生活感受。更重要的是,它奠定了韦斯特小说悲观、消极的基本论调。也正因此,这部小说在30年代的美国文坛迥然独异,且难于被评论界所接受。《孤心小姐》是韦斯特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清晰地呈现出韦斯特文学的核心主题:现代人的执着追求与追求无果后的精神幻灭。小说中的世界被一张由暴力和色情交织而成的网笼罩着,其中的人物无一例外地挣扎在苦难之中。他们所遭受的是一种染有愤懑感和绝望感的精神疾苦。尽管他们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寻苦难的出口,但殊途同归,所有的精神探索都以幻灭告终,没有人能够获得救赎,这就使他们从根本上质疑生活的意义和人之存在的目的。这些人物多以人格破碎的意象派特征见于文本,他们派生于韦斯特对大萧条时期美国社会的独特理解。韦斯特深切地感知到彼时的美国已然沦为一座精神荒岛,因而他竭力刻画一个紊乱、破碎而又弥漫着苦难的世界,侧重表现这个世界中人们的精神文化危机。与同时期主流文学不同的是,这部小说并非出自对历史的真实描摹,但却更加明确而尖刻地书写出时代危机之下的病态社会。因而,尽管它在彼时的美国文坛尤显独步,却同样是时代的忠实缩影。《难圆发财梦》是韦斯特笔下招致诟病最多的作品,评论界关于这部小说的谴责之辞主要集中在两种观点上:这是一部模仿阿尔杰小说的拙劣之作;这部小说毫无价值可言。这些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基于部分评论家对韦斯特创作意图的误解。韦斯特固然摹写阿尔杰英雄,模仿阿尔杰的语言风格和叙述方式,但这是他以戏仿技法改写阿尔杰小说的结果,其目的在于颠覆以美国梦为代表的美国传统价值观念。这部小说在反映美国恐怖氛围方面百无禁忌。韦斯特塑造出颇具政治色彩的可怖形象,让其频频制造社会恐慌,并以美国理想为口实,实现独裁统治。韦斯特以此暗示美国社会弥漫着法西斯政治恐惧,这种恐惧更像藏匿在人们灵魂深处的恐怖幽灵,终将导致人们的精神世界分崩离析。彼时的美国作家普遍关注时代危机之中社会大众的心理需求,他们在书写美国梦的时候往往注重表现其在精神层面的升华。韦斯特则竭力说明,美国梦是将美国推向末路的噩梦。这部小说不仅颇为尖刻地解构了美国传统价值观念,它也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呼吁人们警觉本国法西斯主义的作品。《蝗灾之日》是韦斯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也是描写好莱坞最好的作品之一。韦斯特在这部小说中以描绘好莱坞艺术世界为契机,完成了对美国现代文明和整个西方世界的终极书写。韦斯特以超现实的笔法描绘出一个怪诞离奇的好莱坞世界,这个世界是他将自己在好莱坞的所见所感作以艺术加工之后的结果,他旨在以此影射花哨而虚假的美国现代文明。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好莱坞边缘人,他们是病态文化的符号,也是人类痛苦的缩影。当他们被生活逼到绝境,在他们的绝望中衍生出一种可怕的混乱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毁掉好莱坞,也可以毁掉整个世界。韦斯特以此隐喻大萧条时期美国大众心底的绝望一旦被触动,转而将变成一种不可抑制的毁灭性力量。与此同时,韦斯特在这部小说中营造出一种末世般的狂暴氛围,并在这种氛围中将他一以贯之的悲观、绝望情绪推向了极致。彼时的美国正努力从大萧条中恢复过来,韦斯特却着意宣告,精神文化危机所带来的不仅是现代文明的衰落,更是人类史上的灭顶之灾;美国已处在末路,整个世界正濒临毁灭。韦斯特小说创作的独特之处根源于他罕见的感知力和尖刻性,他不仅洞悉到同时代人不曾察觉的、潜藏在人们灵魂深处的绝望,更在创作中一以贯之地深度刻画这种绝望。黑色不是杂糅进韦斯特某一部小说的色彩,而是他文学创作的主调。他的小说就像一股暗流,悄然涌动在30年代文坛主流之下。那一时期的人们普遍关注外化的剧烈社会冲突,他们的社会心理尚未察觉到这股暗流的存在,他们所看到的只是韦斯特小说粗鄙、拙劣的外观,因而他们不喜欢,更不理解韦斯特小说。时至50年代,韦斯特悲观、绝望的精神气质成为二战之后人们的普遍心理情绪,他小说中那股静静流淌在人们灵魂深处的暗流,成为澎湃于后现代时期主流文坛之上的浊流。韦斯特小说的价值也正在于这种独特的感知力和尖刻性,他笔下的黑色世界包孕着他所掘示出的社会本真。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小说史上,韦斯特是对现代人精神世界认知尤深的作家,也是最早感知到美国社会中的某些症结并将其公之于众的作家。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一位颇具社会良知的作家。从被谴责、被排斥到拥有一定数量的读者,韦斯特小说不仅是30年代美国社会的透视镜,透过他的小说也可以看到现代人社会心理的嬗变。
刘天宇[2](2021)在《纳博科夫长篇小说《天赋》中的庸俗》文中研究表明《天赋》是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最后一部俄语小说。在《天赋》虚实交加的艺术世界中,并非只有落寞的侨民生活、失去的往昔天堂,纳博科夫的笔触早已触及到人性中脆弱的一环——庸俗。纳博科夫认为自己是一位抨击罪恶、谴责愚蠢,嘲笑庸俗和残忍的固执道德家。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对于“庸俗”的评判莫衷一是,但纳博科夫却从母语出发,根植于俄罗斯文学,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本论文运用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探究纳博科夫长篇小说《天赋》中的庸俗。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关于庸俗”,首先从社会、经济、美学等几个层面对“пошлость”的同义词“媚俗”进行解读,并借此引出纳博科夫对“пошлость”的阐释;在俄语语境下探究“пошлость”的俄语词源,在梳理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和《尼古拉·果戈理》中对庸俗见解的基础上,以果戈理、契诃夫的作品为例归纳19世纪60年代以来俄罗斯文学中的庸俗现象。回顾纳博科夫早期俄语作品中的庸俗现象,为阐释《天赋》中的庸俗做铺垫。第二章“社会的庸俗群像——聚焦柏林的俄侨群体”,主要选取《天赋》中三位身份、年龄不同的人物:西奥果列夫、雅沙、亚历山德拉·雅科芙列芙娜,由浅到深,分别揭开庸俗的三层面孔,即鄙俗、从众、冷漠,从而印证庸俗超越时间、空间与民族的危害性。第三章“文学的庸俗——聚焦车尔尼雪夫斯基”,通过《天赋》中主人公为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所着的传记,关注纳博科夫所理解的文学中的庸俗,即虚假的自我感动、呆滞的审美品位、政治化的文学观。第四章“纳博科夫的拨正”,从三个角度探究纳博科夫在《天赋》中为克服庸俗所做的努力,首先,在人物设置方面,以妻子薇拉·斯洛尼姆为蓝本塑造了与庸俗群像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济娜;在情节方面,则以普希金的生平和作品贯穿全文,践行普希金的文学理念;最后则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出发,构建新型读者关系,引领读者远离庸俗的滥觞。最后总结《天赋》中庸俗的几重涵义和纳博科夫的抗衡。
曹勇[3](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研究说明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潘肖晶[4](2021)在《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文化“自我殖民”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梳理后殖民理论家的主要研究,论述了在西方文化霸权的影响下,东方人的文化“自我殖民”问题。此外,本文还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的海派小说,探究了其中所反映的文化“自我殖民”问题,指出了在全球化语境下,对文化“自我殖民”问题进行单独研究的必要性。绪论部分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缘起,梳理了国内外学界的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第一章中,首先对后殖民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其次梳理了国内学界对文化“自我殖民”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明确了文化“自我殖民”问题的主要内涵。在第二章中,梳理了弗朗兹·法农、爱德华·赛义德、佳亚特丽·斯皮瓦克、霍米·巴巴和阿里夫·德里克的主要后殖民理论研究,论述了在西方文化霸权的影响下,东方人的文化“自我殖民”问题。在第三章中,分析了20世纪30年代和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海派小说,并结合了相关的后殖民理论研究,探究了海派小说中所反映的文化“自我殖民”问题。在第四章中,阐述了当代中国的文化“自我殖民”问题现状,并指出,在全球化的语境下,对文化“自我殖民”问题进行研究的必要性。综上所述,本文旨在明确文化“自我殖民”问题的现实存在,补充文化“自我殖民”问题的理论基础。并且,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提高国内学界对文化“自我殖民”问题的关注度。
王跃扬[5](2021)在《风格、抵抗与收编 ——土味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味文化诞生于互联网时代,以土味短视频为代表。随着“土味”一词的蹿红,其表现形式愈发多元,逐步衍生出“土味情话”、“土味表情包”、“土味吃播”等新形式。与其他亚文化不同的是,土味文化实现了跨圈层传播,是新时代网络亚文化呈现出的新特征,对研究网络亚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理论体系为切入点,分析近年来在网络走红的土味文化,丰富了互联网时代亚文化的研究体系。通过梳理土味文化的传播内容、传播形态与传播诱因,为内涵不断丰富、创作主体更加多元的的土味文化确立研究范围。小镇青年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符号的拼贴与盗用,构建土味文化的反叛风格。都市青年在二次创作土味文化的过程中宣泄生活压力,促进土味文化的跨圈层传播。土味文化在进行夸张展演的同时表达对精英文化的仪式性抵抗,但作为青年亚文化始终无法摆脱被主流文化与商业资本收编的命运。土味文化具有反叛的风格与抵抗的意味,是具有压力排解特征的仪式性抵抗。作为网络亚文化的土味文化被商业不断形塑,在主流媒体的道德恐慌与回归日常的双重策略下完成收编。研究不断发展的土味文化有利于帮助在城乡二元对立间挣扎的小镇青年融合到主流文化中,消解其反叛性特征,为互联网时代其他亚文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肖俊蓉[6](2021)在《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维·苏·奈保尔是英国印度裔作家,他的长篇小说涉及范围广,包含特立尼达、英国、印度等多国多民族地区,小说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特征的空间类型,展现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小说中的空间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标志,更是蕴含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文化内涵的场所。奈保尔借鉴绘画、电影这类与文学文本不同的传统叙事媒体,借鉴它们的叙事技巧,突显其空间重要性,完成小说的空间叙事建构。小说的空间叙事建构离不开空间意象的描述,带有“意象性”的特征的空间场所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在小说叙事建构中起着重大作用。总之,空间在奈保尔的长篇小说中,不仅承担了故事发生地的功能,还作为对象成为主题,推动叙事进程的开展。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共由六部分构成。主要内容有四章,第一章结合奈保尔的成长背景、人生经历,分类阐述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多种空间类型。然后详细分析小说中运用到的绘画、电影叙事技巧,揭示这些元素对小说空间建构起到的不同作用。整理和分析小说中的空间意象,揭示不同类型的空间意象的隐喻意义,论述其在空间叙事中承担的不同功能。最后,分别从小说主题、第三空间的建构阐述奈保尔长篇小说的空间叙事的建构意义。第一章根据叙事空间中不同维度,笔者将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形态和特征分为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三种类型。特立尼达、印度、伦敦是奈保尔长篇小说中最重要的三大地域空间,不同的空间在小说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第二章论述空间意象,将奈保尔小说中的意象主要分为住所类意象、地理环境类意象、交通工具类意象的空间意象三大类。分析不同空间意象在小说叙事中的功能,阐述意象对人物性格塑造、体现人物关系变化等方面的作用,揭示出意象的隐喻意义,对空间叙事建构起到的重要作用。第三章研究奈保尔小说中多种媒介的使用及其空间叙事策略。包括绘画艺术中的色彩、构图等基本原理,以及电影叙事中的空镜头、场景、长镜头、分节等技巧。多种媒介的使用从不同角度增加了小说文本等可视化效果,构成了小说空间化特征。第四章主要总结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空间叙事的意义。在小说叙事方面,与传统小说注重时间因素不同,奈保尔小说叙事中突出的是空间性因素,使得空间成为小说的一种特殊推动力量,小说中不同空间的移动推动了小说叙事进程,空间作为行动着的地点,本身作为对象,成为小说主题。本文将阐述奈保尔长篇小说空间叙事中的现代性体验,揭示他以自身经历出发,不仅挖掘出第三世界群体自我归属感的失落的根源,认为身份认同的焦虑导致他们采用“模拟”的策略对待殖民地文化,并试图呈现在“第三空间”中,殖民地与被殖民地的复杂矛盾的文化混合状态,这个含混的第三空间,揭示出殖民地与被殖民地的真实关系,指向平等对话的第三空间,为多元文化背景下陷入身份认同的群体提供了指导方向,展现出他世界主义者的人文关怀。
克雷格·拉塞尔,周建川[7](2021)在《魔鬼藏身处》文中认为1935年,捷克。刚刚由荣格博士训练出师的精神病医生维克多·科萨雷克来到臭名昭着的奥卢城堡。这座中世纪城堡位于布拉格城外的山顶,关押着东欧最可怕的精神病犯人,号称"六大魔王":"小丑""食草动物""玻璃收藏家""伐木工""通灵师""鬼畜"。这些病人的罪行太过严重,必须与其他人隔离。城堡内设备先进,但据说埋藏着绵延几代的黑暗秘密。维克多希望采用全新的医疗技术来证明这些病人身上存在一种奇怪的共性,即他所谓的"心魔假说"。在了解这五个男病人和一个女病人的过去时,维克多必须面对的是,这六人身上也许另有一层不为人知的真相。与此同时,恐惧正笼罩着布拉格整座城市,一个隐形连环杀手出没在黑暗的街头巷尾。刑事科的卢卡斯·斯莫莱克队长急于揪出这个在报道里被称为"皮围裙"的真凶,他慢慢意识到,这个杀手是在模仿一个世纪前最恶劣的连环杀手:伦敦的"开膛手杰克"。斯莫莱克向奥卢城堡深谙精神病犯罪心理的专家求助,尽管他担心"皮围裙"也许正和城堡内关押的六个犯人有关……
张晓雨[8](2021)在《意象与仿像: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呈现研究》文中指出短视频是新兴的一种视觉文化形式,它依附于技术,如波德里亚所说,技术是仿像的基础,短视频带有仿像的突出特征,也是仿像理论的一种重要研究对象。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不同于一般的短视频,其具有一定的内涵意蕴,在影像中追求表意抒情,因此,既具有仿像的一面,也具有中国传统的意象美学范畴的一面。在原生态文化短视频中,我们可以尝试实现传统意象理论与现代仿像理论的勾连,运用两种理论对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进行探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的“原生态”,与当代众多的“原生态+”的文化、艺术形式一样,虽以“原生态”的名义出现,但已经不同于原初的未经改造和加工的原生态,其是经过现代演绎与变形的。本文除绪论、结语部分外,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中国传统的“意象”范畴的参照下,分析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意象性的可能及问题。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总结出意象的物我合一、“意”“象”融合、“实”“虚”相生、凝神静观等特征。意象虽主要用于古典艺术形式中,但是在现代艺术和媒介形式中亦有生存空间,在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也有所体现。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通过视觉、听觉等维度展现了田园牧歌式闲暇的生活态度,传达出天人合一的生活理想,承载了文化乡愁,不仅继承发扬了传统文化,还满足了当代人们的情感需求。但很多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远未达到意象的高度,在意象范畴的参照下,可以发现“意”的粗浅化、虚假化,“象”的扁平化、模式化以及“意”与“象”的偏差等问题。第二部分主要借助仿像理论对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进行探讨。首先梳理和概括出仿像的概念和特征,仿像具有虚拟性、“可信”的“不可能性”和无距离观照等特征。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通常被视为仿像的一种,和其他仿像形式一样,制造了一个超真实的虚拟的仿真世界,将“原生态”生活带到观众眼前,观众沉浸其中,获得虚拟快感;而因仿像带来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具有文化意义的悬置、遮蔽现实、趣味的低俗化、技术的炫耀等问题,难能使观众获得持久、深刻的审美体验。第三部分集中探讨意象与仿像在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的抵触与融合。从再现和表现的关系维度而言,仿像重在模拟和再现,但逼真性不一定是真实的,而且也缺乏表现力,意象则可增强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意蕴和表现力,再现的“实”与表现的“虚”相结合给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带来新的风貌;从技术和艺术的关系维度而言,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借助仿像的诸多技术手段,如蒙太奇、长镜头等增强视频的观赏性与感染力,从而提升其意象性,实现艺术化;从灵境与意境的关系来看,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需要在仿像的灵境的基础上实现突围,达成意境,实现情景交融、于有限中见无限、虚实相生等审美体验。第四部分从应然的层面探讨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诉求。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在内容创新、意义的复合及审美感知等方面应在仿像的技术基础上,追求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不仅给观众带来悦耳悦目,更要带来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审美体验。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以及短视频,应追求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让技术成为主体表情达意的手段,增强艺术性、思想性,成为仿像与意象相融合的文化产品。
谢雨琴[9](2020)在《高居翰中国艺术史研究方法问题探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居翰是当今世界着名的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者和权威,也被称为“最了解17世纪中国绘画的美国人”。他既是汉学家、收藏家又是图像档案学家等,其多重身份使其在研究中国艺术史的过程中,产生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他采用“视觉命题”的内向观研究方法和外向观的风格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晚期绘画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探索,并取得了非凡的成果。这让我们对于一直以来被忽视的中国晚期绘画史有了全新的认识,也让西方学者对于一直以来对中国艺术所存在的偏见有所改观。在文化多元化的新潮下,高居翰的中国艺术史研究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是值得肯定的。他以一个“他者”的眼光和视角,不仅从绘画本身的内容、意义等方面进行探索,也从绘画的社会背景、时代以及画家的地位对一幅画作进行全方位的探究。但对于高居翰对中国艺术史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国内外很多学者都不认可,认为高居翰作为土生土长的西学者,在没有深入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学识的前提下,以西方文化为基础来探究中国绘画,其结论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西方中心论”色彩。但也可以发现正是因为有了高居翰长期对中国艺术史的研究,才让更多人重新发现和认识中国艺术史;也使得高居翰成为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中影响最大、产量最多,非议也最多的西方中国艺术史研究者。论文主要对高居翰中国艺术史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独特方法所获得的成果及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客观全面的评价高居翰对中国艺术史所做出的贡献。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高居翰的多重身份与中国绘画史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其学贯中西的汉学家身份和艺术史家身份使其对中国文化深有了解和领悟;丰富的收藏和独具慧眼的图像档案学家等多重身份又使其能全面而深刻地近距离接触和探索中国绘画;广博的学识及开阔的视野使其能够综合客观地分析中国绘画,进而发现独特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也为高居翰对中国绘画史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主要阐述高居翰的艺术本体观,也即他提出的“风格即观念”和“绘画必须通过绘画史才能进入历史”的艺术思想观。首先对西方艺术研究方法的风格理论发展及演变过程进行梳理,阐述风格的发展演变,并对高居翰在对中国绘画作品进行分析时运用的“风格即观念”及“绘画必须通过绘画史才能进入历史”进行研究阐述。高居翰认为画家在选择绘画风格时就展现了其思想、地位或者政治等的倾向,绘画风格就与各种观念相融合;同时高居翰也认为通过绘画风格的变化进行探索,也能发现思想史和社会史的变迁。第三、四部分研究高居翰的内外向观研究方法的起源、特点以及用此方法研究中国绘画所取得成就以及其产生的问题,并将他独特的内外向观研究方法与中国传统的艺术研究方法进行比较。高居翰的内向观研究使得我们发现了中国画家内心的苦闷和彷徨;也让我们重现审视了一批十七世纪杰出的画家以及别样的南宋诗意绘画等。第五部分阐述学界对高居翰的中国绘画史研究方法的评价及分析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高居翰的中国绘画史研究方法。本部分从国内国外两个维度,选取一批杰出的代表艺术家对高居翰中国绘画史研究方法的态度,并进行阐述梳理,最后笔者提倡应该辩证对待高居翰中国绘画史研究方法,抛弃二元对立观念,摒弃民族偏见,站在一个客观角度,力图促进中西文化对接和交流,探寻共同审美需求。
历伟[10](2016)在《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文中认为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在学界的刻板印象中似是一个贫瘠的研究对象。随着西方学界“理论热”的消褪,早先围绕在斯威夫特小说及政治文本四周的各类理论话语“穿透式”的研究也逐渐式微;除却个别“斯学”专家在政治身份、族裔身份等“深度话题”上有所斩获之外,其研究基本走向停滞。出现此种情态,除了材料限制之外,研究视域的局促可能是主要肇因。反观英国文学汉语学界,长久以来对《格列佛游记》及少数散文文本的偏执和禁囿,加之对斯威夫特诗歌及非虚构类作品的“刻意”忽略,使得其研究总体上处于“同义反复”的尴尬地位,既无专着,更没有产生“深度专题”研究。本文正基于国内外前人学者的得失之上,欲以“思想史”视角切入斯威夫特研究;此举意味着研究必须回溯启蒙时期——寡头制稳定成长,教俗关系紧张,殖民贸易和商业化加剧,思想暗流彼此冲击震荡的时代语境中;以求得既能抵近文本细部,透视其美学特质,更能把此种美学特质置于宏大的“话语及思想织物”中综合考量。因此,在首章厘清学术成果及本文论述思路后,本文第二章首先以斯威夫特在“古今之争”中主张的“包容古今”此一文化立场为研究切口;继而在第二、三章中着力体现其宗教书写与政治文本中呈示出来的复杂姿态;并于第四章中勾连斯威夫特唯一的小说文本《格列佛游记》,着重探究政治、宗教诉求对其小说美学价值的“规约”。论文结构过程中,文本注重将“古今之争”“英国自然神论”“新哈林顿主义”“伍德币事件”“爱尔兰视角”等学界较为忽略的思潮、事件囊括进研究之中,以探究其动态关联时斯威夫特的政治、宗教、文化立场与道德诉求。
二、成功的模仿与蹩脚的模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成功的模仿与蹩脚的模仿(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30年代美国小说中的一股暗流 ——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韦斯特小说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难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难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鲍尔索·斯奈尔的梦幻生活》:朦胧粗晦的讥讽之作 |
第一节 宗教感受:精神痛苦之源 |
第二节 消极反叛的艺术态度 |
第三节 悲观虚无的生活感受 |
第二章 《孤心小姐》:无从救赎的精神危机 |
第一节 专栏读者:人间苦难的忠实缩影 |
第二节 玛丽与贝蒂:无路可遁的现代女性 |
第三节 施拉克:丧失信仰的“游魂” |
第四节 “孤心小姐”:没有教堂的“牧师” |
第三章 《难圆发财梦》:分崩离析的传统价值 |
第一节 劝世之言:美国梦想已然破灭 |
一、拙劣的模仿,还是高妙的戏仿? |
二、美国梦,还是美国噩梦? |
第二节 警世之语:美国自由岌岌可危 |
一、法西斯势力蠢蠢欲动 |
二、“赤色恐惧”悄然蔓延 |
第四章 《蝗灾之日》:终将消亡的现代文明 |
第一节 超现实的艺术世界 |
第二节 好莱坞“狂人”群像 |
一、好莱坞演员:“弗兰肯斯坦魔鬼” |
二、托德·哈克特:韦斯特的自画像 |
三、好莱坞电影迷:“来加州找死的人” |
第三节 破碎的狂欢世界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2)纳博科夫长篇小说《天赋》中的庸俗(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1 绪论 |
2 关于庸俗 |
2.1 “庸俗”的概念考辨 |
2.1.1 西方学界的“媚俗艺术” |
2.1.2 俄语语境中的“пошлость” |
2.2 纳博科夫与庸俗 |
2.2.1 纳博科夫论庸俗 |
2.2.2 纳博科夫早期俄文作品中的庸俗书写 |
3 社会的庸俗群像——聚焦柏林的俄侨群体 |
3.1 庸俗的第一层面孔——鄙俗 |
3.2 庸俗的第二层面孔——从众 |
3.3 庸俗的第三层面孔——冷漠 |
4 文学的庸俗——聚焦车尔尼雪夫斯基 |
4.1 虚假的自我感动 |
4.2 呆滞的审美品位 |
4.3 政治化的文学观 |
5 纳博科夫对庸俗的拨正 |
5.1 塑造对立的人物形象 |
5.2 重拾俄罗斯的文学传统 |
5.3 构建新型读者关系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文化“自我殖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状况概述 |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后殖民主义与文化“自我殖民”概述 |
一、殖民主义、新殖民主义和后殖民主义 |
二、文化“自我殖民”概述 |
第二章 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自我殖民” |
一、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自我殖民”简述 |
二、法农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自我殖民” |
(一)说蹩脚法语的黑人 |
(二)西方的集体无意识 |
三、赛义德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自我殖民” |
(一)被东方化的东方 |
(二)依旧存在的“东方主义” |
四、斯皮瓦克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自我殖民” |
(一)谁是“属下”? |
(二)殉葬的寡妇 |
五、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自我殖民” |
(一) “无意识的杂交” |
(二) “模仿人” |
(三)想象的共同体——文化“自我殖民” |
六、德里克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自我殖民” |
(一) “后殖民主义”与文化霸权 |
(二)西方消费主义文化袭来 |
第三章 两代海派小说与文化“自我殖民” |
一、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 |
二、三十年代海派小说 |
(一)在集体无意识的陶冶下 |
(二) “自我东方化”的东方人 |
三、九十年代海派小说 |
(一) 《长恨歌》中的“模仿人” |
(二) “全球资本主义下被驯化的东方人” |
第四章 国人所形成的文化“自我殖民” |
一、缘由 |
二、现象 |
三、疗救 |
四、展望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风格、抵抗与收编 ——土味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介绍 |
1.亚文化 |
2.网络青年亚文化 |
3.青年与土味文化 |
(三)研究综述 |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半结构式访谈法 |
3.参与式观察法 |
一、土味文化概述 |
(一)土味文化的传播内容 |
(二)土味文化的传播形态 |
(三)土味文化的传播诱因 |
二、反叛风格——土味文化的展演 |
(一)反叛——土味文化的传播风格 |
(二)“反叛”风格的建构 |
(三)群体认同的建构 |
三、仪式性抵抗——土味文化的抵抗方式 |
(一)在传播中抵抗的土味文化 |
(二)土味文化的仪式性抵抗 |
(三)土味文化的话语体系 |
四、 温和型收编——土味文化的最终归宿 |
(一)传播中的“恶趣味”亦或“新商机” |
(二)主流文化的收编 |
(三)商业参与和传播形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个体访谈提纲 |
致谢 |
(6)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多维空间叙事 |
第一节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物理空间 |
一、狭小与狭隘:“无足轻重”的特立尼达 |
二、过去与现在:今非昔比的英国伦敦 |
三、想象与真实:母邦印度形象的分裂 |
第二节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社会文化空间 |
一、宗教空间中的文化内涵 |
二、政治空间中的社会变革 |
第三节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心理空间 |
一、心理空间的典型形式:梦境的场景 |
二、心理空间的主要特点:情绪的动向变化 |
第二章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空间意象叙事及其功能 |
第一节 住所类的意象 |
一、房子:表现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走向 |
二、哈努曼大宅:体现人物关系变化,表征权利关系 |
三、杰克的花园:构成隐喻,深化主旨意蕴 |
第二节 地理环境类意象 |
一、米格尔街:连接故事情节,表达象征意蕴 |
二、河湾:作为故事的空间背景,展现象征意义 |
第三节 交通工具类意象 |
一、飞机:设置象征符号,表达特殊意义 |
二、轮船和火车:展示特殊空间背景,呈现丰富的主题 |
第三章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绘画与电影媒介使用及其空间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小说中的绘画空间叙事 |
一、色彩选择与主题表达 |
二、绘画构图与叙事结构 |
三、绘画艺术运用的意义 |
第二节 小说中的电影空间叙事 |
一、空镜头:强化空间感 |
二、场景:获取空间信息 |
三、长镜头:展现真实空间关系 |
四、分节:实现空间转换 |
五、电影对奈保尔的创作影响 |
第四章 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的建构意义 |
第一节 空间的结构化:对小说情节结构的创新 |
一、空间的转移:推动情节转换 |
二、空间的衔接:生成文本意义 |
第二节 空间的主题化:对小说主题意蕴的挖掘 |
一、空间直接作为客体直接表意主题 |
二、空间与人物相互动间接阐释主题 |
第三节 空间叙事的后殖民反思:生存体验与家园诉求 |
一、现代性的生存体验:多种文化中的对立与交融 |
二、第三空间:家园的建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魔鬼藏身处(论文提纲范文)
序言 |
第一部分魔鬼受缚之处 |
第二部分“小丑”与“食草动物” |
第三部分“玻璃收藏家”与“伐木工” |
第四部分“通灵师”与藏骨堂 |
第五部分蝴蝶和石太阳 |
第六部分霍布斯先生 |
后记 |
(8)意象与仿像: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意象视角下的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 |
第一节 意象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意象”性 |
第三节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的“意象”难题 |
第二章 作为仿像的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 |
第一节 仿像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
第二节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仿像”性 |
第三节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仿像症候 |
第三章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中意象和仿像的抵触与相融 |
第一节 再现与表现之间 |
第二节 技术与艺术之间 |
第三节 灵境与意境之间 |
第四章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诉求:有意味的形式 |
第一节 象的多元呈现 |
第二节 意义的复合 |
第三节 从悦目悦耳到悦志悦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主要样本列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高居翰中国艺术史研究方法问题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高居翰身份及其中国绘画史研究 |
(一)学贯中西的汉学家 |
1.深厚的“中国情结” |
2.对汉文化的探寻 |
(二)博古通今的艺术史家 |
1.对艺术的热爱 |
2.对艺术的贡献 |
(三)高瞻远瞩的图像档案学家 |
1.对图像档案的执着追求 |
2.丰富的收藏和独具慧眼的鉴赏 |
二、高居翰的绘画艺术本体观 |
(一)风格也是观念 |
1.何为风格 |
2.风格理论的发展及代表人物 |
3.高居翰的风格观 |
(二)绘画必须通过绘画史才能进入历史 |
三、高居翰内向观绘画史研究法 |
(一)内向观研究范式 |
1.何为内向观 |
2、高居翰内向观的运用 |
(二)高居翰的视觉命题 |
1.高居翰的视觉研究 |
2.高居翰视觉研究的贡献 |
四、高居翰外向观绘画史研究法 |
(一)外向观产生的背景 |
(二)高居翰的外向观研究 |
1.高居翰的外向观研究特点 |
2.高居翰的外向观研究成果 |
3.高居翰外向观研究的问题 |
五、关于高居翰中国绘画史研究的评价与反思 |
(一)国外学者的评价 |
1.方闻:反对高居翰的绘画史观和方法论 |
2.班宗华:抨击高居翰的外向观研究法 |
3.汉斯贝尔廷:支持高居翰的后历史观 |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 |
1.范景中:钦佩高居翰独特的艺术研究与才华 |
2.洪再新:赞赏高居翰丰硕的艺术实践和学识 |
3.刘继潮:批判高居翰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了解 |
(三)辩证看待高居翰中国绘画史研究 |
1.摒弃民族保守观,实现中西文化对接 |
2.抛弃二元对立法,寻求共同审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10)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缘起 |
第一节 国内研究综述 |
引言 |
一、期刊论文研究 |
二、硕士学位论文研究 |
三、着述、专题研究 |
结语 |
第二节 西方斯威夫特研究综述 |
一、传记与评述研究 |
二、作品整理及编撰 |
三、专题研究阶段 |
结论 |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言说策略 |
一、文学(理论)研究的危机 |
二、文学的文化研究转向 |
三、思想史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耦合 |
四、思想史语境中斯威夫特研究的展开机制 |
第一章 斯威夫特与“古今之争” |
第一节 科技之光与哲学分野:英国“古今之争”溯源 |
一、科技革命中的英国性塑形 |
二、由“法”入“英”:“古今之争”的肇始与分野 |
第二节 1690年代英格兰思潮:“进步话语”中的思想拉锯 |
一、威廉·坦普尔的“崇古德性” |
二、从《答古今学术略论》到《法拉里斯信札》 |
第三节 多重面具与形式反讽:“离题话”中的崇古思想 |
一、被忽略的文本及其误读 |
二、“形式悖论”与“叙事面具” |
三、“离题话”中不离其旨的道德主张 |
第四节 调和古今:《书战》叙事裂缝中的文化抉择 |
一、“学术共和国”的纷争 |
二、“蜘蛛与蜜蜂”形象的“创造性叛逆” |
三、“调和古今”:斯威夫特的立场 |
余论 英国“古今之争”的多个侧面 |
第二章 斯威夫特的宗教书写 |
第一节 “占星闹剧”与“被迫死亡”:斯威夫特的宗教之刃 |
一、1708年的死亡预言与“身份”谋杀 |
二、游戏悬念的“延滞”与“自毁”装置 |
三、占星闹剧背后的宗教诉求 |
第二节 隐没的上帝:宗教世俗化与自然神论背景 |
一、启蒙思想、宗教改革与自然神论 |
二、约翰·洛克与自然神论 |
三、英国自然神论的结果及影响 |
第三节 《木桶的故事》戏谑之笔背后的虔敬之心 |
一、斯威夫特V.S廷代尔,失败的尝试 |
二、散漫各处的线索:指向《木桶的故事》 |
三、隐匿的寓言与炙燃的讽刺 |
第四节 保守主义牧师的忧思:斯威夫特布道文研究 |
一、道德真空的焦虑 |
二、“婚姻卖淫”与“买卖妻子”:两个道德指标 |
三、宗教书写中的政治立场 |
第三章 斯威夫特的政治身份研究 |
第一节 咖啡馆里的喧嚣:中产阶层与公共舆论空间 |
一、咖啡馆·阶层景观·政治冲动 |
二、识字率与教育革命中的宗教因素 |
三、出版印刷业的爆炸奇观 |
第二节《审査者》的政治审査:1710-1年英格兰政治图式 |
一、时局变幻中的舆情交锋 |
二、新朝政府合法性的证词 |
三、“经济人”、信用与女性譬喻 |
四、有破有立:党魁们的性格特写 |
第三节 新哈林顿主义谱系中的斯威夫特 |
一、“变节者”与政治身份难题 |
二、作为危机公关的《盟军的行为》 |
三、为托利最后一辩:《辉格党人公共精神》 |
四、新哈林顿主义:古典德性的脆弱平衡 |
第四节 分裂的爱尔兰英雄:“两间一卒”与“人肉筵宴” |
一、殖民困境与蛰伏的英雄 |
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
三、呼号的布商与独立宣言 |
四、“我们”中隐藏着“他们” |
五、《一个小小的建议》与“食人癖性” |
第四章 《格列佛游记》与政治转喻 |
第一节 启蒙思想的转捩与英国小说的兴起 |
一、主客体的统一与书写自觉 |
二、时间之轮的拆解与线性发展 |
三、空间感受的解缚与多维扩展 |
本节结论 |
第二节 愤世嫉俗者的“政治寓言 |
一、“哈哈镜”里的世相全景 |
二、“肉体叙事”:填充与排泄 |
三、“愤世嫉俗者”的忧思? |
第三节 厌新患者的“醉翁之意”:再看卷三“反科学” |
一、科技厌恶者? |
二、《游记》中的“伍德币” |
三、科技武装的暴政机器 |
本节结语 |
结论 |
附录1 斯威夫特年谱 |
附录2 斯威夫特生平参考年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成功的模仿与蹩脚的模仿(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30年代美国小说中的一股暗流 ——纳撒尼尔·韦斯特小说创作研究[D]. 李唐. 吉林大学, 2021(01)
- [2]纳博科夫长篇小说《天赋》中的庸俗[D]. 刘天宇. 浙江大学, 2021(08)
- [3]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4]后殖民理论视域下的文化“自我殖民”研究[D]. 潘肖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风格、抵抗与收编 ——土味文化传播研究[D]. 王跃扬.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6]奈保尔长篇小说中的空间叙事[D]. 肖俊蓉.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7]魔鬼藏身处[J]. 克雷格·拉塞尔,周建川. 译林, 2021(03)
- [8]意象与仿像:原生态文化类短视频的审美呈现研究[D]. 张晓雨. 扬州大学, 2021(09)
- [9]高居翰中国艺术史研究方法问题探究[D]. 谢雨琴.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10]思想史语境中的乔纳森·斯威夫特研究[D]. 历伟.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