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视论文_郑雨蒙,张黎

导读:本文包含了立体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斜视,弱视,功能,知觉,可塑性,晶状体,共同性。

立体视论文文献综述

郑雨蒙,张黎[1](2019)在《斜视手术后立体视功能建立的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斜视手术是治疗斜视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不仅能改善斜视患者的外观,还能提高患者的立体视功能。斜视术后立体视的建立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哪些因素影响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就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建立的影响因素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国际眼科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巫雷,王文惠[2](2019)在《叁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中期立体视功能及视觉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叁焦点非球面衍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双眼立体视功能及视觉质量。方法非随机同期对照临床研究。对38例76眼单纯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依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不同分为2组:双眼均植入叁焦点人工晶状体组18例36眼为叁焦组,双眼均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组20例40眼为单焦组。随访记录2组患者术后双眼近立体视功能、视力[单眼及双眼裸眼远距离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裸眼中距离视力(uncorrected intermediate visual acuity,UIVA)、裸眼近距离视力(un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UNVA)、矫正远距离视力(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矫正远视力基础上的中距离视力(distance-corrected intermediate visual acuity,DCIVA)、矫正远视力基础上的近距离视力(distance-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DCNVA)]和等效球镜度。利用VF-14-CN量表行主观问卷调查,对夜间光晕及老视眼镜依赖与否行问卷并记录;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客观散射指数、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odulationtransfer function,MTF-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及100%、20%、9%对比度视力(contrast visual acuity,CVA)等指标。结果叁焦组术后近立体视功能明显优于单焦组(P=0.001)。叁焦组和单焦组所有术眼术后单眼UDVA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均为P<0.05)。叁焦组单眼UDVA、UIVA、U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均为P<0.05);叁焦组单眼DCDVA与单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CIVA和DC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均为P<0.01)。叁焦组双眼UDVA、UIVA、U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均为P<0.01);叁焦组双眼DCDVA与单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CIVA和DC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均为P<0.01)。两组等效球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VF-14量表评分单焦组明显低于叁焦组(P=0.000)。90.0%单焦组患者依赖老视眼镜,5.6%叁焦组患者依赖老视眼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眩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两组夜间光晕发生率(单焦组2/20,叁焦组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叁焦组和单焦组客观散射指数、斯特列尔比值、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叁焦组100%CVA、20%CVA均好于单焦组(均为P<0.01);9%CVA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植入叁焦点人工晶状体患者可获得良好的立体视功能和视觉质量,术后满意度高。(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谢素贞[3](2019)在《不同遮盖时间对单眼远视性弱视患儿双眼立体视重建及患眼视力情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遮盖时间对单眼远视性弱视患儿双眼立体视重建及患眼视力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05例单眼远视性弱视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均采用配镜加健眼遮盖联合弱视训练进行治疗,连续随访12个月;根据遮盖时间的不同分为A组(2 h/d)、 B组(6 h/d)和C组(12 h/d)各35例。比较叁组患儿双眼立体视重建情况及患眼视力情况。结果治疗12个月后, B组、 C组的双眼立体视重建和患眼视力提高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P <0.05),但B组与C组的双眼立体视重建和患眼视力提高总有效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单眼远视性弱视患儿采取中长时间的遮盖治疗,能有效提高双眼立体视重建效果和患眼视力。(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彭静[4](2019)在《基于互联网的神经可塑性学习对儿童原发性外斜视术后叁阶立体视建立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神经可塑性学习对儿童原发性外斜视术后叁阶立体视建立的临床疗效。方法用基于互联网的神经可塑性学习及虚拟现实数据库系统对62例患者进行分组:A为训练组,共31例;B为对照组(即非训练组),共31例。将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后采用基于计算机平台的视感知觉检查系统进行叁阶立体视功能的检查,观察术后半年的立体视恢复状况。结果术后1周患者叁阶立体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神经可塑性学习治疗后患者叁阶立体视比较,训练组1阶和2阶立体视的建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叁阶立体视无明显提升的患儿明显多于训练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神经可塑性学习对儿童外斜视术后叁阶立体视的建立有明显帮助,而不进行训练者立体视并没有明显提升。(本文来源于《外科研究与新技术》期刊2019年02期)

许丹[5](2019)在《角膜塑形镜矫正单眼近视对患者近立体视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正单眼近视对患者近立体视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单眼近视患者80例(80眼)为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配戴框架眼镜治疗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矫正前后近立体视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矫正前、后90d的屈光度持续降低,各项数据比对照组低,P<0.05;随访1a时观察组患者的屈光度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对单眼近视患者的矫正效果明显,可积极改善患者的近立体视功能。(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50期)

闫春妮,郅瑛,王昞,阎丽,褚航[6](2019)在《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行视觉短期可塑性训练对双眼立体视功能建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行视觉短期可塑性训练对双眼动态2阶粗糙立体视及动态1阶精细与粗糙之间的立体视建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在医院行矫正眼位手术的36例共同性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后均进行视觉短期可塑性训练,比较术前、术后及训练5次后患者动态2阶粗糙立体视及动态1阶精细与粗糙之间的立体视建立情况。结果术前,36例患者动态2阶粗糙立体视正常者0例,术后动态2阶粗糙立体视正常者6例,训练5次后为16例,术后及训练5次后动态2阶粗糙立体视正常人数显着多于术前,且训练5次后显着多于术后(P<0.05);36例患者术前及术后动态1阶精细与粗糙之间的立体视正常者均为0例,训练5次后为12例,训练5次后动态1阶精细与粗糙之间的立体视正常人数显着多于术前及术后(P<0.05)。结论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有望建立粗糙立体视,经过视觉短期可塑性训练后立体视可明显改善,所以应重视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双眼视觉功能的建立。(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任方红[7](2019)在《视知觉学习配合健康教育对2~4岁学龄前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视知觉学习配合健康教育治疗2~4岁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及对患儿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4岁学龄前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行视知觉学习治疗,观察组行视知觉学习配合健康教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立体视锐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立体视锐度减小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小幅度更大(P <0.05)。结论视知觉学习配合健康教育治疗2~4岁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疗效显着,可改善患儿立体视功能。(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04期)

蔡福旭,吴建妹,张曾晟,林俊豪[8](2018)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矫正前后融合和立体视功能的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矫正前后的立体视功能与融合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就诊的10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测量患者第一眼位斜视度,对患者看近立体视锐度进行测定,评估患者的融合功能,按照术后不同斜视度分为四组,即A组(+1~+5 PD)、B组(0 PD)、C组(-1~-5PD)、D组(-6~-10 PD),统计患者术前术后的立体视锐度及双眼融合功能。结果患者术前术后双眼融合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术后双眼中心融合比例上,从大到小依次为B组、C组、D组、A组,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患者除A组外其余各组立体视锐度在术前术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后立体视锐度及双眼融合功能及均有明显改善,而轻度过矫(+1~+5 PD)者会影响双眼单视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科学》期刊2018年24期)

吴珂慧[9](2018)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治疗对弱视患儿手眼协调和立体视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治疗对弱视患儿手眼协调和立体视功能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4年1月-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弱视患儿4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儿接受常规遮盖疗法+传统综合疗法;研究组20例患儿接受常规遮盖疗法+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手眼协调能力与立体视功能。结果研究组穿纽扣数量为(21.11±1.06)个,显着高于对照组的(18.05±1.1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立体视锐度为(126.58±52.74)",显着低于对照组的(174.65±6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弱视患儿行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治疗可有效提高手眼协调能力,改善立体视功能,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心电图杂志(电子版)》期刊2018年04期)

蓝敏,陈晓航,杨旭波,廖孟,幸浩洋[10](2018)在《斜视患者深度运动知觉与静态立体视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斜视患者深度运动知觉与静态立体视的关系,分析深度运动知觉获得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立体视测试软件测量84例斜视患者(间歇性外斜视57例、恒定性外斜视12例、恒定性内斜视15例)与16例正常受试者(对照组)的双眼融合、静态立体视和深度运动知觉。对比分析深度运动知觉和静态立体视检查结果的差异及相关性,分析斜视类型、双眼融合等因素对深度运动知觉获得的影响。结果斜视组患者存在深度运动知觉和静态立体视者均占59.5%(50/84),是否存在深度运动知觉与有无静态立体视相关,两种立体视的阈值间存在正相关。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显示存在深度运动知觉与静态立体视,两种立体视的平均阈值均低于斜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深度运动知觉检查的通过率于不同斜视类型的患者间存在差异,有87.7%(50/57)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显示存在深度运动知觉,而所有恒定性斜视患者均未通过深度运动知觉的测量。深度运动知觉的获得与是否存在双眼融合能力相关。结论斜视患者的深度运动知觉与静态立体视之间存在相关性。斜视患者的深度运动知觉受斜视的类型影响,间歇性外斜视是保留深度运动知觉的主要类型。(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立体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叁焦点非球面衍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双眼立体视功能及视觉质量。方法非随机同期对照临床研究。对38例76眼单纯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依据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不同分为2组:双眼均植入叁焦点人工晶状体组18例36眼为叁焦组,双眼均植入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组20例40眼为单焦组。随访记录2组患者术后双眼近立体视功能、视力[单眼及双眼裸眼远距离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裸眼中距离视力(uncorrected intermediate visual acuity,UIVA)、裸眼近距离视力(un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UNVA)、矫正远距离视力(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CDVA)、矫正远视力基础上的中距离视力(distance-corrected intermediate visual acuity,DCIVA)、矫正远视力基础上的近距离视力(distance-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DCNVA)]和等效球镜度。利用VF-14-CN量表行主观问卷调查,对夜间光晕及老视眼镜依赖与否行问卷并记录;利用双通道视觉质量分析系统测量客观散射指数、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odulationtransfer function,MTF-cutoff)、斯特列尔比值(strehl ratio,SR)及100%、20%、9%对比度视力(contrast visual acuity,CVA)等指标。结果叁焦组术后近立体视功能明显优于单焦组(P=0.001)。叁焦组和单焦组所有术眼术后单眼UDVA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均为P<0.05)。叁焦组单眼UDVA、UIVA、U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均为P<0.05);叁焦组单眼DCDVA与单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CIVA和DC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均为P<0.01)。叁焦组双眼UDVA、UIVA、U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均为P<0.01);叁焦组双眼DCDVA与单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CIVA和DC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均为P<0.01)。两组等效球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VF-14量表评分单焦组明显低于叁焦组(P=0.000)。90.0%单焦组患者依赖老视眼镜,5.6%叁焦组患者依赖老视眼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眩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两组夜间光晕发生率(单焦组2/20,叁焦组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叁焦组和单焦组客观散射指数、斯特列尔比值、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叁焦组100%CVA、20%CVA均好于单焦组(均为P<0.01);9%CVA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眼植入叁焦点人工晶状体患者可获得良好的立体视功能和视觉质量,术后满意度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立体视论文参考文献

[1].郑雨蒙,张黎.斜视手术后立体视功能建立的影响因素[J].国际眼科杂志.2019

[2].巫雷,王文惠.叁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中期立体视功能及视觉质量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9

[3].谢素贞.不同遮盖时间对单眼远视性弱视患儿双眼立体视重建及患眼视力情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

[4].彭静.基于互联网的神经可塑性学习对儿童原发性外斜视术后叁阶立体视建立的临床研究[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9

[5].许丹.角膜塑形镜矫正单眼近视对患者近立体视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闫春妮,郅瑛,王昞,阎丽,褚航.成人共同性斜视术后行视觉短期可塑性训练对双眼立体视功能建立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7].任方红.视知觉学习配合健康教育对2~4岁学龄前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立体视功能发育的影响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8].蔡福旭,吴建妹,张曾晟,林俊豪.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矫正前后融合和立体视功能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8

[9].吴珂慧.基于互联网的视知觉学习系统治疗对弱视患儿手眼协调和立体视功能的影响[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

[10].蓝敏,陈晓航,杨旭波,廖孟,幸浩洋.斜视患者深度运动知觉与静态立体视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论文知识图

地形起伏对相邻轨推扫影像引入遗漏和...立体舒适区域段宜兴乡附近山前晚更新世扇体中的...段南马庄附近山前晚更新世扇体中的...矩形截面腔室设计压出段流道叁维立不同视角采集叁维图像信息示意图

标签:;  ;  ;  ;  ;  ;  ;  

立体视论文_郑雨蒙,张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