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景观更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景观,城市,老旧,街区,社区,街道,更新改造。
景观更新论文文献综述
赵文瑾[1](2019)在《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街道景观更新策略与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研究和探讨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空间要素更新问题,归纳了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影响因素,讨论和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的策略及方法,为城市街道景观更新,城市景观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9年21期)
王卉,马建武[2](2019)在《苏州古城“叁横叁直”主干水系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更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系是苏州古城的灵魂,通过对苏州古城主干水系历史发展及现状调研分析,总结水系景观风貌组成要素,针对"叁横叁直"主干水系的现状问题,提出通过恢复水系的交通功能,提升现存水系的景观风貌,再现"水城"苏州。(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9年22期)
王银霞,吴林汉昕,叶凌颖,吴涌平,陈祖建[3](2019)在《景观基因视角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土坑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城镇化规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许多传统村落的形态和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如何保护和延续中国传统村落文化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该文以景观基因视角为着眼点,借助景观基因理论对土坑村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从景观基因的角度提出相应保护更新策略,对土坑村的保护、开发及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南方园艺》期刊2019年06期)
王海顺,蔡杨华,丁治宇[4](2019)在《城市滨水景观微更新重构策略探析——以上海十六铺码头两次有机更新解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对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的理论研究,将反对大规模改造的"微更新"方式作为切入点,对上海十六铺码头两次有机更新进行解析,从设计分析的角度阐述了有关微更新策略在城市滨水景观中的运用,同时结合拓展性案例,展示了微更新不仅局限于老城区、历史街区以及老旧社区,由此提出城市滨水景观微更新重构策略,并引申其对激活滨水空间活力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建筑与文化》期刊2019年11期)
岩田司,键谷勇辉,岩田左红[5](2019)在《基于城镇景观条例的小城镇更新改造及其经济波及效应研究——以日本山形省金山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日本山形县金山镇在30年前颁布了"金山镇城镇景观条例",其中规定:"凡使用本镇‘金山杉’并按照条例规定的传统‘金山住宅’外观进行住房建设者,均可得到镇政府的补助金"。历经30年努力,金山镇在改善城镇建筑景观的同时,也振兴了以林业为主的地方产业。基于金山镇住房建设规模与成本的调查数据,提出如下假设:"金山住宅"的建设给当地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基于"2005年金山镇投入产业表",对该条例所形成的城镇内部经济效用进行验证。发现自1986年到2014年,由于条例的存在,金山镇产值(生产诱发额)增长了约24亿日元,最初投入诱发额增长了约9.5亿日元,生产诱发额的补助金效应为9.9倍,最初投入诱发额的补助金效应为4倍,证实条例对于金山镇的经济发展有着明显的波及效应。(本文来源于《上海城市规划》期刊2019年05期)
宋秋明[6](2019)在《景观作为促进城市更新的媒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景观都市主义的兴起与发展重拾了景观的内涵与意义。景观作为一种"媒介",能有效地调和城市更新所面临的复杂性与多元性等问题,持续刺激和引导城市走向渐进式的有机更新。该文综合研究了国内外城市更新进程、特点及我国城市更新问题,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理论认知与景观媒介内涵解析,提出景观作为媒介促进城市更新的"动力再造、活力营造、魅力塑造"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内涵式发展和有机更新提供一种新的路径参考。(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期刊2019年10期)
时洋,余晗,张新然,Robert,Alan,Lewis,李诗晨[7](2019)在《景观公共性视角下的历史街区环境改造与更新——以上海老城厢蓝绿丝带街区更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街区改造是城市更新背景下的重要议题,对其现有公共空间进行更新是街区保护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景观公共性的特性,总结适用于历史街区更新的方法策略,以上海老城厢蓝绿丝带街区改造为例,以传承风貌特色与街区提升为目标,分析其历史文化价值及街区业态等相关信息,将街道景观设计和建筑改造指引有机结合,协调保护与开发,为上海传统街巷的保护更新提供了新思路。借此实现场地记忆的传承,激发城市新活力。(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期刊2019-10-19)
毛圣雯[8](2019)在《基于公共空间对北京老旧社区街道景观微更新——以北京天通苑社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社区街道作为城市的公共起居室,是人们的幸福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分析老旧社区相关研究背景、发展背景及相关概念的阐述的基础上,以北京天通苑老旧社区为例,从宏观尺度的北京地区现状分析,到针对天通苑社区提升策略,再到相关要素具体实施细节层层递进研究分析,提出针对天通苑老旧社区绿地提升与改造实施提出切实的策略。通过对天通苑社区的策略提出,希望对同类老旧社区街道景观更新提供一定参考借鉴。(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9期)
陈晨,朱云,孙新旺[9](2019)在《宜居社区视角下老旧小区景观微更新探析——以南京市雨花新村叁个节点设计方案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老旧小区空间拥挤、设施陈旧,环境亟须改善。相对于传统改造模式,社区景观"微更新"更易迅速激发社区活力。本文阐述了宜居社区视角下老旧小区景观微更新的内涵特征,以南京市雨花新村叁个节点景观设计为例,提出整合边缘空间、介入式设计、空间功能多元化、增加居民认同感等更新策略,以期为老旧小区环境提升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园林》期刊2019年10期)
李馨瞳,赵艺源,徐晓[10](2019)在《城市更新改造背景下的老旧社区宜居景观提升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城市建设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之中,但是城市面积毕竟有限,为了更好的提高城市发展质量,针对老旧社区的改造也逐渐成为城市更新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在城市中诸多老旧社区由于破损严重并且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城市进程,所以对老旧社区进行宜居景观改造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风貌,同时也可以为老旧社区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可以让老旧社区更好的和城市发展相融合。本文主要针对在城市更新改造背景之下对老旧社区宜居景观提升设计展开分析,为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本文来源于《居舍》期刊2019年27期)
景观更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系是苏州古城的灵魂,通过对苏州古城主干水系历史发展及现状调研分析,总结水系景观风貌组成要素,针对"叁横叁直"主干水系的现状问题,提出通过恢复水系的交通功能,提升现存水系的景观风貌,再现"水城"苏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景观更新论文参考文献
[1].赵文瑾.盛京皇城历史文化街区街道景观更新策略与方法[J].山西建筑.2019
[2].王卉,马建武.苏州古城“叁横叁直”主干水系景观风貌的保护与更新[J].现代园艺.2019
[3].王银霞,吴林汉昕,叶凌颖,吴涌平,陈祖建.景观基因视角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研究——以福建省泉州市土坑村为例[J].南方园艺.2019
[4].王海顺,蔡杨华,丁治宇.城市滨水景观微更新重构策略探析——以上海十六铺码头两次有机更新解析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9
[5].岩田司,键谷勇辉,岩田左红.基于城镇景观条例的小城镇更新改造及其经济波及效应研究——以日本山形省金山镇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9
[6].宋秋明.景观作为促进城市更新的媒介[J].重庆建筑.2019
[7].时洋,余晗,张新然,Robert,Alan,Lewis,李诗晨.景观公共性视角下的历史街区环境改造与更新——以上海老城厢蓝绿丝带街区更新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9
[8].毛圣雯.基于公共空间对北京老旧社区街道景观微更新——以北京天通苑社区为例[J].价值工程.2019
[9].陈晨,朱云,孙新旺.宜居社区视角下老旧小区景观微更新探析——以南京市雨花新村叁个节点设计方案为例[J].园林.2019
[10].李馨瞳,赵艺源,徐晓.城市更新改造背景下的老旧社区宜居景观提升设计[J].居舍.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