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边界确定论文_夏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企业边界确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边界,企业,合约,主体,规模,企业自主权,劳动合同。

企业边界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夏军[1](2015)在《关于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边界确定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内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较高,该理论的有效性则与其边界的确定有着直接的关联,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企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较多,也就导致内部资本市场边界确定时面临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即是对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边界确定进行研究,探讨了内部资产市场的特点,并介绍了当前影响边界确定的各类因素,最终阐述了边界确定的基本方式,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品牌(下半月)》期刊2015年11期)

薛洋,沈滢[2](2014)在《企业并购和企业战略联盟的边界确定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在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发展,有的企业选择了并购的方式,而却有些则是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但是,任何一种方式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运用的都不够到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方式表现不同,仅仅运用传统的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并购和联盟的异同,因此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也缺少了依据,到底选择哪种方式是企业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本文将要研究的重点。(本文来源于《东方企业文化》期刊2014年07期)

余恺[3](2013)在《国有企业集团边界确定的理论基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边界是企业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是企业经营的动态均衡点。各经济学流派运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对企业边界理论进行了阐述,其中都蕴含了对企业经营规模和范围的思考,即企业发展到多大的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是合适的。企业边界与企业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合理的企业边界有助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良好的发展态势也能够推动企业边界的有效运行。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资产证券化的浪潮推动了企业边界的快速变动,使得新环境下企业边界的确定机制成为社会各界所共同关注的话题。许多经典理论都在企业边界的研究中得到了运用和发展。国有经济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国有企业集团承担了更多的政治目标和公共任务。对国有企业集团的边界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对国有企业集团边界变动的各类动因进行研究,旨在为探索其边界确定机制提供基础,为国有企业改制提供理论支撑,助其形成市场化的运行和管理机制。本文采取的主要是规范研究方法,按照从理论探讨到理论运用的研究思路,从企业边界、企业集团和国有企业的相关理论出发,在区分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市场化和非市场化动因相结合,以求更加贴近国有企业集团的双重属性。以往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企业层面,而忽视了企业集团的特征,更没有将集团外部和内部边界的研究结合到一起。本文在对国有企业集团整体边界进行研究的同时,穿插了对其内部层级边界变动的分析,并探讨了集团规模边界和业务边界的不同作用机理。本文认为,国有企业集团边界影响因素的研究需要充分考虑其属性特征:一是企业属性,通过对市场机制的探索,分析其对国有企业集团边界变动所产生的影响;二是集团属性,从集团治理的层面探讨集团内外边界的变化规律,对集团内部层级进行研究;叁是公共属性,充分考虑政策负担和政治目标的影响,用以指导集团边界的确定;四是国有属性,从产权特征和委托代理的角度进行边界研究。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该章以并购重组和整体上市为例对本文的选题背景进行了阐述,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选题的意义,既可以使企业边界的相关理论得到运用,也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思路。在对企业边界和企业集团边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从综合边界研究方法、突破现有研究框架、结合国有企业集团属性特征的角度进行创新。第二章,国有企业集团边界确定的理论分析。本章从对国有企业集团社会和经济属性的分析出发,对其单一层级变动和层级移动的动因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规模经济理论、范围经济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和“套牢”问题对国有企业集团边界确定机制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剖析,为后文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依据。第叁章,国有企业集团边界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本章从制度环境、政府干预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对国有企业集团边界的外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各因素的作用机制。在制度环境方面,主要对产权制度、交易制度、市场制度、金融制度和政策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政府干预方面,分别从政策负担和政治目标的角度展开探讨;在技术进步方面,针对生产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传导机制分别进行研究。第四章,国有企业集团边界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本章从企业能力、企业资源、管理层行为和财务状况等方面对国有企业集团边界的内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企业能力方面,从各项能力出发,探讨能力创建、更新和利用对国有企业集团边界的影响;在企业资源方面,从物质、人力和组织资源的角度探讨资源配置、资源优势和资源类型的作用机制;在管理层行为方面,区分正、负作用机制分别展开研究;在财务状况方面,选取股权结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对其影响方式进行深入探讨。第五章,国有企业集团改革的政策建议。针对国有企业集团边界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以及边界确定与运行的实际情况,本章从加速国有企业集团市场化进程、完善公司治理、健全内部控制、落实社会责任的角度对国企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本文的结论:国有企业集团的边界受到内、外部影响因素的共同作用,而这些因素又表现在市场化和非市场化动因两个方面,其中的非市场化动因源于政府、官员和作为“准官员”的管理层,可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推动其市场化进程,以使其边界确定和运行更为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期刊2013-05-01)

翟旭瑾,郝双毅[4](2012)在《气候变化约束下资源型企业最佳规模边界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及其约束成为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资源型企业首当其冲。由于环境问题的升温和气候变化条件的约束,资源型企业不能一味追求企业的大规模生产,而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将气候变化约束和环境变量纳入到其最佳规模边界的确定之中,由此来决定生产规模的大小。正是基于此背景,对资源型企业最佳规模边界问题进行了理论回顾、衡量标准选择和边界的动态变化诠释,以期为实践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2年24期)

李超[5](2011)在《企业边界的确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企业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从斯密的《国富论》开始经济学家就一直在研究企业,特别在企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斯密提出了市场规模限制劳动分工假说,而新古典经济学家直接就把企业抽象成一个生产函数,对企业的内部组织却避而不谈,直到科斯用交易成本理论解释了企业组织可能优于市场的原因,至此关于企业存在性问题的讨论告一段落。既然企业是存在的,它一定会有一个最优的规模,那么它的边界在哪?科斯认为企业的规模会达到这样的均衡点,即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中进行同样交易的成本,或者等于由另一个企业家组织该笔交易的成本。科斯的回答很好的解决了企业的边界问题,但是交易成本的概念十分抽象,更不用说用交易成本来量化企业边界了,这也是科斯理论一直被人们引而不用的原因。自从交易成本理论的大厦构建起来后,经济学家们都尝试着对企业边界问题进行探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团队生产理论”,威廉姆森的“资产专用性假说”以及张五常的“合约理论”。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企业,提出了一些很新颖的观点,张五常甚至认为企业的边界是不存在的。本文顺着张五常的思路,从合约角度理解企业,但是我们认为企业的边界是存在的。张五常之所以认为企业是没有边界的,是因为他未对合约进行分类,从而忽略了关系合约,而这种合约在企业中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文献的梳理,我们认同科斯和张五常的观点,即交易成本是企业存在的原因,合约是企业的本质。我们把合约分成了正式合约和关系合约,把企业边界分成了法定边界和合约边界,在文中我们通过合约这个工具来探讨企业的边界问题,分别建立了企业的法定边界模型和企业的合约边界模型。本文认为企业就好比一个鸡蛋,由蛋黄和蛋清所组成,正式合约是企业的核心,它构成了蛋黄,关系合约配合正式合约使用,它组成了蛋清,由于其本身的易变性,蛋清是可以收缩的,正是关系合约的变化导致了企业边界的扩大或缩小。在企业的法定边界模型中,我们在企业内部考察企业主和雇员之间的合约关系,通过博弈分析,最终确定影响企业法定边界的因素:企业的未来收益、折现率、关系合约奖金;在企业的合约边界模型中,我们在企业外部考察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关系,最终得出了影响企业合约边界的因素:背叛的诱惑、折现率、关系合约的优势。(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1-04-10)

乔智[6](2010)在《企业边界确定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都会自觉形成自身的规模,企业边界变动是企业为适应环境变化进行自我调整的结果。本文从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两个维度提出了影响企业边界确定的相关因素,并且结合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本文来源于《经济论坛》期刊2010年12期)

于涛[7](2010)在《市场势力对企业边界确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合并后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而市场势力会激励企业更多的以企业治理代替市场治理。在此过程中企业治理的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之和可能大于通过市场治理的交易成本和外购成本之和,但这种损失可以通过获得的超额利润进行弥补。(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0年05期)

刘松博[8](2009)在《一个基于社会资本的企业成员分类框架:确定边界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网络和组织间关系研究的发展,"边界人"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确定企业的边界人成为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如果假设纯粹的理性主体和政治主体是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那么每个企业都可以在这条线段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而决定它们具体在哪个位置上的关键要素就是企业内部员工公司贡献自身社会资本方面的表现。根据个人的社会资本大小和为企业贡献社会资本的意愿强弱,文章提出了一个企业内部员工的分类框架,并对各种类型员工进行了讨论,由此确定出企业的边界人。最后对此框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作了介绍。(本文来源于《生产力研究》期刊2009年23期)

侯广辉[9](2009)在《企业边界的确定:“内部化”与“外部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企业边界理论的"内部化"和"外部化"趋向,重点回顾交易成本理论与能力理论的分歧,重新梳理二者之间可相互借鉴的部分。企业边界从内部化转向外部化的过程受到资产专用性、所有权安排、核心能力以及吸收能力的综合影响。资产专用性和核心能力与"内部化"息息相关,而所有权安排和吸收能力与"外部化"紧密相连,企业边界的确定是"内部化"因素与"外部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财经科学》期刊2009年08期)

何小勇,游鹤近[10](2009)在《职位变动与薪酬确定 一个关于企业经营自主权边界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问题的提出2007年5月21日,上海某公司资深策划杨某休假结束后到所在公司重新上班时,得知因公司一个项目宣布解散,包括她在内的10余名员工将被要求离职。杨某因已怀孕,不能解除劳动关系,公司人事部门遂于7月30日修改劳动合同,将(本文来源于《法律适用》期刊2009年06期)

企业边界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在尝试通过多种方式发展,有的企业选择了并购的方式,而却有些则是通过战略联盟的方式。但是,任何一种方式在我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运用的都不够到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方式表现不同,仅仅运用传统的理论已经无法解释并购和联盟的异同,因此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也缺少了依据,到底选择哪种方式是企业面对的现实问题,也是本文将要研究的重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企业边界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1].夏军.关于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边界确定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

[2].薛洋,沈滢.企业并购和企业战略联盟的边界确定理论[J].东方企业文化.2014

[3].余恺.国有企业集团边界确定的理论基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13

[4].翟旭瑾,郝双毅.气候变化约束下资源型企业最佳规模边界的确定[J].经济研究导刊.2012

[5].李超.企业边界的确定[D].山东大学.2011

[6].乔智.企业边界确定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论坛.2010

[7].于涛.市场势力对企业边界确定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0

[8].刘松博.一个基于社会资本的企业成员分类框架:确定边界人[J].生产力研究.2009

[9].侯广辉.企业边界的确定:“内部化”与“外部化”[J].财经科学.2009

[10].何小勇,游鹤近.职位变动与薪酬确定一个关于企业经营自主权边界的探讨[J].法律适用.2009

论文知识图

:核心能力、附属能力与企业边界的确...企业边界的确定企业边界确定图2显示了如何确定企...企业边界确定图2显示了企业边界的...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下企业边界问题研究(...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下企业边界问题研究(...

标签:;  ;  ;  ;  ;  ;  ;  

企业边界确定论文_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