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蚀电化学论文_余飞海,张振,胡正飞,李桂贞,王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腐蚀电化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化学,局部,还原法,尾矿,溶解氧,水压,探针。

腐蚀电化学论文文献综述

余飞海,张振,胡正飞,李桂贞,王琪[1](2019)在《长期服役后X20马氏体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电化学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研究了在电厂服役230 000h后X20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以及微观组织结构退化与电化学行为的关联性。结果表明:经长期服役后X20钢组织内原奥氏体晶界和马氏体板条界上分布的碳化物严重粗化。富铬碳化物在晶界的析出和长大可能导致钢在含氯离子环境中的抗点蚀形核和再钝化能力降低。显微形貌观察表明,X20钢表面点蚀坑易萌生于原奥氏体晶界和马氏体板条界处,这与晶界附近析出的稳定碳化物将铬元素隔离在晶界外,从而使得原奥氏体晶界和马氏体板条界附近形成局部的贫铬区有关。(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9年11期)

刘嘉欣,周子力,曹中秋[2](2019)在《Cu-50Co合金在H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两种不同粒径大小的Cu-Co合金粉末,采用真空热压技术制备合金块体,借助电化学手段,通过测量E-t曲线、动电位极化曲线以及交流阻抗谱研究在0.5mol/LHCl溶液中两种粒径大小合金的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晶Cu-50Co合金与常规尺寸Cu-50Co合金相比,腐蚀电流密度较小、电荷传递电阻较大、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曹发和,张勤号,张鉴清[3](2019)在《基于扫描微探针技术的腐蚀电化学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腐蚀电化学研究近些年进展相对较为缓慢。现有研究更多的是把腐蚀电化学作为腐蚀金属或涂层在典型环境中腐蚀失效过程的评价工具,关注一些唯象参数,如自腐蚀电流、极化电阻、电荷转移电阻和噪声电阻等,鲜有从电化学反应本身出发,深入研究腐蚀金属电极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的报道,导致的后果是对腐蚀电化学反应难以深入认识,对电化学测试结果的分析容易流于形式。现代电化学发展已经进入分子/原子阶段,原位微区技术不断出现与更新。如何结合现(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吕晓蕾,唐晓[4](2019)在《油相覆盖水滴体系纯铁局部腐蚀电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水几乎是原油的"永远伴生者"。随着油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天然气含量逐渐减少,而水相的含量逐渐增加,导致了石油装备发生油水两相流腐蚀。针对油水混合物体系中的腐蚀情况,本文主要研究油相中的水滴体系纯铁的局部腐蚀电化学特征。采用阵列电极技术监测了油相中不同体积液滴覆盖下电压、电偶电流的分布。由监测结果可以知:当液滴体积较小时(70μL),以稍偏离中心的位置作阳极进行腐蚀;随着液滴体积的(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冀露露,唐晓[5](2019)在《动态液膜过程纯铁局部腐蚀电化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腐蚀是最普遍存在的一种腐蚀类型,引起的破坏在成本和数量上显着大于其他环境腐蚀。大气腐蚀的本质是在薄电解质层下金属的电化学反应过程。大气条件(温度、湿度、盐沉积等)影响金属表面上的水性电解质膜的形态。由于大气环境每日循环变化,液体膜的厚度交替增加和减少,厚度的这种变化会给大气腐蚀过程带来重要影响。因此,对电解质膜动态行为的探究是建立大气腐蚀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测试技术的限制,目前尚未澄清液膜下金属界面精确的局部电极过程动力学机制。本文采用了新的局部电化学测试系统,即同心圆叁电极阵列局部腐蚀电化学测试系统。利用该测试系统监测了薄液膜自然蒸发过程下的腐蚀电化学分布特征,即液膜下局部腐蚀过程,以获得更多的局部电化学信息,来探究液膜下局部腐蚀的演变规律。采用新的同心圆叁电极阵列测试方法,研究了纯铁表面初始300μm厚度的3.5%氯化钠薄液膜经过自然蒸发后的界面电化学分布。液膜下的电化学分布特征受液膜厚度影响。在测试过程中,腐蚀电位由起初的两个相邻的电位谷开始,随着反应的进行,其分布变为主要是两个电位谷和多个相邻的峰和谷组成,呈现较为显着的分散性。随着液膜的进一步减薄,其阴阳极分布位置的相对固定,但其电位数值不断变化,其电位差值先减小在增大,进而可推断,液滴下覆盖的电极电化学腐蚀驱动力先减小在增大。而电偶电流方面,能够观察出其阳极电流随液膜减薄先减小后增大,且有两个明显的阳极电流峰,处在边缘位置。局部腐蚀指数表明,随着液膜的不断减薄,腐蚀反应中电偶电流的离散程度先增大逐渐减小然后增大,局部腐蚀倾向也随着变化。通过同心圆叁电极系统测试了不同液膜厚度局部电极单元的电化学阻抗谱。结果表明,在厚液膜的情况下,溶解氧的还原速率由有限的扩散过程控制,而在薄液膜的情况下由电荷转移反应控制。此外,电解质浓度和厚度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其电导率。一方面,在蒸发过程中液膜变薄导致电解质的截面积减小,从而增强了其扩散阻力。另一方面,蒸发过程也导致液膜中盐浓度的增加,会显着影响饱和溶解氧浓度,从而影响腐蚀过程。此外,随着蒸发的进行,铁的表面产生锈层,并且形成的腐蚀产物极大地影响铁的腐蚀行为。(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李超,高瑾,李晓刚[6](2019)在《膜下腐蚀pH微环境对涂层/金属界面微区剥离与腐蚀电化学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涂层防护是金属设施安全服役的重要保障。长期服役中涂层结构劣化(微缺陷)导致介质渗透到金属表面,破坏界面结合而发生涂层去粘化,直至涂层剥离(微观);若膜下微环境具备了金属腐蚀电化学的发生条件,腐蚀萌生;腐蚀产物促进界面去粘化作用,界面微观腐蚀与去粘化(剥离)不断发展直至发生宏观剥离,因此涂层/金属界面结合完整是涂层长效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研究了膜下腐蚀微环境中pH对界面剥离和腐蚀电化学的作用机理以及他们的交互作用机制。首先利用pH微电极探明环氧涂层失效鼓泡(浸泡在3.5%的氯化钠溶液中)后的膜下腐蚀微环境(pH),建立腐蚀微环境模拟液(pH梯度为2,4,6,8,10);然后采用EIS、激光共聚焦和拉曼光谱研究不同氧含量和p H的微环境模拟液中不同附着机制涂覆体系的界面腐蚀和剥离行为,采用扫描Kelvin探针技术研究不同p H微环境模拟液中缺陷涂层(1cm长,100-150μm宽的划痕)的界面剥离行为。研究发现3.5%NaCl溶液浸泡下局部区域出现直径为1-2mm的鼓泡,泡下微环境显酸性。不同pH微环境模拟液中缺陷涂层的微观形貌显示,p H为4和8中涂层破坏最严重,腐蚀产物在涂层/金属界面处不断堆积,进而涂层剥离不断扩展到较大范围;p H为6中则没有大量腐蚀产物堆积在界面处,腐蚀扩展也较缓慢,浸泡5天后的腐蚀情况与p H为4和8浸泡1天的结果相当;pH为2中显示没有明显腐蚀产物堆积,因此腐蚀产物对涂层剥离的体积效应并不显着,浸泡2天后腐蚀向完好涂层的扩展变得很缓慢;p H为10中则只在局部位置出现腐蚀产物的堆积,并且浸泡1天后腐蚀向完好涂层的扩展基本不变,而是向未发生腐蚀的裸露金属区域扩展,钝化膜不断被破坏。涂层/金属界面直接曝露在不同p H微环境模拟液中的形貌显示,碱性环境对界面破坏更严重和迅速,在结合力薄弱的区域优先发生界面失黏和侵蚀物质的扩散;酸性和中性环境则主要依靠金属阳极溶解和腐蚀产物的体积效应来破坏界面结合;不同p H微环境模拟液中Kelvin电位分布结果与形貌结果类似。分析认为不同pH条件下的腐蚀和涂层剥离行为主要与腐蚀产物的体积效应、H~+和H~-对界面结合的破坏、CL~-和OH~-的竞争机制以及腐蚀产物的酸性溶解作用有关;腐蚀在某一方向的蔓延与局部pH较高有关,而对于均匀腐蚀扩展则主要依赖金属腐蚀和腐蚀产物的还原,以及与腐蚀产物的体积效应有关。(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0-24)

任祥华,王保森[7](2019)在《船舶用钢焊接热影响区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海水间浸环境下,研究不同温度对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AH32钢焊接热影响区电化学腐蚀的影响。利用Autolab PGSTAT 302N电化学工作站对试样进行经典叁电极测试,分析其自腐蚀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噪声、电化学阻抗谱等变化趋势,比较不同试样的耐蚀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10期)

何先定,王晓光,徐伟[8](2019)在《飞机起落架AMS4340M钢在3.5%NaCl溶液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EIS、动电位极化曲线、浸泡腐蚀实验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飞机起落架AMS4340M钢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AMS4340M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碳化物。浸泡过程中合金的腐蚀方式主要为均匀腐蚀。XRD测试结果显示,合金表面的腐蚀产物较少,Fe_2O_3、Fe_3O_4的衍射峰较弱。电化学结果表明,在3.5%NaCl溶液中,合金钢表现为阳极活性溶解,极化曲线表现出了明显的钝化特征,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AMS4340M钢的自腐蚀电位(E_(corr))逐渐增大,最大约为-225 mV,腐蚀电流密度逐渐减小(I_(corr0),最小为0.004μA·cm~(-2),合金的耐蚀性增大,腐蚀速率逐渐减小。AMS4340M钢的阻抗谱在低频区域和高频区域均由一个容抗弧组成,其中,浸泡240 h状态下试样的容抗弧半径最大,总阻抗最大。(本文来源于《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苏宏艺,魏世丞,梁义,王玉江,王博[9](2019)在《静水压与溶解氧耦合作用对低合金高强钢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动电位极化测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表征,通过理想动电位极化曲线分析方法和微观腐蚀形貌观察研究了静水压与溶解氧耦合作用对低合金高强钢在质量分数为3. 5%Na Cl溶液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静水压和溶解氧溶度的同时增大,腐蚀电位先增高而后逐渐降低,腐蚀电流呈非线性增长;静水压与溶解氧在腐蚀过程中存在相互竞争抑制关系,在静水压与溶解氧同时增长过程中,溶解氧首先促进阴极反应过程并抑制阳极反应过程,而后静水压逐渐加速阳极过程并对阴极反应过程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静水压与溶解氧耦合作用加速了腐蚀产物膜的生长,增加了低合金高强钢表面点蚀坑的数量和生长尺寸.(本文来源于《工程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舒明勇,尹海英,钟庆东[10](2019)在《选钛尾矿制备搪瓷涂层及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攀枝花选钛尾矿为原料制备出搪瓷涂层,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Tafel)和交流阻抗谱(EIS)研究了搪瓷涂层在30%H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选钛尾矿加入量的增加,制备出的搪瓷涂层结构中气泡率随之增加,生成的氧化铁—铁相枝晶结构增大,相互嵌入,岛和锚状结构明显。搪瓷涂层在30%HCl溶液中的极化曲线E_(corr)随着尾矿加入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腐蚀速度加快,耐酸性能降低。交流阻抗谱Nyquisy图高频区表现出较大半径的容抗弧,低频区出现弥散效应,低频区相角θ趋于5°,log|Z|~logf近似一条水平直线,涂层表现为高阻抗的纯电阻。因此,选钛尾矿制备搪瓷涂层的最佳加入量为8%~10%。(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9年03期)

腐蚀电化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两种不同粒径大小的Cu-Co合金粉末,采用真空热压技术制备合金块体,借助电化学手段,通过测量E-t曲线、动电位极化曲线以及交流阻抗谱研究在0.5mol/LHCl溶液中两种粒径大小合金的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晶Cu-50Co合金与常规尺寸Cu-50Co合金相比,腐蚀电流密度较小、电荷传递电阻较大、具有较好的耐蚀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腐蚀电化学论文参考文献

[1].余飞海,张振,胡正飞,李桂贞,王琪.长期服役后X20马氏体钢的腐蚀电化学行为[J].腐蚀与防护.2019

[2].刘嘉欣,周子力,曹中秋.Cu-50Co合金在H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性能研究[J].辽宁化工.2019

[3].曹发和,张勤号,张鉴清.基于扫描微探针技术的腐蚀电化学动力学研究[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4].吕晓蕾,唐晓.油相覆盖水滴体系纯铁局部腐蚀电化学特征[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5].冀露露,唐晓.动态液膜过程纯铁局部腐蚀电化学特征[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6].李超,高瑾,李晓刚.膜下腐蚀pH微环境对涂层/金属界面微区剥离与腐蚀电化学的作用[C].第十届全国腐蚀大会摘要集.2019

[7].任祥华,王保森.船舶用钢焊接热影响区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8].何先定,王晓光,徐伟.飞机起落架AMS4340M钢在3.5%NaCl溶液中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2019

[9].苏宏艺,魏世丞,梁义,王玉江,王博.静水压与溶解氧耦合作用对低合金高强钢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J].工程科学学报.2019

[10].舒明勇,尹海英,钟庆东.选钛尾矿制备搪瓷涂层及腐蚀电化学行为研究[J].钢铁钒钛.2019

论文知识图

合金的XRD图谱电化学腐蚀制备多孔硅装置示意图涂层(50.0wt.%Cu)1#、3#和10#(表...(a)Cu/PU涂层,(b)Ag/PU涂层和(c)球磨...富营养化水体中水质因素对A3钢腐蚀的...不同试样浸泡腐蚀产物XRD结果:(a)...

标签:;  ;  ;  ;  ;  ;  ;  

腐蚀电化学论文_余飞海,张振,胡正飞,李桂贞,王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