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杉木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杉木,人工林,林分,土壤,林下,微生物,混交林。
杉木人工林论文文献综述
丁文沙,魏志超,孟李群,刘志刚,刘爱琴[1](2019)在《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施用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规律,以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施用不同生物炭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物种组成、物种丰度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生物炭处理使杉木人工林土壤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木炭处理使幼龄林和中龄林土壤pH值分别减少0.01和增加0.05;竹炭处理使幼龄林和中龄林土壤pH值分别增加0.05和0.09。施用生物炭后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丰度发生改变,改变了成熟林中绿弯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木炭和竹炭处理后分别使绿弯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相比减少了58.34%和54.31%,使变形菌门相对丰度与对照相比分别上升了53.23%和70.63%。冗余分析发现,土壤化学性质与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间存在显着相关性,说明施用生物炭会通过改变土壤化学性质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预选结果显示土壤全磷(TP)和土壤全碳(TC)对细菌群落分布影响最显着。本研究为添加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种类、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森林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孟庆权,葛露露,林宇,邱岭军,胡欢甜[2](2019)在《格氏栲天然林及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生活叶-凋落叶-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生活叶、凋落叶以及土壤(0~40 cm)C、N、P含量,并探讨3种林分生活叶、凋落叶和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3种林分C、N、P含量均为生活叶>凋落叶>土壤,3种林分生活叶和凋落叶C、N、P含量差异均不显着,土壤C含量为格氏栲天然林显着高于2种人工林,而N、P含量差异不显着;2)3种林分C∶N、C∶P、N∶P均表现为凋落叶>生活叶>土壤,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生活叶N∶P均>16,而杉木人工林生活叶14<N∶P<16,生活叶C∶N为杉木人工林最高,凋落叶C∶N为格氏栲人工林最低,凋落叶、土壤C∶P为杉木人工林最低;3)随土层深度的增加,3种林分土壤C、N、P含量逐渐减少,而C∶N、C∶P、N∶P变化不大;4)3种林分N含量和C∶N在生活叶和凋落叶之间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格氏栲天然林改为人工林后土壤C含量显着降低,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生长受N限制,杉木人工林生长受N、P限制,且土壤P的有效性高。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林分的限制性元素,为该研究区格氏栲和杉木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西北林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杨桂娟,胡海帆,孙洪刚,张建国,段爱国[3](2019)在《林分年龄、造林密度和林分自然稀疏对杉木人工林个体大小分化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林分生长过程中个体大小分化规律以及个体分化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为通过培育措施调整改变林分内个体大小分化进而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5种造林密度(20 m×30 m、20 m×15 m、20 m×10 m、10 m×15 m和10 m×10 m)的26年生杉木密度试验林定位观测数据,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研究林分年龄、造林密度和林分自然稀疏对林分个体大小分化的影响以及个体分化与林分生产力的数量关系。【结果】Gini系数(个体大小分化)随林分年龄和造林密度增加而增大,林分发生自然稀疏时Gini系数降低,但在林分自然稀疏进程中林分内个体大小分化程度再次增大。造林密度越大,林分生产力越高;林分发生自然稀疏时林分生产力下降,但自然稀疏后生产力增加速度大于自然稀疏前;林分生产力与个体大小分化呈负相关。【结论】随林分年龄和造林密度增加,个体间分化程度增大,林分生产力增加;发生林分自然稀疏时,个体间分化程度降低,林分生产力下降;在随后的林分生长进程中,个体间分化程度不断增大,林分生产力也继续提高。林分自然稀疏可改变林分种内竞争强度,进而改变个体分化和生产力之间关系的轨迹。(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朱晨曦,刘志刚,王昌辉,王大洋,郭思[4](2019)在《土壤种子库特征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以福建省叁明市杉木人工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杉阔混交林和杉木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种子萌发法,研究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垂直分布特征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混交林土壤种子库由24科30属的30种植物组成,纯林由20科24属的24种植物组成,种子密度分别为656.94±89.59粒/m2和486.11±77.66粒/m2,物种组成均以草本植物为主.两林分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主要集中于0~2cm和2~5cm土层,占69.0%~75.2%.乔木种子主要分布于凋落物层中,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的种子主要分布于0~2cm土壤层中.混交林和纯林土壤种子库与各自地上植被的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40和0.33,整体相似程度较低.总体而言,杉木纯林和杉阔混交林林内种源充足,可满足林下植被更新的需求,混交林林下草本植被的更新潜力大于纯林.杉木种源不是其更新障碍的主要因素,林内较厚的凋落物以及林下较弱的光照可能是主要障碍因素,但尚需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伍素萍[5](2019)在《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杉木人工林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下植被保留(UP)、林下套种楠木(IP)和林下植被去除(UR)等3种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杉木人工林生长及林分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杉木人工林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及林分总蓄积量表现为IP>UP>UR,平均胸径表现为UP>IP>UR;3种模式的林分杉木直径分布均呈明显正态分布,UP、UR、IP模式的杉木径阶分别主要分布于29~31 cm、23~27 cm、27~-33 cm范围内;UP和IP模式的直径离散度相对较小,而UR管理模式的直径离散度相对较大,且接近于1,UR管理模式的林分内杉木分化较为明显。综合3种杉木人工林培育模式来看,IP模式较适合于杉木大径材人工林培育,UP其次,UR效果较差。(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王心怡,周聪,冯文瀚,陈金林,蒋翔鹤[6](2019)在《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团聚体作为土壤结构性状的重要指标,对土壤孔隙、持水、保水等状况都有重要影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除了反映土壤固碳状况外,还与团聚体的稳定性能密切相关,研究森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状况,旨在为合理利用土壤、提高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提供依据。为此,以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对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具有重要影响,成熟林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及贡献率均分别大于幼龄林、中龄林;不同林龄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均以大团聚体(粒径>0.25 mm)为主,占59.57%~80.97%,粒径<0.053 mm的仅占0.80%;土壤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也以大团聚为主,其中以2~0.25 mm粒级贡献率最高,达58.43%;另外,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MWD呈显着正相关,且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特征,即随土层加深而下降。因此,土壤有机碳对团聚体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不同林龄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变化规律为成熟林>幼龄林>中龄林。(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亮,曹小青,孙孟瑶,李培玺,滕臻[7](2019)在《不同叶龄杉木人工林叶碳氮化学计量及其稳定同位的海拔梯度变化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安徽省马鬃岭地区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海拔梯度下(750、850、1 000、1 150m)不同叶龄(当年生、1年生、2年生和3年生)杉木叶片碳氮同位素(δ~(13)C、δ~(15)N)以及碳氮磷养分含量,探讨海拔和叶龄对杉木叶片碳氮稳定同位素、叶片碳氮磷元素含量及其计量比的影响机制,从而为不同海拔梯度下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海拔对杉木当年生叶片δ~(13)C含量影响显着(P<0.05),海拔1150m当年生叶片δ~(13)C含量(-29.40‰)显着高于750m海拔叶片δ~(13)C含量(-30.49‰),且随着海拔增加当年生叶片δ~(13)C含量逐渐升高,温度可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他叶龄叶片对海拔的响应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叶龄的叶片δ~(13)C含量差异不显着(P=0.388)。海拔对杉木叶片δ~(15)N含量无显着影响(P=0.092),但总体变化趋势与C/P和N/P保持一致;而叶龄对叶片δ~(15)N含量影响显着(P<0.05),同一海拔不同叶龄叶片之间δ~(15)N含量均随着叶龄的增加而降低,这可能是氮元素在不同叶龄叶片间的富集效应不同导致的;此外,温度降水和土壤氮磷可能是影响叶片δ~(15)N含量的重要因素。马鬃岭不同海拔梯度下杉木林氮和磷的限制性不尽相同,海拔750m处的林分呈磷限制(N/P>16),在850m和1150m林分呈现氮磷共同限制(14<N/P<16),而在海拔1 000 m则呈现氮限制(N/P <14),氮同位素对林分的养分限制响应可能比碳同位素更明显。(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沈芳芳,徐晋,陈官鹏[8](2019)在《长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长期(> 10a)氮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的影响,选择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定了4个水平的人工模拟氮沉降试验,分别是N0(0 kg·hm~(-2)·yr~(-1))、N1(60 kg·hm~(-2)·yr~(-1))、N2(120 kg·hm~(-2)·yr~(-1))和N3(240 kg·hm~(-2)·yr~(-1))。基于14a野外氮沉降处理后,利用氯仿熏蒸法和磷脂脂肪酸(PLFA)法,分析不同氮沉降处理水平对不同土层(0~20 cm、20~40 cm、40~60 cm)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和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均呈现随土层加深而降低的趋势,即0~20 cm> 20~40 cm>40~60 cm;低氮处理(N1)能促进土壤MBC的增加,而高氮处理(N3)抑制了土壤MBC和MBN;氮沉降处理对土壤的微生物类群总量(总PLFAs)、细菌生物量、真菌生物量、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没有显着影响,但N3处理显着降低了20~40cm土层的丛枝菌根真菌生物量。Pearson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与微生物群落组成之间关系密切。该研究结果为预测长期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土壤微生物对其的响应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南昌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邱勇斌,凌高潮,郑文华,邢文黎,成向荣[9](2019)在《间伐对杉木人工林不同组分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间伐后杉木人工林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变化,为杉木人工林养分循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浙江开化县林场17年生杉木人工纯林内,建立9块20 m×20 m的固定样地,测定分析了未间伐、中度间伐(20%间伐强度)和强度间伐(37%间伐强度)处理地表凋落物、林下植被、杉木细根和土壤C、N、P含量及其计量关系。[结果]间伐2 a后,强度间伐处理地表凋落物和杉木细根生物量显着降低,林下植被生物量显着增加。强度间伐处理下地表凋落物总氮(TN)含量显着降低,林下植被总氮(TN)含量则显着增加,土壤有机碳(SOC)和总氮(TN)含量也显着增加,杉木细根C、N、P含量在未间伐、中度间伐和强度间伐之间无显着差异。地表凋落物C/N和C/P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大;林下植被C/N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减小,N/P比随着间伐强度增加而增大;杉木细根和土壤C/N、C/P和N/P在不同间伐处理之间差异不显着。土壤与林下植被C、N、P含量及其比值具有显着相关性。[结论]间伐后短期内杉木人工林地表凋落物、林下植被和土壤C、N含量受间伐强度显着影响,间伐改变了地表凋落物和林下植被C、N、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但对杉木细根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关系无显着影响。(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贺舒[10](2019)在《基于人工林杉木热处理的古琴面板声学性能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基于人工林杉木,通过超声处理、高温热处理、超声-高温热处理相结合叁种工艺,优化古琴面板声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超声280W、340W、400W,时间8min、9min、10min状态下,超声处理功率与时间增加趋势下,杉木制古琴面板声学性能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得以改善,尤其是木材对数衰减系数。人工林杉木制古琴面板声学性能优化条件为:超声400W,时间8min,高温220℃,保温时间30min,优化性能效果与陈放古木相接近。超声处理与高温热处理对于杉木制古琴面板声学性能参数影响不可忽视,可以降低木材提取物,提高木材结晶度等方式,改良木材声学性能,优化古琴面板声学性能。(本文来源于《粘接》期刊2019年08期)
杉木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格氏栲天然林、格氏栲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生活叶、凋落叶以及土壤(0~40 cm)C、N、P含量,并探讨3种林分生活叶、凋落叶和土壤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3种林分C、N、P含量均为生活叶>凋落叶>土壤,3种林分生活叶和凋落叶C、N、P含量差异均不显着,土壤C含量为格氏栲天然林显着高于2种人工林,而N、P含量差异不显着;2)3种林分C∶N、C∶P、N∶P均表现为凋落叶>生活叶>土壤,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生活叶N∶P均>16,而杉木人工林生活叶14<N∶P<16,生活叶C∶N为杉木人工林最高,凋落叶C∶N为格氏栲人工林最低,凋落叶、土壤C∶P为杉木人工林最低;3)随土层深度的增加,3种林分土壤C、N、P含量逐渐减少,而C∶N、C∶P、N∶P变化不大;4)3种林分N含量和C∶N在生活叶和凋落叶之间均呈显着负相关(P<0.05)。格氏栲天然林改为人工林后土壤C含量显着降低,格氏栲天然林和人工林生长受N限制,杉木人工林生长受N、P限制,且土壤P的有效性高。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不同林分的限制性元素,为该研究区格氏栲和杉木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杉木人工林论文参考文献
[1].丁文沙,魏志超,孟李群,刘志刚,刘爱琴.生物炭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
[2].孟庆权,葛露露,林宇,邱岭军,胡欢甜.格氏栲天然林及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生活叶-凋落叶-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9
[3].杨桂娟,胡海帆,孙洪刚,张建国,段爱国.林分年龄、造林密度和林分自然稀疏对杉木人工林个体大小分化和生产力关系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9
[4].朱晨曦,刘志刚,王昌辉,王大洋,郭思.土壤种子库特征及与地上植被的关系——以福建省叁明市杉木人工林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9
[5].伍素萍.不同林下植被管理模式对杉木人工林结构的影响[J].湖南林业科技.2019
[6].王心怡,周聪,冯文瀚,陈金林,蒋翔鹤.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9
[7].王亮,曹小青,孙孟瑶,李培玺,滕臻.不同叶龄杉木人工林叶碳氮化学计量及其稳定同位的海拔梯度变化特点[J].生态环境学报.2019
[8].沈芳芳,徐晋,陈官鹏.长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9
[9].邱勇斌,凌高潮,郑文华,邢文黎,成向荣.间伐对杉木人工林不同组分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关系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9
[10].贺舒.基于人工林杉木热处理的古琴面板声学性能优化分析[J].粘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