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病论文-刘伽莹,田畅,丛珊,赵敏,王珂

肺结节病论文-刘伽莹,田畅,丛珊,赵敏,王珂

导读:本文包含了肺结节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结节病,肺结节病,病例报告,癌性淋巴管炎

肺结节病论文文献综述

刘伽莹,田畅,丛珊,赵敏,王珂[1](2019)在《PET/CT影像诊断为肺癌性淋巴管炎的肺结节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肺结节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支气管镜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咳嗽、渐进性呼吸困难2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显示双肺多发结节影,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PETCT影像诊断为肺癌伴癌性淋巴管炎(PLC),双侧锁骨上、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入院后纤维支气管镜病理回报肺组织内见慢性肉芽肿性炎,未见明确坏死,不能完全排除结核。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和预防性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复查胸部CT显示双肺结节明显减少,3个月后患者症状消失,胸部CT显示双肺结节基本消失,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明显缩小,最终诊断为肺结节病。结论:结节病的确诊应主要依据患者的病理诊断并结合临床表现,仅凭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结果易误诊为肿瘤或者结核。(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庞凡,仲燕,刘雅[2](2019)在《肺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肺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肺结节病患者51例和同期在该院体检的身体健康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肺结节病患者作为治疗组,身体健康者作为正常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BALF及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水平。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肺结节病患者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治疗组BALF中CD3~+、CD4~+、CD4~+/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组,CD8~+T细胞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ALF中CD3~+、CD4~+、CD4~+/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T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者治疗前后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肺结节病的早期诊断,全面了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为治疗提供辅助作用。(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20期)

吴红娟,金琳羚,何梦钰,闵锐,解卫平[3](2019)在《~(18)F-FDG PET/CT扫描对肺结节病诊断价值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18)F-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18)F-fluoro-2-deoxy-D-glucose positi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18)F-FDG PET/CT)扫描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8月至2018年4月期间经病理确诊且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1例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其~(18)F-FDG PET/CT图像特征,结合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例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无特异性;~(18)F-FDG PET/CT扫描均考虑为肺结节病,11例患者均可见双肺门淋巴结肿大、肺内病灶及肺外淋巴结肿大,10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18)F-FDG PET/CT作为无创性检查,能准确反映结节病肺部及全身病灶分布情况,提高非典型结节病的诊断准确率。(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徐艺铭,刘慧[4](2019)在《CT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肺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及临床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21例肺部结节病的CT表现。结果 21例结节病中,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20例;肺内病变18例有6例并有纤维化,9例是磨玻璃影,12例是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及胸膜下肺结节(有6例融合为较大的结节);21例中3例有少量胸腔积液(并有肺内粟粒样小结节)。结论肺部结节病CT表现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特征性,同时结合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改变,有助于提高诊断正确率。影像征象不典型时,需要结合临床及治疗中动态观察确诊。(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9年28期)

张海蓉,张正辉,张金波,周煜[5](2019)在《张金波教授“解表扩络”法治疗肺结节病经验总结》一文中研究指出肺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非干酪样坏死性上皮细胞肉芽肿为病理特点,起病缓慢,早期不易发现,且常累及多个器官。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为西医难治病。肺结节病隶属中医"积聚"范畴,随着影像学的发展,检出率的增加,已成为现代的常见病。张金波教授在长期临床和文献研究中,将"玄府""络脉"理论与风药理论相结合,认为"玄府"是广泛存在的,四肢百骸、五脏六腑皆有玄府;"玄府"是气机升降出入的门户,维持人体生理活动;"玄府"的郁闭,以致络脉僵紧,影响络脉的通畅,导致疾病的产生。针对肺结节病的肺"玄府"郁闭的主要病机,治疗以"解表扩络,化浊行血"之法。拓宽传统解表药的使用范围,认为解表药不止作用于皮肤肌表,还可以作用于脏腑"玄府",调节全身气血运行,灵活运用解表药的辛散走窜之性,开通闭塞玄府,扩宽络脉,外舒内展,宣通肺气,常起到显着的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王洪政,任智广[6](2019)在《肺结节病26例CT影像学分析核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肺结节病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肺结节病患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院内自2017年6月~2019年4月止诊治的26例肺结节病患者并分别接受CT检查,统计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23例患者出现淋巴结增大,出现肺部异常患者共计17例,出现气道与胸膜改变患者共计8例。结论在肺结节病患者诊断中应用CT影像方式进行诊断及观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然而仍需结合患者临床治疗与随访结果进行动态观察,同时还需注重与其他相关类似疾病的有效区分。(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5期)

张苏,于世寰[7](2019)在《肺结节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多系统累及的肉芽肿性疾病,主要侵犯肺和淋巴系统,其次是眼部和皮肤。肉芽肿是最复杂的免疫反应之一,涉及多种细胞,且细胞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随时间而动态变化。近年对结节病发病机制的新见解不断涌现,包括结节病的先天免疫、Th17细胞、Treg细胞、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和其他因素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临床与病理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黄国华,郭纪全,李静,徐婷[8](2019)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肺结节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肺结节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8月确诊为肺结节病的62例患者(观察组)和肺结核的66例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的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女性、伴有咳嗽、胸痛、气短的患者人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增加,而伴有咯血、发热、盗汗的患者人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 <0. 05);观察组WBC、N、ESR、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NLR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05),且观察组T-SPOT. TB(+)患者人数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 <0. 05)。根据ROC曲线结果,本次128例患者中,排除肺结核的NLR最佳临界值为2. 203,即以NRL≥2. 203为肺结节病诊断标准,敏感度为85. 48%,特异性为69. 70%,阳性预测值为72. 60%,阴性预测值为83. 64%。结论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临床诊断肺结节病并排除肺结核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血液指标检测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本文来源于《临床肺科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杨澄清,杜荣辉[9](2019)在《胸膜肺结节病误诊为结核病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对胸膜肺结节病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伴胸腔积液的胸膜肺结节病误诊为肺结核并结核性胸膜炎的诊疗经过及临床特征。结果 51岁女性患者,因"间断喘气2年"入院。胸部CT示双上肺为主近肺门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团块影伴弥漫性结节影,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伴钙化,右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提示为渗出液,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腺苷脱氢酶为24.5 U/L,乳酸脱氢酶为192 U/L。胸腔镜胸膜活检提示炎症细胞浸润,(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06-12)

范月平,高平[10](2019)在《肺结节病34例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总结结节病临床特点及有效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包括患者年龄、性别、首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肺部影像学、病理学检查、核医学检查、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等。结果肺结节病患者发病年龄平均(47. 2±1. 2)岁,且女性比男性多。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包括肺外表现、呼吸系统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是临床诊断早期结节病的有效手段,病理学检查是临床确诊的关键。外科电视胸腔镜、纵隔镜淋巴结活检的肺活检阳性率最高。临床仍有15例出现误诊情况,误诊率44. 11%。结论肺结节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且无特异性,临床诊断应尽量采用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肺结节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肺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该院治疗的肺结节病患者51例和同期在该院体检的身体健康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肺结节病患者作为治疗组,身体健康者作为正常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BALF及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水平。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进行比较,分析治疗前后肺结节病患者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差异。结果治疗前,治疗组BALF中CD3~+、CD4~+、CD4~+/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组,CD8~+T细胞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T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BALF中CD3~+、CD4~+、CD4~+/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T细胞水平低于治疗前,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T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患者治疗前后BALF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有助于肺结节病的早期诊断,全面了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为治疗提供辅助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肺结节病论文参考文献

[1].刘伽莹,田畅,丛珊,赵敏,王珂.PET/CT影像诊断为肺癌性淋巴管炎的肺结节病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2].庞凡,仲燕,刘雅.肺结节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3].吴红娟,金琳羚,何梦钰,闵锐,解卫平.~(18)F-FDGPET/CT扫描对肺结节病诊断价值的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徐艺铭,刘慧.CT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

[5].张海蓉,张正辉,张金波,周煜.张金波教授“解表扩络”法治疗肺结节病经验总结[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6].王洪政,任智广.肺结节病26例CT影像学分析核心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7].张苏,于世寰.肺结节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9

[8].黄国华,郭纪全,李静,徐婷.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肺结节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9

[9].杨澄清,杜荣辉.胸膜肺结节病误诊为结核病1例[C].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2019

[10].范月平,高平.肺结节病34例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

标签:;  ;  ;  ;  

肺结节病论文-刘伽莹,田畅,丛珊,赵敏,王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