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冲断带论文_邓宾,何宇,黄家强,杨荣军,周政

导读:本文包含了龙门山冲断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龙门,褶皱,汶川,芦山,断层,东向,汶川县。

龙门山冲断带论文文献综述

邓宾,何宇,黄家强,杨荣军,周政[1](2019)在《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扩展生长过程——基于低温热年代学模型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多封闭系统低温热年代学特征的浅部地貌构造模型重建在揭示褶皱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形成演化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与应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多封闭系统低温年代学年龄总体上具有逐渐从冲断带前缘、由SE向NW至高原内部减小趋势,且走向上由NE向SW也具微弱减小趋势;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热年代学年龄变化范围明显大于高原内部,揭示出盆-山过渡带新生代加强的褶皱冲断剥蚀浅表作用。基于龙门山区域低温热年代学和褶皱冲断带-前陆盆地系统稳态冲断剥蚀热模型,揭示出青藏高原东向扩展速率约为5~10 mm/a,抬升剥蚀速率为0.4~1.0 mm/a和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缩短速率为0~15 mm/a,它们与现今地质学和大地测量学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青藏高原东缘由西向东的多封闭系统热年代学年龄特征反映出新生代稳态的高原东向扩展生长过程,即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冲断扩展和浅表剥蚀作用耦合过程。(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范增辉,刘树根,范存辉,胡林辉,李文佳[2](2018)在《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典型地震剖面平衡剖面恢复及构造演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复杂构造地质的天然实验室。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精细地震构造解释,利用最新最的油气勘探地球物理资料,通过选取龙门山北段、中段、南段与构造走向基本垂直的成像效果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地震大剖面3条,借助Geo—sec二维平衡剖面构造恢复技术,对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发育及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各段构造发育及断裂演化史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7种构造发育样式以及北、中、南段构造组合特征。通过对比北、中、南段构造发育及演化特征,证实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是由多期构造运动迭加形成的复式构造,具体表现为基底卷入推覆冲断、盖层滑脱迭瓦状推覆冲断、逆冲双重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印支运动早期以前,主要以拉张环境为主,缓慢隆升;印支晚期以后,以挤压环境为主,逆冲推覆快速隆升,至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定型。在此基础上,综合石油地质综合评价,结合各段区域内已发现气田的构造特征,对有利油气构造样式进行了预测,指出其中的被动断弯与断展背斜构造、顶板双重构造、背冲构造是油气勘探的有利构造样式。(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8年02期)

孙闯[3](2017)在《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构造物理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作为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扩展生长的前锋,晚新生代以来持续受到来自高原的挤压作用,形成了现今陡峭的地形。其构造变形过程是了解高原与相邻四川盆地之间变形传递转换的关键,一直以来都是关注的热点。本论文以临界楔体理论为指导,通过砂箱物理模拟实验,对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向前陆扩展生长的过程进行了相似模拟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1)物理模拟研究表明垂直造山带构造走向的先存地形控制褶皱冲断带内部的变形分配方式,而平行于造山带走向上的先存地形分段则是转换构造产生的原因之一。根据临界楔体理论将褶皱冲断带的地形梯度划分为次临界、临界和超临界叁种,并作为初始边界条件引入模拟实验。模型实验中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过程,包括侧向扩展和垂向抬升,都随初始地形边界条件的不同而改变。在先存地形小于临界和大于等于临界两种情况下,褶皱冲断带的运动学特征同样可以分为两类,分别对应生长扩展过程中不同的内部断层滑移分配方式。这种由地形引起的构造演化差异导致转换构造,如撕裂断层和侧断坡的形成。粒子速度场成像分析揭示模拟实验中的褶皱冲断带正是通过这些转换构造的形成与活动来实现侧向差异的调节。模拟实验中撕裂断层所呈现出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与2008年汶川地震中参与同震破裂的小鱼洞断层类似,暗示走向上的地形分段是控制现代龙门山褶皱冲断带侧向上差异演化和内部断层活动的主控因素之一。(2)物理模拟实验还揭示在前陆产生新断层之后,褶皱冲断带的活动变形会自前陆回撤到后陆,并优先活化后陆处于区域地形包络面之下的老断层。这是因为产生前陆新断层之后,褶皱冲断带纵向上发生了扩展,使得构造楔体整体进入次临界状态,需要通过后陆位置的构造增厚来重新建立临界形态。而龙门山南段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可能就是发生在龙泉山背斜形成之后,整个龙门山南段处于重建临界形态的背景之下。(3)物理模拟实验证实滑脱层的性质和区域缩短速率控制山前双重构造的形成演化。缩短速率越大,或者底部韧性流变滑脱层强度越大,则位于中部滑脱层之下的深部构造通过乱序式断块迭置形成堆垛构造,而中部滑脱层之上的浅层构造以山前单斜构造和前陆紧密集中的箱状褶皱为主。由于深部双重构造内部吸收较多缩短,导致山前浅层构造变形带较窄。底部滑脱层为脆性的模型与强韧性流变滑脱层模型在构造形态上相似,但是深部断块产生的次序为前展式。在缩短速率较小,底部韧性流变滑脱层强度弱的实验中,深部断块更大,浅层褶皱变形的影响范围也更广。在缩短速率足够低(5mm/a),底部滑脱层足够弱的情况下,上下构造耦合,在地表产生由深部断坡控制的长间距孤立背斜构造。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的洪雅背斜就是这样一个由深部洪雅隐伏断裂控制的孤立背斜。这说明在低缩短速率的区域背景之下,川西盆地内寒武系膏泥岩作为褶皱冲断带的底部滑脱层,控制了山前构造带的形态与演化。(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25)

臧殿光,张延庆,李丰,徐宝亮,朱斗星[4](2016)在《解释性目标处理技术在龙门山冲断带的探索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川盆地川西地区的龙门山冲断带是该盆地重要的勘探领域,尤其是下二迭统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显示频繁,2000年以前发现多个气田和含气构造,之后一直未获得突破。针对地震资料品质较差、构造样式复杂等难点,采用针对地质目标的解释性目标处理技术,改善了勘探目的层的地震资料品质。通过构造解释,明确了龙门山冲断带前缘SYS地区构造特征,结合下二迭统有利沉积相带的展布分析,优选部署了一口风险探井,该井在下二迭统获得超过百万方高产气,打破了龙门山冲断带多年勘探沉寂的局面,揭示了下二迭统海相碳酸盐岩巨大的勘探潜力。(本文来源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期刊2016年S1期)

孙闯,贾东,尹宏伟,李志刚,王毛毛[5](2016)在《地形特征对冲断带内断层活动的影响-龙门山冲断带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造山带庞大的地形载荷是控制区域变形以及应力分布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龙门山冲断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与四川盆地之间,一直以来因极陡地形闻名于世,是中国大陆最重要的地形过渡带之一。此外,龙门山还表现出强烈的地形分段性特征,表现为南陡北缓的特征。并且2008 Mw7.8汶川和2013 Mw6.6芦山两次大地震都集中在龙门山南段高陡地区。相关余震分布以及汶川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也表现出对应的分段特征。因此,我们推测冲断带的地形可能对其内部断层活动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为了检验这种推测和了解地形对冲断带长期演化的影响,我们以沙箱实验为手段模拟了不同地形条件下,褶皱冲断带的生长演化。不同于很多学者将地形作为固定静态的参数来研究地震发生前后地形载荷对断层活动的影响,我们结合临界楔体理论(e.g.,Davis et al.,1983)对褶皱冲断带形态的划分,设置不同的初始地形来模拟随后逆冲带的生长。在这个生长过程,断层的产生和活动都被照片记录下来用以表征预设的地形对冲断带长期演化的影响。我们测量了模拟所产生的逆冲带中所有前冲断层随缩短量增加而产生的滑移,获得了逆冲带演化过程中应变的时间和空间分配趋势。实验结果表明不考虑走向上的差异,预设地形改变了逆冲带内断层的滑移量分配方式,并且高陡地形(大于等于临界楔体理论定义的临界值)与低缓地形所引起的分配趋势完全相反。所以,当模型中预设的地形存在类似龙门山冲断带那样的走向上差异时,这种应变分配差异会随着缩短的增加而产生侧向差异应变积累,并最终引起一系列垂直或斜交于构造走向的撕裂断层或者侧断坡产生。通过这类横向构造的形成和活动,冲断带体系可以释放和调节内部积累的侧向差异。另外,在我们模拟过程中产生的撕裂断层体系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学与运动学特征与汶川地震发生破裂的映秀北川-彭灌-小鱼洞断层体系有非常高的相似,都表现为撕裂断层差异性错动被截断的断层(图1)。因此,可以说沙箱模拟结果验证了我们的推测,地形特征的确是控制冲断带中断层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龙门山冲断带走向上地形的分段性可以解释汶川地震孕震断层的活动特征,尤其是小鱼洞撕裂断层的产生和活动。(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二)——专题26: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及其响应、专题27:青藏高原新构造、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期刊2016-10-15)

周游[6](2016)在《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构造变形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构造特征复杂,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实地野外踏勘为基础,结合平衡剖面、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等相关室内研究,对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野外构造样式,构造变形特征等进行了详实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探讨和分析了龙门山南段逆冲-滑脱作用,构造演化史等。科学直观地分析了其印支期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这对于认识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的形成演化史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通过野外和室内相结合,本文主要得出以下认识:(1)龙门山南段叁条断裂带,即陇东断裂,盐井-五龙断裂,大川-双石断裂各有其地质构造特征。陇东断裂,构造变形带以走滑特征的逆掩推覆构造为主,石英透镜体、节理、褶皱、断层发育。盐井-五龙断裂,断层两盘岩块有挤压破碎、牵引褶皱等现象。劈理、流劈理、面理、糜棱岩、擦痕、阶步等发育,是强烈挤压带。大川-双石断裂由多条断裂断续相接,推覆作用形成,发育众多复杂小褶皱,脆性变形,挤压强烈,片理化、透镜化发育,向斜、背斜出露。(2)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可见大量逆冲断层及其伴生褶皱,迭瓦式构造,脆性较强、层次较浅。陇东断裂总体以单斜为主,内部发育次级紧闭同斜褶皱。盐井-五龙断裂带以小关子断裂为界,北西侧发育厚皮构造,南东侧发育薄皮构造。大川-双石断裂带地表主要表现为相对开阔的褶皱,背斜核部常伴有逆冲断层。(3)构造物理模拟可以直接通过肉眼观察构造变形现象,结合PIV(粒子成像测速)可以分析构造变形的几何学和运动学关系。通过设定改变单因素变量,来分析什么是对构造变形起控制作用的因素及其对构造变形的影响。平衡剖面技术通过地层缩短量的计算,深化了对该地区的地质认识。构造物理模拟和平衡剖面技术都是值得在地质领域推广的技术,对一个地区的地质研究有重要价值。(4)滑脱层的强度和深度均影响褶皱断层的构造演化,滑脱层的强度越小,其上覆地层中的变形传播越远,滑脱层深度越深,变形也传播得更远。浅层滑脱层控制局部褶皱断层构造,而深部基底滑脱层对褶皱-冲断带整体构造样式具有控制作用,且断裂形成顺序在无滑脱层、单层滑脱层、和双层滑脱层中都是依次顺序出现。通过平衡剖面和砂箱模拟计算,龙门山南段印支期以来缩短率为32%左右。(5)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印支期构造运动波动较小;印支末-燕山期由于陆块的相互碰撞,构造表现为逆冲推覆,在自北向南持续作用下,发生由北向南的推覆,同时形成一系列同斜、倒转或平卧褶皱和逆冲或推覆断裂。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构造上表现为持续的逆冲推覆,地层系统形成一系列同斜或倒转褶皱及断裂。(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宁蒙,刘殊,龚文平,魏一冰,纪璇[7](2015)在《龙门山冲断带分段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陆冲断带具有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构造分段性控制油气分布。龙门山冲断带构造分段特征明显,但对分段性的形成机理缺乏深入研究。总结前人砂箱模拟实验成果认为:盆地基底差异和推覆带附近刚性体分布的差异,是造成冲断带构造分段的主要原因。龙门山前川西古拗拉谷的发现,为盆地基底存在差异提供了有利证据,古拗拉谷两侧发育大邑古隆起、江油——老关庙古隆起,在后期逆冲推覆过程中形成阻挡。通过对龙门山推覆带基底特征和刚性地体进行分析,结合前人模拟实验结果,明确提出龙门山冲断带构造分段机理:龙门山北段构造的形成是以碧口地块为动力,龙门山初始裂谷边缘古隆起形成阻挡,在古隆起上方形成冲断带;中段以彭灌杂岩体[彭县——灌县(都江堰)杂岩体]传递动力,在川西古拗拉谷坳陷部位,刚性体挤入盆地内部,印支期——喜马拉雅期,古坳陷部位继承性地发展为川西前陆盆地;南段以宝兴杂岩体传递动力,在大邑古隆起上方形成冲断带。(本文来源于《地质论评》期刊2015年06期)

李志刚,贾东,刘静[8](2014)在《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山前隐伏断层地震危险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生于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增加了南段山前隐伏断层的库仑应力,而南段具有环青藏高原周缘最陡峭的地形,势必还会存在地震危险性(Liu-Zeng et al.,2009;Zhang,2013;Li et al.,2014)。余震重新定位的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之间存在75 km长的地震空区,两次地震之后库仑应力的改变增加了南段地震危险性。针对两次地震中均未发生同震变形的南段山前隐伏断裂和川西盆地内主要断裂,建立精细的地下叁维构造模型,评估南段山前隐伏断裂和川西盆地内主要断裂的地震危险性。二维和叁维地震剖面揭示川西盆地内主要断层均发育于4-6 km深的滑脱层,不具备6级地震危害性(Li et al.,2014)。基于南段山前隐伏断层的叁维几何学特征,依据平均破裂面积(750 km2)和潜在最大地震距震级之间的经验关系,估算存在6.8级的地震危害性;依据地下平均破裂长度(75 km)和潜在最大地震距震级的经验关系,估算存在7.4级的地震危害性(Wells and Coppersmith,2014)(图1)。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基本满足平均破裂面积和潜在最大地震距震级,地下平均破裂长度和最大地震距震级经验关系。我们推测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山前隐伏断层在该地震空区存在7.0级左右地震危险性。(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51: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论文集》期刊2014-10-20)

李一泉,贾东,John,H.Shaw,何建坤[9](2014)在《芦山地震发震断层的叁维模型:对龙门山冲断带地震灾害评估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Mw7.9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是印藏碰撞远程效应在该地区的直接表现,同时也证明了龙门山冲断带现今的活动性。该地震导致的地表破裂由主震向北单向传播,破裂了映秀-北川断裂和彭灌断裂,而在龙门山南段未发生地表破裂(Hubbard and Shaw,2009;Xu et al,2009;Liu-Zeng et al,2009;Jia et al.,2010;Li et al.,2010)。该地震事件发生的动力学机制、龙门山南段以及相邻四川盆地活(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51: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论文集》期刊2014-10-20)

吴满路,张岳桥,廖椿庭,陈群策,马寅生[10](2014)在《汶川震后龙门山裂断带地应力状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前言汶川Ms8.0地震发生在龙门山逆冲右旋走滑断裂带上,震源深度19公里。震后六个多月,共记录到余震达二万余次,最大的余震是5月25日下午发生在青川的6.4级地震。地震使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上北川-映秀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发生地表破裂,破裂带长度大于300km,北川-映秀地表破裂带以兼有右旋走滑分量的逆断层破裂为主,灌县-江油地表破裂带为典型纯逆断层地表破裂。地表破裂带自震中(本文来源于《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64: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地应力测量与动力学模拟论文集》期刊2014-10-20)

龙门山冲断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是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复杂构造地质的天然实验室。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精细地震构造解释,利用最新最的油气勘探地球物理资料,通过选取龙门山北段、中段、南段与构造走向基本垂直的成像效果较好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地震大剖面3条,借助Geo—sec二维平衡剖面构造恢复技术,对龙门山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发育及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通过对各段构造发育及断裂演化史进行深入剖析,总结出7种构造发育样式以及北、中、南段构造组合特征。通过对比北、中、南段构造发育及演化特征,证实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是由多期构造运动迭加形成的复式构造,具体表现为基底卷入推覆冲断、盖层滑脱迭瓦状推覆冲断、逆冲双重构造等多种构造样式。印支运动早期以前,主要以拉张环境为主,缓慢隆升;印支晚期以后,以挤压环境为主,逆冲推覆快速隆升,至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定型。在此基础上,综合石油地质综合评价,结合各段区域内已发现气田的构造特征,对有利油气构造样式进行了预测,指出其中的被动断弯与断展背斜构造、顶板双重构造、背冲构造是油气勘探的有利构造样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龙门山冲断带论文参考文献

[1].邓宾,何宇,黄家强,杨荣军,周政.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扩展生长过程——基于低温热年代学模型证据[J].地质学报.2019

[2].范增辉,刘树根,范存辉,胡林辉,李文佳.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典型地震剖面平衡剖面恢复及构造演化分析[J].地质论评.2018

[3].孙闯.龙门山褶皱冲断带构造物理模拟研究[D].南京大学.2017

[4].臧殿光,张延庆,李丰,徐宝亮,朱斗星.解释性目标处理技术在龙门山冲断带的探索应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6

[5].孙闯,贾东,尹宏伟,李志刚,王毛毛.地形特征对冲断带内断层活动的影响-龙门山冲断带的启示[C].2016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二)——专题26: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及其响应、专题27:青藏高原新构造、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2016

[6].周游.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构造变形过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7].宁蒙,刘殊,龚文平,魏一冰,纪璇.龙门山冲断带分段机理研究[J].地质论评.2015

[8].李志刚,贾东,刘静.龙门山褶皱冲断带南段山前隐伏断层地震危险性[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51: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论文集.2014

[9].李一泉,贾东,John,H.Shaw,何建坤.芦山地震发震断层的叁维模型:对龙门山冲断带地震灾害评估的启示[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51: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论文集.2014

[10].吴满路,张岳桥,廖椿庭,陈群策,马寅生.汶川震后龙门山裂断带地应力状态研究[C].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64: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地应力测量与动力学模拟论文集.2014

论文知识图

龙门山冲断带分段性构造格局飞仙关组层序充填结构特征及模式图(...秦巴地区大地构造简图(据任纪舜等,...龙门山冲断带构造纲要图(据金文正...龙门山冲断带滑脱层分布示意图(据...2) 龙门山冲断带前缘地区侏罗系...

标签:;  ;  ;  ;  ;  ;  ;  

龙门山冲断带论文_邓宾,何宇,黄家强,杨荣军,周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