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论文_马建民,王金秋,肖西山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碳水化合物,可溶性,干旱,小麦,群体,菊芋,油橄榄。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论文文献综述

马建民,王金秋,肖西山[1](2018)在《牧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叁种提取方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简化牧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试验采用3种方法分别提取牛至、苜蓿和菊苣中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方法1用离心管重复提取2次,方法2用带塞的刻度试管不重复提取,方法3在方法2的基础上加入活性炭;然后精密量取适量提取液,加蒽酮试剂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牧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0.02~0.20 mg/mL。3种方法对3个样品检测结果差异均不显着(P>0.05)。方法1中用提取液重复提取2次,操作复杂;方法3中加入活性炭后检测结果偏低;方法2与方法1、方法3相比,操作更简单、结果更准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8年19期)

张家乐,栗孟飞,杨德龙,刘媛,陈菁菁[2](2018)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各器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麦自然群体196个品种(系)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DS)和正常灌溉(WW)条件下,小麦不同发育阶段各器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贡献率,以及主穗粒重的遗传特性及各目标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小麦自然群体各目标性状表型变异广泛,变异系数在7.11%~68.55%(DS)和9.50%~57.37%(WW),多样性指数在0.61~0.93(DS)和0.62~0.88(WW),遗传力在0.24~0.53。各目标性状表型受发育阶段、器官和水分环境的显着影响(F=1.95~(**)~32 775.74~(**))。其中,WSC含量受发育阶段和器官的影响显着(F=32 775.74~(**),11 223.18~(**)),WSC转运率受水分环境的影响显着(F=245.07~(**),274.61~(**)),而WSC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受器官显着影响(F=1 482.96~(**),390.15~(**))。灌浆中期WSC含量与主茎穗粒重之间均表现出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r=0.15~(**)~0.36~(**)),且干旱胁迫条件下相关系数更高(r=0.21~(**)~0.36~(**))。倒二节WSC相关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以及与其他性状表型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最高。通过对灌浆期倒二节WSC积累转运相关性状表型值聚类分析,得到15个灌浆期WSC含量、花前转运率及贡献率较高的品种(系)。(本文来源于《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徐苏男,刘艳虹,李虹仪,陈忠林,李悦[3](2018)在《养分异质条件下结缕草克隆分株生长、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的生理整合》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连接和断开的结缕草分株进行不同的养分处理,研究了养分异质条件下结缕草克隆分株生长、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养分异质条件下,处于中、高养分水平的母株可以显着提高与其相连子株的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高养分下分别提高32.5%、22.1%和24.8%,降低根冠比、可溶性糖及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高养分下分别降低7.7%、15.2%和13.1%,但是对淀粉、纤维素、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着影响.处于中、高养分水平的子株对与其相连的母株生长、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着影响.养分异质条件下结缕草母株对子株生物量、根冠比、可溶性糖及NSC含量有明显的生理整合,其整合强度与养分梯度呈正比,而对淀粉、纤维素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现显着的生理整合效应.子株对母株各项指标都没有显着的生理整合,结缕草母株和子株间是一种单向的生理整合.(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同晓蕾[4](2017)在《苹果叶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与褐斑病抗性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褐斑病(Marssonina mali)是我国苹果树生长季节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导致早期落叶,严重影响苹果的产量和品质。糖作为植物中重要的能量物质和结构组成,也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分子和渗透调节物质,调控着植物体内成千上万的基因表达,参与了植物对病原菌入侵的响应。为探明苹果叶片中蔗糖和山梨醇与褐斑病抗性的关系,本文分析了褐斑病接种条件下苹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及糖代谢关键基因SUSY等表达的变化,研究了山梨醇/蔗糖改变的转基因苹果及不同碳源饲喂对苹果褐斑病抗性的影响,并探索了苹果不同种质资源间叶片糖含量与褐斑病抗性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感病品种‘太平洋玫瑰’(M.domestica Borkh.cv.Pacific Rose/PR)和抗病种‘山定子’(Malus baccata Borkh./S)叶片糖含量和糖代谢对褐斑病入侵的响应结果表明:感病品种‘太平洋玫瑰’叶片接种褐斑病后,蔗糖与葡萄糖含量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且蔗糖含量和葡萄糖含量接种后期均高于未接种,但在‘山定子’中无明显变化。对糖转运和代谢基因的表达分析发现,两个品种在接种褐斑病菌后SWEET基因表达均下降,其中,MdSWEET1.1/1.2、MdSWEET2.4、MdSWEET3.9和MdSWEET3.10的表达变化最为明显,均表现为接种72 h后表达显着降低。接种后随时间的延长,MdSDH1和MdSPS表达量上调。这些结果表明,褐斑病接种对不同抗性材料叶片糖含量影响不同,且对感病品种糖酸含量影响较大,同时也表明糖代谢基因可能参与了叶片对褐斑病原菌的响应调控。2.为探明蔗糖和山梨醇在苹果褐斑病抗性中的作用,本论文分析了叶片蔗糖和山梨醇合成分别抑制的转基因苹果对褐斑病的抗性,并研究不同碳源饲喂苹果叶片对褐斑病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山梨醇合成抑制转基因株系山梨醇含量降低、蔗糖含量增加,抗病性下降,抗病基因表达下调,同时蔗糖合成抑制的转基因苹果叶片中山梨醇含量增加、蔗糖含量下降,抗病性增加,但抗病相关基因表达也下调,且幅度较大。这说明蔗糖和山梨醇含量对褐斑病的调控可能通过抗病基因以外的机制进行。糖饲喂试验进一步表明,饲喂蔗糖后‘嘎啦’苹果叶片褐斑病发病加重,而饲喂山梨醇叶片褐斑病发病较轻。同时,饲喂蔗糖和山梨醇后抗病基因的表达均低于ck叶片,这些结果表明,苹果叶片中山梨醇参与了对褐斑病的抗性,但其作用机制与相关的抗病相关基因表达关系不大。3.为进一步确定糖及糖醇含量与苹果对褐斑病抗性的关系,在课题组前期抗病性评价的基础上,本论文对33种野生种质资源和15种品种种质资源叶片进行了可溶性糖酸含量测定及其与抗病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无论在野生种质资源还是栽培品种中叶片山梨醇、蔗糖、葡萄糖及苹果酸的含量均与抗病性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山梨醇的相关性明显高于蔗糖。4.以上的基因表达分析发现,SUSY基因的表达受褐斑病接种的诱导,为系统分析SUSY在糖代谢和抗病中的作用,本论文系统分析了苹果基因组中SUSY家族基因结构及其表达特性。结果表明,苹果中的11个MdSUS基因分为叁个类型,分别为SUS I,SUS II和SUS III,具有10-14个内含子。表达分析发现,这些MdSUSY在苹果不同组织及果实发育过程中表达模式不同,其中MdSUS2.1在果实中高度表达。在褐斑病接种过程中,MdSUSY1-4表达均受褐斑病的高度诱导。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的MdSUS基因可能在源-库之间的糖代谢和糖利用水平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李加好,冯梅,李志军[5](2015)在《胡杨叶片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特征与叶形变化和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胡杨叶形变化及其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含量随个体生长发育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叶形指数随着胡杨胸径(树龄)的增加以及树冠由基向顶方向而逐渐减小,与树高和胸径均呈现极显着负相关。(2)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与个体发育阶段没有关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以及树冠的不同垂直空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稳定水平;叶片淀粉含量与胸径呈显着负相关,与叶形指数呈显着正相关,与叶片宽度呈极显着负相关;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叶形指数呈显着正相关,与叶片长度呈极显着正相关。综合分析认为,胡杨叶形变化不仅存在于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同时存在于树冠的不同垂直空间,胡杨的叶形变化(异形叶性)是因个体发育阶段的不同而出现的生物学特征。在胡杨叶形指数随个体发育阶段、树冠由基向顶方向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叶片淀粉含量随胸径增加、叶形指数减小和叶片宽度增加而减少;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叶形指数和叶片长度的减小而减少。胡杨叶片淀粉、可溶性蛋白代谢可能在其叶片长度和宽度变化中具有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赵孟良,王丽慧,孙雪梅,李屹,李莉[6](2015)在《干旱胁迫下菊芋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分配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芋1号、青芋2号2个菊芋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聚乙二醇PEG-6000胁迫浓度(0、10%、20%、30%)及不同控水胁迫强度(轻度、中度、重度)2种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的方式对其不同部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在处理不同时间后的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PEG胁迫下,青芋1号、青芋2号叶片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增加而增加;青芋1号茎中随着胁迫时间增加变化趋势不同,青芋2号在PEG浓度为30%、胁迫24 h时效果最明显;青芋1号、青芋2号根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着胁迫时间增加均增加;在不同控水强度胁迫下,青芋1号叶片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青芋2号叶中呈上升趋势;青芋1号、青芋2号茎中均随着控水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青芋1号根中随着控水时间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青芋2号根中变化不同,但差异不大。(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02期)

马召朋,栗孟飞,杨德龙,陈晓平,陈菁菁[7](2014)在《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茎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与籽粒灌浆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抗旱性有显着差异的两个冬小麦品种为材料,在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灌浆期主茎旗叶和不同节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积累转运与籽粒灌浆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器官WSC含量,WSC转运率、WSC贡献率、主穗粒重和灌浆速率均受水分环境、发育阶段和/或器官更为显着的调控,但不同因子对各性状表型影响具有显着的特异性。小麦灌浆期不同器官WSC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品种陇鉴19不同器官WSC含量峰值时间与正常灌溉相同,均在花后18d,而水分敏感品种Q9086在花后12d。干旱胁迫显着提高了不同器官WSC含量,促进了花前WSC转运,及其对籽粒粒重的贡献,其效应在陇鉴19主茎穗下节和倒二节更为显着,其WSC含量分别高达196.83和242.35mg/g DW,WSC转运率高达66.15%和63.21%,WSC贡献率高达12.48%和8.67%。干旱胁迫缩短了籽粒灌浆进程,但陇鉴19较Q9086仍保持较高的灌浆速率和较大主穗粒重。小麦不同器官WSC含量与主穗灌浆速率以及WSC转运率与贡献率均呈正相关,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这种相关性更高。说明,干旱胁迫能促进小麦各器官WSC积累和转运,尤其是花前在穗下节和倒二节积累更多的WSC对补偿籽粒灌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杨德龙,栗孟飞,程宏波,柴守玺,李唯[8](2014)在《干旱调控下小麦RIL群体灌浆期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转运的遗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麦RIL群体(陇鉴19×Q9086,F8)120个株系及其亲本为供试材料,研究雨养(DS)和正常灌溉(WW)条件下,小麦灌浆期不同发育阶段主茎不同节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的贡献率,以及穗粒重的遗传特点及各目标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小麦RIL群体各目标性状变异广泛,变异系数在2.7%~62.1%(DS)和1.9%~52.1%(WW),多样性指数在0.61~0.90(DS)和0.64~0.89(WW),且存在超亲分离.各目标性状表型受基因型、水分环境、节位和发育时期的显着影响.其中,WSC含量受发育时期的影响较大,WSC转运率具有显着的水分和节位主导效应,而WSC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受基因型、节位和水分的共同作用.开花初期和灌浆中期WSC含量、花前WSC转运率对籽粒的贡献率之间普遍表现为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且干旱条件下其相关系数更高.各目标性状的遗传力较低(hB2在干旱条件下为0.31~0.56,灌溉条件下为0.44~0.67),控制各目标性状的遗传基因对数在6~29对(DS)和3~19对(WW).表明该群体对所考察性状有贡献的等位基因在其后代群体中得到广泛分离,其表达易受水分环境的影响,符合典型数量性状特点.(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黄海,常莹,吴春胜,胡文河,谷岩[9](2014)在《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探讨其与茎秆强度的相关性,以揭示玉米的抗倒伏机制,为玉米抗倒伏高产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抗倒伏性能不同的2个玉米品种先玉420(抗倒伏性差)和益丰29(抗倒伏性强)为试验材料,设定5,6,7,8,9,10,11万株/hm2共7个群体密度处理,分别在抽雄期(07-23)和灌浆初期(08-05),测定玉米基部向上第3、4、5节可溶性糖、淀粉、矿质元素(N、K、Si、Ca、Mg、Zn)和茎秆强度,同时分析茎秆强度与可溶性糖、淀粉和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2个玉米品种第3~5节可溶性糖、淀粉、矿质元素含量和茎秆强度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茎秆各项指标的最高值因品种、节间和生育时期的不同而差异明显。在同一生育时期同一群体密度下,益丰29 3个节平均各项指标均高于先玉420,第3和4节各项指标随群体密度的变化较第5节敏感;各节间相比,2个玉米品种第3、4节矿质元素含量均高于第5节。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各节间茎秆强度与可溶性糖、淀粉和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不同,但各节间茎秆强度均与Si含量呈极显着正相关。【结论】过高的群体密度会影响茎秆基部各节间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元素的含量,进而影响其抗倒伏性能。在实际生产中,应在因地制宜、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于灌浆前期适当喷施叶面肥或追施微量元素肥料,以提高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周洲[10](2013)在《叶施锌和硼对油橄榄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油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据《Scientia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2013.08.033),来自伊朗Shahid Chamran大学的S.Saadati等人研究了叶面喷施锌和硼对3个油橄榄品种在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油含量的影响。油橄榄的生产管理依赖于生长环境和品种类型。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叶面施锌和硼对3个品种油橄榄(Keylet、Coronaiki和Mission)果实品质的影响。供试树分别于盛花期和花后15天两次喷施硫酸锌(0.25%)、硼酸(0.25%)、硫酸锌(0.25%)+硼酸(0.25%)。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本文来源于《中国果业信息》期刊2013年12期)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小麦自然群体196个品种(系)为研究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DS)和正常灌溉(WW)条件下,小麦不同发育阶段各器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转运率及其对籽粒贡献率,以及主穗粒重的遗传特性及各目标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两种水分条件下,小麦自然群体各目标性状表型变异广泛,变异系数在7.11%~68.55%(DS)和9.50%~57.37%(WW),多样性指数在0.61~0.93(DS)和0.62~0.88(WW),遗传力在0.24~0.53。各目标性状表型受发育阶段、器官和水分环境的显着影响(F=1.95~(**)~32 775.74~(**))。其中,WSC含量受发育阶段和器官的影响显着(F=32 775.74~(**),11 223.18~(**)),WSC转运率受水分环境的影响显着(F=245.07~(**),274.61~(**)),而WSC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受器官显着影响(F=1 482.96~(**),390.15~(**))。灌浆中期WSC含量与主茎穗粒重之间均表现出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r=0.15~(**)~0.36~(**)),且干旱胁迫条件下相关系数更高(r=0.21~(**)~0.36~(**))。倒二节WSC相关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以及与其他性状表型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最高。通过对灌浆期倒二节WSC积累转运相关性状表型值聚类分析,得到15个灌浆期WSC含量、花前转运率及贡献率较高的品种(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论文参考文献

[1].马建民,王金秋,肖西山.牧草中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叁种提取方法的比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8

[2].张家乐,栗孟飞,杨德龙,刘媛,陈菁菁.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各器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相关性状遗传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8

[3].徐苏男,刘艳虹,李虹仪,陈忠林,李悦.养分异质条件下结缕草克隆分株生长、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的生理整合[J].应用生态学报.2018

[4].同晓蕾.苹果叶片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与褐斑病抗性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5].李加好,冯梅,李志军.胡杨叶片碳水化合物及可溶性蛋白特征与叶形变化和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J].植物研究.2015

[6].赵孟良,王丽慧,孙雪梅,李屹,李莉.干旱胁迫下菊芋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及分配规律[J].江苏农业科学.2015

[7].马召朋,栗孟飞,杨德龙,陈晓平,陈菁菁.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茎叶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与籽粒灌浆的关系[J].草业学报.2014

[8].杨德龙,栗孟飞,程宏波,柴守玺,李唯.干旱调控下小麦RIL群体灌浆期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与转运的遗传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14

[9].黄海,常莹,吴春胜,胡文河,谷岩.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0].周洲.叶施锌和硼对油橄榄果实成熟期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油含量的影响[J].中国果业信息.2013

论文知识图

不同水分处理下不同生育期可溶性碳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对比苜蓿预干草青贮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羊草和赖草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放牧前后不同部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不同部位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季...

标签:;  ;  ;  ;  ;  ;  ;  

可溶性碳水化合物论文_马建民,王金秋,肖西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