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械与材料学院学科建设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李薪茹[1](2020)在《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新一轮智能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席卷全球,智能经济、数字经济以及技术经济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基于云计算、区块链以及大数据的人工智能产业在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同时,驱动基础产业链条向应用高级链条转变,对传统产业结构引起重大变革,推动社会生产力整体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面对智能产业的新需求,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结构调整中开展了系列行动及措施,但为何仍出现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之间适配性不足的问题?那么,我国高职院校对专业结构应如何进行调整?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职业教育发展中永恒和经典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以产业需求为背景和前提,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中适配性不足的问题。笔者围绕要研究的问题,进一步细化为若干子问题:(1)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是什么?(2)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包括哪几个层面?主要表现形式有几种及具体内容包括什么?(3)高职院校开展专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4)如何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及院校规则?行进中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何以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发展和超越?如何实现其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围绕上述问题,基于概念分析和研究设计,解释和剖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适配理论构建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研究运用历史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分为总-分-总三个部分,第三章为第一大部分(总),从宏观整体上分析了我国整个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产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关系及程度,从高职院校内部、内外部、外部三个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种适配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适配性不足的根源。第四章到第七章为第二大部分(分),为研究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选取了人工智能(类)专业作为案例,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大数据统计分析等方式,分别从“专业-职业岗位群”“专业类-行业”“专业大类-产业”三个层面探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理念、方式及特征。第八章为第三大部分(总),通过深入的案例研究,总结规律性经验及原则,构建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动态模型,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应遵循的逻辑、采取的措施。本研究致力于对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为如何同时产生经济和教育绩效的问题作出解释,推动专业结构调整研究在解决产教适配问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整体调整来看,其宏观政策为产业需求发展以及专业结构调整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支持。第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是临界的失衡。具体表现在政府、市场及高职院校三个层面。第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行动呈现专业结构调整逐渐趋于理性和客观、专业结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以及专业结构调整中采取“非均衡”的调整方式的特征。第四,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实践动态来看,未来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呈现以下几种趋势和走向,一是学科交叉融合和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将成为今后专业结构调整的主流趋势;二是从产业发展方式来看,继续加强我国高职院校专产学研合作促进知识应用与转化的力度;三是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在未来几年职业教育将迎来较好的发展趋势。
翟秋月[2](2020)在《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个案研究》文中提出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成效显着,在实践课程和竞赛活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本研究以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为典型案例,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探究创新创业的课程和典型案例,分析并记录创新创业课程管理教师和参与同学的切身感受及对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理解。研究通过文本分析和资料整合等方式对创新创业课程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将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分为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竞赛课程三种类型,分别对这三种不同的类型课程的内部结构、实践模式、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阐释了不同类型的课程在实践过程中的内在机理和组织管理分工。通过研究发现,X高校打造了“竞赛体系、保障条件、运行模式、激励机制”四位一体的学生创新实践工作体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及学会交流、学会承担责任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经验是构建大学生创业园、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业实践基地三维一体的创业教育平台。有特色的地方在于形成以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为基础,以实践项目为载体,以竞赛为支撑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有大学生主题创新区、卓越工程师培训项目、创新实践工程等特色项目,注重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兴趣为驱动。组建有机电学院科协等一系列创新创业学生组织及机器人研创班等创新创业班级。学校管理老师及各个学院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或者举办百余项国际级、国家级、省市级、校级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的参与度高、获奖成果多。当前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创新创业理论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授课方式比较传统;实践课程校企协作深入程度还不够,大学生主题创新区师资力量还不够均衡;学生不知道如何寻找参加创新创业竞赛需要的资源信息,军工涉密竞赛项目进行商业化推广的难度大等问题。提出的建议有对创新创业理论课程进行重新规划,改进教学方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对于校内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师资力量进行优化;给参加创新创业竞赛的同学更多培训或者指导等等。论文全面展示了X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情况,系统总结了X高校在课程设置、管理机制和教学实践等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并提出了的相应的建议,本研究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成效,促进校际交流、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更高层次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林旭[3](2019)在《M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不断投入,大型仪器对科学研究和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价格非常昂贵,大型仪器设备也是整个社会的稀缺资源,具有一定的广泛社会需求必须进行开发共享。因此大型仪器设备如何进行有效质量管理使用是高校管理者的重要内容,M高校理工类项目在学校目前科研经费所占的比重约有75%用于采购了许多昂贵的大型仪器,在对全校大型仪器使用者进行问题调查后发现不少问题:如大型仪器质量管理机制不完善,没有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流程、缺乏有效考核激励制度、没有形成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没有用质量工具来分析质量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如何对M高校大型仪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成为当前重中之重。本论文基于对M高校大型仪器进行全面质量管理TQM,调整组织结构建立校QC小组对大型仪器的质量进行质量保证(QA)、质量目标规划、大型仪器平台的质量控制(QC)并利用质量控制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大型仪器使用中的出现的质量问题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首先利用因果图来分析仪器质量问题原因;其次利用分层法来找出影响质量关键因素,再次利用相关法找出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制定对策处理质量问题,最后利用直方图来和控制图等质量工具来判断调整后加工误差和工序是否处于质量受控状态。本文基于大型仪器质量管理需求为主体,对实验室安全的全过程安全监控管理,对质量信息系统进行测试以及质量效益分析,使大型仪器能充分真正发挥其价值。通过TQM全面质量管理,完善了M高校大型仪器共享质量管理制度;大型仪器的故障问题和数据处理也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大型仪器的质量使用全过程得到安全保障控制,用户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本文研究对各个高校大型仪器质量管理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大型仪器平台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吴艳玲[4](2019)在《教授治学视角下学院学术委员会建设研究 ——以Z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授治学是高校教授凭借学术权力治理学术事务的大学理念和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长期教育改年)》指出,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学术委员会是高校最高的学术机构,是完善高校学术治理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授治学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教授治学和学术委员会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前者是后者的根本目的,后者是前者的重要实现途径。在高校管理重心下移的背景下,学院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完善学院学术治理体系的需求迫在眉睫。秉承教授治学的理念,Z大学积极推进学院学术委员会建设。本案例主要通过调研座谈方式,按“学部全覆盖、学院有重点”的原则,选择了6个学部的12个学院进行专题调研。探讨了以学院学术委员会为主体的学术治理体系,剖析在教授治学理念指导下学院学术委员会建设现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设策略。本文分成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分析了研究的背景、意义、相关文献综述和教授治学、学院学术委员会的概念;第二章回顾了教授治学和学院学术委员会发展历程;第三章以Z大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作为案例,全面分析了教授治学视角下Z大学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发展历程、职能、组成结构、运行系统以及功能;第四章分析了Z大学学术委员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治理定位不清晰;运行机制不健全;能力建设待加强;委员参与积极性不够高。第五章探讨了完善学院学术委员会深入推进教授治学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明确治理定位,理顺学术委员会在学院治理体系中的关系;健全运行机制,保障学术委员会的正常运转;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学术委员会的履责水平;提升学术委员会委员素质,增强学术委员会的凝聚力。
李国香[5](2019)在《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文中提出中国顺利加入《华盛顿协议》代表着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工程人才的跨国流动。在对工科毕业生的专业认证方面,虽然《华盛顿协议》针对毕业生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评价要求,但该指标是一个国际通用的素质评价标准框架,缺少具有本国特色的评价指标。在立足北京,服务北京发展的北京市属高校中,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已认证专业的工科毕业生的素质现状怎样?企业单位对已通过认证专业工科毕业生有怎样的期待要求?以及如何提高工科毕业生的素质等都是亟待研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基于文献及访谈的基础上,借助能力素质理论编制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以北京工业大学通过专业认证的8个专业的工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对收集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效度检验以及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等方式最终确定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借助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对前期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再次发放问卷,测量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的达成度。通过对达成度数据的分析并结合案例访谈,对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进行评价。最后,在评价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周龙早,吴丰顺,吴懿平[6](2018)在《电子封装技术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围绕获教育部批准建立并在全国最早开展本科教学的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对该专业的建设经费投入、制定专业建设目标、确立建设思路和推进综合改革、设置课程体系、保证教学正常有序运行的概况;列举了该专业取得的成果,如培养的学生优秀、在全国率先编写教学教材、科研水平高、获得同行和外界的一致好评等。总结了该专业用9年时间成为国内本专业的领跑者的经验如下:利用本校工科优势、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学、注重实验和实习。最后指出今后的工作重点。
徐吉洪[7](2017)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创新的产物,其目的是统筹利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资源,重点支持共建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和质量,引领、辐射并带动地方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中央政府“将省部共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精神的指引下,“省部共建”已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与时俱进的政策品质:从中西部的区域性政策到覆盖全部省级行政区划单位的全国性政策,从“单一”的政策成为一项“政策群”,“省部共建”政策的重心直接指向地方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加快了“省部共建”的步伐,加大了“省部共建”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政策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继续推进“省部共建”,需要促进政策的有效运行,并不失时机地对政策进行完善与创新。论文以G大学为案例,运用文献分析与政策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申报过程、运行成效及执行差距进行全面审视与考察,从而提炼和总结“省部共建”的政策内涵,提出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六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第二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廓清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现有研究的现状、进展及不足,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确立本研究的视角、方法及内容框架。在“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部分,主要从历史纵切面考察了“省部共建”制定的背景,研究了“省部共建”政策渐进变迁的过程;从现实横切面厘清了“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提炼了“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论文研究者认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地方高校“省部共建”已成为一项日趋成熟的制度。第二部分,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部分是案例研究,即以G大学为个案,紧紧围绕教育部与省级地方政府签订的“省部共建”协议书,对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的成效与执行差距进行深入研究。“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部分,主要从G大学自身组织转型的“内部因素”与G大学所处的政策环境等“外部变量”两个维度,阐述了 G大学是如何成为“省部共建”高校的。“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部分,论文从G大学“省部共建”以来在“学校身份”、“办学理念”、“学术水平”等三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显着变化,印证了“这些成绩的取得,同G大学进入省部共建是紧密相关的”这一观点。“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部分,论文从政府-高校、教育部直属高校-共建高校、共建高校内部治理等三个视角,从G大学“办学经费”、“对口支持与合作”、“机构设置”等三个方面入手对“省部共建”政策执行者的行为实践进行了审视,深入剖析了其中的执行差距。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内容作了回顾与总结,从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政策成效与执行差距等三个方面提炼了“省部共建”学理内涵。为完善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论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中央政府要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省级政府要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地方高校要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周花,刘兴军,任磊,戴李宗,彭栋梁,熊晓鹏,肖祖法[8](2017)在《建设面向全校开放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平台》文中研究指明厦门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是2012年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国家级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该实验教学中心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面的学生,开设面向本专业的A类专业实验课程、面向校内相关理工科专业的B类材料基础实验课程以及面向全校各专业的C类材料通识实验课程。通过分层次、分体系的实验课程设置,教学科研协同发展和校企联合培养的实验教学模式,以及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实验室对全校师生的开放,全面提高实验中心的辐射示范作用。
刘燕,孙栋[9](2016)在《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以A大学为例》文中认为成本核算是一个经济学范畴的概念,在市场经济下任何类型的组织要想在竞争中取胜,都必须走降低成本、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道路。高等学校虽然与企业不同,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最终目标,但为了提高办学效益,降低运营风险,同样也需要对成本进行计量与控制。由于目前教育成本核算在高校管理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现状,借鉴以前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在会计核算系统之外,单独设置成本核算系统,运用会计调整法进行高校教育成本的归集与核算,为当前的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提供新的理论借鉴和实践参考。
路大勇[10](2014)在《省属一般工科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结构与发展方向的研究与思考——以吉林化工学院为例》文中指出省属一般工科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成形相对较晚是其发展的不利特点。结合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历程,分析学科和专业现状,剖析了省属一般工科院校的生源危机和学科发展危机,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优势产业、扩充就业面方面,提出优化现有专业结构,加强专业特色建设,并提出面向未来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结构规划和发展方向。
二、机械与材料学院学科建设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与材料学院学科建设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问题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一、高职院校 |
二、专业结构调整 |
三、产业需求 |
四、人工智能(类)专业 |
第三节 已有研究梳理与述评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研究意义 |
二、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五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图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适配理论 |
一、适配理论的缘起 |
二、适配理论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分析 |
一、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理论的学理引入 |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
第三节 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审思 |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
一、我国职业岗位群变化分析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与职业岗位群适配性分析 |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
一、我国行业分布变化分析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类与行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
一、我国三次产业规模发展的变化 |
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的调整 |
三、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大类与三次产业需求适配性分析 |
第四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现实之殇 |
一、专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口率不髙 |
二、专业结构调整机制不健全,盲目跟风缺乏品牌特色 |
三、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宏观有序与局部失序 |
第五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现实之殇的根源探寻 |
一、专业结构调整中市场临界机制的失衡 |
二、专业结构调整中政府临界弹性的失调 |
三、专业结构调整中院校临界依赖关系的僭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案例选取分析——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 |
第一节 理论分析及研究框架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设计 |
一、案例研究方法 |
二、案例选择 |
三、资料收集与研究信效度 |
第三节 案例描述 |
一、案例背景 |
二、产业需求与专业结构调整适配层次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结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学生职业能力诉求—掌握职业性创新能力 |
二、高职院校及教师诉求—学科交叉思维培养“AI+复合型人才” |
三、企业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型、智慧型人才链的形成 |
第二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专业规模扩建与控制并行发展,满足市场弹性需求 |
二、人工智能专业分布于不同院系,满足职业岗位群差异化需求 |
三、拓展“异功同构”与“同功异构”的专业功能,满足消费者偏好转移性需求 |
第三节 面向职业岗位群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正在向中高职衔接与普职融通多轨并行转变 |
二、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趋于理性化和客观化 |
三、人工智能专业的调整逐步从学科交叉融合走向专业空间的多维拓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新技术理念驱动AI行业层次结构变革 |
二、新就业理念驱动AI行业技术迭代 |
三、新职业理念驱动“AI+行业”与“行业+AI”形成涟漪效应 |
第二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非替代性选择和扩建人工智能“新兴行业-专业类” |
二、非竞争性补贴和扶持人工智能“潜能行业-专业类” |
三、非均衡性以优带劣方式布局人工智能“优势行业-专业类” |
第三节 面向行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人工智能专业类布局集中趋势明显,分布于少数专业类别 |
二、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更加重视“非协同”模块化发展方式 |
三、人工智能专业类调整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多样化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的调整 |
第一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理念 |
一、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业态赋能产业全链条应用场景落地实施 |
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助力产业技术革命 |
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驱动产业集聚效应最大化 |
第二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方式 |
一、增设人工智能专业大类办学点,扩大产业规模效应 |
二、增加人工智能专业大类类别,扩大产业多元效应 |
三、布局人工智能专业大类梯形空间,扩大产业联动效应 |
第三节 面向三次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大类调整的基本特征 |
一、依靠增设专业大类和专业点数量的方式扩建规模 |
二、调整理念逐步从规模效应向层次效应转变 |
三、开设院校增量向中小城市和职业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延伸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及对策 |
第一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基本原则 |
一、调整理念:坚持多学科、多领域“融通、跨界”的原则 |
二、调整目标:坚持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原则 |
三、调整过程:坚持产业需求与人力资源诉求协同发展的原则 |
四、调整行动:坚持政策引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原则 |
第二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动态模型构建 |
第三节 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一、设定专业结构调整目标流程 |
二、完善专业结构调整外部需求环境调研机制 |
三、制定专业结构调整内部要素衔接计划 |
四、建立专业结构调整质量评价反馈与诊改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2 我国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学科负责人、团队建设人员及 、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生版) |
附录4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院版) |
附录5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学校版) |
附录6 高职院校人工智能(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企业版)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2 本研究的必要性 |
1.3 本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关于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研究 |
1.5.2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 |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创新创业课程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新教育 |
2.1.2 创业教育 |
2.1.3 创新创业教育 |
2.1.4 创新创业课程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创新创业课程生态系统理论 |
2.2.2 创新创业活动课程理论 |
2.2.3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策略理论 |
2.2.4 创业型工程人才培养的E-CDIO模型理论 |
第三章 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结构性分析 |
3.1 X高校创新创业理论课程 |
3.1.1 创新创业理论课程概况 |
3.1.2 理论课程开设的目的 |
3.1.3 理论课程的实施方式 |
3.1.4 理论课程实施效果及评价 |
3.2 X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
3.2.1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概况 |
3.2.2 实践课程开展的目的 |
3.2.3 实践课程的实施方式 |
3.2.4 实践课程实施效果与评价 |
3.3 创新创业竞赛 |
3.3.1 创新创业竞赛概况 |
3.3.2 创新创业竞赛开展的目的 |
3.3.3 创新创业竞赛的实施方式 |
3.3.4 创新创业竞赛实施效果及评价 |
第四章 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典型案例分析 |
4.1 创新创业理论课程案例 |
4.2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建设典型项目案例 |
4.2.1 自动化学院大学生主题创新区 |
4.2.2 机电学院机器人研创班 |
4.2.3 卓越工程师培训项目 |
4.3 创新创业竞赛获奖项目的典型案例 |
4.3.1 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项目案例分析 |
4.3.2 第四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金奖项目分析 |
4.3.3 “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获奖经验分析 |
第五章 创新创业课程的组织与管理 |
5.1 创新创业课程管理部门协调配合 |
5.2 创新创业课程实施部门分级管理 |
5.2.1 校级管理老师统筹规划 |
5.2.2 各个学院师生齐力协作 |
5.2.3 创客空间内外协同助力 |
5.3 创新创业课程学生组织自主管理 |
5.3.1 校级学生组织 |
5.3.2 院级学生组织 |
第六章 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特色、问题与建议 |
6.1 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与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6.1.1 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6.1.2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6.1.3 创新创业竞赛实施的问题与建议 |
6.2 创新创业组织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6.2.1 创新创业组织管理部门存在的问题 |
6.2.2 创新创业组织管理部门的建议 |
6.3 本论文研究结论 |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及学术论文 |
致谢 |
(3)M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全面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理论与综述 |
2.1 质量管理 |
2.2 全面质量管理(TQM) |
2.3 文献综述 |
2.3.1 全面质量管理研究 |
2.3.2 仪器质量管理研究 |
第3章 M高校大型仪器共享管理问题现状及质量策划 |
3.1 M高校大型仪器发展历程 |
3.2 对M高校大型仪器使用者进行问题调查 |
3.3 M高校大型仪器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3.4 建立校级QC小组提高质量意识调整组织结构 |
3.5 质量流程体系的优化 |
3.5.1 质量流程规划 |
3.5.2 对大型仪器质量智能动态过程化管理 |
3.6 质量信息化的建设 |
3.6.1 大型仪器质量信息化具体形象化 |
3.6.2 对大型仪器建立具体质量信息管理与开放设置 |
第4章 利用质量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质量控制 |
4.1 M高校大型仪器的数据质量分析 |
4.2 利用因果图分析原因 |
4.3 利用分层法找出影响质量关键因素 |
4.4 利用相关图找出关联因素 |
4.5 利用直方图来判断调整后状态 |
4.6 利用控制图分析调整工序 |
4.7 质量工具的综合使用 |
4.7.1 校企共享项目简介 |
4.7.2 分析现状问题制定方案 |
4.7.3 对策的研讨和实施 |
4.7.4 改进结果确认 |
4.7.5 质量工具小结 |
4.8 对大型仪器质量使用者进行培训考核 |
4.9 对M高校大型仪器信息系统质量测试 |
4.10 总结 |
第5章 M高校大型仪器全面质量管理的改进效果评价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论文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教授治学视角下学院学术委员会建设研究 ——以Z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关于教授治学的相关研究 |
1.3.2 关于校级学术委员会的相关研究 |
1.3.3 关于学院学术委员会的相关研究 |
1.4 核心概念 |
1.4.1 教授治学 |
1.4.2 学术委员会 |
1.4.3 学院学术委员会 |
1.5 研究框架和方法 |
1.5.1 研究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6 拟解决问题和创新点 |
2 教授治学理念与学院学术委员会设置的历史演进 |
2.1 教授治学理念的历史演进 |
2.1.1 国外教授治学理念的历史演进 |
2.1.2 国内教授治学理念的历史演进 |
2.2 我国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发展历程 |
2.2.1 1917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萌芽阶段 |
2.2.2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沉寂阶段 |
2.2.3 改革开放至今的重生发展阶段 |
2.3 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发展历程 |
2.4 教授治学与学院学术委员会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 |
2.4.1 教授治学是学院学术委员会建设的价值基础 |
2.4.2 学院学术委员会是深入推进教授治学的重要平台 |
2.4.3 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 |
3 Z大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建设概况 |
3.1 Z大学学校学术委员会体系 |
3.2 Z大学学院学术治理结构 |
3.3 Z大学学院学术委员会概况 |
3.3.1 从教授委员会到学术委员会的发展路径 |
3.3.2 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对比 |
3.3.3 从教授委员会到学术委员会的意义 |
3.4 Z大学学院学术委员会运行系统的构建 |
3.4.1 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的产生方式及组成结构 |
3.4.2 学院学术委员会的一般职责 |
3.4.3 学院学术委员会的重点职责 |
3.4.4 学院学术委员会的治学现状 |
3.4.5 学院学术委员会运行程序及制度建设 |
3.4.6 学院学术委员会和各类组织机构的关系 |
4 教授治学视角下学院学术委员建设的问题与不足 |
4.1 治理定位不清晰 |
4.2 运行机制不健全 |
4.3 能力建设待加强 |
4.4 委员参与积极性不够高 |
5 完善学院学术委员会深入推进教授治学的对策建议 |
5.1 明确治理定位,理顺学术委员会在学院治理体系中的关系 |
5.2 健全运行机制,保障学术委员会的正常运转 |
5.3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学术委员会的履责水平 |
5.4 提升学术委员会委员素质,增强学术委员会的凝聚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Z大学学院教授治学与学院学术委员会建设访谈提纲 |
D.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5)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华盛顿协议》及其对工科毕业生的影响 |
1.1.2 我国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 |
1.1.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华盛顿协议》及其对工科毕业生素质要求方面 |
1.3.2 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方面 |
1.3.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方面 |
1.3.4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1.4 研究目的、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华盛顿协议》 |
2.1.2 素质 |
2.1.3 工科毕业生素质 |
2.1.4 北京市属高校 |
2.2 理论基础 |
2.2.1 OBE成果导向理论 |
2.2.2 能力素质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初始评价指标构建 |
3.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要素提取思路 |
3.2 基于文献梳理提取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要素 |
3.3 基于访谈及讨论确定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要素 |
3.4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初始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4.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数据来源 |
4.2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数据得分情况分析 |
4.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1 因子提取及命名 |
4.4 验证性因子分析及信度检验 |
4.5 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 |
4.5.1 建立层次结构 |
4.5.2 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
4.5.3 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研究 |
5.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分析 |
5.1.1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问卷发放基本信息 |
5.1.2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具体信息 |
5.1.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达成度具体分析 |
5.2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研究 |
5.2.1 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分析的相关研究与提纲设置 |
5.2.2 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分析的对象选取 |
5.2.3 工科毕业生素质案例分析的特征选取 |
5.3 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现状与问题分析 |
5.3.1 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5.3.2 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不健全 |
5.3.3 教育质量未得到持续性改进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高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的改进措施 |
6.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
6.1.1 增强《华盛顿协议》提高工科毕业生素质的实效性 |
6.1.2 落实“以学生为本”教育观 |
6.1.3 立足多元化人才培养理念,分层次制定工程人才素质培养标准 |
6.1.4 完善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
6.2 构建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体系 |
6.2.1 完善师资设备,提升工科毕业生英语的沟通表达能力 |
6.2.2 加强实践,提高工科毕业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
6.2.3 借助翻转课堂,促进工程知识的建构 |
6.2.4 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培养 |
6.3 严把持续性改进的质量观 |
6.3.1 促进学生参与,全方位综合监控教学质量 |
6.3.2 建立学生信息追踪反馈制度,促进毕业生素质的持续性改进 |
结论 |
研究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研课题 |
致谢 |
(6)电子封装技术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建立 |
(一) 投入专业建设经费, 制定专业建设目标 |
(二) 确立建设思路和推进综合改革 |
(三) 设置课程体系, 保证教学正常有序运行 |
二、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发展 |
(一) 培养的学生优秀 |
(二) 在全国率先编写教学教材 |
(三) 科研水平提高 |
(四) 获得同行和外界的一致好评 |
三、电子封装技术专业快速发展的经验总结 |
(一) 华中科技大学的工科优势 |
(二)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
(三) 注重教学 |
(四) 注重实验和实习 |
四、结束语 |
(7)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注 |
二、基于“省部共建”政策对我国高校发展的影响 |
三、基于论文研究者的工作经历与研究旨趣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公共政策过程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研究 |
四、教育政策运行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第四节 核心概念 |
一、教育政策 |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
三、省部共建 |
四、政策运行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确立与发展 |
第一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确立的背景 |
一、政治背景:政府机构改革 |
二、经济背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三、教育背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演进 |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萌生与兴起(2004-2007) |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发展与探索(2008-2011)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的调整与深化(2012-至今) |
第三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主体 |
第四节 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特点 |
一、“省部共建”主体的多元化 |
二、“省部共建”布局的区域性 |
三、“省部共建”内容的全面性 |
四、“省部共建”府际关系的协同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大学“省部共建”的基础与过程 |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办学基础 |
一、G大学经历的四次组织转型 |
二、G大学组织转型发生的变化 |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的政策环境 |
一、国家的宏观政策:科教兴国与高等教育强国 |
二、浙江的区域政策:科教兴省与高等教育强省 |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战略的确立 |
一、“四校合并”:G大学“省部共建”的外生变量 |
二、“抓质量,建名校”:G大学“省部共建”的内生变量 |
第四节 G大学“省部共建”确立的过程 |
一、G大学-浙江省政府的良性互动:G大学“省部共建”的前提 |
二、教育部-浙江省的互动协商:G大学“省部共建”的关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分析 |
第一节 “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身份” |
一、大学身份:内涵与意义 |
二、“省部共建”:进一步巩固了G大学省属高校“排头兵”的地位 |
三、“省部共建”:G大学由“地方军”走向“国家队” |
第二节 “省部共建”更新了G大学的办学理念 |
一、“省部共建”进一步明确了G大学的办学定位 |
二、“省部共建”实现了G大学发展主线的转移 |
三、“省部共建”使G大学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方向 |
第三节 “省部共建”提高了G大学的学术水平 |
一、“省部共建”丰富了G大学的学术资源 |
二、“省部共建”提升了G大学的学术序位 |
三、“省部共建”促进了G大学核心指标的跨越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 |
第一节 G大学“省部共建”办学经费政策的执行差距 |
一、中央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
二、浙江省政府模棱两可的“省部共建”经费支持政策 |
第二节 G大学“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的执行差距 |
一、“完整”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形式 |
二、“权宜”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内容 |
三、“打折”的“省部共建”对口支持与合作过程 |
第三节 G大学“省部共建”机构设置的执行差距 |
一、“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设置:非独立性与附属性 |
二、“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职能:象征性与符号性 |
三、“省部共建”工作机构的人员:非专业性与兼职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
第一节 “省部共建”:我国地方高等教育治理的重要探索 |
一、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渐进演进:均衡配置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制度安排 |
二、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成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探索 |
三、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执行差距:结果的差距与行动的偏离 |
第二节 完善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的思考 |
一、中央政府:加强“省部共建”的顶层设计 |
二、省级政府:强化“省部共建”的主体责任 |
三、地方高校:增强“省部共建”的办学自觉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建G大学协议书 |
附录B: 受访对象一览表 |
附录C: G大学“省部共建”政策运行访谈提纲 |
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有志有力有物相之——一位山里放牛娃的博士学位论文后记 |
(8)建设面向全校开放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1 以学生为本构建多学科、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
1.1 课程套餐A:全程化、三层次、一体化的专业实验教学 |
1.2 课程套餐B:学科间交叉和融合的基础实验教学 |
1.3 课程套餐C:科普与创新兼顾的通识实验教学 |
2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符合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的实验教学模式 |
2.1 建立教学科研协同发展的实验教学模式 |
2.2 形成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实验教学模式 |
3 建立自主开放式的管理模式 |
4 结束语 |
(9)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以A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目前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现状 |
二、制约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要原因 |
(一)高校会计制度核算基础为收付实现制 |
(二)高校没有成本核算的内部动力 |
(三)国家尚未制定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详细统一的方法 |
三、教育成本核算的思路设计 |
(一)我国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模式介绍 |
(二)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模式设计主要思路 |
1. 借助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发独立于会计核算系统之外的成本核算软件 |
2. 适当引入企业的作业成本法,对间接教育成本进行分配 |
3. 理清教育成本包含的内容 |
4. 具体确定相关间接成本分配动因 |
四、教育成本核算模式的实证研究设计———以A大学为例 |
(一)从会计核算系统提取与教育成本有关的原始数据 |
(二)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权责发生制调整,首先剔除基本建设支出及其他资本性支出。 |
(三)调整其他不应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 |
(四)将本年年末已超过三年的应收款项逐个分析,应计入本年支出的共计1500.28万元,全部是教学辅助单位的支出,根据各学院学生折合数进行分配。 |
(五)计算应计入本年支出的累计折旧金额 |
(六)经过以上几个步骤的归集和分配,我们可以计算出2015年A大学各教学学院的教育成本。 |
五、结论展望 |
(一)教育成本核算系统,要求有完善科学的会计核算数据做基础 |
(二)成本动因的确定有一定难度 |
(三)教育成本核算结果应用 |
(10)省属一般工科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结构与发展方向的研究与思考——以吉林化工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本科专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
二、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的现状 |
三、作为省属一般院校的我校生源危机与材料学科发展危机的思考 |
四、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专业结构规划与发展方向的思考 |
(一) 面向我省经济建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力打造的千亿级支柱优势产业 |
(二) 以扩充就业面为目标, 打造各专业的特色, 提高办学质量, 避免各专业毕业生之间的就业竞争 |
(三) 面向未来, 发展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完善学科专业结构 |
四、机械与材料学院学科建设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产业需求的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研究 ——以人工智能(类)专业为例[D]. 李薪茹. 天津大学, 2020(02)
- [2]X高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个案研究[D]. 翟秋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3]M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的全面质量管理研究[D]. 林旭. 厦门大学, 2019(12)
- [4]教授治学视角下学院学术委员会建设研究 ——以Z大学为例[D]. 吴艳玲. 重庆大学, 2019(09)
- [5]基于华盛顿协议的北京市属高校工科毕业生素质评价研究[D]. 李国香. 北京工业大学, 2019(03)
- [6]电子封装技术本科专业的建设与实践[J]. 周龙早,吴丰顺,吴懿平. 高教论坛, 2018(04)
- [7]我国地方高校“省部共建”政策运行研究 ——以G大学为例[D]. 徐吉洪.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
- [8]建设面向全校开放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平台[J]. 周花,刘兴军,任磊,戴李宗,彭栋梁,熊晓鹏,肖祖法.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7(03)
- [9]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研究——以A大学为例[J]. 刘燕,孙栋. 教育财会研究, 2016(05)
- [10]省属一般工科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结构与发展方向的研究与思考——以吉林化工学院为例[J]. 路大勇.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