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量子尺寸效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量子,效应,尺寸,石墨,半导体,能级,可见光。
量子尺寸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高丽华[1](2018)在《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尺寸效应使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能隙随尺寸的减小而增大,在光学性质上表现为激子吸收波长随尺寸可调。自半导体纳米材料出现以来,量子尺寸效应就成为半导体领域的研究热点。准确预测尺寸依赖的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能隙,是纳米科学的基本问题之一,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到目前为止,使用现有的理论研究方法,对整个纳米区域的能隙偏移给出准确可靠的计算结果还存在较大困难。本论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量子尺寸效应的化学键理论方法用于计算半导体纳米材料的能隙,即能隙的偏移来源于量子限域效应和表面效应造成的能隙偏移之和,在纳米材料尺寸较小时,表面效应的影响不可忽视。该理论方法适用于不同尺寸的二元纳米半导体晶体和多元纳米半导体合金的能隙偏移计算,且计算过程中无需引入任何可调参数或难以获得的数据参数。首先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分别计算闪锌矿结构和纤锌矿结构的Ⅱ-Ⅵ族二元半导体晶体的能带和态密度,对晶体进行结构优化,以获得半导体纳米晶体的结构参数,作为纳米晶内部化学键特性的初始计算参数。建立了只含有一层原子的半导体纳米笼结构,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获得的化学键参数作为纳米晶体表面原子化学键特性的初始计算参数。使用热注入法制备了多种CdTe纳米晶,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拉曼光谱等对其进行表征,所得CdTe纳米晶为闪锌矿结构,直径分别为1.5、2.5、4.0和6.0nm,实验能隙值分别为2.59、2.01、1.93和1.89eV。使用化学键理论方法计算了四种样品的化学键特性和能隙值,与能隙实验值相一致,证明了化学键理论方法计算二元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准确性。根据提出的化学键理论方法,计算了多种不同尺寸的闪锌矿和纤锌矿结构的Ⅱ-Ⅵ族二元半导体纳米晶体的化学键特性和能隙。计算结果表明微粒尺寸减小引起的表面原子配位、表面原子及化学键所占比例等变化对内部和表面原子的化学键特性产生了重要影响,量子限域效应和表面效应造成能隙值随着尺寸的减小而增加。当微粒尺寸小于10nm时,表面效应不可忽视。对化学键理论方法进一步改善后,计算了不同尺寸、不同结构的Ⅱ-Ⅵ族叁元半导体纳米合金的化学键特性及能隙值。计算结果表明,除半导体纳米合金的尺寸因素之外,合金成分也对能隙偏移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尺寸和组份含量两种方法,实现对能隙的调控,获得具有特定能隙值的纳米材料。计算结果还表明,当尺寸和组份含量一定时,晶体结构对半导体纳米合金影响比较小,因此为简化计算,可只选用其中一种常见晶体结构进行计算。计算了Ⅱ-Ⅵ族Ⅱ类半导体纳米合金的能隙,其能隙随组份的变化呈现非单调变化趋势,主要原因是组成合金的组份半导体晶体的电子能级是交错排列的,当两者掺杂浓度变化时,能带会出现红移现象,即合金能隙随组份含量变化有最小值。预测了Ⅱ类四元半导体纳米合金随组份的变化趋势,能隙同样出现了红移现象。(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05-01)
常存,高莹,孔德贵,张东帅,常青[2](2017)在《CdTe和CdTe/CdS量子点的量子尺寸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叁种不同尺寸的单核Cd Te量子点和核壳Cd Te/Cd S量子点。应用Tophat Z-scan技术在纳秒、皮秒、飞秒激光脉冲作用下研究了叁种不同尺寸单核Cd Te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光脉冲作用下叁种不同尺寸的Cd Te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均表现为饱和吸收,并且均呈现出随着量子点尺寸的减小,其非线性吸收特性增大的趋势。为了进一步研究量子点尺寸的变化对非线性吸收特性的影响,又在飞秒激光脉冲作用下研究了核壳Cd Te/Cd S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随着包壳时间的增加,壳层厚度增加,量子点尺寸增加,其非线性吸收特性呈减小趋势,并且核壳Cd Te/Cd S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明显优于单核Cd Te量子点;分析讨论了单核Cd Te量子点与核壳Cd Te/Cd S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和量子尺寸效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量子点样品均具有良好的量子尺寸效应。(本文来源于《红外与激光工程》期刊2017年12期)
田壮壮,周晓平,宋国林[3](2018)在《锂薄膜的第一性原理计算:量子尺寸效应和原子氢的吸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Li (110)、(100)和(111)叁个表面方向3至30层自由薄膜的表面能和氢原子的吸附能.随着层厚变化出现量子振荡现象,即量子尺寸效应.重点计算Li(110)表面吸附氢原子吸附高度、吸附氢原子前后费米能级处的态密度和功函数.这些量都随着层厚变化出现明显的量子振荡,且与表面能或吸附能的振荡有明显的相关性.计算发现Li(110)薄膜表面的功函数由于吸附氢原子而降低了约0.9 eV,吸附的氢原子拉低了最外层Li原子和真空层的静电势,导致吸附氢原子后功函数下降.(本文来源于《计算物理》期刊2018年06期)
孙维祎,李攀,陶占良,陈军[4](2017)在《尺寸效应对二硫化钼量子点光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油溶法成功地制备出不同粒径大小的二硫化钼,并探究了单层二硫化钼尺寸效应对荧光性质的影响。其中反应时间为3 h制备出的二硫化钼量子点为单层结构,3种尺寸的二硫化钼的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研究表明,当粒径或激发波长增大时,荧光谱图中峰位发生红移。(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向博文[5](2016)在《QD-SOA增益的量子尺寸分布及温度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到由量子点尺寸分布(QDSD)所引起的载流子能量加宽及由载流子-声子散射引起的均匀加宽,给出了量子点光放大器(QD-SOA)光与QDSD温度相关的一般增益表达式。进而,利用这一表达式并结合与之相关的一组载流子速率方程,用第四阶龙格-库塔方法对InAs/GaAs QD-SOA与QDSD及温度相关的放大自发辐射(ASE)、饱和增益及载流子复时间进行了数值分析。其结果证明如下:1、基态ASE、激发态ASE与温度紧密相关。对一给定量子点尺寸分布,温度越高,ASE越大。但当温度大于400 K时,激发态这种变化消失。与之相反,基态ASE、激发态ASE与量子点QDSD有关。对一给定温度,QDSD越大,ASE越小。2、在频域,ASE谱表现为双峰,分别对应于基态、激发态增益峰,并且激发态增益峰高于基态。在低温时,ASE表现高斯线形。而当温度达到400 K时,增益峰表现洛仑兹线形。一般表现为一综合线形。在室温,其总频谱宽度超过120 nm,远超过体相SOA、量子阱频谱宽度,极有利于全光网络波分复用系统中的光信号放大。3、当泵浦光与基态共振时,基态由于受激辐射载流子大量消耗,其增益大幅度低,与此同时,由于纵波光学声子辅助激发态载流子部分弛豫到基态,激发态增益下降。在室温,量子点不均匀度越大,对激发态影响越小。基态饱和增益也与温度紧密相关,温度越低,增益越容易饱和。4、当泵浦光与激发态共振时,不仅激发态增益下降显着,而且基态增益有剧烈变化,并从正增益变成负增益,这一特性几乎与量子点不均匀度无关。由此基于XGM可实现大失谐量波长转换,并且,基于这一特性能消除在XGM所出的反码现象。激发态饱和增益与QDSD、温度密切相关。对一给定QDSD,温度越低,增益随泵浦功率的增大减小得越快。在室温条件下,QDSD越小越容易达到饱和。5、基于泵浦-探测技术对InAs/GaAs QD-SOA基态、激发态增益在温度300K对QDSD进行数值仿真表明:其载流子恢复时间在0.15~0.175 ps范围,在相同条件下,基态与激发态间无明显变化。并且,在QDSD 2%~5%范围,其载流子恢复时间变化不大,比体相SOA、量子阱SOA具有更快的非线性时间响应。(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6-04-01)
李鑫,冯小波,李志松[6](2016)在《圆盘形石墨烯量子点电子能态的尺寸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数值求解电子的狄拉克方程研究了半径为R的圆盘形石墨烯量子点的电子能谱,获得了扶手型和锯齿型两种边界的石墨烯量子盘在有、无外加磁场下电子的能级随量子盘半径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无外加磁场时,电子能级随着量子盘半径的增大而降低,半径越小,降低得越快;在有磁场时,扶手型量子盘出现了简并的最低朗道能级,且半径越大,简并度越高;在有磁场时,锯齿型量子盘随着半径的增大量子数m为正值的能态减少,m为负值的能态增多,即能谱图中出现了能谱往左边倾斜的现象.(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1期)
张瑞强[7](2015)在《磁性石墨烯和量子点中尺寸效应对可见光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墨烯和量子点在材料的各个领域磁学、光学、电学以及新能源材料等各个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由于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积大、输运好、优良的力学柔度和优秀的热化学稳定性吸引了全世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自旋电子学需要产生极化的自旋同时还要能检测和调控极化的自旋流。石墨烯在电荷输运方面有自身优势,但是石墨烯中的电子产生自旋极化仍然是石墨烯领域里等待解决的问题。过去的几年里,人们发展了一些方法比如在石墨烯纳米带或者纳米岛的边缘引入杂质、利用碳空位、氢化和掺杂过渡金属原子,用这些方法在石墨烯中引入磁性。但问题是如果掺杂原子与石墨烯作用强,必然破坏石墨烯狄拉克点附近的线性散射,从而失去了其优良的物理特性;如果与石墨烯作用弱,吸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比如单吸附过渡金属原子不会明显改变石墨烯能带结构,但是单一吸附的金属原子会在石墨烯表面扩散团聚。因此借鉴在ZnO中实现的n-p共参的方法同时吸附n型和p型掺杂单元,利用n-p相互作用来固定单个的金属原子。通过计算发现Fe/NO2共参石墨烯体系能够实现不改变石墨烯特有的狄拉克点附近能带线性散射关系的同时引入长程铁磁性。随着纳米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尺寸电子学器件应用越来越广泛,尺寸效应在各个微观领域的作用显现出来。在化学实验中常会看到一种现象随着一些有机分子的分子量变大,其输运和光学性质会变好,人们从分子量增大导致结晶度提高、分子链会变得平整从而提高了电子的电导率等这些方面来解释这一现象。但是随着分子量的变化,尺寸效应会改变分子的能级结构,从而影响到这些分子各方面的性能。所以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并从能级结构的角度去解释这些现象是寻找深层次原因的有效方法。本文在石墨烯量子点光吸收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染料分子的可见光吸收计算中都发现尺寸相关效应,而且尺寸效应会改变整个能级结构,尤其是最重要的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都会发生改变,而这两个轨道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发挥不同的作用,所以在纳米器件中尺寸效应发挥着多重作用。由于纳米尺度器件中的尺寸效应同时伴随着形状效应,这些效应使量子点器件展现出优秀而又新颖的物理性能,通过利用这些新的物理现象能发展出更多更好的功能器件。石墨烯量子点一般具有一层或者几层碳原子尺度在10-100纳米的量级,在石墨烯量子点体系中由于显着的量子限制效应和边缘形状效应,人们期望在石墨烯量子点体系中看到比传统量子点体系更加新奇的物理现象。最近报道了大量关于石墨烯量子点在光电领域、自旋电子学中的潜在应用,尤其是在石墨烯体系中引入磁性使得石墨烯成为电子学器件优秀的候选材料。总之石墨烯是一个有着激动人心的应用前景和巨大发展挑战并存的一个新体系。第一性原理计算软件Vasp采用赝势或平面波基组处理周期性体系,在磁性计算方面有明显优势。而在石墨烯中引入磁性将为石墨烯的应用前景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第一性原理计算常用的另一款软件Gaussian具有计算精度高,可用来计算的泛函和基组多,可计算的性质广泛等优点。本文通过两种计算软件对磁性石墨烯,以及尺寸效应形状效应在石墨烯量子点和有机香豆素分子在可见光吸收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计算分析。除了微观尺度的计算,在介观尺度用OOMMF软件计算了基于隧穿磁电阻效应的自旋阀结构的磁滞回线。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Fe/NO2共参石墨烯的电子结构和磁特性。我们发现Fe/NO2共参不会改变石墨烯狄拉克点附近能带结构,更重要的是单掺杂往往会带来费米能级的偏移,而Fe/NO2共掺杂有效的补偿这种偏移,从而我们能构建Fe/NO2共参的磁性石墨烯体系。另外发现Fe/NO2共参后,不但实现了长程铁磁相互作用,共参后铁磁耦合作用得到明显的提高。基于石墨烯中一些显着的效应比如电流诱导的磁矩翻转、磁电效应、半金属性、磁量子隧穿等为石墨烯在自旋电子学中的应用铺平了道路。2通过TDDFT的计算发现,不同尺寸的方形石墨烯量子点的最高吸收峰值随着尺寸的增大向长波长方向偏移,这种偏移关系可以用来拟合,其中Na是总原子数。石墨烯zigzag边缘态会影响电导率、可见光吸收、石墨烯量子点的磁性等属性。计算发现随着方形石墨烯量子点尺寸增大,其zigzag边缘态对HOMO的贡献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到90%,说明zigzag边缘态对石墨烯量子点的性能和表现起决定性作用。结合这些结论可以说明实验中经常碰到的现象:随着一些有机分子的分子量变大,其输运和光学性质会变好。有机分子输运性质随着尺寸的增大而变好的规律可以用能隙的变化来解释。zigzag边缘态的形状效应伴随着尺寸效应,随着尺寸的增大,zigzag边缘态的作用会增大。HOMO电子的主要比例是zigzag边缘态电子,而HOMO也是影响各种分子性能的最重要的能级。同时这些效应还会影响LUMO和其它能级,所以尺寸形状变化影响HOMO和LUMO,从而影响到化学分子的各种性质。结合这些计算结果能解释这种实验现象:高分子量高性能。3通过TDDFT的计算分析发现一个现象,椅子形石墨烯边缘与锯齿形边交接处的碳原子对可见光吸收峰中的最大跃迁贡献是极小的相对于其他边缘原子,从而会影响到整个石墨烯量子点在可见光范围的吸收。在实验中,由于量产的石墨烯量子点的形状随机,这种不连续边的椅子边碳原子会占有一定的比重,所以其作用是不能忽略的。虽然这种精细化形状效应还没在实验中观测到,但是我们相信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精细化边缘形状效应一定会被发现。这些结论对有机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和性能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4通过计算分析香豆素系列分子C343、NKX-2388、NKX-2311和NKX2586的可见光吸收谱,HOMO和LUMO结构变化,给出了有机染料分子中可见光吸收补偿电子转移和回收导致开路电流增大的机理。计算发现CN基团和-C=C-单元对HOMO和LUMO都有影响,N杂环中的N只对HOMO有明显影响。C343在可见光区的吸收远远小于NKX-2388,正是由于吸收优势补偿了电子注入和回收效率降低的劣势,最终表现出从C343到NKX-2388短路电流的增大。由于尺寸效应的原因对于结构相同的染料分子并不是尺寸越大开路电流越高,尺寸大对应的吸收会多,但是会导致HOMO和LUMO的变化而影响整个回路中电子随后的转移回收。这些结果可以解释为何小的染料分子具有相对较大的开路电流和开路电压,结合尺寸效应就找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的的瓶颈所在:小分子开路电压高开路但吸收相对少;大分子吸收相对多但是开路电压和电流的回收会受尺寸效应的影响相对降低。5用OOMMF计算了Co(3nm)/MgO(3nm)/FePt(3nm)自旋阀的磁滞回线发现这种结构的隧道结磁滞回线具有宽广的线性范围在-1.8~1.8T。强有力的磁晶各向异性和形状各向异性使钉扎作用显得较小,从而当外场降到零时剩余磁化相对于从零场开始出发的那时的磁化变化很小,最终导致了磁滞回线的线性度很好。当降低软磁层磁晶各向异性能时钉扎作用会逐步显现出来,但是对于磁滞回线如果钉扎作用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大,反而会降低磁滞回线的线性范围。我们的计算结果为设计宽范围线性磁滞回线器件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同时证明在软磁层Co中适量的缺陷产生的钉扎作用对磁滞回线的线性度不会造成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5)
焦杭州,梁振华,彭桂花,周黄歆[8](2014)在《水溶性CdTe量子点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尺寸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巯基乙酸作为修饰剂,控制原料比例、pH值、反应时间,合成了不同粒径的荧光CdTe量子点,通过对各个金属离子的响应测试发现:小粒径量子点均对汞离子表现出淬灭的现象,其他金属离子则无明显响应;而大粒径量子点则对银离子表现出明显的淬灭现象,其他金属离子则无明显响应,两种粒径的量子点对Hg~(2+)和Ag~(+)的检测限分别为8.7 nmol/L和9.9 nmol/L。Hg~(2+)与大小粒径量子点作用的不同现象可能是由于小粒径量子点具有较大淬灭半径所引起,而Ag~(+)与大小粒径量子点作用的不同现象可能是由于大粒径量子点与银离子作用后发生了电子转移过程。证明量子点对金属离子的响应不仅与量子点的修饰剂有关,还与其粒径大小有关。利用这种方法,实现了对Hg~(2+)和Ag~(+)良好的灵敏性和选择性检测。(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2期)
焦杭州[9](2014)在《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在检测应用中的尺寸效应及其在Hg~(2+)和Ag~+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重金属离子污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发生重金属离子中毒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对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相当重要。半导体量子点因其优越的荧光性质在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实现对不同重金属离子的检测主要是通过改变量子点表面的配体的不同而实现,而对于量子点的粒径大小对不同金属离子的检测的影响则研究较少。另外,水质中往往含有多种金属离子,因此,实现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则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量子点的粒径大小对金属离子检测的影响。首先,利用配体巯基乙酸、L-半胱氨酸和新的配体同型半胱氨酸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合成了不同粒径大小的CdTe量子点,并分别利用荧光光谱进行表征,同时对新的配体-同型半胱氨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进行XRD表征。探索了溶液PH值、缓冲液的浓度及及相应时间对金属离子检测的影响。然后分别用各粒径量子点对常见金属离子进行灵敏性检测,发现一个共同规律:小粒径量子点均对Hg2+有明显的淬灭现象,随着粒径的增大,量子点对Hg2+的淬灭现象变得不明显,直至不响应,而对Ag+的淬灭则逐渐变得越来越灵敏。实验表明,利用CdTe量子点在金属离子的检测时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对其进行干扰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其他金属离子的存在对其检测影响较小。同时,利用粒径较大的同型半胱氨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对Ag+的检测限低至8.3nM,比以往报道对Ag+的检测限要低。同时利用标准加入法对自来水及湖水进行检测,发现检测结果与加入的Ag+的浓度基本一致,证明在自来水及湖水中存在的Ag+利用本方法亦可以实现。另外,我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分别合成了对Hg2+有明显淬灭的发绿光的及对Ag+有明显淬灭的发红光的巯基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将两量子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在紫外灯照射下,混合量子点呈现黄色荧光。当加入Hg2+浓度提高时,混合量子点的荧光颜色由黄色逐渐变成红色,而随着加入Ag+浓度的提高,量子点的荧光颜色由黄色变成绿色,利用此种荧光比色法实现了对Hg2+和Ag+的快速、灵敏的荧光比色检测。(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6-01)
谷卓,班士良[10](2014)在《纤锌矿结构ZnO/Mg_xZn_(1-x)O量子阱中带间光吸收的尺寸效应和叁元混晶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纤锌矿结构ZnO/MgxZn1-xO有限深单量子阱结构,考虑内建电场、导带弯曲及材料掺杂对实际异质结势的影响,利用有限差分法和自洽法数值求解Schr?dinger方程和Poisson方程,获得电子(空穴)的本征能级和本征波函数.进而,采用费米黄金法则讨论带间光吸收的尺寸效应和叁元混晶效应.结果表明:叁元混晶材料MgxZn1-xO中Mg组分的增加会增强垒层和阱层的内建电场强度,使得电子(空穴)平均位置靠近左(右)垒,导致带间跃迁吸收峰呈指数减小且发生蓝移;ZnO/MgxZn1-xO量子阱带间跃迁吸收峰随阱宽增大而减小,吸收峰发生红移.所得结果可为改善异质结构材料和器件的光电性能提供理论指导,以期获得实际应用所需的光学吸收频谱和波长.(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量子尺寸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水热法合成了叁种不同尺寸的单核Cd Te量子点和核壳Cd Te/Cd S量子点。应用Tophat Z-scan技术在纳秒、皮秒、飞秒激光脉冲作用下研究了叁种不同尺寸单核Cd Te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激光脉冲作用下叁种不同尺寸的Cd Te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均表现为饱和吸收,并且均呈现出随着量子点尺寸的减小,其非线性吸收特性增大的趋势。为了进一步研究量子点尺寸的变化对非线性吸收特性的影响,又在飞秒激光脉冲作用下研究了核壳Cd Te/Cd S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随着包壳时间的增加,壳层厚度增加,量子点尺寸增加,其非线性吸收特性呈减小趋势,并且核壳Cd Te/Cd S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明显优于单核Cd Te量子点;分析讨论了单核Cd Te量子点与核壳Cd Te/Cd S量子点的非线性吸收特性和量子尺寸效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量子点样品均具有良好的量子尺寸效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量子尺寸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1].高丽华.Ⅱ-Ⅵ族半导体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研究[D].燕山大学.2018
[2].常存,高莹,孔德贵,张东帅,常青.CdTe和CdTe/CdS量子点的量子尺寸效应[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
[3].田壮壮,周晓平,宋国林.锂薄膜的第一性原理计算:量子尺寸效应和原子氢的吸附[J].计算物理.2018
[4].孙维祎,李攀,陶占良,陈军.尺寸效应对二硫化钼量子点光学性能的影响[J].无机化学学报.2017
[5].向博文.QD-SOA增益的量子尺寸分布及温度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6
[6].李鑫,冯小波,李志松.圆盘形石墨烯量子点电子能态的尺寸效应[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7].张瑞强.磁性石墨烯和量子点中尺寸效应对可见光吸收的影响[D].山西师范大学.2015
[8].焦杭州,梁振华,彭桂花,周黄歆.水溶性CdTe量子点在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尺寸效应[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9].焦杭州.水溶性碲化镉量子点在检测应用中的尺寸效应及其在Hg~(2+)和Ag~+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10].谷卓,班士良.纤锌矿结构ZnO/Mg_xZn_(1-x)O量子阱中带间光吸收的尺寸效应和叁元混晶效应[J].物理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