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伦理,网络,媒介,素养,路径,媒体,数据。
网络伦理论文文献综述
裴佳音[1](2019)在《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加快捷的生活,人们利用网络进行远程交流,或分享身边的新闻,或阐述自己的心情体验,这都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与此同时,在网络上也存在着一些令人不愉快的现象,影响了我们在网络世界的心情,这种现象也叫网络伦理失范现象。本文对网络上的伦理失范现象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50期)
欧冬高娃[2](2019)在《当前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网络的发展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网络的发展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以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为主要问题的消极影响。探索当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对于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34期)
遆志华,张萌萌[3](2019)在《大学生网络伦理建设可行路径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技术的发展给高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同时也引发了许多伦理问题。本文认为加强对高校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的研究,分析大学生网络伦理现状并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根源,有利于探索出大学生网络伦理建设的可行路径,形成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构建模式,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27期)
孙雅男[4](2019)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伦理失范问题及出路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技术革命,它为社会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技术力量与发展潜力,也使网络空间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领域。但网络空间安全不确定性的增加,造成了个人隐私泄露、数据鸿沟与人的自由权利被忽视等伦理问题。因此,在大数据背景下亟需加强对网络安全的伦理规范,以规避网络风险,进一步创新大数据发展技术,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本文来源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董杉杉[5](2019)在《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现状及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推广,新媒体传播日益便捷,相关的监管与伦理讨论应该及早参与其中。近年来网民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并且网民中高校中的大学生占据了相当比例。泛娱乐化的社会环境下,网络成为社交的一个重要渠道,其中高校学生对网络社交的依赖性较为明显。由于网络社交的隐蔽性与非直接接触性使得部分高校大学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与现实脱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失德的现象。高校是培养人才和宣传教育的主阵地,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在网络上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深入思考、提出措施,防患于未然。针对高校网络伦理教育的现状,提出一些见解。(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13期)
张淑瑛[6](2019)在《融媒体背景下网络伦理的养成路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媒介融合为显着特征的融媒体时代呈现出信息即达性、信息共享性、碎片化等特征。融媒体背景下网络伦理的养成路径研究应成为新闻传播领域高度关注并着力解决的一大问题。融媒体背景下网络伦理建设要以强化传播主体和受众的网络正义感为内核,强化群体意见合理表达、保护网络空间的知识产权、有序开展融媒体营销等方面的建设,通过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社会监督、加强传播者自身修养等构建融媒体背景下网络伦理的养成路径。(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11期)
郭良婧[7](2019)在《重建“信念伦理”与坚守“网络底线”——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网络伦理价值体系的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要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思想,就必须依赖于网络伦理健康发展的文化支撑,这种支撑应该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内在精神基础和内在动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号召对于网络伦理领域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毋庸讳言,现时代的网络伦理现状是不容乐观的,甚至呈现出了各种新的困境与危机。要坚守"网络底线",摆脱网络伦理文化危机,一个最重要的长远使命就是要重建网络主体的"信念伦理"。重建网络主体"信念伦理"的有效路径主要有:重新认识和挖掘传统道德信仰资源的当代价值,唤醒和重塑网络主体的道德理想信仰;提升网络主体的道德自律能力,以笃定其道德信仰;培育网络主体的道德情感,以激励其道德信仰的持久性。如果这些方面可以同时有效地展开,那么在重建"信念伦理"的进程中坚守"网络底线",则必然会成为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摆脱网络伦理文化危机,重构当代网络伦理价值体系所最值得期待的美好愿景。(本文来源于《齐鲁学刊》期刊2019年03期)
梁耀东[8](2019)在《无限的网络内容与不变的伦理责任——《国家治理与网络伦理》书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我读到李伦教授《国家治理与网络伦理》这本着作的时候,明显感觉到他的网络伦理研究进入另一个层面,从专注计算机网络化进程中的"鼠标下的德性",偏重个体道德,到今天"国家治理"视野下的网络伦理。首先,从选题而言,目前学界探讨网络伦理的成果较多,但将国家治理与网络伦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见,从这个意义上讲,李伦教授的《国家治理与网络伦理》一书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网络是一面镜子,透过它,我(本文来源于《长沙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田鹏颖,戴亮[9](2019)在《大数据时代网络伦理规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栖居大数据信息文明时代,人们经历了由"熟人社会"向"生人社会"新型伦理关系的过渡,掌握了经验与实证相统一的伦理思维方法,同时形成了一种新型的道德与利益关系。在人们畅享信息文明带来幸福感的同时,信息泄密、网络欺诈、黑客攻击等网络伦理问题频仍。规范网络伦理秩序,约束网络伦理行为已然成为时下热议话题。以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为指导优化斯皮内洛网络伦理技术论,通过增强网络主体的自律意识,规范其交往行为实现网络人与道德人相统一,对于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空间综合治理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袁媛,宋燕飞[10](2019)在《赋权与赋能: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第叁届网络伦理论坛——“赋权与赋能: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反思”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办。此次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伦理学会网络伦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首都文化创新与文化传播工程研究院承办。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9-05-14)
网络伦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网络的发展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网络的发展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以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为主要问题的消极影响。探索当前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对于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有重要的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1].裴佳音.网络伦理失范现象及应对[J].课程教育研究.2019
[2].欧冬高娃.当前网络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9
[3].遆志华,张萌萌.大学生网络伦理建设可行路径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9
[4].孙雅男.大数据时代网络伦理失范问题及出路探析[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董杉杉.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现代交际.2019
[6].张淑瑛.融媒体背景下网络伦理的养成路径研究[J].科技传播.2019
[7].郭良婧.重建“信念伦理”与坚守“网络底线”——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网络伦理价值体系的重构[J].齐鲁学刊.2019
[8].梁耀东.无限的网络内容与不变的伦理责任——《国家治理与网络伦理》书评[J].长沙大学学报.2019
[9].田鹏颖,戴亮.大数据时代网络伦理规制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10].袁媛,宋燕飞.赋权与赋能: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媒介素养反思[N].中国妇女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