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法庭提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法庭,策略,理论,模式,通论,语言学,言语。
法庭提问论文文献综述
林海[1](2014)在《马克昌:特别法庭上提问最多的律师》一文中研究指出刑法学界素有“北高南马”的说法。“北高”是高铭暄,“南马”则是马克昌。马克昌除了是一位刑法学界泰斗之外,还曾经参加过“两案”(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这一世纪审判的辩护工作。2011年6月22日,马克昌在武汉逝世,享年85岁。患病住院期间,他仍然在给博士(本文来源于《检察日报》期刊2014-06-17)
刘岚[2](2009)在《法庭提问中预设的顺应—关联理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预设,作为哲学和语言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是一个争论不断的话题。自从德国哲学家弗雷格1892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预设就引起了包括哲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等各类学者的关注,并且在最近四十年里涌现出了大量关于预设的研究文献。研究表明,预设对语境十分敏感,与其在交际中的使用密不可分。在话语交际过程中,预设不是仅涉及语言结构本身的一种纯语言现象,而且是说话者发挥其主体性,组织构建话语过程的一个基础环节。在律师的法庭提问中也存在着丰富的预设。预设是律师用来制约证人的回答、在法庭审讯中赢得优势的一种语言策略。律师顺应证人的话语,在问题中设置语言圈套预设某个事实的存在,在直接询问中这个预设的事实是有利于证人的,而在间接询问中它则是不利于证人的。而法官和陪审团对证人的回答的判断将会建立在这个预设的语境之中,并受到该语境的影响。这种语用预设是通过语音、词汇/短语、句法、语篇四个层面的预设触发语引发的。因此预设的使用是同法庭审讯的进展密切相关的,是受具体语境制约的,随语境的变化不断改变形式。本文尝试探讨在法庭提问中律师如何运用预设这一语言策略进行意义操纵。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顺应—关联模式(A-R模式),集中讨论了预设的生成与理解过程。具体来说,本文对在法庭提问这一动态顺应过程中律师如何寻求与语境最佳关联的预设进行了讨论,并且指明了支配律师这一动态行为的元语用意识。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基本原理、意义、数据搜集方法以及全文的结构。第二章首先分别回顾了法律语言学及预设的相关理论,对预设触发语进行了分类,并对法律语言学中的预设研究进行了评述。第叁章列举预设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阐明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对预设的相关研究及各自的不足,建构有助于阐述预设生成和理解过程的顺应—关联模式(简称A-R模式)。第四章结合《辛普森杀妻案庭审记录》中的片段,运用该理论模式详细分析了法庭提问中预设的生成与理解过程。第五章再次运用顺应—关联理论模式分析法庭提问中的预设,以期在理论层面上进一步深入探讨预设的生成与理解过程。第六章是结束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对从法人员正确使用语言技巧的启示,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4-15)
徐伟,管振彬[3](2008)在《拉波夫模式框架下法庭提问中叙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法庭提问中的叙事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叙事的结构构建及律师与公诉人的质疑来说明在法庭提问过程中正确把握和运用叙事的重要性。文中以拉波夫等人提出的叙事理论为框架,分析了法庭提问中的叙事结构构建形式以及公诉人或律师如何依据叙事的结构特点对其提出异议从而在提问过程中取胜。(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08年28期)
陆颖[4](2007)在《法庭庭审提问的认知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应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法庭庭审提问进行分析论证,从认知的角度对庭审提问中律师使用的策略进行解读,从而帮助人们深入认识和理解法庭活动中的认知过程。法律语言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正逐渐吸引来自跨学科研究者们的注意。而法庭庭审提问作为整个审讯的中心,不可避免地成为法律专家和语言学家的关注焦点。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查发现,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Woodbury,1984; Matoesian, 1993; Conley & O'Barr, 1998; Philips, 1998; Eades, 2000; Liao Meizhen, 2003)从修辞学、社会语言学、会话分析以及语用学等多个不同角度对法庭庭审提问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然而,他们更多地是从社会和语用的角度来观察研究庭审提问,很少有人从认知层面对法庭活动的认知机制进行研究探讨。众所周知,在法庭辩论中,律师为了控制对方证人的回答,会使用一些策略。而律师机智的提问与其认知机制密不可分。因此,本文作者尝试使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庭审提问进行认知解读。Fauconnier & Turner(1998b)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机制,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强大的认知工具。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释诸多语言现象。有专题介绍并论述该理论对隐喻、委婉语等的阐释力(汪少华,2001;梁艳春,2003);有运用该理论来解读幽默机制(王文斌,林波,2002)。这些研究都表明,概念整合理论对语言和思维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如果说,概念整合是语言认知的普遍现象,那么我们必须证明这一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可操作性。因此,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庭审提问进行分析,可以为论证概念整合的普遍性提供一个很好的操作平台。概念整合理论具有完整的框架结构,并且遵循一套完整灵活的机制运作。在整合过程中,输入空间的结构可以有选择地投射到整合空间。通过完善(completion)和阐释(elaboration)过程,整合空间可以生成输入空间中没有的新结构。本文正是利用概念整合过程中框架结构的引入才得以成功地分析律师提问策略的认知本质。本文叁个提问策略的认知分析揭示了律师在选择这些策略时,都是潜意识利用了某种为人们所熟知的框架,通过完善和阐释过程得到进一步推理,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总之,概念整合理论与法庭庭审提问的结合,既可以拓宽概念整合理论的应用领域,同时又丰富了法律语言学的研究,从而为这两个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本论文共由五章构成。第一章首先介绍该本研究的必要性、目的以及全文的整体框架。第二章简要概述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法庭庭审提问的研究情况。第叁章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思想、基本概念,及其在不同领域内的应用。第四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将概念整合理论的框架结构和庭审提问中律师所使用的策略相结合,运用图示,从认知的角度阐释律师提问证人的策略技巧。第五章总结了全文,同时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07-04-01)
李蕾[5](2006)在《法庭提问中叙事话语的衔接与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实证的方法从衔接和关联的角度研究法庭叙事话语。文章主体分为叙事话语的衔接和关联两部分,每个部分都涉及到了中英文的法庭语料。 衔接和关联都是法庭叙事的重要特征。衔接理论用于律师和证人的独自分析,而关联理论用于律师和证人的对话分析。在庭审过程中,法官或陪审团,辩护律师,原告,被告和证人用问答话语结构共同参与构建片断形式的叙事话语。辩护律师使用各种策略使己方的故事合理可信。在直接询问阶段,辩护律师侧重使用开放式的疑问句,提供给证人更多构建叙事话语的空间和自由度。在交叉询问阶段,辩护律师多用强引导性的是否式问句控制话题并限制证人的回答内容。一方面,证人应该保持证言前后一致(形式衔接、内容连贯);另一方面,证人要响应辩护律师的问题,且回答应与律师的提问相关联。法庭这一特定的语境限制了参与者的发言形式和内容,从而避免陈述权力的滥用,提高公正判决案件的可能性。本文在拉波夫叙事理论的框架中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在关联理论明示-推理交际模式的基础上,分析语义关联、话题关联和语境关联对语篇衔接的促进作用。 本文的结论是:证言证词的关联性和衔接性有助于增强叙事话语的说服力。(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06-05-01)
姜同玲[6](2003)在《法庭提问中叙事的结构构建与使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法庭提问中的叙事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研究叙事的结构构建及律师的质疑来说明在法庭提问过程中正确把握和运用叙事的重要性。在概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拉波夫(1967,1997)等人提出的叙事理论(narrative theory)为框架,分析了法庭提问中叙事的结构构建形式以及公诉人或律师如何依据叙事的结构特点对其提出异议从而在提问过程中取胜。 通过对所收集数据的分析,本文认为提问过程中叙事的结构构建形式主要有二种,即引出式(elicited narratives),公诉人/律师提出式(prosecutor/lawyer-proposed narratives)和合作式(collaborative narratives)。除此以外,作者还认为法庭提问中构建的叙事结构通常并非无懈可击,而律师在提问时,特别是在交叉提问过程中则往往会尽量找出对方叙事中出现的漏洞并提出质疑。本文通过重点分析中国一法庭庭审过程中提问公诉人对被告陈述中出现的叁个叙事的质疑过程,认为抓住细节提问、颠倒叙事的时间顺序提问、补充被省略事件和构建新的叙事结构是公诉人或者律师通常需要采用的四种基本的重要策略。 本文认为,叙事广泛存在于法庭提问过程中。相关各方会尽量构建完整有效的叙事结构以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以获取最终胜利。而就公诉人和律师而言,能否巧妙地找出对方叙事的漏洞则具有与前者同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03-06-01)
孔令伟[7](2003)在《话语标记语及其对法庭提问理解的关联性制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描述和解释性的研究方法,对话语标记语(discourse markers)在法庭提问(courtroom questioning)理解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探讨。研究中涉及到了中、英文的法庭语料。本文认为话语标记语对法庭的提问理解起到了关联制约的作用。为了对法庭提问中所出现的话语标记语进行分类,并对其在法庭提问这一特殊语境中的功能进行阐释,本文在以下基础之上建立起了语用认知的理论框架:(1)在对日常交际情景中的话语标记语进行研究时,Blakemore(1987,2002)所提出的关联理论的研究方法;(2)本文作者对法庭提问中出现的话语标记语的观察研究。 通过对法庭交际的实例研究,本文发现了法庭提问中经常使用的叁类话语标记语,观念标记语(ideational markers),参与标记语(participation markers),言外之力的实施标记语(illocutionary performatives)。在法庭提问过程中,提问者利用话语标记语来制约听者对话语中关联的寻找。本文中所研究的叁类话语标记语,在基本功能上各有区别。观念标记语能够帮助揭示话语中蕴涵的提问者的交际意图,有助于提问者将所要表达的信息和个人观念更清晰的传递给法庭提问过程中的听者。参与标记语标志着法庭问话中话题的转换以及话轮的控制,这种标记语有助于推进听者寻找法庭交际话语中的关联。言外之力的实施标记语影响听者对话语中蕴涵的言外之力的理解,从而制约听者对法庭提问话语的理解。本研究将有助于阐明如何运用话语标记语将法庭提问的过程转化成为一个可理解的和策略性的交际过程。(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期刊2003-06-01)
法庭提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预设,作为哲学和语言学关注的焦点之一,是一个争论不断的话题。自从德国哲学家弗雷格1892年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以来,预设就引起了包括哲学家、逻辑学家、语言学家等各类学者的关注,并且在最近四十年里涌现出了大量关于预设的研究文献。研究表明,预设对语境十分敏感,与其在交际中的使用密不可分。在话语交际过程中,预设不是仅涉及语言结构本身的一种纯语言现象,而且是说话者发挥其主体性,组织构建话语过程的一个基础环节。在律师的法庭提问中也存在着丰富的预设。预设是律师用来制约证人的回答、在法庭审讯中赢得优势的一种语言策略。律师顺应证人的话语,在问题中设置语言圈套预设某个事实的存在,在直接询问中这个预设的事实是有利于证人的,而在间接询问中它则是不利于证人的。而法官和陪审团对证人的回答的判断将会建立在这个预设的语境之中,并受到该语境的影响。这种语用预设是通过语音、词汇/短语、句法、语篇四个层面的预设触发语引发的。因此预设的使用是同法庭审讯的进展密切相关的,是受具体语境制约的,随语境的变化不断改变形式。本文尝试探讨在法庭提问中律师如何运用预设这一语言策略进行意义操纵。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顺应—关联模式(A-R模式),集中讨论了预设的生成与理解过程。具体来说,本文对在法庭提问这一动态顺应过程中律师如何寻求与语境最佳关联的预设进行了讨论,并且指明了支配律师这一动态行为的元语用意识。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引言介绍了本文研究的基本原理、意义、数据搜集方法以及全文的结构。第二章首先分别回顾了法律语言学及预设的相关理论,对预设触发语进行了分类,并对法律语言学中的预设研究进行了评述。第叁章列举预设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阐明顺应理论和关联理论对预设的相关研究及各自的不足,建构有助于阐述预设生成和理解过程的顺应—关联模式(简称A-R模式)。第四章结合《辛普森杀妻案庭审记录》中的片段,运用该理论模式详细分析了法庭提问中预设的生成与理解过程。第五章再次运用顺应—关联理论模式分析法庭提问中的预设,以期在理论层面上进一步深入探讨预设的生成与理解过程。第六章是结束语,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其对从法人员正确使用语言技巧的启示,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庭提问论文参考文献
[1].林海.马克昌:特别法庭上提问最多的律师[N].检察日报.2014
[2].刘岚.法庭提问中预设的顺应—关联理论分析[D].西南大学.2009
[3].徐伟,管振彬.拉波夫模式框架下法庭提问中叙事构建[J].法制与社会.2008
[4].陆颖.法庭庭审提问的认知解读[D].安徽大学.2007
[5].李蕾.法庭提问中叙事话语的衔接与关联[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
[6].姜同玲.法庭提问中叙事的结构构建与使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
[7].孔令伟.话语标记语及其对法庭提问理解的关联性制约[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