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社会位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位移,社会,初中生,顺畅,中学生,学员,对策。
社会位移论文文献综述
秦伟[1](2015)在《个体化生存:网络社会下初中生社会位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作为在网络社会中成长起来的“网络世代”,即当代的初中生们已经不仅仅生活在传统的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叁重社会中了,网络社会的到来,使初中生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以初中生社会位移为切入点,探讨了在网络社会的冲击下,初中生在学校、家庭及同辈群体叁重社会之间位移的新变化以及呈现的新特征,以此引发学校及教育工作者的一些思考。本研究选择了城市中的两所普通初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发现,网络社会的到来对初中生社会位移的冲击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是位移边界的模糊上,主要从“身”存群体的角度和文化认同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时空的延展所导致的位移的便捷化和虚实的结合所导致的位移的假面化,证实了网络社会的到来已经从心理上对初中生产生了冲击;二是在位移空间的渗透上,主要从学校和家庭两者的沟通,即家校联合和家长联合两个层面,说明网络社会下初中生生活在网络的严格控制之下;叁是在位移角色的颠覆上,研究者主要从初中生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叁者的关系层面,来证实网络的产生使家长表面化在场,教师成为消遣对象,同辈群体多元化的存在。结合以上网络社会对初中生社会位移冲击的表现,研究者借鉴已有的社会位移的类型分析,归纳出在网络社会下,初中生的社会位移出现了位移选择的自主化、位移空间的个性化、位移性质的表面化叁个特征。进一步探讨出当前初中生从群体性位移向个体化生存过渡。但是这种个体化生存是既游离在学校、家庭和同辈群体之间,却又并非真正独立的、缺乏反思精神的位移。最后本文回归到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叁重社会的教育,思考在网络社会下,学校应该成为学生向往的精神家园,家庭应该成为安顿孩子的心灵港湾,社会应该成为入之为人的历练空间,叁者要携手并进,促使初中生顺畅位移。(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5-03-10)
张博,张瑞[2](2014)在《学生在社会位移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结合电影《小孩不笨》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孩子们作为教育的主体,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新兴媒体和技术的快速普及,孩子们的性格、习惯在多重复杂背景的影响下变得愈见顽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让家长和教师无计可施。他们称学校是监牢、地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孩子和教育的矛盾、和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矛盾、和监护人——家长的矛盾。矛盾的出现意味着双方的潜在利益发生了冲突。那么在孩子眼里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平呢?本文结合电影《小孩不笨》分析这些矛盾发生的原因及解决矛盾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4年04期)
赵一璇[3](2013)在《浅析学生的社会位移及顺畅越界的达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生生活在由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构成的叁重社会中,达成他们在叁重社会中的顺畅越界对其成长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结合电影《小孩不笨》分析处于不同类型的社会位移状态的学生如何达成越界,并以教育者的视角进一步从家庭、学校及同辈群体叁个方面探讨促进学生顺畅越界的可行性策略。(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上)》期刊2013年02期)
陆梦佳[4](2012)在《论促进青少年成功进行社会位移的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位移是青少年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社会位移这一概念进行阐述,界定"成功"的概念,其次基于马克思主义辩证原理,结合电影《小孩不笨》具体分析影响青少年社会位移的内外因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2年01期)
于婧[5](2011)在《浅析学生社会位移——以电视剧《小孩不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而言,学生属于跨"社会"的存在,即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之间不断"社会位移"的存在。所谓社会位移,有两层含义,一个层面是从"身"存群体的角度来说的,指从一种社会场所进入角色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场所。另一个层面是从文化认同或文化调适的角度来说的,指从一种"社会环境"融入文化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环境"。本文从学生社会位移的概念入手,结合案例分析学生社会位移的类型及影响学生社会位移的因素,使读者对学生社会位移有所了解。(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1年89期)
王千[6](2009)在《成人学员的“社会位移”及实现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成人学员从一种"社会环境"移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称为成人学员的"社会位移"。由于成人自身及其所在"社会环境"的不同,从一种"社会环境"到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移入及适应程度必将有所差异,据此可将成人学员的"社会位移"分为和谐的多重世界——顺畅的位移、失谐的多重世界——部分实现的位移、边界互闭——无望实现的位移叁种类型。在此基础上,主要从成人学员自身努力及外界的支持与保障两方面探讨实现成人学员和谐社会位移的可能条件。(本文来源于《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期刊2009年04期)
吴碧君[7](2005)在《社会位移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了社会位移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试图证明学生的社会位移程度越大,其社会化会更成功。社会位移程度的大小可能伴随着相应的风险性。(本文来源于《当代青年研究》期刊2005年01期)
王林芝[8](2002)在《中学生“社会位移”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家们预言,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人才的较量,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明天。如何培养今天的学生,使他们成为明天的人才是当今教育界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提倡素质教育,鼓励创新,我们的教育改革已初见成效。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他们的发展离不开所生活的环境,要健康成长必须依赖于他们生存的环境。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完整的人,教育工作作为一种培养人的专门活动,它所面对的人——学生,也不例外。教育不仅要变化人的认识、情感等精神因素,也要变化人的身体,生理等因素;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在将来能承受社会现有的生产力,与自然作斗争,还必须使他们能够承受现有的社会关系,以适应社会生活。 一般而言,中学生属于跨“社会”的存在,即在家庭、学校、同辈群体之间不断“社会位移”的存在。所谓社会位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从“身”存群体的再度来说,指从一种社会场所进入角色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场所;其二是从文化调适的角度来说,指从一种“社会环境”融入文化结构有所差异的另一种“社会环境”。本研究旨在从中学生“社会位移”的概念入手,析述我国当代中学生社会位移的类型及影响社会位移状况的诸多重要因素,以期为中学生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共分五个部门:第一部分解释和分析“社会位移”的含义及研究状况;第二部分分析中学生“社会位移”的类型;第叁部分分析影响中学生“社会位移”的几种重要因素;第四部分是案例分析;第五部分是主要参考书目和后记。(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02-04-01)
社会位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孩子们作为教育的主体,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新兴媒体和技术的快速普及,孩子们的性格、习惯在多重复杂背景的影响下变得愈见顽劣,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让家长和教师无计可施。他们称学校是监牢、地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孩子和教育的矛盾、和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矛盾、和监护人——家长的矛盾。矛盾的出现意味着双方的潜在利益发生了冲突。那么在孩子眼里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平呢?本文结合电影《小孩不笨》分析这些矛盾发生的原因及解决矛盾的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社会位移论文参考文献
[1].秦伟.个体化生存:网络社会下初中生社会位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张博,张瑞.学生在社会位移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结合电影《小孩不笨》浅析[J].文教资料.2014
[3].赵一璇.浅析学生的社会位移及顺畅越界的达成[J].新课程(上).2013
[4].陆梦佳.论促进青少年成功进行社会位移的对策[J].考试周刊.2012
[5].于婧.浅析学生社会位移——以电视剧《小孩不笨》为例[J].考试周刊.2011
[6].王千.成人学员的“社会位移”及实现条件[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
[7].吴碧君.社会位移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05
[8].王林芝.中学生“社会位移”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