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前溶血肽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蜂毒,胡蜂,蜜蜂,中华,意大利,序列,信息学。
前溶血肽原论文文献综述
郭新军[1](2018)在《蜂毒前溶血肽原及其加工产物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度了解蜂毒前溶血肽原及其加工产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其理化性质、保守性、信号肽、跨膜区域及酶切位点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蜂毒前溶血肽原种间结构保守,理化性质种间差异不大但与加工成的蜂毒肽有明显区别;蜂毒前溶血肽原具有明显的信号肽序列和跨膜区域;有多种肽酶在蜂毒肽结构域没有酶切位点。为研究其结构改造以便利用基因工程合成蜂毒前溶血肽原并进行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陕西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施婉君,张传溪,程家安[2](2006)在《二种胡蜂前溶血肽原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亚非马蜂和额斑黄胡蜂前溶血肽原基因的重组供体质粒pBacHT-PhPPM和pBacHT-VmPPM,转化到穿梭载体Bacmid的受体菌DH10Bac中,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PhPPM和Bacmid-VmPPM,再用Lipofectin介导其DNA转染粉纹夜蛾细胞系Tn-5B1-4,最后观察细胞表达时相动态.经ELISA法证实,胞内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证明二种重组病毒Bacmid-PhPPM和Bacmid-VmPPM已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06年04期)
施婉君,张传溪,程家安[3](2005)在《中华蜜蜂前溶血肽原基因在Tn-5B1-4细胞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中华蜜蜂前溶血肽原基因的重组供体质粒pBacHT-GFPTAccPPM,将其转化进入穿梭载体Bacmid的受体菌DH10Bac中,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GFPTAccPPM,再用Lipofectin介导其DNA转染粉纹夜蛾细胞系Tn-5B1-4,最后观察细胞表达时相动态。经ELISA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胞内表达产物既能发射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又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证明重组病毒Bacmid-GFPTAccPPM已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期刊2005年02期)
施婉君,张素方,张传溪,程家安[4](2003)在《4种胡蜂前溶血肽原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雌性亚非马蜂、额斑黄胡蜂、墨胸胡蜂、大胡蜂毒腺中抽提总RNA ,通过RT PCR方法扩增得到 4种胡蜂蜂毒前溶血肽原的cDNA ,再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 Teasyvector上。测序结果表明 :扩增得到的片段长度均为2 13bp ,系蜂毒前溶血肽原编码区的cDNA。经序列比较 ,4种胡蜂蜂毒前溶血肽原之间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都超过95 %。亚非马蜂、额斑黄胡蜂、墨胸胡蜂、大胡蜂各自与意大利蜜蜂蜂毒前溶血肽原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5 8%、10 0 %、97 2 %、97 2 %。结果表明 :蜂毒前溶血肽原一级结构序列具有很高的保守性 ,尽管胡蜂和蜜蜂属于膜翅目不同的总科 ,但它们的前溶血肽原基因却非常相似(本文来源于《遗传学报》期刊2003年06期)
施婉君,张素方,张传溪,程家安[5](2003)在《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蜂毒前溶血肽原蛋白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从中华蜜蜂Apisceranacerana和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工蜂毒腺中抽提总RNA ,通过RT PCR方法扩增 ,各得到了蜂毒前溶血肽原蛋白的cDNA ,再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GEM Teasy载体上 ,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所扩增到的这两个片段长度均为 2 13bp ,均为编码蜂毒前溶血肽原的cDNA ,并分别推导出两者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经序列比较 ,中华蜜蜂前溶血肽原与意大利蜜蜂、印度蜜蜂Apisceranaindica前溶血肽原的同源性都为 97%。所报道的中华蜜蜂蜂毒前溶血肽原的核苷酸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AF48790 7。(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前溶血肽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构建亚非马蜂和额斑黄胡蜂前溶血肽原基因的重组供体质粒pBacHT-PhPPM和pBacHT-VmPPM,转化到穿梭载体Bacmid的受体菌DH10Bac中,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PhPPM和Bacmid-VmPPM,再用Lipofectin介导其DNA转染粉纹夜蛾细胞系Tn-5B1-4,最后观察细胞表达时相动态.经ELISA法证实,胞内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证明二种重组病毒Bacmid-PhPPM和Bacmid-VmPPM已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溶血肽原论文参考文献
[1].郭新军.蜂毒前溶血肽原及其加工产物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8
[2].施婉君,张传溪,程家安.二种胡蜂前溶血肽原基因在昆虫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
[3].施婉君,张传溪,程家安.中华蜜蜂前溶血肽原基因在Tn-5B1-4细胞中的表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5
[4].施婉君,张素方,张传溪,程家安.4种胡蜂前溶血肽原基因的克隆与序列比较[J].遗传学报.2003
[5].施婉君,张素方,张传溪,程家安.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蜂毒前溶血肽原蛋白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昆虫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