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1]2016年在《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大学生道德问题研究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道德教育属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习主席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强调要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态总体上是令人欣慰的,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本文通过《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得知,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呈现多方面多层次的特点,即道德问题涉及的范围较广,但严重程度不等。通过归纳整理大致将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分为,道德认知不统一、道德情感不稳定、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失范四个方面。其次,针对当代大学生出现的道德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既有学校、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依据大学生基本道德规范及良好道德的培育原则,笔者提出了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的对应措施,分别从提升大学生道德认知、稳定大学生道德情感、坚定大学生道德意志、改善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以及社会、学校、家庭的其他对策五个方面展开阐述。通过对本文内容的探索和研究,为大学生道德问题的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希望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能够通过合力作用,共同保障当代大学生发展成为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全方面人才。
张燚[2]2018年在《当代大学生旅游道德失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的旅游主体,应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但是由于多种原因,一部分大学生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出现道德失范行为,影响了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及形象。论文采取问卷调查法、文献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和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旅游道德失范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本论文的研究对丰富伦理学研究内容、改善社会群体风气、优化旅游行业素养、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促进我国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等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论文对当代大学生旅游者的特点及其当代大学生旅游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界定与分析。当代大学生旅游者具有独立意识较强、自我约束较弱、接受能力较强、承受能力较弱、旅游兴趣较浓、旅游知识较少的特点。当代大学生旅游者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尊重自然与保护环境、尊重历史与人文景观、尊重他人与关心社会、尊重自我与提升自我。我国当代大学生旅游者的道德素质总体状况良好,但仍有少部分大学生存在旅游道德失范问题。当代大学生旅游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破坏旅游地自然与人文环境、不遵守旅游景区秩序与规约、不尊重他人与不能待人以诚、漠视旅游地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导致当代大学生旅游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有自身道德修养不够、受不良社会环境影响、旅游行业道德伦理失范、家庭旅游道德教育力度欠缺等。提升当代大学生旅游道德水平主要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旅游行业等四个方面共同进行努力,即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自律、构建全社会旅游伦理的联动模式、旅游行业通过提升自身道德水平来促进当代大学生旅游道德水平的提高、完善旅游立法执法及其监管机制。
陶佳[3]2012年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一世纪,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网络媒体的新生儿,而是网络媒体参与者中的一批强势主力军。据有关研究调查显示:18~24岁的网民在整个网络主体中上网频率很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独树一帜。而在这阶段的年轻人,大学生理所当然会成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上网”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里的频率已位居榜首。作为特定的知识群体,大学生凭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网络技术的接受和应用能力明显比其他年龄阶段的群体强。“有关调查表明:几乎100%的大学生都接触过网络,其中每天上网的大学生占比达到了占4%;偶尔上网的占70.3%;经常上网的占27.3%;60%的受访者表示,网络已经成为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这一系列数据和调查结果都表明,现代的大学生活和网络息息相关,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网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地扩大。这是因为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媒介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以其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综合性等特点给大学生带来畅通的交流渠道和沟通方式。但是,众所周知,网络它在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信息,使大学的学习生活得到前所未有便利的同时,其危害和负面作用也在不断显露出来。由于在当今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和监管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不用害怕后果,也不用担心受到惩罚而在网络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现象愈演愈烈,基于以上的背景以及原因,本文围绕有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深入地分析,采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就这一失范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的相关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研究方法和手段等等;第二章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相关概念的界定,让读者知道何谓网络道德、何谓网络道德失范、网络道德的特点及其相关内容等;第叁章主要讲述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实验调查分析做出相关分析和阐述;第四章分析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以及危害性;这是本章的重点,采用哲学中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最后一章是文章的重中之重,笔者从辩证的角度论述如何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黄珊[4]2018年在《大学生微信交往中的道德失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微信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平台,因为流量消耗比较小,兼容性比较高,传播形式比较新颖、便捷而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的青睐,特别是其人性化的功能,增加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广度、深度,为大学生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网络交流“虚拟空间”,让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方式也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和多元化,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陪伴。但是微信在给大学生带来创造性地改变的同时,微信交往中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也逐渐显现,不仅对网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健康运行提出了挑战,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对相关大学生微信交往中的道德失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对大学生微信交往中的道德失范行为进行了界定,在借鉴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微信交往中道德失范现象的表现,主要表现为感情淡漠、诚信缺失、隐私受侵及责任缺乏,同时分析了道德失范的原因:道德意识淡薄,微信交往的虚拟性、系统不完善、经济利益追求。本文通过大学生微信交往情况调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道德失范原因的相关因素的关联性和相关程度,其中虚拟性的因子没有通过检验,说明这一要素的影响不显着,而系统不完善和经济利益追求两个因子都通过了检验,说明二者对微信使用中的道德失范现象有显着影响。例如现在网络实名制不健全及监管不到位以及某些个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一些不道德活动等,成为大学生微信使用中道德失范现象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针对大学生微信交往中的道德失范治理的策略,构建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体四位一体的治理结构,构建微信道德的基本原则,让微信为大学生提供充满正能量的服务,有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王明慧[5]2016年在《基于荣格原型理论的大学生网络人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瑞士着名的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曾提出一系列原型意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的原型理论,该理论对进一步了解人类的心理问题以及人格建构做出了巨大贡献。在荣格原型理论看来,原型意象潜藏于人类内心深处,对人类的心理与行为产生有意无意的影响,是原型的象征性表现。其中,人格面具、阴影及自性是实现人格整合的叁个重要原型意象。首先,文章论述了叁个原型意象的内涵。第一,人格面具展现了人格中的理想自我,代表了人公开展示于社会的一面;第二,阴影揭露了个体心灵中的黑暗面,代表了人性中恶的部分;第叁,自性是人格面具与阴影两种原型互相融合所形成的整体道德,通过对人格的不同侧面进行谐调与平衡帮助个体完成自我实现,使人格趋向于统一、和谐与稳定。荣格的原型理论对于人格的认知有着重要意义,为深入分析和反思当代网络社会中所出现的网络人格失范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为塑造健全的网络人格提供了新的视角。其次,文章基于荣格的原型理论视角,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人格的特点、失范现象及其原因。大学生网络人格是大学生在网络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作为网络当中最为活跃的群体,大学生的网络人格表现出鲜明的特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网络人格失范现象日益加剧,由于网络导致心理疾病、引发社会问题的概率有所增加。在荣格原型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的网络人格失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人格面具的过度膨胀、阴影的过度释放以及自性的缺失。第一,人格面具过度膨胀主要表现为动机上的道德伪善以及行为上的个人主义。第二,阴影的过度释放,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冲动和不理智的攻击行为,产生以发泄为主要目的的网络暴力、以及将不符合自己道德形象的阴影投射给他人所带来的“道德审判”。第叁,自性的缺失容易产生情感上的道德冷漠、心理上的网络依赖以及价值观上的信仰缺失。上述大学生网络人格失范的原因主要由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在网络与社会文化逐步趋向融合的客观环境下,精神价值缺失以及人类精神与自然本性的分裂是当代大学生网络人格失范的重要客观因素。由内观之,对人格面具的片面认知、对阴影的压抑与否认以及自性的消解是大学生网络人格失范的重要主观因素。最后,依据荣格原型理论,文章为建构大学生健全的网络人格分别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在理论指导层面,应当认识到叁个原型意象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适应不同的人格面具,通过树立独立的道德判断使个体适应不同的社会角色,唤醒对个体人性的尊重。其次,道德教育通过认识与接纳阴影来优化、改造人性,使个体的道德意识得到提升。第叁,自性的实现与否是判断道德教育结果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标志。只有贯彻“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理念,使大学生的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契合,充分发挥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最终才可以实现人格的完善。同时,应当把握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的同一性,建立网络人格的“道德整合”,实现大学生人格“网上”与“网下”的趋同性融合,完成“自性”的回归。在实践启示层面,对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建构,需要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以达到完满人格的实现。其中,客观方面重点在于强化网络心理教育与训练、创设健康的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立法;主观方面重点在于以下叁点:第一,顺应人格面具,实现“网上”与“网下”的融合,促进大学生网络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相互协调一致,更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角色,为走向社会化之路打好扎实的基础。第二,鼓励大学生在接纳阴影、减少社会道德压力的同时,鼓励大学生改造阴影。第叁,接受心灵的本然,走上自性化之路。对此,大学生应当积极认识在网络当中的自我价值和意义,在心理层面建立起心理自我调控、自我内化内心冲突的机制,对网络建立起真、善、美的判断。总之,主观上的改变离不开客观环境的支持,只有主客观相互作用才能最终推动大学生网络人格的健康发展。
孙金波[6]2007年在《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道德失范是当前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中也日益普遍,其对大学生群体的负面影响和侵蚀作用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加强对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生活观察的形式,力求从现实的层面上准确把握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思想和行为表现,并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从中找出其存在的共性和规律性,在此基础上理性地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为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指导。根据笔者的研究,造成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也有家庭教育的失误,还有大学生自身道德意识弱化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学校在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着严重问题,如对道德教育重视不够,力度不足,在教育内容、方法、手段、载体等方面陈旧落后,流于形式,缺乏创新等。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以当代大学生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文献综述为依据,概括了当代大学生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努力践行学习道德,主动加强恋爱道德和自觉维护网络道德;第二部分通过实证、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日常观察和个别访谈,梳理了大学生在道德理想、社会公德、学习道德、恋爱道德、网络道德五个方面失范现象的主要表现;第叁部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第四部分针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主要是学校教育)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教育对策:优化道德育人环境;强化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道德教育;从提高对师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和强化教育功能、加强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努力加强师德建设。
常方圆[7]2016年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其引导研究》文中认为当今社会的飞速进步与迅猛发展离不开网络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不断渗透。伴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巨浪,在互联网这个漫无边界的虚拟世界中,世界多元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等都在这个“熔炉”中相互交融、相互排斥。每天互联网上都充斥着海量的信息,其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一方面,大量的信息资源颠覆性地改变了民众以往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网络的传播速度之快、信息使用的便携性极大地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时间距离与空间距离,普遍提高了民众的工作效率,从根本上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在行为边界较为模糊的网络虚拟社会中,数量规模不断壮大的网民更极易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大学生群体是最主要的网民群体,由于该群体尚处于进一步社会化、性格逐渐定型和心智不断成熟的成长期,在网络世界中,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日益严重。在理论上,即使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加以探讨的研究成果喜人,但仍难于找到合适的理论框架解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机理,更难以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建议。在实践中,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形成直接相关的主体在缺乏道德建设意识的同时也苦于缺乏有效的治理手段和途径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本文在充分掌握我国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现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机理并提出了针对该问题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界定和介绍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解析大学生、网络道德与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大学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基础上,运用动机理论、归因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激励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部分颇为全面地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实表现,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影响,并在分析当前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迫切性。第叁部分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问卷调查及其分析。通过发放大量的调查问卷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并观察当前大学生的网络生活和网络道德现状,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所造成的现实影响和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机理。首先该部分分析了造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了在上述环境下大学生输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在源头上的根本动机,且在进行内在与外在归因的基础上提炼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机理。第五部分提出了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对策建议。该部分根据大学生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提出了在宏观上以政府和网络媒体为主导营造行为引导环境;以家庭为主体引导大学生青少年时期的网络道德行为:以高等教育院校和大学生为主导引导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的对策建议。
赵辉[8]2013年在《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当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却也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表现在道德方面就是比较严重的道德失范,例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的滋长,以权谋私、见利忘义、不讲诚信等行为成了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社会上纷繁复杂的局势和不良的社会现象势必影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正处于人格发展和品质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时期是道德情感迅速发展和日趋成熟的时期,是开始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准备独立走向社会的时期,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和较高的道德需要。大学生知识层次高、认知能力强,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不仅关系到自身健康发展,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也将产生影响,所以正向的引导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总体而言,当前高校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的主流方向是积极健康的,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受西方拜金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很多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不讲诚信,恋爱观扭曲,人情意识淡薄等问题都是客观存在的。造成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很多,新形势下更应该对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动态进行重点关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随时了解和掌握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调整工作思路,以便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内叁所不同层次的本科院校(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从精神信仰、社会公德、网络道德、人情意识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现时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汇总其存在的主要道德失范问题,并从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经济、政治、文化叁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于松[9]2009年在《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导致了文化的多元化,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导致社会上大量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这种状况对涉世未深的青年大学生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造成大学校园中道德失范现象的日益增多,不仅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也给大学生的成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大学生作为接受高层次教育的特殊人群,是社会的青年精英,是祖国的希望。学界尤其是教育界应该对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予以高度重视,然而,事实上对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的研究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论文试图从探讨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内涵入手,系统概括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状,全面深入地分析大学生道德失范的成因,并为解决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提供一些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孙泊[10]2016年在《道德榜样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道德国度的美誉。中国传统文化以道德为内核,道德建设从古至今,走过几千年的求索之旅,依然在路上。中国传统社会,崇拜道德理性,道德人格盈满理想主义色调。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彰显道德理想,自成独特体系,塑造核心价值,成就中华民族道德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发展性,对于现代性道德建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远的理论参照意义和实践示范价值。无论是道德批判基础上的道德解构重建论调还是唯物史观基石上的道德转型升级逻辑,都可以从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思想史的长河中找寻到认识问题的理念、解决问题的路径。超越传统,映照现实,继往开来,这或许就是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思想史的真正价值所在。道德榜样研究既要传承历史宝贵的精神财富,更要直面现实道德领域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历史的终极意蕴是为了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人类的文明和幸福。现代性意义上的道德建设,就是以社会转型为特定生态语境,以榜样疏离为问题境域,以榜样认同提升、彰显道德力量为价值旨归,以建构中华民族道德信仰、构建国家道德共同体为发展愿景。研究坚持“一个指导观”研究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为指导,全文贯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以唯物史观全面梳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演进史,全面分析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和实践指向,努力探寻中华传统道德榜样观与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以唯物史观科学探析现代道德榜样观建构与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契合机制,有力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研究秉承“两大方法论”一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围绕“塑造人、提升人、发展人”的教育理念,整体上采用多学科视域交融,加强文献查阅与实证调研相结合,把研究从现象上升为本质,从理论分析延伸到实践运用,秉持强烈厚重的人文精神。全面梳理古代道德榜样思想精华,深层思考社会转型的道德困境,多维剖析榜样疏离的动因机制,努力建构榜样认同的实践路径。二是坚持以整体发展观为研究视野,拓展道德榜样的研究论域。将道德榜样理论研究置身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之中,探讨道德榜样的演进逻辑和文化特性;将道德榜样实践研究择取在社会转型期的特定形态之中,探索道德榜样的现代意义和时代困惑;将道德榜样承接传统道德修养,探析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文化特质和现代转型;将道德榜样契合社会转型,探望社会整体道德秩序的建构和完善。研究抓住“叁大着力点”一是基本厘清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演进谱系,提炼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价值观念,明晰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实践导向,梳理了中华传统道德榜样的现实关照。二是多维描述了现代意义道德榜样的出场境域,洞察了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疏离困境,建构了社会转型道德榜样的认同路径。叁是科学阐释了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逻辑进路,推动了传统道德修养模式的现代转型,展望了社会转型道德秩序的全面建构。研究凸显“四个问题域”一是对道德榜样疏离与认同从道德动因视域探究,有利于夯实道德榜样问题的理论之基,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榜样认同问题;有利于厘清道德榜样问题与社会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应肯定的内容、应防止的倾向、应消解的问题,梳理出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生成和培育的着力点。二是对道德动因的多元透析和解读,可以为道德榜样认同提升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实践准则、实践路向提供有针对性的理性支撑;更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路径的有益探索。叁是全面系统深入挖掘社会转型期道德榜样疏离的时代困境,探析道德榜样疏离的时代表征、原因机理、影响危害、矫正对策,为进一步提升和彰显道德榜样影响力和作用力提供参照和路径;有利于彰显道德榜样的“叁个自信”即道德榜样研究的理论自信,道德榜样示范的道路自信,道德榜样教育的制度自信。四是运用科学理论指导研究道德榜样论,坚持问题导向,寻求治理之道,实现时代转换和社会转型,以整体研究逻辑架构道德榜样学的立论之基,全面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道德榜样的历史演进和理论体系,系统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史,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人道德榜样文化资源,形成道德榜样思想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有力指导和不断推动当代道德实践的良性发展。总之,现代性道德建构,面对的是人类生存的意义危机,关怀的是人类发展的终极价值,唤醒的是被欲望遮蔽的人文情怀。在道德信仰建构的争论和反思中,我们既不能无限迷恋自身的道德文化传统,又不能彻底否定我们的时代精神而加以深刻批判,而应该始终秉承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一贯性、连续性、发展性和超越性姿态,以传承创新发展的科学理念进入一个全新的道德天地,建构一种以感性生命和人文精神的现代性道德,在厚重深邃的历史传统道德基础之上,不断彰显榜样的道德力,提升公民的道德感,塑造社会的道德风尚,建构国家的道德意识,培育民族的道德信仰,努力开发人的本真精神世界,弘扬人性的完整和丰富;全面建构社会优美和谐的道德秩序,助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积极培育民族的共同道德信仰,实现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这就是我们的道德理想,也是我们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 当代大学生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张旭. 中北大学. 2016
[2]. 当代大学生旅游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 张燚. 沈阳师范大学. 2018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研究[D]. 陶佳. 江西农业大学. 2012
[4]. 大学生微信交往中的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 黄珊. 沈阳师范大学. 2018
[5]. 基于荣格原型理论的大学生网络人格研究[D]. 王明慧. 浙江财经大学. 2016
[6].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状分析[D]. 孙金波. 山东师范大学. 2007
[7].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其引导研究[D]. 常方圆. 吉林大学. 2016
[8]. 大学生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赵辉. 东北大学. 2013
[9].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问题研究[D]. 于松. 贵州大学. 2009
[10]. 道德榜样论[D]. 孙泊. 苏州大学. 2016
标签:高等教育论文; 网络道德论文; 大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社会失范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现状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网络行为论文; 网络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