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礼貌普遍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礼貌原则,普遍性,特殊性
礼貌普遍性论文文献综述
黄明俊[1](2019)在《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rice-Goffman对礼貌原则的研究理论为基础,重点对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作出研究,进而总结出一些相应的基本原理来侧面表现出礼貌原则所需要的表达形式。然而,由于礼貌原则的整体并没有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和社会条件的不同,因此,所总结出的礼貌原则大多都是具有局限性的。礼貌原则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名词解释,是存在于我们现实生活当中的社会交际之中,也是一种具有标记性的语言行为,让说话的人有选择、有目的地去选择语言项目,有时候也是为了掩饰说话人的真实想法或意图。因此,本文通过对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及特殊性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期刊2019年08期)
李丙午,田野[2](2011)在《中西文化背景下礼貌原则普遍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礼貌是人类社会交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rown和Levinson的普遍礼貌模式的核心为面子理论。尽管由于文化的差异,造成不同文化中语言礼貌的差异,但文化差异中也蕴涵礼貌原则普遍性。研究语言中的礼貌原则普遍性有利于不同文化的融合。(本文来源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林敏[3](2006)在《普遍性与个性——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跨文化交际正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何恰当得体地进行交流,礼貌地与不同文化的人交往,这一问题因此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于此探讨Leech的礼貌原则,旨在通过分析礼貌原则在中西两种文化交际中的普遍性与个性表现,形成对礼貌原则的科学正确认识,帮助交际者避免不必要的礼貌语用失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本文来源于《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期刊2006-12-01)
陈兰玉[4](2005)在《从英汉语的拒绝看礼貌的文化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礼貌的阐述自古有之,然而对礼貌的系统研究和总结只是近几十年的事。伴随着语用学的诞生,礼貌问题逐步成为这门学科的一大研究主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礼貌研究的必要性,这是因为我们不可能与世隔绝,与人交往就得注意礼貌问题,以确保顺利有效的交往。另一方面,科学和技术的进步逐渐缩小了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不同文化人们之间的交往因而变得更为频繁与容易,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摩擦与冲突,对礼貌的研究也就显得更为迫切了。 对于礼貌理论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礼貌的文化普遍性与文化特殊性问题。持普遍论观点的学者认为能找到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理论体系来解释所有文化中的礼貌现象,持特殊性观点的学者却认为,由于文化具有特殊性,所以解释礼貌现象的理论也因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本文认为,过分强调礼貌的普遍性或特殊性都难免流于片面,应该意识到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并存的。英汉语在礼貌原则上有很多共同之处:但由于文化、信仰及价值取向的不同,两种文化在表达礼貌时又各有千秋。 本文通过英汉文化中对请求、建议、邀请和提供表示拒绝的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发现礼貌现象既有文化普遍性,又有文化特殊性,英汉拒绝的策略有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差异。英汉文化在拒绝言语行为中均特别注意对交流双方面子的维护,但两种文化的价值观、信仰体系的差别又决定了两种文化在维护面子时所采用的策略有所区别。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礼貌现象上的区别正是跨文化交际中应特别引起注意之处。(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5-04-01)
宋淑敏[5](2005)在《试析礼貌语言的普遍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礼貌语言是促进人们进行交流的有效手段,它虽然具有文化差异性,但却因原则的普遍性而普遍存在, 为人类文化所共有。(本文来源于《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5年01期)
贺琼,肖云南[6](2002)在《论礼貌恰当性之普遍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礼貌定义 ,要面子问题 ,分直截了当与礼貌的关系以及礼貌原则的分类等四方面入手 ,分析了布朗与列文森的礼貌原则 ,探讨了他们的理论框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礼貌言行的判定要依据实际情形 ,以礼貌恰当性为根本 ,以灵活性为手段 ,进行有效的礼貌言行活动(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2年S2期)
刘刚[7](2001)在《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西方学者在语用学的研究方面走在前面,同其它语用原则一样,礼貌原则刚一出台,世界各国的语言学界为之欢呼,似乎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就是人类都应共同遵守的语用原则。但自顾曰国(1992)的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原则问世以后,人们似乎又觉得中国人有中国的礼貌原则,日本人有日本的礼貌原则,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礼貌原则。因此人们不禁会想到,主流文化有其礼貌原则,亚文化也应该有。进一步推想。不同的地区、社区、阶层甚至个人对礼貌的理解和认同均会有差异,那么人类世界上到底要有多少礼貌原则才够用呢?要是这样,走向全球化的全世界各国人民又该如何互相交流呢?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Leech的Politeness Principle和顾曰国先生的有“中国特色”的礼貌原则为例,论证了在中、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礼貌原则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而二者在不同的主流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则是礼貌原则在不同的语境中具体的应用,它是礼貌原则特殊性的体现。据此,我们试着建立一条任何语境都适用的礼貌原则,即凡对方喜欢听的话可以说、多说或尽可能多说,凡对方不喜欢听的话不说,少说或尽可能地少说,其实质就是投其所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other-oriented)。(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1-05-01)
礼貌普遍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礼貌是人类社会交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rown和Levinson的普遍礼貌模式的核心为面子理论。尽管由于文化的差异,造成不同文化中语言礼貌的差异,但文化差异中也蕴涵礼貌原则普遍性。研究语言中的礼貌原则普遍性有利于不同文化的融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礼貌普遍性论文参考文献
[1].黄明俊.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和特殊性[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
[2].李丙午,田野.中西文化背景下礼貌原则普遍性研究[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3].林敏.普遍性与个性——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C].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2006
[4].陈兰玉.从英汉语的拒绝看礼貌的文化特殊性与文化普遍性[D].西南师范大学.2005
[5].宋淑敏.试析礼貌语言的普遍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6].贺琼,肖云南.论礼貌恰当性之普遍性[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7].刘刚.礼貌原则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湖南大学.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