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抑制素AtPHB6互作蛋白筛选及功能验证

拟南芥抑制素AtPHB6互作蛋白筛选及功能验证

论文摘要

盐碱是一种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非生物逆境胁迫,国内外学者围绕植物耐盐碱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关于抑制素PHB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抗细胞增殖、抗肿瘤作用,与盐碱逆境相关的研究较少。深入研究该基因的分子作用机制,对植物耐盐碱分子育种、充分利用我国盐碱地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qRT-PCR技术研究了拟南芥AtPHB6基因与盐碱逆境的应答关系,通过测量根长和鲜重观察了野生型、过表达AtPHB6和突变体拟南芥株系对逆境的的抗逆性,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出AtPHB6蛋白的互作蛋白,利用体外Pull-down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BiFC)进一步验证两个蛋白的互作关系。并对互作蛋白的盐碱抗性做初步的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克隆出拟南芥AtPHB6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AtPHB6与同属Ⅱ型的AtPHB1和AtPHB2亲缘关系较近。在不同胁迫处理的拟南芥中AtPHB6基因的表达量均有所上升。在种子萌发期和萌发后期,过表达AtPHB6株系抗性高于野生型而突变体的抗性比野生型低。筛选出AtPHB6的互作蛋白AtSOT12,在酵母细胞中共转化验证了 AtPHB6和AtSOT12具有相互作用。利用体外Pull-down实验和BiFC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两个蛋白的互作关系。亚细胞定位显示AtPHB6和AtSOT12蛋白表达都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质。胁迫处理后的拟南芥中AtSOT12基因的表达量有所上升。在种子萌发期和萌发后期,过表达AtSOT12株系抗性高于野生型。如上结果表明,可能两个蛋白共同作用提高了植物的抗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Prohibitin基因的研究进展
  •     1.2.1 Prohibitin基因的结构
  •     1.2.2 Prohibitin基因的功能
  •   1.3 酵母双杂交技术
  •     1.3.1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原理
  •     1.3.2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应用
  •   1.4 磺基转移酶SOT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AtPHB6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和载体
  •     2.1.3 实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AtPHB6基因的克隆与载体的构建
  •     2.2.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AtPHB6基因的克隆与载体的构建
  •     2.3.2 AtPHB蛋白的同源性比对
  •     2.3.3 AtPHB蛋白的进化树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AtPHB6基因的抗逆性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菌株和载体
  •     3.1.3 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逆境胁迫下AtPHB6在mRNA水平的表达分析
  •     3.2.2 pBI121-AtPHB6的载体构建
  •     3.2.3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3.2.4 AtPHB6过表达拟南芥的鉴定
  •     3.2.5 atphb6突变体的鉴定
  •     3.2.6 AtPHB6基因的过表达株系与突变体株系的抗性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逆境胁迫下AtPHB6在mRNA水平的表达分析
  •     3.3.2 pBI121-AtPHB6的载体构建
  •     3.3.3 AtPHB6过表达拟南芥的鉴定
  •     3.3.4 atphb6突变体拟南芥的鉴定
  •     3.3.5 AtPHB6基因的过表达植株与突变体植株的抗性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AtPHB6互作蛋白的筛选及共转化验证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株
  •     4.1.2 载体
  •     4.1.3 培养基及试剂配方
  •   4.2 实验方法
  •     4.2.1 pGBKT7-AtPHB6的载体构建
  •     4.2.2 酵母转化
  •     4.2.3 “诱饵”蛋白的毒性和自激活检测
  •     4.2.4 拟南芥cDNA文库筛选
  •     4.2.5 酵母细胞DNA提取及鉴定
  •     4.2.6 共转化验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pGBKT7-AtPHB6的载体构建
  •     4.3.2 “诱饵”蛋白的毒性检测和自激活检测
  •     4.3.3 拟南芥cDNA文库筛选
  •     4.3.4 共转化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5 Pull-down和BiFC验证AtPHB6与AtSOT12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5.1 实验材料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载体
  •     5.1.3 实验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pQE30-AtPHB6的载体构建
  •     5.2.2 His-AtPHB6融合蛋白的小量诱导表达
  •     5.2.3 His-AtPHB6融合蛋白的大量诱导及纯化
  •     5.2.4 pGEX-6p-3-AtSOT12的载体构建
  •     5.2.5 GST-AtSOT12融合蛋白的小量诱导表达
  •     5.2.6 GST-AtSOT12蛋白的大量诱导及纯化
  •     5.2.7 体外Pull-down验证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5.2.8 AtPHB6蛋白与AtSOT1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     5.2.9 BiFC验证两个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pQE30-AtPHB6的载体构建
  •     5.3.2 His-AtPHB6融合蛋白的小量诱导表达
  •     5.3.3 His-AtPHB6融合蛋白的大量诱导表达及纯化
  •     5.3.4 pGEX-6p-3-AtSOT12的载体构建
  •     5.3.5 GST-AtSOT12融合蛋白的小量诱导表达
  •     5.3.6 GST-AtSOT12融合蛋白的大量诱导表达及纯化
  •     5.3.7 Pull-down验证两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5.3.8 pBI121-AtPHB6-GFP的载体构建
  •     5.3.9 pBI121-AtSOT12-GFP的载体构建
  •     5.3.10 AtPHB6和AtSOT12蛋白在洋葱表皮中亚细胞定位
  •     5.3.11 pBS-35S:AtPHB6-VC80的载体构建
  •     5.3.12 pBS-35S:AtSOT12-VN154的载体构建
  •     5.3.13 BiFC验证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6 拟南芥AtSOT12基因的抗逆性分析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2.1 逆境胁迫下AtSOT12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分析
  •     6.2.2 pBI121-AtSOT12的载体构建
  •     6.2.3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     6.2.4 AtSOT12过表达拟南芥的鉴定
  •     6.2.5 拟南芥AtSOT12基因过表达植株的抗逆性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逆境胁迫下AtSOT12基因在mRNA水平的表达分析
  •     6.3.2 pBI121-AtSOT12的载体构建
  •     6.3.3 AtSOT12过表达拟南芥的鉴定
  •     6.3.4 拟南芥AtSOT12基因的过表达植株的抗性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徐畅

    导师: 金淑梅

    关键词: 拟南芥,抑制素基因,酵母双杂交,磺基转移酶基因,盐碱胁迫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生物学

    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19C011),东北油田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AVER1701)

    分类号: Q943.2

    DOI: 10.27009/d.cnki.gdblu.2019.000117

    总页数: 74

    文件大小: 7243K

    下载量: 148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拟南芥抑制素AtPHB6互作蛋白筛选及功能验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