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更新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层,气候,地貌,沧县,罗布泊,青藏高原,冰期。
中更新世论文文献综述
张玄[1](2019)在《华龙洞遗址:中国中更新世人类演化新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徽华龙洞遗址是周口店遗址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出土人类化石最丰富的综合性古人类遗址。出土的人类化石形态既与东亚更新世中期直立人有一脉相承之处,又具备更新世晚期人类及现代人类的部分特征。(本文来源于《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张晓飞,王永立,黄猛,樊航宇,李明辰[2](2019)在《内蒙古西乌旗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古环境变迁的孢粉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内蒙古西乌旗新郭勒河边的ZK07钻孔进行孢粉资料的分析,重建了内蒙古西乌旗地区154.3 ka以来的古植被及古气候的演变过程,该演变过程具体为:154.3~146.3 ka,以榆属和云杉属为主,且发育少量湿生水生植物莎草科和香蒲属,降水量增多,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气候寒冷湿润;146.3~133.9 ka,周围山地森林萎缩,植被稀疏,转变为草本植物为优势的景观,气候变得温暖偏干,植被类型为疏林-草原植被景观;133.9~121.0 ka,气候凉爽偏湿,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景观;121.0~102.9 ka,树林覆盖率较低,落叶阔叶树榆属增加,此时气候为温和干旱,植被类型为稀树-草原植被景观;102.9~81.4 ka,气候温暖偏湿,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景观;81.4~60.0 ka,云杉突然大量增多,榆树减少,气候变得寒冷湿润,植被类型为针叶林植被景观;60.0 ka至今,温度回暖,气候为温暖偏干,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景观。(本文来源于《地质科技情报》期刊2019年05期)
[3](2019)在《“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在中国黄土沉积揭示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的支持下,"亚洲风尘循环的过程、机制和环境效应"项目团队在中国黄土沉积揭示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中更新气候转型和10万年冰期旋回出现的关联机理,是长期困扰古气候研究的难题。该项目中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孙有斌研(本文来源于《浙江气象》期刊2019年02期)
孙有斌[4](2019)在《探寻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之谜》一文中研究指出第四纪以来(距今260万年)地球气候经历了大幅的冰期-间冰期波动,最引人注目的是距今1.2—0.7 Ma(百万年)期间冰盖消长、海温变化等由对称的4万年波动转变为不对称的10万年旋回,简称为中更新世转型(Mid-Pleistocene Transition,MPT)。2005年美国《Science》杂志在庆祝创刊125周年之际,公布了未来亟需解决的125个重要的科学难题,其中"What causes ice ages?是什么引发了10(本文来源于《地球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邹承杰[5](2018)在《河北省容城县中更新世以来的钻孔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气候演变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恢复重建地质历史时期,研究其演变规律和影响机制,可以科学有效地预测未来气候演变,指导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2017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启动实施了雄安新区工程地质调查工作。本文选取地质调查中的G7159、G7160、G7161钻孔,通过单元素、元素组合、元素比值等的变化及与沉积物关系还原中更新世以来容城古环境演变历史,取得的主要结论和成果如下:(1)对岩芯进行现场观察和编录,并使用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ortable XRay Fluorescent Spectroscopy,PXRF)对叁个钻孔岩芯进行原位测量获取了包括Ag、As、Au、Ba、Ca、Cd、Co、Cr、Cs、Cu、Fe、Hg、K、Mn、Mo、Ni、Pb、Pd、Rb、S、Sb、Sc、Se、Sn、Te、Th、Ti、U、V、W、Zn、Zr等33个元素的组分数据。在与实验室分析结果对比、评价PXRF数据可靠性的基础上,结合读出率对数据进行了筛选。(2)分析了11个主微量元素的垂向分布特征,发现Fe、Ti、V、Rb、Zn、K等元素高值主要存在于粘土、粉质粘土、粉土等细颗粒沉积物中,而Sr、Ba等元素主要富集在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等粗颗粒沉积物中。(3)通过多元分析方法,提取出了Sr、Ba等反映粗颗粒沉积物的元素组合,Rb、Fe、Ti、V、Zn等反映细粒沉积物的元素组合,及Mn、Ca、Zr等变化复杂、无明显规律的元素组合。(4)使用单元素(Fe、Ti、V、Rb、Zn、K、Sr、Ba)和元素比(Rb/Sr)分别还原容城县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演化,并和前人所取得的成果对比,发现元素比(Rb/Sr)更能反映该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最终将中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划分为八个阶段(干冷-温湿-干冷-温湿-干冷-温湿-干冷-温湿)。(5)使用PXRF原位测量沉积物元素含量数据,在古气候快速还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大学》期刊2018-10-22)
梁浩,张珂,傅建利,李忠云,李肖杨[6](2018)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黄河晋陕-叁门峡谷段河流地貌演化及其对盆地贯通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河演化是国际地貌学界研究的难点。就长度而言,黄河在世界十大河流中名列第五,由于大部分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各类阶地被第四纪黄土和新近纪红土覆盖而保存良好,是世界上大河研究最理想的地区。中游黄河深切晋陕峡谷,沟通相距超过700km的河套和汾渭两盆地成为了黄河演化历史的重点和难点,沟通的时间、过程、成因及其所反映的构造、气候和河流地貌演化规律一直备受关注,各种认识存在较大的意见分歧,孰是孰非,未有定论。对晋陕峡谷南部—叁门峡谷下游以及晋陕峡谷北部等地的16条阶地序列中保存良好、连续性强、(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4: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专题15: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期刊2018-10-21)
郭启梅,李保华,Jin-Kyoung,Kim[7](2018)在《中更新世前后地中海溢出流演化——来自130万年以来葡萄牙岸外底栖有孔虫的证据(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upper 415 meter-long core sediments of Site U1391(1085 m water depth) from the Northeast Atlantic Ocean off the Portuguese margin were studied for deciphering the variability of the Mediterranean Outflow Water(MOW) intensity over the last 1.3 million years based on stable isotopes and benthic foraminifera.The main MOW current was inferred to intensify during MIS 1,MISs 9-11,MISs 18-25 and MISs 28-40 on the 400-kyr timescale,and strengthen during MIS 1,MIS 5,MIS 7,MIS 9,MIS 11,MIS 13,MIS 15,MISs 17-19,MIS 21,MISs 23-25,MISs 28-30,late MIS 34 to MIS 35,late MIS 36 to early MIS 37 and MIS 40 on the 100-kyr timescale,as evidenced by increased abundance of the MOW indicator "the elevated epibenthos group".On the timescale of 400 kyr,low abundance of the elevated epibenthos group corresponded to high values of 400-kyr eccentricity when clusters of sapropels deposited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 Sea,reflecting the impact of African monsoon on the MOW intensity.On the timescale of 100 kyr,high abundance of the elevated epibenthos group corresponded to low values of Globigerina bulloides δ18 O during 0.7-0 Ma and 1.3-1.25 Ma,which possibly implied the influence of global ice volume/global sea level on the MOW intensity.During 1.25-0.7 Ma(the Mid-Pleistocene climate transition),low content of the elevated epibenthos group occurred at 100-kyr eccentricity maxima,possibly as a result of intensified African monsoon.Spectral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abundance of the elevated epibenthos group had prominent periodicities of 417 kyr,98 kyr,41 kyr,23 kyr and 19 kyr,close to Earth's orbital periods of eccentricity,obliquity and precession,suggesting teleconnections between the MOW dynamic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s.(本文来源于《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09-17)
吕凤琳,刘成林,焦鹏程,张华,孙小虹[8](2018)在《罗布泊中更新世以来盐湖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罗布泊是欧亚大陆腹地塔里木盆地东端的典型内陆干盐湖,中更新世以来在其北部尤其罗北凹地发育了巨厚的蒸发岩沉积是对全球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的积极响应。通过对罗北凹地第一口深钻LDK01孔蒸发岩系中203个样品的自生碳酸盐含量、碳氧同位素测试与分析,讨论了罗布泊中更新世以来的古环境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δ~(18) O和δ13 C协同正向演化,但在蒸发作用强烈的干旱封闭湖泊中,流域降蒸比(P/E)的变化对湖泊水体δ~(18) O影响最为显着;(2)δ~(18) O和δ13 C周期性波动震荡特征,反映干湿交替的环境以及周缘水体对罗北凹地的补给;(3)罗布泊湖盆干旱加剧演化可能并非只受全球变化单一因素驱动,而是全球气候变化和高原隆升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鲁庆伟,王强,詹健,郭维,李稳[9](2018)在《渤海湾西岸沧县隆起中更新世地层间断》一文中研究指出渤海湾西岸天津平原南部静海区400 m深CGZ5孔、大港区500 m深TPZ1孔岩心的岩石地层、磁性地层、~(14)C测年、微体古生物研究表明,2个钻孔底部分别进入到定年3.6 Ma的高斯(Gauss)正极性带和定年4.5 Ma的吉尔伯特(Gilbert)极性带上部;位于西侧沧县隆起的CGZ5孔2.58 Ma古地磁M/G(松山/高斯,Matuyama/Gauss)极性带界线位于225 m,位于东部黄骅坳陷西斜坡的TPZ1孔该界线位于208 m;0.78 Ma的B/M(布容/松山,Brunhes/Matuyama)极性带界线分别位于55 m和68.6 m。结合微体化石分析、3期海侵地层的确定以及岩石地层特征,可判断CGZ5孔和TPZ1孔上更新统底板分别位于55 m和63.4 m。依据末次盛冰期低水位域潴育化黏土层位,确定全新统分别厚14.8 m和16.5 m。上述2孔之间的黄骅坳陷板桥主凹陷中CQJ4孔,B/M和M/G界线分别位于74 m和340 m。西部CGZ5孔显现整个中更新统缺失,东部TPZ1孔中更新统仅厚5.3 m。推测这一地层间断可能是由于渤海海盆在中更新世初期发生快速断陷,在河流到海盆的高差加大的背景下,河流输送物大部流入海盆,海盆边缘的沧县隆起和相邻的滨海平原发生了过路作用。在"源到汇"古地理状况变迁过程中形成的东部大平原,中更新世的沉积动力学背景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苗巧银,姜丽,黄顺生[10](2018)在《苏北盆地早、中更新世地球化学元素变化特征与青藏高原隆升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隆升的研究多集中在高原内部及周边,对其他地域的研究鲜有报道。苏北盆地ZKJ30、ZKJ32、ZKJ43等钻孔样品的微量元素Be、Ga、Cr和常量元素Fe及氧化物Al_2O_3、MgO、Fe_2O_3、TiO_2、Na_2O、CaO、P_2O_5等在早、中更新世不同深度段呈现较明显的含量拐点变化,含量逐渐增加且存在旋回性等变化特征,反映早、中更新世气候与沉积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而响应于青藏高原早、中更新世阶段性隆升。由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内在动力,青藏高原隆升的同时苏北盆地拗陷并沉积成平原,这种大范围的西部造山、东部成盆现象,符合盆山耦合关系,推知苏北平原及高邮凹陷的形成均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存在一定的响应及因果关系。(本文来源于《地质学刊》期刊2018年02期)
中更新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内蒙古西乌旗新郭勒河边的ZK07钻孔进行孢粉资料的分析,重建了内蒙古西乌旗地区154.3 ka以来的古植被及古气候的演变过程,该演变过程具体为:154.3~146.3 ka,以榆属和云杉属为主,且发育少量湿生水生植物莎草科和香蒲属,降水量增多,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气候寒冷湿润;146.3~133.9 ka,周围山地森林萎缩,植被稀疏,转变为草本植物为优势的景观,气候变得温暖偏干,植被类型为疏林-草原植被景观;133.9~121.0 ka,气候凉爽偏湿,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景观;121.0~102.9 ka,树林覆盖率较低,落叶阔叶树榆属增加,此时气候为温和干旱,植被类型为稀树-草原植被景观;102.9~81.4 ka,气候温暖偏湿,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景观;81.4~60.0 ka,云杉突然大量增多,榆树减少,气候变得寒冷湿润,植被类型为针叶林植被景观;60.0 ka至今,温度回暖,气候为温暖偏干,植被类型为针阔叶混交林-草原植被景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更新世论文参考文献
[1].张玄.华龙洞遗址:中国中更新世人类演化新证据[J].科学.2019
[2].张晓飞,王永立,黄猛,樊航宇,李明辰.内蒙古西乌旗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古环境变迁的孢粉记录[J].地质科技情报.2019
[3]..“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在中国黄土沉积揭示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J].浙江气象.2019
[4].孙有斌.探寻中更新世气候转型之谜[J].地球环境学报.2019
[5].邹承杰.河北省容城县中更新世以来的钻孔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气候演化[D].河北地质大学.2018
[6].梁浩,张珂,傅建利,李忠云,李肖杨.中更新世晚期以来黄河晋陕-叁门峡谷段河流地貌演化及其对盆地贯通的响应[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七)——专题14: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构造过程与高原生长、专题15:青藏高原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进展.2018
[7].郭启梅,李保华,Jin-Kyoung,Kim.中更新世前后地中海溢出流演化——来自130万年以来葡萄牙岸外底栖有孔虫的证据(英文)[C].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9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8].吕凤琳,刘成林,焦鹏程,张华,孙小虹.罗布泊中更新世以来盐湖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古环境意义[J].地质学报.2018
[9].鲁庆伟,王强,詹健,郭维,李稳.渤海湾西岸沧县隆起中更新世地层间断[J].古地理学报.2018
[10].苗巧银,姜丽,黄顺生.苏北盆地早、中更新世地球化学元素变化特征与青藏高原隆升响应[J].地质学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