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干涉论文_张凌志,刘飞峰,曾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差分干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差分,多普勒,无源,结构设计,测量,表面波,干涉仪。

差分干涉论文文献综述

张凌志,刘飞峰,曾涛[1](2019)在《一种基于导航卫星差分干涉SAR的通道间相位误差消除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导航卫星作为外辐射源构成的差分干涉SAR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对地观测手段。由于在长时间数据采集下,接收端的直达波通道与回波通道间的相位不一致性导致形变反演精度差,甚至无法进行形变反演。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喇叭天线背瓣的直达波成像结果相位对场景目标进行相位补偿,以消除接收机通道链路误差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喇叭天线背瓣信号与主瓣信号的链路一致性,通过提取原点成像结果相位,对场景目标进行补偿,消除通道间链路相位误差对干涉相位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可以消除接收通道链路间的相位误差,实测数据同样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导航卫星差分干涉SAR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9-10-25)

黄洁慧,谢谟文,王立伟[2](2019)在《基于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米林滑坡形变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灾害在中国具有多发特征,能有效的对滑坡灾害进行监测预警是减少危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与传统的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能够获得面式数据、成本低等优势。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能满足滑坡早期识别及动态监测的目的。以3景ALOS-2卫星PALSAR-2数据为数据源,采用二轨D-InSAR技术对米林滑坡进行形变监测,获得滑坡形变值。并最终得到米林滑坡灾前形变趋势,达到了发现变动,监测趋势的目的,形变趋势与实际结果一致,证明了D-InSAR技术用于滑坡早期识别与动态监测的可行性,在广域地质灾害监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5期)

秦阳帆[3](2019)在《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光机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高层大气风场探测是表征大气环境及大气动力学特征的重要手段,对于精准天气预报、航空航天事业的顺利进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多普勒差分干涉技术以迈克尔逊干涉技术为原型,在空间外差干涉技术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通过傅里叶变换反演干涉条纹相位得到风速等信息。其近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被动风场探测技术的热点。长波红外谱段作为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的应用光谱范围,在中高层大气痕量气体成分、气辉谱线探测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基于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技术的技术要求,采用160K低温环境以抑制长波红外波段特有的热背景辐射,对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整机系统结构设计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首先,基于多普勒差分干涉技术探测原理,梳理了空间外差干涉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介绍了国内外低温环境条件下干涉仪这种不规则形状结构设计方案。其次,基于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160K低温工作环境,明确了整机系统设计指标及设计原则,采用独立模块化结构设计,集成化装调技术的详细结构设计方案及设计思路。对冷光学系统(干涉仪组件、前置镜组件和后置成像镜组件)进行弹性支撑结构设计,有效减小了结构件与光学件热膨胀系数不匹配产生的热应力对光学件造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有限元仿真初步验证了组件结构设计的正确性。依据各组件结构设计特性,进行整机布局结构设计,包括冷光学系统各组件支撑结构、冷光学系统整机结构、制冷系统结构等。最终,通过对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整机有限元仿真分析工作,提取干涉仪组件扩视场棱镜及光栅四周点及镜组中心点轴向热变形量,得出各光学元件在降温过程中变形方向,便于后期装调过程中通过调整间隔件得到满足要求的干涉条纹,再计算出棱镜和光栅角度变化量和镜组镜片间空气间隔,之后对镜组热变形补偿方案进行研究,同时将分析数据通过光学设计软件Zemax仿真干涉图,作为最终验证整机结构可靠性和正确性的依据。最后通过整机温度分布分析,以验证结构的热稳定性。(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曾涛,邓云开,胡程,田卫明[4](2019)在《地基差分干涉雷达发展现状及应用实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基差分干涉雷达在形变监测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首先概述了地基差分干涉雷达的主要类型,分为地基实孔径雷达和地基合成孔径雷达两类,并选择代表性系统介绍了工作原理及重要参数。然后以地基合成孔径雷达为例,介绍了现阶段差分干涉处理中的重要技术,包括差分干涉、PS点选择、大气相位补偿等。最后以3个应用实例,展现了地基差分干涉雷达,在露天开采边坡监测、山体滑坡监测和桥梁振动测量方面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雷达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秀江[5](2018)在《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在矿山开采区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被证明是一种针对矿山开采区变形监测的有效方法。因此对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在矿山开采区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探究,包括对矿山开采区地表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与矿山开采区沉陷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世界有色金属》期刊2018年18期)

罗滨,刘涌,陆继钊,巩锐,杨宏宇[6](2018)在《基于差分相位再调制与时延干涉检测的WDM-PON辅助管理和控制通道实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WDM-PON)中,操作管理和维护数据路径与用户数据路径在传输汇聚层是彼此独立的。操作管理和维护数据可以通过透传和码传两种方式进行发送。其中,透传方式由于无需额外的转码器件以及具有低时延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网络。不同于现有的透传模式,即基带再调制和射频通道,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差分相位再调制与时延干涉检测的辅助管理和控制通道实现方法。所提方法的辅助管理和控制信号以相位参数再调制于用户信号之上,而用户信号采用传统强度调制,因此辅助管理和控制信号的再调制过程将不会对用户信号质量产生影响。相对地,基带再调制和射频通道都会对用户信号造成扰动,这在抖动要求较高的行业网内是不允许的。所提方法被认为是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中一种有效的辅助管理和控制通道的实现方法。(本文来源于《电信科学》期刊2018年11期)

邓立峰,朱海玉[7](2018)在《基于时序雷达差分干涉的上海市2009年-2010年沉降趋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上海中心城区与城郊地区为实验区,以高重访率和空间分辨率COSMO-Sky Med卫星星座SAR影像为数据源,使用基于后验估计的PSI方法,反演了上海中心城区与郊区的地表沉降信息,并结合不同行政区地下水开采与回灌信息对实验区沉降特点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研究表明,中心城区由于受地下水回灌政策和地表大型构筑物负荷的影响,沉降趋势呈现规律性变化;城郊地区内存在显着的非均匀沉降,其原因是工业化发展和农田灌溉用水量远大于回灌量,导致多地出现不均匀沉降并呈持续性下沉趋势。(本文来源于《城市勘测》期刊2018年05期)

刘雪莲,冯保华,林滨,李艳宁[8](2018)在《基于偏振差分干涉技术声表面波检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宽频声表面波的高灵敏度检测需求,研究设计搭建了基于偏振差分干涉技术的激光声表面波检测系统。实验中从干涉条纹可见度和差分信号的大小来评估系统的调试效果,利用压电陶瓷纳米位移台和SIOS干涉仪对检测系统进行测试和标定,得到系统的最小静态、动态检测位移;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噪声信号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抑制方法。最后对系统进行重复性测量,并对铝、硅样片上的激光声表面波信号进行检测。本研究为声表面波检测系统的性能评估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方法,为声表面波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测量手段。(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8年10期)

白玉龙,孙剑,郝雄波,武俊强,白清兰[9](2018)在《高稳定性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支撑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保证星载测风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的力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设计了一种低热传导微应力装夹支撑结构,采用胶合与弹性压紧相结合的方法对干涉仪进行安装.首先,结合多普勒差分干涉仪的结构特点和稳定性要求,采用四点环形凸台的粘接形式对底座粘接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与已有的网格化多点凸台粘接面形式进行对比.然后,针对随机振动条件下干涉仪与底座粘接面响应应力过大的问题,设计了施加预紧力的压盖结构来提高粘接可靠性.最后,对干涉仪组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和环境振动试验,分析和验证了干涉仪组件的低热传导性和力学可靠性.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四点环形凸台粘接形式相较于已有粘接形式在相同条件下由底座导入光学组件的热量减少了63.54%,随机振动时粘接面最大响应应力为2MPa,干涉仪组件的模态频率均在1 900Hz以上;有限元仿真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在8.6%以内.基于四点环形凸台面粘接并施加预紧力的干涉仪组件具有低热传导、高力学可靠性的特点,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王田,牛明生,步苗苗,韩培高,郝殿中[10](2018)在《新型双通道差分偏振干涉成像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Wollaston棱镜和Savart偏光镜(SP)组合的差分成像光谱系统存在光线溢出和无法改变系统光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双通道差分偏振干涉成像系统.此系统不仅可获取正交偏振图像,还可以通过调整Savart偏光镜的厚度来改变系统光程.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理论原理,并利用琼斯矩阵推导出四束偏振光线的复振幅及其相干光干涉强度表达式.分析了宽视场Savart偏光镜(WSP)和可调光程的Savart偏光镜(MSP)的分束特性,得出WSP相较于SP具有更好的剪切能力和WSP可优化系统光路的结论.获得了不同楔形结构角下MSP的光程差、横向剪切量随楔形移动量的变化曲线.通过实验验证,获取了不同剪切量下的干涉图像和复色光下平行、垂直分量的空间图像,进而获得了总的强度图像和差分强度图像.得出差分强度图像相较于偏振强度图像具有较高对比度的结论.研究结果对双通道成像光谱系统的性能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差分干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滑坡灾害在中国具有多发特征,能有效的对滑坡灾害进行监测预警是减少危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与传统的监测方法相比,具有全天时、全天候,能够获得面式数据、成本低等优势。在空间和时间上都能满足滑坡早期识别及动态监测的目的。以3景ALOS-2卫星PALSAR-2数据为数据源,采用二轨D-InSAR技术对米林滑坡进行形变监测,获得滑坡形变值。并最终得到米林滑坡灾前形变趋势,达到了发现变动,监测趋势的目的,形变趋势与实际结果一致,证明了D-InSAR技术用于滑坡早期识别与动态监测的可行性,在广域地质灾害监测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差分干涉论文参考文献

[1].张凌志,刘飞峰,曾涛.一种基于导航卫星差分干涉SAR的通道间相位误差消除方法[C].第十叁届全国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9

[2].黄洁慧,谢谟文,王立伟.基于差分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米林滑坡形变监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3].秦阳帆.长波红外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光机结构设计[D].陕西师范大学.2019

[4].曾涛,邓云开,胡程,田卫明.地基差分干涉雷达发展现状及应用实例[J].雷达学报.2019

[5].李秀江.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在矿山开采区变形监测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

[6].罗滨,刘涌,陆继钊,巩锐,杨宏宇.基于差分相位再调制与时延干涉检测的WDM-PON辅助管理和控制通道实现方法[J].电信科学.2018

[7].邓立峰,朱海玉.基于时序雷达差分干涉的上海市2009年-2010年沉降趋势分析[J].城市勘测.2018

[8].刘雪莲,冯保华,林滨,李艳宁.基于偏振差分干涉技术声表面波检测系统研究[J].激光与红外.2018

[9].白玉龙,孙剑,郝雄波,武俊强,白清兰.高稳定性星载多普勒差分干涉仪支撑结构设计[J].光子学报.2018

[10].王田,牛明生,步苗苗,韩培高,郝殿中.新型双通道差分偏振干涉成像系统[J].物理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单干涉图中大气延迟改正效果(A为模拟...短基线干涉图干涉组合信息经过仔细地...差分延迟图(顾及地形影响的GPS图4....不同分辨率DEM生成的差分干涉...差分干涉测量的成像几何示意图当雄地震升、降轨InSAR大气校正前(左...

标签:;  ;  ;  ;  ;  ;  ;  

差分干涉论文_张凌志,刘飞峰,曾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