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对宫颈锥切手术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对宫颈锥切手术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

黄林君李晓玲(仁寿县人民医院四川仁寿620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对宫颈锥切手术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方法将100例行宫颈锥切手术治疗宫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和异丙酚总量、术中、术后观察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脉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在宫颈锥切手术中能够有效的降低异丙酚效应室浓度,血流动力学参数平稳,是较好的麻醉药物方法。

【关键词】利多卡因宫颈锥切手术血流动力学参数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7-0171-02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nalysisoflocalinfiltrationoflidocaineoncervicalconizationoperationpropofoleffect-siteconcentrationsandhemodynamicparameters.Methods100casesofcervicalconizationoperationfortreatmentofcervicallesion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50casesinobservationgroup,and50casesinthecontrolgroup.Resultspatientsinobservationgroupofpropofoleffect-siteconcentrationsofpropofoltotal,intraoperativeandpostoperativ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heartrate,systolicbloodpressure,pulseratelowerthanthatof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localinfiltrationoflidocaineincervicalconizationoperationcaneffectivelyreducepropofoleffect-siteconcentrations,hemodynamicparametersofsmooth,isabetteranesthesiamethod.

【Keywords】lidocainecervicalconizationoperationhemodynamicparameters

近年来,宫颈病变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威胁着越来越多女性的健康和正常生活,临床上多使用宫颈锥切术[1]进行治疗。宫颈锥切术是妇科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微创手术疗法,这种手术时间短、疼痛轻,受到广大医师和患者的认同。在宫颈锥切术的治疗中多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本文主要针对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对宫颈锥切手术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2]影响进行分析,以供指导麻醉管理和外科手术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具体报告内容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在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在某院接受宫颈锥切术手术治疗宫颈病变的100例患者。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59岁,平均43岁;体重范围在44-71kg之间。100例环这除了宫颈病变外没有高血压症、糖尿病等慢性病史,没有脏器功能障碍和神经系统障碍。在治疗前没有服用镇静和阵痛类药物。将100例患者按照麻醉方式不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利多卡因麻醉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生理盐水和肾上腺素阻滞浸润[3]。两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病变情况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麻醉方法

在患者麻醉之前的30分钟,为患者行0.1克和0.3毫克的苯巴比妥纳肌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其上肢的静脉通路,并行乳酸林格液的静脉滴注。连接好多功能监护系统对患者的心电图、无创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和脑电双频指数[4]等。观察组50例患者在宫颈周围行10g/L的利多卡因加2.50mg/L肾上腺素20毫升阻滞浸润;对照组患者在宫颈周围行2.5mg/L肾上腺素20毫升和生理盐水阻滞浸润。两组患者在手术前6分钟均静脉滴注0.5μg/kg芬太尼,并在手术开始前3分钟再次滴注0.5μg/kg芬太尼,同时靶控输注3mg/L的异丙酚,依据脑电双频指数的变化进行浓度的调节。保证患者的呼吸正常,且无体动反应。

3.监测指标

患者行麻醉药物之后,记录患者麻醉诱导(T1)、手术开始(T2)、术后10分钟(T3)、术后20分钟(T4)、手术结束(T5)、呼之睁眼(T6)和离室时(T7)的心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护理频率、脉搏氧饱和度、脑电双频指数和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同时记录好患者手术的时间、用药量以及术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苏醒时间和离开手术室时间。

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采用的是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组件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x-±s)表示,组件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患者的芬太尼用量和手术时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离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即刻和离开手术时两组患者的异丙酚效应室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过程中患者苏醒时对照组的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和用量高于观察组,(P<0.05);如表(一)。

表(一)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和用量比较(n=25,x±s)

组别异丙酚效应室浓度(p/mg•L-1)异丙酚用量(m/mg)

T1T2T3T4T6T7

对照组1.8±

0.23.1±

0.33.0±

0.42.2±

0.51.5±

0.20.8±

0.2346±74

观察组1.7±

0.22.4±

0.31.9±

0.41.3±

0.41.4±

0.20.8±

0.3221±58

三、讨论

利多卡因是目前外科手术中运用十分广泛的麻醉药物,起效快、药效强、安全范围大,并能够有效的松弛宫颈肌肉,减缓手术疼痛感。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对宫颈锥切手术,异丙酚用量小,降低异丙酚效应室浓度,血流动力学参数平稳,不良反应少,苏醒快,是经济有效、安全实惠的麻醉方法,应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晓燕,于文刚,周赞宫,王世端.不同浓度利多卡因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对老年开胸病人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07-110.

[2]田明,王世端.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异丙酚靶控输注半数效应室浓度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127-131.

[3]张联芬,陈胜联,刘会英.内泊酚注射液联合利多卡因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1,33,(03);78-82.

[4]王培,陈晓光,王俊科,吴滨阳,刘海梅.硬膜外利多卡因对异氟醚和地氟醚MAC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9,23,(04).

标签:;  ;  ;  

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对宫颈锥切手术异丙酚效应室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