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诱导透明论文_邢园园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磁诱导透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诱导,电磁,透明,材料,谐振,原子,波导。

电磁诱导透明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我校超导量子电路的电磁诱导透明研究取得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许昌学院冯志波教授课题组在超导量子电路的电磁诱导透明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电磁诱导透明是量子光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对于构建量子态工程有许多潜在的应用。近年来,基于超导量子电路的人工原子体系来研究微波区域的电磁诱导透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一个较有意义的科学问题,采用灵活可行的方式来调控电磁诱导透明(本文来源于《许昌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邢园园[2](2019)在《基于电磁诱导透明效应远红外滤波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远红外波段及太赫兹(Terahertz,THz)波器件在国防安全和安检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基于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效应的理论基础上,采用半导体微纳加工工艺,设计了具有非对称开口叁角形结构的远红外滤波器,利用叁角形开口处的谐振和叁角形边与边之间的谐振这两种不同谐振模式之间的相互耦合,形成EIT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非对称性越大的结构所引起的电磁耦合强度越大,器件的EIT效应越明显。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电磁模拟了叁角形微结构太赫兹波段的透射率、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的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得到了很好的吻合,并通过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的分布准确地表明了两种不同电磁耦合模式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为:1.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建立不同尺寸的开口叁角形结构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太赫兹波对叁角形结构的透射率,以及叁角形结构中形成的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分布对产生EIT效应电磁耦合的起源。重点研究叁角形开口与中心轴距离引起的非对称性对EIT效应的作用。通过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计算叁角形滤波结构等效的LC值,进一步验证实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基于半导体微纳加工工艺实现了非对称开口的叁角形滤波结构的制备,实验上采用的是双层光刻胶剥离技术,利用高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系统沉积金属薄膜。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测试系统测试滤波器件的透射性能,由于制备的滤波结构为非对称结构,改变THz电场的入射方向对器件太赫兹透射深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3.根据实验测试和模拟得到电磁波透射谱,随着开口叁角形非对称度的不断增加,器件的谐振频率出现红移。且由于结构的非对称性,在频率可观察到的范围内观测到了EIT效应。通过对结构电场强度和表面电流密度分布的模拟分析,叁角形的边是作为整个结构中的亮模,叁角形的开口及其部分边作为整个结构中的暗模,结构中两种不同谐振模式之间的相互耦合形成了EIT效应。实验和理论的研究在物理上进一步加深了对非对称结构太赫兹器件的调制机理的理解,在太赫兹波无源器件的研究工作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刘勇良[3](2019)在《狄拉克半金属的太赫兹超材料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材料是一种由尺寸远小于波长的单元结构周期或非周期组合而成的新型人工电磁材料。通过基本单元结构与电磁波的相互作用,新型的人工电磁材料为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使其拥有自然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特性。近年来,太赫兹波技术的迅猛发展,太赫兹超材料已在生物传感,慢光存储、相位调制等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为太赫兹功能器件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电磁诱导透明(EIT)来源于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其独特的产生机理与非线性特性具有很高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同时伴随着视为“3D石墨烯”的狄拉克半金属新型半导体材料的出现,相较于介电常数难以控制的金属材料以及易受介电环境干扰的石墨烯,其具备超强的光电性能和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更加推进了太赫兹超材料的发展。本文提出了基于狄拉克半金属的太赫兹超材料,通过理论分析和建模仿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太赫兹超材料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并应用于调制器、传感器以及慢光等功能器件。其主要内容和总结如下:(1)通过对独立谐振环、对称谐振环结构的详细研究分析,设计了基于不同谐振环的超材料结构,进而实现并揭示了典型的诱导透明现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超材料介质层折射系数可以对透射谱的谐振频率进行灵活调控,分析了折射率传感器的性能。最后,我们计算了不同入射电磁波以及材料费米能级对透射窗口的影响。这些特征为新型太赫兹超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方法。(2)等离激元诱导透明(PIT)作为EIT效应和表面等离激元结合的产物,具备电磁诱导透明的优势,该效应能够克服衍射极限,具备较高的局域场增强效应。通过明模-暗模磁耦极耦合方式,实现了基于狄拉克半金属的超宽带可调谐的等离激元诱导透明效应。对不同频率的z方向磁场分布和表面电流进行了分析研究,利用原子系统中的叁能级系统阐述了PIT效应产生的物理机制。通过调节超材料结构尺寸,可以灵活调控PIT效应透射谱带宽,进而实现超宽带PIT效应。同时也分析了温度、基底折射系数以及狄拉克半金属费米能级对透射谱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狄拉克半金属不同的费米能级可以对PIT效应的谐振频率进行调谐,同时对慢光效应的调节提供了新方法。(3)设计一种基于互补狄拉克半金属的超材料结构,其基本单元主要包括条形结构和开口谐振环。通过明模-暗模的耦合方式实现了超高Q(~87.6)值的电磁诱导反射(EIR)现象。研究表明,通过计算谐振环的不同偏移量s对应的反射谱及其电场分布,从而进一步阐明反射峰的开关幅度调制。由于太赫兹波的等离激元具备对附近电介质的折射系数敏感的特性,我们分析了不同基底折射系数对反射谱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设计的电磁诱导反射超材料结构可用于折射率传感,其灵敏度为302.5GHz/RIU,品质因数(FoM)达到了19。(4)设计并研究了一种基于狄拉克半金属超材料对称结构的法诺共振系统。该结构主要由条形结构和对称U型开口谐振环组成。通过明模-暗模之间的破坏性干涉,实现新颖的法诺(Fano)响应。通过分析透射谱共振频率处z方向表面电流分布,详细阐述了法诺共振产生的物理机制。讨论了不同入射角度电磁波以及费米能级对共振频率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不同的是,我们不仅分析了不同折射系数的涂抹层对透射谱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不同基底材料对折射率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低折射系数的基底材料更有利于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透射窗口的峰值附近获得较高的群延迟。这些特征为太赫兹领域制造生物传感器和慢光器件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5-30)

张琦[4](2019)在《电磁诱导透明条件下光的量子传播及其非线性瞬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非线性光学主要研究激光场与电磁介质的相互作用及其产生的强光非线性光学效应。上世纪90年代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简称EIT)现象的发现则为研究弱光非线性光学打开了突破口。EIT效应可有效地抑制介质对入射光场的共振吸收,同时还能显着地改变介质的色散和非线性响应特性。这不仅使光脉冲的超慢无损耗传播及其主动操控成为可能,而且为实现单光子水平下的非线性与量子光学效应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近年来,超冷里德堡原子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超冷里德堡原子具有许多新奇的物理特性,如很长的寿命、很大的电偶极矩、在12个数量级范围内可调的强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等。除了许多其它重要的进展,里德堡原子EIT的实验实现为弱光非线性与量子光学效应的探索提供了崭新的平台,相关研究成果在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量子调控与精密测量等诸多研究领域有重要应用。原子EIT是量子存储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得到较高的存储效率和保真度,原子介质必须具有足够大的光学深度。但在通常的EIT存储方案中,对于大光学深度的原子介质,体系的四波混频(Four-Wave Mixing,简称FWM)过程不可忽略,从而出现显着的量子噪声。如何抑制量子噪声放大从而提高存储的效率与保真度,成为量子存储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外,目前人们对里德堡EIT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若干物理特性(包括里德堡EIT的瞬态光学响应、原子之间的强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带来的强非局域克尔非线性效应等)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或仍未开展有关研究。本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EIT条件下光的量子传播及其非线性瞬态特性。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在多能级超冷里德堡原子系统中,利用超越平均场的理论计算方法研究了超冷里德堡原子系统中的多体动力学,并计算里德堡EIT的线性与非线性瞬态光学响应特性;研究EIT和FWM条件下A-型叁能级原子系综中光子的线性传播特性,并提供一种抑制FWM所引起的量子噪声放大的有效方案。此外,研究EIT和FWM在超颖材料中的经典类比,并对体系中矢量等离激元的线性与非线性传播特性进行探讨。本文所论述的研究成果如下:1.EIT和FWM条件下的光子传播特性及其量子噪声抑制研究。在海森堡绘景下,推导与求解了计入FWM的叁能级A-型原子系综与信号激光场和控制激光场耦合的量子海森堡-朗之万方程组,得到了信号场和闲频场的解析表达式并详细分析了它们的量子传播特性。研究发现,在体系中存在两个简正模,即慢光(准EIT)模和快光(增益)模,信号场和闲频场均为它们的线性迭加。快光模的激发使得信号场和闲频场在传播过程中获得增益,从而放大量子真空噪声和朗之万噪声。为了抑制显着放大的量子噪声,提出了利用两光子多模压缩真空态作为输入量子场的理论方案,并计算了信号场和闲频场在该输入条件下的量子传播特性。结果表明,入射的两光子多模压缩真空态在适当的相位调制下和一定的传播距离内可以有效地抑制体系的快光增益模以及量子噪声的放大,从而提高了信号场和闲频场的传播保真度。该研究结果为优化基于EIT的量子存储的质量提供了新思路,并有望在量子信息处理中得到实际应用。2.超冷里德堡原子系综中EIT的线性与非线性瞬态光学响应特性研究。首先,在薛定谔绘景下考虑计入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的两原子模型,基于密度矩阵运动方程和麦克斯韦方程研究体系光学极化率的时间演化行为。研究表明,EIT的瞬态以及稳态响应特性均强烈地依赖于原子间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并且该相互作用可使EIT的响应速度大幅提升(在现有的实验条件下,EIT的响应速度比没有原子间相互作用的EIT提升至少5倍)。其次,在海森堡绘景下计算里德堡原子系综中EIT的瞬态光学响应特性。所得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两原子模型的结论,而且表明,由于原子数的增加,体系中EIT的响应速度会进一步提升。最后,通过结合上述两种理论模型的计算结果,发现超冷里德堡原子特有的偶极阻塞效应是EIT响应速度增加的根本原因。该研究结果对于深入了解里德堡EIT的物理特性和实现与优化基于里德堡原子的全光量子器件(包括全光开关、光学叁极管)等具有重要意义。3.基于等离激元诱导透明的FWM以及高维非线性矢量等离激元的传播特性研究。近年来,超颖材料(metamaterial)中的等离激元诱导透明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等离激元诱导透明和类似原子中的FWM,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人工超原子(meta-atom)结构。在该结构中,每个超原子是由两根金属短天线和一个金属开口环所组成;这些超原子的周期性排列构成所需的超颖材料。从理论上推导了体系所满足的洛伦兹-麦克斯韦方程组,用解析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该超颖材料的光谱特性,并与四能级双A-型冷原子中FWM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所构建的人工超原子结构确实可实现类比原子的FWM过程。其次,为了得到非线性效应,在每个超原子中嵌入变容二极管。利用奇异摄动方法研究了体系中电磁波脉冲的非线性传播,并利用数值方法分析其碰撞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等离激元诱导透明条件下体系不仅具有较大的二阶和叁阶非线性光学极化率,而且还能通过长短波共振作用使叁阶非线性光学极化率进一步增强,并证明该体系中可获得稳定的低功率高维等离激元。该研究不仅实现了多能级原子中量子干涉效应的经典类比,而且为拓广非线性等离激元的研究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本论文所提出的理论、计算方法以及得到的研究结果,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多能级冷原子系综中的相干、非线性和量子光学特性,而且对光量子信息的处理与传输,高性能单光子水平全光器件的研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李广森[5](2019)在《多波段宽带太赫兹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即谐振吸收频率相近的两束电磁波经相互耦合作用后,于该频率附近产生尖锐透射窗口的电磁现象,其伴随产生的慢光效应、高折射率灵敏度等特性使之具备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但该效应的实现与应用,却时常受限于其超低温、强光泵浦等苛刻作业环境,而由人工复合成型的超材料阵列,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合理的单元结构设计及参数配置,人造超材料方能在常规实验条件下,于选定频率处实现包括该效应在内的多种特殊电磁现象;其使用便捷、灵活可调等特性使之于电磁诱导透明领域的应用设计已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针对自然界材料难以直接响应的太赫兹波段,以目前学者研究相对较少的多波段、宽带、可调谐等特性为目标,进行了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的结构设计及应用分析,主要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平面-立式相结合,能够通过叁维耦合方式实现多波段宽带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超材料。通过叁个立式开口环与平面闭合方环的相互耦合,实现了该超材料结构于0.68 THz与1.09 THz双波段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带宽分别可达0.38 THz与0.74 THz。通过等效电路的拟化、表面金属结构的拆分对比,以及针对该结构边缘效应的讨论,分别研究了该超材料结构实现多波段与宽带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物理机理,同时分析了叁个开口环的间距与臂长对电磁诱导透明强度与带宽的影响。2、设计了一种基于光敏半导体砷化镓的主动式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砷化镓的光电特性,使该超材料结构中的外围圆环能够于各个光照条件下,响应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其与中心开口环耦合,分别能够在1.47 THz与0.7 THz两个频点处产生强烈的电磁诱导透明效应。通过调节光照强度以改变砷化镓的电导率,拟化了所提结构于各条件下的等效电路模型。结合表面金属环的拆分比对,以及针对其边缘效应的讨论,分析了该超材料结构的光敏性能,与其实现多波段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物理机理;同时研究了砷化镓宽度、开口环开口大小与基底厚度对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的影响。仿真分析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单频窄带结构,上述两种超材料均能够于太赫兹波段实现多频点高强度的慢光效应,其峰值群折射率分别可达211.6、184.7;同时,二者均具备多个较宽的折射率感应带,其峰值灵敏度分别可达0.51、0.46 THz/RIU。可见两种超材料结构于光缓存及折射率传感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9-04-01)

杨其利,梁兰菊,闫昕,张璋[6](2019)在《基于类电磁诱导透明的超材料的传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理论和实验研究了一种由闭合方环(CSRR)和开口圆环(SRR)组合的具有类电磁诱导透明(EIT-like)效应的超材料谐振器。结果表明,该谐振器在0.64 THz附近的透明峰是由CSRR的电谐振和SRR的磁谐振干涉相消引起的;基底损耗对透射峰强度的影响很大;实验验证了该谐振器透射谱和模拟结果基本一致;类电磁诱导谐振峰对周围固体介质折射率变化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其值达到188 GHz/RIU,该谐振器还能分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9年03期)

许媛,宁仁霞,鲍婕,侯丽[7](2019)在《基于石墨烯超材料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一个基于石墨烯的太赫兹超材料的周期单元结构,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仿真计算,深入解析石墨烯超材料与太赫兹电磁波相互作用出现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分析了TM模式下该结构的电磁诱导透明发生的机理,通过改变结构材料、入射角度、石墨烯条的尺寸,分析反射峰的频点和透明窗口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该结构在5.59 THz处由于共振耦合产生干涉相消,形成一个透明窗口;当石墨烯条的宽度增加时,共振频点发生蓝移,共振强度也明显增强,但透明窗口宽度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增加电磁波的入射角度,共振耦合强度减弱,但耦合频点基本无变化,说明该结构产生的电磁诱导透明效应对电磁波入射角不敏感。该研究结果在太赫兹反射器、非线性器件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给太赫兹超材料器件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田玥[8](2019)在《基于光控类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动态调制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材料作为近些年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的材料,在研究领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可以实现许多自然材料无法实现的物理现象,例如负折射率和负磁导率等等。本论文主要针对光控类电磁诱导透明的超材料进行了仿真和实验分析,其中包括针对光控类EIT超材料的衬底进行控制以及光生超材料结构的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类电磁诱导透明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究了其理论模型并分析各种理论模型的优缺点。并探究了光与半导体相互作用的基本机理,为后文提供了理论基础。(2)进行了光控类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的以及光生微结构的仿真,探究了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这两种方式的调制结果。光控衬底材料和光生结构均可以达成透射窗口的消失和产生的全过程,并产生不同程度的蓝移现象。(3)使用光刻技术在硅衬底上制备了铝质超材料结构并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进行探测,通过参数提取,傅里叶变换,可获得不同光场下超材料的频域谱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具有一致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9-01-01)

胡森,刘丹,杨河林[9](2018)在《基于全介质超表面的电磁诱导透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基于TiO2介质的全介质电磁诱导透明超表面模型,该结构由两根十字垂直交叉的介质棒和四个介质方块组成.在入射电磁场的作用下,介质棒中直接被入射电磁场激励的米氏电谐振通过相互耦合作用激发了介质方块中的磁共振,并产生谐振模之间的相消干涉,从而产生了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和双谐振子耦合模理论,模拟计算和定量分析了类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结果表明:在电磁波正入射下,该结构在0.552THz处产生一透射率接近96%的透明窗口.由于其结构单元具有4度旋转对称性和多个暗模谐振元素,使得诱导透明效应出现较宽频带且呈现出对入射电场极化方向不敏感的特性.(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刘鹏华[10](2018)在《含矩形腔MIM波导类电磁诱导透明和慢光效应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面等离子波(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SPPs)是电磁波被限制在金属-电介质表面上并沿着金属表面自由电子振荡的一种传输行为。表面等离子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在纳米尺度下突破光的衍射极限。这一重要的特性可实现光波在纳米尺度下的控制,对于光学器件的集成化、微型化有重要的意义。金属-电介质-金属(MIM)等离子波导系统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因而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提出了叁种MIM表面等离子波导,并通过COMSOL仿真软件研究了表面等离子波波导的透射特性和模场分布情况。在分析含矩形腔MIM波导结构时,构成双腔耦合的结构,由于两谐振腔之间存在失谐,表面等离子波经过两谐振腔的作用激发出透射峰,这就形成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通过对波导结构的相移计算,得到该波导结构的最大时延为0.28 ps,对应的最大群指数是84。在分析简单支节型MIM波导结构时,建立双简单支节波导模型。分析了腔的长度和腔间距离的改变对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影响并分析了该结构下的光时延,最大时延为0.098 ps,最大群指数为29.4。最后分析了含矩形齿支节型MIM波导结构,结果表明矩形齿在支节波导的位置对透射谱存在影响,当矩形齿位于磁场最强处,谐振波长红移;当矩形齿位于电场最强处,谐振波长蓝移。利用该特性产生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现象,最大时延为0.049 ps,该结构的最大群指数为14.7。本文研究的结果为纳米器件集成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11-14)

电磁诱导透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远红外波段及太赫兹(Terahertz,THz)波器件在国防安全和安检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基于电磁诱导透明(Electromagnetically Induced Transparency,EIT)效应的理论基础上,采用半导体微纳加工工艺,设计了具有非对称开口叁角形结构的远红外滤波器,利用叁角形开口处的谐振和叁角形边与边之间的谐振这两种不同谐振模式之间的相互耦合,形成EIT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非对称性越大的结构所引起的电磁耦合强度越大,器件的EIT效应越明显。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电磁模拟了叁角形微结构太赫兹波段的透射率、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的分布,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得到了很好的吻合,并通过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的分布准确地表明了两种不同电磁耦合模式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的具体内容主要为:1.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建立不同尺寸的开口叁角形结构模型进行模拟,研究太赫兹波对叁角形结构的透射率,以及叁角形结构中形成的电流密度和电场强度分布对产生EIT效应电磁耦合的起源。重点研究叁角形开口与中心轴距离引起的非对称性对EIT效应的作用。通过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计算叁角形滤波结构等效的LC值,进一步验证实验的有效性和准确性。2.基于半导体微纳加工工艺实现了非对称开口的叁角形滤波结构的制备,实验上采用的是双层光刻胶剥离技术,利用高真空磁控溅射镀膜系统沉积金属薄膜。通过太赫兹时域光谱测试系统测试滤波器件的透射性能,由于制备的滤波结构为非对称结构,改变THz电场的入射方向对器件太赫兹透射深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3.根据实验测试和模拟得到电磁波透射谱,随着开口叁角形非对称度的不断增加,器件的谐振频率出现红移。且由于结构的非对称性,在频率可观察到的范围内观测到了EIT效应。通过对结构电场强度和表面电流密度分布的模拟分析,叁角形的边是作为整个结构中的亮模,叁角形的开口及其部分边作为整个结构中的暗模,结构中两种不同谐振模式之间的相互耦合形成了EIT效应。实验和理论的研究在物理上进一步加深了对非对称结构太赫兹器件的调制机理的理解,在太赫兹波无源器件的研究工作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数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磁诱导透明论文参考文献

[1]..我校超导量子电路的电磁诱导透明研究取得新进展[J].许昌学院学报.2019

[2].邢园园.基于电磁诱导透明效应远红外滤波器的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

[3].刘勇良.狄拉克半金属的太赫兹超材料电磁诱导透明效应研究[D].中北大学.2019

[4].张琦.电磁诱导透明条件下光的量子传播及其非线性瞬态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

[5].李广森.多波段宽带太赫兹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特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9

[6].杨其利,梁兰菊,闫昕,张璋.基于类电磁诱导透明的超材料的传感特性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9

[7].许媛,宁仁霞,鲍婕,侯丽.基于石墨烯超材料的类电磁诱导透明研究[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田玥.基于光控类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动态调制特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9].胡森,刘丹,杨河林.基于全介质超表面的电磁诱导透明研究[J].光子学报.2018

[10].刘鹏华.含矩形腔MIM波导类电磁诱导透明和慢光效应数值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暗态与散射态内积模方(蓝色实线)...:亮态B与散射态内积模方(蓝色实线...6 压缩真空中的电磁诱导透明类电磁诱导透明样品实物图一般类电磁诱导透明超材料透过...(a)电磁诱导透明现象的吸收谱线...

标签:;  ;  ;  ;  ;  ;  ;  

电磁诱导透明论文_邢园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