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保护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弧,气体,奥氏体,体外循环,组织,喷嘴,技改。
保护气论文文献综述
安同邦,魏金山,单际国,田志凌[1](2019)在《保护气成分对1000MPa级高强熔敷金属组织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附带EDS的FEGSEM、EBSD、TEM等实验方法,研究了保护气成分(Ar+5%CO_2、Ar+10%CO_2、Ar+20%CO_2、Ar+30%CO_2,体积分数)对1000 MPa级高强熔敷金属组织特征的影响,阐明了保护气成分对组织转变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保护气中CO_2含量增加,1000 MPa级熔敷金属强度略有下降,而冲击韧性先升高后降低。不同保护气熔敷金属均由马氏体/贝氏体混合组织及板条间残余奥氏体组成。随着保护气中CO_2含量增加,熔敷金属中贝氏体相变体积分数为50%时的温度(B_(50))与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_s)相变温度区间增大,适宜贝氏体形核的夹杂物数量增多,随贝氏体含量(体积分数)由8%增加到29.6%,其形核位置从原始奥氏体晶界向原始奥氏体晶界及晶内夹杂物处共同形核转变,熔敷金属组织形貌由"平行状"向"交织状"转变,分割细化组织,有利于高强熔敷金属强韧性的改善。(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唐燕生,王克鸿[2](2019)在《保护气成分对高氮钢电弧增材组织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索保护气中N_2和O_2含量对高氮钢电弧增材制造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别使用含不同比例N_2/Ar以及O_2/Ar在相同参数相同304不锈钢基板进行单道堆焊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保护气中氮含量增加,微观组织中树枝状铁素体组织的二次枝晶逐渐减少,随着保护气中氧含量增加,微观组织中细长蠕虫状铁素体逐渐减少,表面成形性能降低;熔深大小与氮含量成反比,与氧含量成正比。当氮气含量不超过20%时,高氮钢焊道硬度值波动区间在250~310 HV3之间;当氧含量为2%时,高氮钢焊道硬度值波动区间处于270~350 HV3之间。(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05期)
李志斌[3](2019)在《40000Nm~3/h空分冷箱保护气浅析及气源技改》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冷箱保护气气源配置进行风险分析,从风险管控的角度提出了增设备用气源的技术改造措施并实施,消除了潜在危险。(本文来源于《泸天化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于要飞,刘鹏,汤炳然,张凯,李大可[4](2019)在《不同保护气对S890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性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低合金高强度钢在不同保护气体下的焊接接头的组织性能进行比较研究,并从大体上了解不同成分保护气体对低合金高强度钢的焊接性影响。文章采用S890低合金高强度钢作为试验材料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保护气体采用Ar90%+CO210%、Ar80%+CO220%、Ar70%+CO230%叁种不同成分的MAG焊用保护气体。焊接过程全部选用相同的且较优的焊接参数。并通过金相组织观察,拉伸、冲击韧性来对叁种保护气体焊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07期)
黄林然,高延峰,王齐胜,龚岩峰[5](2019)在《不同保护气下电弧声信号的短时能量与共振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电弧声信号对焊接质量进行在线监控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但是关于保护气成分对电弧声信号影响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文中建立了电弧声信号采集系统,首先对采集到的声信号进行小波去噪处理,提高其信噪比,然后分别从时域、短时能量和共振峰的角度对Ar气、 CO2气和φ(Ar)80%+φ(CO2)20%混合气环境下电弧声信号进行分析。从信号的短时能量特征可见,随着CO2气体浓度的增大,电弧声信号能量降低,幅值变化频率升高。从信号的共振峰特征可见, 3种保护气环境下电弧声信号都有5个共振峰,其中φ(Ar)80%+φ(CO2)20%混合气体环境下幅值最大的共振峰频率最高,氩气环境下的最低,这说明不同保护气形成的电弧声道对电弧声声源的调制作用不同。研究结果可为气体保护焊的焊接过程实时监控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焊接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邹晔,裴宏杰,陈林锋,刘成石,王贵成[6](2018)在《气体保护焊喷嘴对保护气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气体保护焊焊接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保护气,为了降低成本和减小资源消耗,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提下,需要降低保护气用量.因此,设计了3种不同结构的喷嘴,对3种喷嘴和工业普通喷嘴的保护气流场进行了CFD分析,制订出评判气体流场是否合格的标准,得到了不同结构喷嘴的保护气合适用量.对这4种喷嘴分别采用保护气合适用量在Q235钢板上进行对接焊接,线切割成标准样件,然后进行拉伸实验,断口均发生在样件母材处.对焊缝断面进行硬度检测,4种喷嘴焊缝硬度变化趋势一致,其中缩径喷嘴和扩散喷嘴在热影响区硬度呈现峰值.采用合适的喷嘴结构,可以显着减小传统保护焊保护气用量,对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毛志伟,姜驰,周少玲,钟庆飞,黄涛[7](2018)在《GMAW堆焊保护气流场及电弧温度场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CO_2作为保护气时GMAW堆焊过程中的保护气流场及电弧温度场,在电弧模型假设基础上,建立了GMAW电弧叁维数学模型,并确定了电弧计算区域和边界条件。采用ANSYS CFX软件,对焊接电流200 A、焊丝直径1.2 mm、CO_2流速15 L/min的GMAW平板堆焊焊接过程进行模拟,获得了焊接过程中保护气的流场及电弧的温度场。结果表明,工作状态时保护气向焊丝轴向聚集,气体流速急剧上升,产生强烈的湍流扩散;熔滴使电弧温度降低,保护气的湍流扩散效果减弱,保护区域增大,能满足焊接需求。该分析结果为研究喷嘴结构和焊接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8年15期)
刘志平,鲁二敬,张艳辉,郝晓卫,马福强[8](2018)在《保护气对SUS304 MAG焊接头耐蚀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熔化极活性气体保护电弧(MAG)焊的保护气体成分对SUS304焊接接头耐晶间腐蚀性能及耐电化学点蚀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不锈钢硫酸-硫酸铁晶间腐蚀试验方法(GB/T 4334.2—2000)、不锈钢点蚀电位测量方法(GB/T 17899—1999),对97%Ar+3%O_2和95%Ar+5%CO_2两种保护气体下的SUS304MAG焊接接头的耐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 97%Ar+3%O_2保护气体下的SUS304 MAG焊试件焊缝处的平均腐蚀率为2.78 g/(m~2×h);95%Ar+5%CO_2保护气体下的试件焊缝处的平均腐蚀率为2.50 g/(m2×h)。由SEM扫描结果可知,在焊接热影响区,敏化区以保护气体为95%Ar+5%CO_2的试样晶界腐蚀更严重,而非敏化区(焊缝与敏化区之间)和焊缝区以保护气体为97%Ar+3%O_2的试样腐蚀较严重。采用97%Ar+3%O_2保护气体的MAG焊试样热影响区和焊缝的E¢b100分别为0.208 V和0.144 V;采用95%Ar+5%CO_2保护气体的试样热影响区和焊缝的E¢b100分别为0.199 V和0.155 V。保护气体为95%Ar+5%CO_2的MAG焊焊缝试样的耐点蚀能力略好,保护气体为97%Ar+3%O_2的热影响区试样的耐点蚀能力略好。结论两种保护气体下MAG焊的接头的耐点蚀性能相差不大,95%Ar+5%CO_2保护气体下MAG焊的接头的耐腐蚀性更好。(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8年07期)
刘琪麟,唐成龙,赖焕新[9](2018)在《炉鼻子内保护气流场分析与增湿气导入方式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热镀锌过程中,锌蒸气在炉鼻子内氧化形成的锌灰容易黏附在带钢表面,影响镀层的表面质量。同时由于炉鼻子上下端分别连接退火炉与锌锅,因此锌灰也可回流到退火炉中,影响上游的工艺过程并且造成镀锌原材料的浪费。本文针对炉鼻子内的锌灰问题,结合某钢铁企业的热镀锌体外循环装置的改造过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了在不同体外抽气流量下,炉鼻子顶部的回流量、内部流场的回流区域以及使得顶部无回流时体外循环所必须的抽气流量。为了实现增湿气与锌液面接触的目的,对原有增湿气导入方式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并采用数值计算对比验证了这一改进方案的效果。本文的模拟结果为炉鼻子体外循环装置改造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蔡笑宇[10](2018)在《叁元保护气窄间隙GMA焊电弧特性及熔化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窄间隙焊接技术是在厚板对接焊中,采用窄而深的间隙来代替大角度坡口的一种高效率的焊接方法。窄间隙GMA焊因具有填充金属少、焊接效率高及焊接接头性能好等优点,在制造业中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窄间隙GMA焊中常见的问题为侧壁熔合不良,在工艺上常通过扩大电弧作用区域来促进侧壁熔合。电弧焊中,保护气电离形成电弧等离子体,所以保护气的物理特性能够决定焊接电弧的特性,而电弧特性的改变将直接影响金属熔化行为,所以通过优化保护气来改善焊接过程、提升焊接质量应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厚板低合金钢材的窄间隙GMA焊中常用的保护气为Ar-CO2二元气体,He气具有高热导率、高电离能等特殊性质,在保护气中加入He气会提升电弧能量,增加金属的熔化效率,所以本文提出将He气应用到窄间隙GMA焊接中,利用Ar-CO2-He叁元保护气进行厚板窄间隙GMA焊,通过He气的加入来保证侧壁熔深。文中逐步进行了Ar-CO2-He叁元气体保护下的平板GMA堆焊、窄间隙单丝GMA焊以及窄间隙双丝GMA焊接试验,详细而全面地讨论了保护气成分,尤其是不同含量He的加入,对焊接电弧特性的影响,揭示电弧特性的改变对熔滴过渡及焊缝成形的影响机制,并最终优化出适用于窄间隙GMA焊接的叁元保护气。本文开展的研究既有助于阐明保护气成分对焊接过程的影响机理,也对进一步提升窄间隙GMA焊接质量稳定性有重要意义。在平板GMA堆焊中,单一变化He含量与CO2含量,电弧随He或CO2含量的增加而横向收缩,弧长减少。建立二维数值模型计算电弧特性,发现随着保护气中He含量的增加,电弧整体温度场收缩,但中心高温区扩张,电弧轴心处电流密度增加,电流分布更加集中,工件表面的热流密度增加。分析熔滴受力状态,阐明了不同保护气成分比例下熔滴受力的变化影响了熔滴过渡行为,随He或CO2含量增加,熔滴过渡频率降低,熔滴尺寸增加。电弧特性与熔滴过渡影响熔池流动及焊缝成形,随He含量的增加焊缝形貌由“指状”向“碗状”转变。在单丝窄间隙GMA中,恒压焊条件下,保护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使得电弧长度明显减少,He气含量的增加使得焊接电弧长度略有降低,但是弧心扩展。保护气成分的变化改变了电弧稳定燃烧的静态工作点。脉冲电弧作用下,电弧长度随CO2含量的增加而减少,He含量的增加使得峰值电弧宽度增加。随He含量或CO2含量的增加,熔滴过渡频率降低,在9 m/min的送丝速度下,熔滴过渡形式由脉冲射流过渡向一脉多滴再向一脉一滴的过渡形式转变。侧壁熔深随He或CO2含量适量的增加而增加,He气含量的增加对侧壁熔深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当保护气中He含量为10%的时候,对单丝脉冲窄间隙GMA焊的侧壁熔深可提升约60%。双丝窄间隙GMA焊中,熔滴过渡具有其特殊性:当保护气成分为90%Ar-5%CO2-5%He时,在两根焊丝焊接预设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双丝纵向排列,从丝受到主弧的预热作用,从弧的焊接电流要高于主弧的焊接电流,两根焊丝的熔滴过渡形式相异,在8 m/min的送丝速度下主丝的熔滴过渡形式为脉冲射滴过渡,具体形式为一脉一滴,而从丝为脉冲射流过渡。双丝焊中两个电弧的焊接电流均随CO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而随He含量的增加大致呈现上升的趋势。双丝焊中随着He含量的增加,主丝的熔滴过渡形式由一脉一滴过渡逐渐向脉冲射流过渡转变,而从丝保持脉冲射流过渡不变;而随着CO2含量的增加,从丝熔滴过渡形式逐渐由脉冲射流过渡向一脉一滴过渡转变,而主丝保持一脉一滴过渡形式不变。焊缝熔宽由电弧传热特性和电弧弧长共同决定,随着He含量或CO2含量的增加,焊缝熔宽先增加,后因电弧弧长的降低导致了电弧加热区域减少,使得焊缝熔宽又下降。结合双丝窄间隙GMA焊工艺特点,建立叁维瞬态熔池行为模型,将熔池温度场与实际焊接所得焊缝相对比,通过对焊接热源的校核得出了不同保护气下焊接热源不同,叁元保护气比例的变化改变了电弧特性,进而改变热源模型,影响焊缝成形。He含量适当地增加使得电弧热源集中系数降低,使得焊接热量更多地向热源外围传输,有利于提升窄间隙GMA焊的侧壁熔深。利用响应曲面法建立了保护气比例与焊缝成形尺寸的数学关系,并利用方差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优化适用于窄间隙GMA焊的叁元保护气,当保护气为79%Ar-10%CO2-11%He时焊缝侧壁熔深最大。利用叁元保护气双丝窄间隙GMA焊对60 mm厚Q690高强钢板进行焊接,得到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通过力学性能的测试,得到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满足海洋钻井平台桩腿齿条的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保护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探索保护气中N_2和O_2含量对高氮钢电弧增材制造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别使用含不同比例N_2/Ar以及O_2/Ar在相同参数相同304不锈钢基板进行单道堆焊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保护气中氮含量增加,微观组织中树枝状铁素体组织的二次枝晶逐渐减少,随着保护气中氧含量增加,微观组织中细长蠕虫状铁素体逐渐减少,表面成形性能降低;熔深大小与氮含量成反比,与氧含量成正比。当氮气含量不超过20%时,高氮钢焊道硬度值波动区间在250~310 HV3之间;当氧含量为2%时,高氮钢焊道硬度值波动区间处于270~350 HV3之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保护气论文参考文献
[1].安同邦,魏金山,单际国,田志凌.保护气成分对1000MPa级高强熔敷金属组织特征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9
[2].唐燕生,王克鸿.保护气成分对高氮钢电弧增材组织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9
[3].李志斌.40000Nm~3/h空分冷箱保护气浅析及气源技改[J].泸天化科技.2019
[4].于要飞,刘鹏,汤炳然,张凯,李大可.不同保护气对S890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接性影响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9
[5].黄林然,高延峰,王齐胜,龚岩峰.不同保护气下电弧声信号的短时能量与共振峰分析[J].焊接技术.2019
[6].邹晔,裴宏杰,陈林锋,刘成石,王贵成.气体保护焊喷嘴对保护气用量的影响[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毛志伟,姜驰,周少玲,钟庆飞,黄涛.GMAW堆焊保护气流场及电弧温度场模拟[J].热加工工艺.2018
[8].刘志平,鲁二敬,张艳辉,郝晓卫,马福强.保护气对SUS304MAG焊接头耐蚀性能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8
[9].刘琪麟,唐成龙,赖焕新.炉鼻子内保护气流场分析与增湿气导入方式的改进[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10].蔡笑宇.叁元保护气窄间隙GMA焊电弧特性及熔化行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