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海洋硫酸多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硫酸,多糖,聚糖,海洋,抗病毒,机制,结构。
海洋硫酸多糖论文文献综述
王姝垚,刘志纯,秦玲,何美佳,杨亚靖[1](2019)在《海洋硫酸多糖PAE的结构和抗病毒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肠浒苔来源的硫酸多糖的结构和抗病毒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稀碱提取法,从肠浒苔中提取硫酸多糖,采用强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渗透色谱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以及气质联用色谱(GC-MS)方法对多糖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细胞病变效应测定PAE对不同病毒的抑制率。结果从肠浒苔中分离得到多糖PAE,其分子量为13.98kDa,主要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和木糖构成,糖链主要由(1→4)-Rhap,(1→3,4)-Rhap,(1→2,4)-Rhap,Xyl p(1→和(1→4)-Glcp组成,硫酸根主要位于(1→4)-Rhap的C-2或C-3位以及Xyl p(1→的C-4位上,PAE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特别是对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的抑制率较高。结论海洋多糖PAE是1种结构新颖的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和木糖组成的硫酸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药物》期刊2019年01期)
李俊慧,李珊,胡亚芹,叶兴乾,陈士国[2](2017)在《食源性海洋硫酸多糖的神经保护构效机理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随着全球老年化速度的加快,老年痴呆症对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海洋蕴藏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为人们提供了寻找特异性、高活性功效因子的可能。食源性硫酸多糖作为广受关注的功效因子之一,早在抗血栓、抗病毒等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抗AD方面表现出非凡的作用。相比于目前临床治疗AD的药物存在疗效不确切或毒副作用大,口服吸收差的缺点,食源性硫酸多糖及其低分子质量衍生物具有特效,低毒,易透过血脑屏障等先天优势。更重要的是,这些食源性硫酸多糖类在海洋动植物食品中广泛存在,通过日常饮食摄入即可获得,无需昂贵的药物代价,因而研究食源性海洋硫酸多糖的神经保护构效机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系统综述AD的发病机理以及食源性海洋硫酸多糖抗老年痴呆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食源性海洋硫酸多糖抗老年痴呆的功效提供有效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吴丽娟,赵峡,王伟[3](2016)在《海洋硫酸多糖抗病毒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海洋硫酸多糖具备广泛的抗病毒活性,且抗病毒作用机制多样,并与其复杂的结构特性密切相关。海洋硫酸多糖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对目前发现的海洋硫酸多糖抗病毒活性、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进行了综合阐述,以期为新型抗病毒硫酸多糖药物的研发提供指导和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药物》期刊2016年04期)
陈海秀[4](2016)在《海洋硫酸多糖抗菌活性研究及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因食品防腐剂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促使人们追求更加安全、有效的天然化合物应用于食品行业中。海洋硫酸多糖来源广泛且具有众多生物活性,如抗凝血、抗氧化、抗癌、调节免疫等,但对于其抗菌活性及机理研究甚少。本文以粘度作为评价指标探讨了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的制备工艺,同时对降解产物的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进行研究并应用于肉类保鲜中,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硫酸酯化对多糖分子量测定的干扰性研究。通过对比标准葡聚糖和葡聚糖硫酸酯的特征粘性参数来观察两种多糖的流变力学差异性,并采用改良Mark-Houwink-Sakurada(MHS)模型和常规柱层析技术探讨硫酸酯化对粘度法和凝胶柱层析法测定多糖分子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葡聚糖与葡聚糖硫酸酯表现出不同的流体力学性质,葡聚糖浓度与比浓粘度关系式斜率为正,而葡聚糖硫酸酯浓度与其比浓粘度关系式斜率为负;改良MHS模型发现,两种多糖的DB方程式特性常数出现明显差异;凝胶柱层析分析发现,如果采用葡聚糖为标准品,葡聚糖硫酸酯的分子量会远大于其真实值。2.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的制备及其抑菌活性研究。以多糖的黏度、抑菌活性作为确定高温高压和红外辐照降解岩藻聚糖最佳条件的指标,结果表明,高温高压相较于红外辐照降解方法要好,最优条件为:加水量30%、121℃下高压降解40 min,而且在降解过程中不会造成硫酸根的大量脱落。同时,采用比浊法和平板涂布法研究了高温高压降解产物对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乳酸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在加菌量相同的条件下,高温高压降解产物对两种食源性致病菌均表现出了抑菌性,抑菌能力与产物浓度呈正相关,在浓度4 mg/mL时抑菌效果开始表现明显,且对S.aure的抑制效果要好于对E.coli的抑制效果。但是需注意的是降解产物对乳酸菌也产生了抑制作用,不过相对较弱,在多糖浓度超过10 mg/mL后才开始表现明显。3.岩藻聚糖的抑菌机理研究。本文将经过超滤制备的不同分子量的岩藻聚糖以及经阴离子交换树脂获得的不同硫酸根含量的岩藻聚糖用于研究分子量和硫酸基团对岩藻聚糖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岩藻聚糖抑菌活性与分子量大小有关,但不成简单的线性关系,6-20 kDa组分抑菌效果最差,<6 kDa组分抑菌效果最好,对于E.coli来说,MIC、MBC分别为8 mg/mL和12.5 mg/mL;对于S.aure来说,MIC、MBC分别为6.25 mg/mL和10 mg/mL。硫酸基团含量也会对岩藻聚糖抑菌活性产生影响,硫酸基团含量越高,抑菌效果越好。另外,通过核酸物质吸收、荧光光谱检测、FT-IR检测及扫描电镜等实验初步揭示了岩藻聚糖的抑菌机理:岩藻聚糖作用于菌后使菌体表面形态发上变化,并对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产生破坏,导致细胞质内核酸物质的流出,同时可以影响细菌膜蛋白的结构。另外,岩藻聚糖对菌体膜上的磷脂、蛋白质、脂肪酸也有作用,同时也可能对核酸物质DNA、RNA产生了破坏。4.岩藻聚糖-海藻酸钠复合物延长冷鲜猪肉货架期的应用效果研究。本文依据海藻酸钠的成膜性和岩藻聚糖的抑菌性将二者结合确定出最佳复配比为7:3(w/w)、8:2(w/w)。将最佳复配比的复合溶液其应用于猪肉保鲜结果发现:7:3组效果最为明显,对pH值上升、汁液流失率升高、感官品质下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使冷鲜肉的货架期延长至7 d左右。(本文来源于《集美大学》期刊2016-04-05)
李娜,李菁,刘雪,王姝垚,曹素健[5](2015)在《抗凝血活性海洋硫酸多糖HP1-1的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抗凝血活性海洋硫酸多糖HP1-1的结构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R)以及气质联用色谱(GC-MS)和核磁共振波谱(NMR)方法,对抗凝血活性海洋硫酸多糖HP1-1的结构进行解析。结果海洋硫酸多糖HP1-1的分子量为297kDa,总糖和硫酸基含量分别为78.1%和12.3%;HP1-1主要由葡萄糖组成,含有少量半乳糖、阿拉伯糖和甘露糖;HP1-1糖链中含有→4)-Glcp-(1→、→3)-Glcp-(1→、→3,4)-Glcp-(1→、→4)-Arap-(1→、→3,4)-Galp-(1→和→3)-Galp-(1→,硫酸基位于→4)-Glcp-(1→的C-3位和→3)-Galp-(1→的C-4位。结论海洋多糖HP1-1是主要由葡萄糖组成的硫酸多糖,含有多种糖基连接方式,为独特结构序列的新颖海洋硫酸甘露阿拉伯半乳葡聚糖。(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药物》期刊2015年05期)
吴丽娟,赵峡[6](2015)在《海洋硫酸多糖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海洋天然产物尤其是硫酸多糖具备广泛的抗病毒活性,且抗病毒机制多样,其抗病毒活性与复杂的结构密切相关。海洋硫酸多糖的抗病毒机制及构效关系研究己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对目前发现的海洋硫酸多糖抗病毒活性、抗病毒机制及构效关系进行综合阐述,以期对新型抗病毒硫酸多糖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全国第二届海洋与陆地多糖多肽及天然创新药物研发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5-07-24)
王雪迎[7](2014)在《一种海洋硫酸多糖降解酶降解岩藻聚糖硫酸酯和糖胺聚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岩藻聚糖硫酸酯和糖胺聚糖成为药物研发的重点对象,尤其是岩藻聚糖硫酸酯成为海洋药物研发的热点。岩藻聚糖硫酸酯和糖胺聚糖具有抗凝血、抗肿瘤、抗HIV、抗血栓、提高免疫力和降血脂等活性,是陆地植物成分所无法比拟的。比较发现,低分子量的硫酸多糖结构简单,容易消化吸收,表现出更好的生物活性。为了制备岩藻聚糖硫酸酯和糖胺聚糖的低分子量糖和寡糖,我们迫切需要高活性、专一性好的硫酸多糖降解酶。而且硫酸多糖降解酶也是岩藻聚糖硫酸酯和糖胺聚糖的结构研究的重要工具。最新研究还发现,硫酸软骨素降解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硫酸软骨素裂解酶对脊髓损伤中产生的神经胶质疤降解、椎间盘的核消溶和神经横断修复后轴突的再生都非常有效。因此硫酸多糖降解酶的筛选和性质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海带中筛选出的菌株Flavobacteriaceae bacterium RC2-3的胞内酶进行了研究,研究了硫酸多糖降解酶对岩藻聚糖硫酸酯和糖胺聚糖的降解特性,并采用液-质联用对硫酸软骨素A和透明质酸的酶解产物进行分析,探讨该酶的作用位点、作用方式及酶解产物的结构。(1)硫酸多糖降解酶降解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酶学性质研究本文以岩藻聚糖硫酸酯粗糖和纯化的高岩藻糖高硫酸根组分F1为底物,研究该酶对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降解活性。采用PAGE法分析酶解产物发现,该酶快速将纯化后的岩藻聚糖硫酸酯的降解成寡糖和低分子量多糖,说明该酶对岩藻聚糖硫酸酯具有比较好地降解专一性,而粗糖中非岩藻聚糖硫酸酯杂质不能被降解。研究了温度、pH值、缓冲液和金属离子对硫酸多糖降解酶降解岩藻聚糖硫酸酯活性的影响,确定其降解的最适条件为:温度为30℃,pH值为8.0,反应体系缓冲液选择浓度为50mM的磷酸盐缓冲液。Zn2+、Cu2+和Ca2+对该酶活性有促进作用,其中Cu2+的促进作用最强,而K+和Mg2+对该酶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计算出的酶活力为146U/mL。(2)硫酸多糖降解酶对糖胺聚糖的降解特性的研究为了探究该酶对糖胺聚糖的底物选择性,对该酶降解硫酸软骨素A、硫酸软骨素B、硫酸软骨素C和透明质酸及肝素的产物进行多糖电泳分析,发现该酶对硫酸软骨素A、硫酸软骨素C和透明质酸有降解效果,而对硫酸软骨素B及肝素没有降解效果。该酶对硫酸软骨素类A的最适降解条件是:温度30℃、pH值为8、缓冲液选用浓度为25mM的磷酸盐缓冲液。Ca2+和Fe2+对该酶降解硫酸软骨素A的活性没有影响,而Zn2+、Cu2+、K+和Mg2+对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采用紫外分光光法检测了该酶的酶解动力学曲线,确定酶解硫酸软骨素的酶活为0.31U/μL,酶解透明质酸的酶活是0.22U/μL。(3)硫酸软骨素A和透明质酸的酶解产物的液-质联用分析为了研究纯化的硫酸多糖降解酶的酶解机理,我们采用液-质联用分析了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的酶解产物。对硫酸软骨素A的酶解产物进行液-质联用分析,发现硫酸软骨素A的酶解产物主要为不饱和偶数寡糖ΔUA-GalNAc(GlcA-GalNAc)n,非还原端为4,5-不饱和双键的糖醛酸(ΔUA),说明该酶为硫酸软骨素AC裂解酶,能够裂解β1-4糖苷键,因此产物具有紫外吸收。液-质联用分析还发现酶解产物中还含有微量的来自于非还原端的饱和硫酸软骨素寡糖(GlcA-GlcNAc)n和GlcNAc-(GlcA-GlcNAc)n,说明鲨鱼软骨的硫酸软骨素中,99%的糖链是以乙酰氨基半乳糖(GalNAc)为非还原末端,只有1%的糖链以葡萄糖醛酸(GlcA)位非还原端。经过液-质联用分析,可以鉴别出透明质酸dp2~50的所有糖链。透明质酸的酶解产物主要是以不饱和偶数糖ΔUA-GlcNAc(GlcA-GlcNAc)n。不饱和偶数寡糖主要是非还原端4,5不饱和双键的葡萄糖醛酸,说明该酶为裂解酶,能够裂解β1-4糖苷键,产生4,5-不饱和双键的葡萄糖醛酸。与此同时,产物中还发现10%不饱和奇数不饱和寡糖ΔUA-(GlcNAc-GlcA)n,非还原端有4,5不饱和双键的葡萄糖醛酸,而还原端为葡萄糖醛酸,这在其他酶降解透明质酸产物中从未出现,说明该酶同时具有水解酶活性,能够水解α1-3糖苷键。产物中发现有来自原糖链的非还原端的饱和寡糖GlcNAc-(GlcA-GlcNAc)n,约为不饱和寡糖数量的0.3%,说明透明质酸的糖链得非还原端主要是乙酰氨基葡萄糖。实验证明,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可以分析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酶解产物中寡糖的组成,从而确定硫酸多糖降解酶具有硫酸软骨素AC裂解酶的活性,同时还具有透明质酸裂解酶和水解酶的活性。根据酶解产物中寡糖的组成,可以确定硫酸软骨素和透明质酸的糖链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27)
郭欣,刘东红,叶兴乾,方忠祥,薛长湖[8](2013)在《海洋动物中具重复序列硫酸多糖的抗凝血活性构效机理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蕴藏丰富的生物资源,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研究和开发海洋功能食品已成为食品业的热点。硫酸多糖是海洋功能食品中的重要功能因子,具有抗凝血、抗血栓、抗病毒,抗肿瘤转移,抗血管生成,消除炎症等功能。这些聚阴离子的多糖能够与一些阳离子蛋白,如凝血因子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其生物学功能。这些分子间相互作用不仅取决于多糖中负电荷密度,而且受其异头构型,优势构象,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和硫酸基取代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海洋藻类多糖结构复杂,支链取代和硫酸基取代方式杂乱,为保健食品的开发和功能药物的质量控制带来困难。相比于植物多糖,海洋动物多糖具有重复序列,结构相对简单,且作用靶点相对明确,便于构效机理研究,应用中易实现质量控制,具有良好的产业前景。本文综述了目前研究较多的海参、海胆、海鞘等海洋动物中硫酸多糖的结构及其抗凝血的机理、构效关系,为进一步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刘鑫,王玉峰,曾洋洋,王培培,韩章润[9](2012)在《海洋硫酸多糖几种脱硫方法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κ-卡拉胶(硫酸基含量25.1%,分子质量83.1 kD)为原料,研究了二甲基亚砜-甲醇法(DMSO法)、叁甲基氯硅烷法(CTMS法)以及苯并四甲酸-叁氧化二锑法(PMA法)对其脱硫后多糖样品的得率、硫酸基含量及分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κ-卡拉胶经叁种方法脱硫后,样品得率分别为45.3%、50.6%和62.0%,脱硫率分别为42.2%、48.6%和82.8%,分子质量分别为15.7、22.3和4.75 kD。通过红外光谱和硫酸基含量分析表明,PMA法脱硫效果优于DMSO和CTMS法。PMA法不仅对κ-卡拉胶有效,而且适合于ι-卡拉胶、λ-卡拉胶和岩藻聚糖硫酸酯的脱硫。(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2年12期)
刘鑫[10](2011)在《海洋硫酸多糖不同脱硫方法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κ-卡拉胶为原料,比较研究了PMA法(苯并四甲酸)、CTMS(叁甲基氯硅烷)法和DMSO-甲醇法在硫酸多糖脱硫效果中的优劣。结果发现,κ-卡拉胶经叁种方法脱硫后,产物得率分别为62 %、50.6 %、36.7 %;产物含硫量分别为4.6 %、14.4 %、14.1 %;产物分子量分别为4.75kDa,22.3kDa,15.7kDa;结合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MA法脱硫产物IR图谱中1250cm-1(S=O伸缩振动)峰最小。结果说明,PMA法脱硫效果最好,产物得率最高,多糖降解率低,为一种理想的脱硫方法。应用PMA法对高硫酸根含量的λ-卡拉胶(每2个糖残基含有3个硫酸酯基)进行脱硫验证实验,IR分析表明脱硫效果良好,进一步对脱硫后多糖进行酸法降解,应用凝胶层析及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技术纯化,采用Superdex peptide色谱柱分离脱硫寡糖;寡糖结构采用电喷雾离子化质谱(ESIMS)进行结构分析,表明所得dsλ2-dsλ6寡糖为脱硫后的二糖至六糖半乳寡糖,且具备脱硫λ-卡拉胶骨架结构特征。通过糖芯片技术发现,脱硫前后寡糖与RCA120结合效率不同,表明硫酸基在糖与蛋白作用中具有重要贡献,也为该方法获得脱硫多糖与寡糖,从事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基础。应用PMA方法,对不同结构海洋硫酸多糖如τ-卡拉胶、海蒿子硫酸化岩藻聚糖、裂弧菌硫酸半乳聚糖进行脱硫实验,应用红外光谱技术对产物进行脱硫效果分析,表明脱硫效果理想。在对τ-卡拉胶脱硫研究中发现,当在PMA法反应中加入尿素后,可以优先脱去τ-卡拉胶C-2位硫酸根而保留C-4位硫酸根。通过本文的系统研究,表明了PMA法是一种理想的脱硫方法,不仅可以高效脱除多糖中所有位置硫酸基,而且加入改进剂后具有选择性脱硫效果,为不同硫酸多糖结构分析,尤其甲基化分析中确定多糖连接方式提供了前提。本方法为制备不同硫酸基含量多糖,从事构效关系研究以及海洋糖类药物开发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1-06-01)
海洋硫酸多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老年斑、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神经元丢失为主要病理改变的进行性神经变性疾病。随着全球老年化速度的加快,老年痴呆症对家庭和社会造成重大影响。海洋蕴藏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环境的特殊性为人们提供了寻找特异性、高活性功效因子的可能。食源性硫酸多糖作为广受关注的功效因子之一,早在抗血栓、抗病毒等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抗AD方面表现出非凡的作用。相比于目前临床治疗AD的药物存在疗效不确切或毒副作用大,口服吸收差的缺点,食源性硫酸多糖及其低分子质量衍生物具有特效,低毒,易透过血脑屏障等先天优势。更重要的是,这些食源性硫酸多糖类在海洋动植物食品中广泛存在,通过日常饮食摄入即可获得,无需昂贵的药物代价,因而研究食源性海洋硫酸多糖的神经保护构效机理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系统综述AD的发病机理以及食源性海洋硫酸多糖抗老年痴呆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食源性海洋硫酸多糖抗老年痴呆的功效提供有效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海洋硫酸多糖论文参考文献
[1].王姝垚,刘志纯,秦玲,何美佳,杨亚靖.海洋硫酸多糖PAE的结构和抗病毒活性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19
[2].李俊慧,李珊,胡亚芹,叶兴乾,陈士国.食源性海洋硫酸多糖的神经保护构效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17
[3].吴丽娟,赵峡,王伟.海洋硫酸多糖抗病毒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J].中国海洋药物.2016
[4].陈海秀.海洋硫酸多糖抗菌活性研究及在肉类保鲜中的应用[D].集美大学.2016
[5].李娜,李菁,刘雪,王姝垚,曹素健.抗凝血活性海洋硫酸多糖HP1-1的结构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15
[6].吴丽娟,赵峡.海洋硫酸多糖的抗病毒作用机制和构效关系[C].全国第二届海洋与陆地多糖多肽及天然创新药物研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5
[7].王雪迎.一种海洋硫酸多糖降解酶降解岩藻聚糖硫酸酯和糖胺聚糖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8].郭欣,刘东红,叶兴乾,方忠祥,薛长湖.海洋动物中具重复序列硫酸多糖的抗凝血活性构效机理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13
[9].刘鑫,王玉峰,曾洋洋,王培培,韩章润.海洋硫酸多糖几种脱硫方法的比较研究[J].海洋科学.2012
[10].刘鑫.海洋硫酸多糖不同脱硫方法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