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论文_张彦斌,董勇,霍俊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生态脆弱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脆弱,生态,环境,生态系统,乡村,吕梁山,农民。

生态脆弱区论文文献综述

张彦斌,董勇,霍俊俊[1](2019)在《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特高压工程机械化施工对环保水保提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海拔地区线路工程沿线无论山地还是平原均属天然草场,生态脆弱、植被恢复困难。青海—河南±800kV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提出要创造"新时代样板工程",为了满足"安全可靠、自主创新、经济合理、环境友好、国际一流"的建设要求,从"本质安全提升、质量管理提升、依法合规建设、环保水保工作提升、管理手段创新"5个方面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及措施,以期促进工程建设安全质量水平、综合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依托本工程建设,论文主要进行施工过程中机械化施工对于水保工作提升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工程建设与设计》期刊2019年23期)

潘兴[2](2019)在《生态脆弱区营造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如何在生态脆弱区中利用有效的营造林技术创建森林来缓解生态脆弱性问题,是当地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生态脆弱区营造林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生态脆弱区营造林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人和自然之间可以和谐共处。(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9年21期)

张红丽,仝文静[3](2019)在《生态脆弱区农户对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农田防护林是稳定新疆等生态脆弱区农田生态系统的根本,农户对其价值的认知直接影响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设。该研究通过对新疆6个地区及其下属乡镇实地调研以及一对一访问的调查问卷获取了新疆农户对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的认知度,并采用SPSS软件分析影响农户认知度的因素。结果表明:①农户对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认知度最高的是防风固沙;②不同地区的农户对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认知存在差异;③影响农户对农田防护林生态服务功能认知的主要因素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对采伐限额了解程度和农田与防护林距离。对此提出了①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农户教育培训;②加大政府宣传力度;③完善农田防护林生态补偿机制;④提高农户经济水平等建议。(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19期)

李蕊玲[4](2019)在《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干石质山造林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吕梁山生态脆弱区造林成效的分析,表明所用造林技术可以大幅提高土壤蓄水保墒力以及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促进苗木生长,是适合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干石质山造林的新技术。(本文来源于《山西林业》期刊2019年S1期)

伍博炜,杨胜天,邵南方,彭瑞文,管亚兵[5](2019)在《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汾河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变化改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基于汾河流域1980年、2000年、2010年、2016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通过引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动态度等指标,从整体和不同阶段上分析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1) 1980—2016年汾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整体以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是以耕地向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方式为主,且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逐渐增长趋势。(2) 1980—2016年汾河流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一直处于减少的趋势,退耕还林(草)政策的持续实施是导致耕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持续减少的关键原因。(3)通过汾河流域主要行政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差异分析,1980—2016年汾河流域共有13个行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增长的趋势;20个行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处于减少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刘七军,李昭楠[6](2019)在《生态脆弱区精准脱贫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和环境因素对生态脆弱区精准脱贫影响效应显着。以地处西北内陆生态脆弱区的甘肃省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气候因素、矿产资源禀赋、水资源概况、土地资源状况,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等因素均对该区域消贫或致贫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效应。进一步从强化政策兜底、提高贫困家庭救助的时效性、精准识别因户施策、构建灾害防御补偿体系、加大农田建设、构建节水型农业种植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生态脆弱区的具体脱贫政策建议,旨在为该区域如期脱贫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闫春华[7](2019)在《生态脆弱区乡村振兴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河甸村“舍饲养殖”产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乡村产业遭遇发展困境的背景下,研究乡村生态型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生态脆弱区乡村生态农业发展实践为例,研究发现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关系的较好处理、生产行为"嵌入"于生态之中以及村民的"共同经济利益意识"是生态农业得以形成并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构建生态农业,乡村呈现出生活富裕、生态宜居、邻里互助等振兴样态。影响生态化发展行为的关键因素是生态自觉的形成。实践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生态自觉意识,从而助力生态脆弱区乡村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9年05期)

闫宗平,赵英,陈晓杰[8](2019)在《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地表水资源水质现状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质评价对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2014-2015年川西高原偶曲河上游和下游,降曲河及白玉县、巴塘县、甘孜县、炉霍县、雅江县和小金县乡镇地表水源地水质监测资料,结合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川西高原地表水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偶曲河和降曲河地表水体未受污染,水质在时间上呈现秋冬季内梅罗污染指数最高,春夏季比较低的变化规律. 100处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清洁水平65%,轻污染水平31%,污染水平4%,地表水源地超标因子主要是总氮、总磷、溶解氧.(本文来源于《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亚萍,刘秀霜,王萍,薛淑慧[9](2019)在《生态脆弱区农民环境意识与行为研究——以山东省典型盐渍化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山东省东营市、德州市典型盐渍化区为案例区,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走访与观察为辅的方法对农民的环境意识与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农民环境认知程度较高,了解盐碱地利用、秸秆和地膜处理的一些常识;环境理念综合得分不高,农民不熟悉环境污染的专业名词,不认可化肥、农药给农业环境带来污染。(2)农民环境行为综合得分偏高,处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以及秸秆的行为较为合理,能够综合利用有机肥和各种盐碱地的改良技术。(3)农民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环境行为水平的高低还受到农村基础条件和国家政策等的综合影响。(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贾利军,陈一琳,葛继元,葛宇航[10](2019)在《极端气候对西部生态脆弱区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借鉴C-D-C生产函数形式,将气候因素加入生产函数中,构建西部地区10个省份的经济—气候模型,并选取1987—2016年的数据,对影响农民农业收入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极端高温日数的增加会显着提升西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但极端低温日数对农民农业收入水平的影响不明显,极端强降水天数的增加会显着降低农民的收入水平。此外,虽然民族自治地区农民的农业收入水平显着高于西部其他地区,但极端气候对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在民族地区和西部其他地区并不存在显着差异。针对研究结果,本文提出西部地区应提高农户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推广新的农业生产制度以及制定差异化的农业发展政策等,以提高当地农民的农业收入水平。(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2019年08期)

生态脆弱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现阶段,如何在生态脆弱区中利用有效的营造林技术创建森林来缓解生态脆弱性问题,是当地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生态脆弱区营造林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可以有效提升生态脆弱区营造林的质量和效果,促进人和自然之间可以和谐共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态脆弱区论文参考文献

[1].张彦斌,董勇,霍俊俊.高海拔生态脆弱区特高压工程机械化施工对环保水保提升的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

[2].潘兴.生态脆弱区营造林技术[J].吉林农业.2019

[3].张红丽,仝文静.生态脆弱区农户对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认知的分析[J].北方园艺.2019

[4].李蕊玲.吕梁山生态脆弱区干石质山造林技术[J].山西林业.2019

[5].伍博炜,杨胜天,邵南方,彭瑞文,管亚兵.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以汾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9

[6].刘七军,李昭楠.生态脆弱区精准脱贫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闫春华.生态脆弱区乡村振兴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河甸村“舍饲养殖”产业为例[J].求索.2019

[8].闫宗平,赵英,陈晓杰.川西高原生态脆弱区地表水资源水质现状评价[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9].李亚萍,刘秀霜,王萍,薛淑慧.生态脆弱区农民环境意识与行为研究——以山东省典型盐渍化区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

[10].贾利军,陈一琳,葛继元,葛宇航.极端气候对西部生态脆弱区农民农业收入的影响[J].世界农业.2019

论文知识图

生态移民与城镇化的功能趋同示意图生态敏感性分区(来源龙门山生态旅游...榆神府矿区区域地质环境背景图研究区导水裂隙带发育地表破坏地下水...榆神南矿区导水裂隙带拟合图保德组红土(左)和离石组黄土(右)...

标签:;  ;  ;  ;  ;  ;  ;  

生态脆弱区论文_张彦斌,董勇,霍俊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