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种子储藏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甘蓝,种子,油菜,小麦,乌拉尔,文库。
种子储藏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邓娇,陈庆富,张启迪,汪燕,梁成刚[1](2017)在《苦荞全基因组11S种子储藏蛋白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L.)Gaertn)全基因组数据为平台,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出9个11S种子储藏蛋白基因,并对其定位、蛋白结构、系统发育及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苦荞9个11S种子储藏蛋白基因编码的蛋白长度为189~914 aa,等电点位于5.18~9.82之间,分子量为21.27~103.33 kD;定位分析结果显示,这些成员位于苦荞基因组的6条连锁群上(Megascaffold2/5以及scaffold77/344/395/861);序列比对分析发现,除了1个11S种子储藏蛋白sample1_00009513-RA具有1个cupin保守结构域外,其余8个都含有2个cupin结构域,并且在cupin保守结构域中,苦荞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共有14个保守的氨基酸残基;蛋白结构预测表明,苦荞11S种子储藏蛋白的结构具有2种类型;苦荞与其它6个物种[拟南芥、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大豆(Glycine max(Linn.)Merr.)、杏仁(Armeniaca vulgaris Lam.)、胡桃(Juglans regia L.)和芝麻(Sesamum indicumLinn.)]11S种子储藏蛋白以及苦荞过敏蛋白(TBb和TBt)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蛋白可以分为3类,共具有4对旁系同源蛋白和3对直系同源蛋白;与已报道的苦荞过敏性储藏蛋白以及其它5个物种(花生、大豆、杏仁、胡桃和芝麻)的11S过敏蛋白比较发现,5个11S种子储藏蛋白(sample1_00013128-RA、sample1_00013130-RA、sample1_00021677-RA、sample1_00021668-RA和sample1_00021674-RA)与苦荞2个过敏蛋白的同源性较高,同时它们与胡桃11S过敏蛋白的同源性最高,但尚需进一步实验来确定这5个成员是否为食物过敏原;RNA-Seq转录组数据显示,4个基因(sample1_00018411-RA、sample1_00026786-RA、sample1_00021674-RA、sample1_00022718-RA)在2种荞麦属植物的灌浆期种子中表达水平较高,且在‘大苦1号’中的表达水平要高于‘大甜1号’。(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王彬[2](2015)在《通过干扰AP2转录因子及种子储藏蛋白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同时也是我国和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本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通过两种不同的路径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1)由于AP2基因是油脂合成的负调控因子,因此抑制AP2基因的表达,将有利于油脂在菜籽中的积累;(2)利用油菜籽发育过程中蛋白质与油脂积累成负相关的原理,通过抑制Napin和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降低油菜种子中的储藏蛋白含量,进而提高菜籽的含油量。依照上述思路,本文将 pCambia 2300-35S-NPT Ⅱ-napin promoter-AP2 RNAi载体质粒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转入甘蓝型油菜中,同时将pCambia 2300-35S-NPT Ⅱ-napin-promoter-napin-cruciferin RNAi 载体质粒与 pCambia 2300-PKA-napin promoter-AP2 RNAi载体质粒以共转化的方式转入受体甘蓝型油菜中。随后,对转基因后代植株进行了分子鉴定,同时分析了转基因后代植株AP2基因、Napin基因和Cruciferin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对转基因后代植株的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含油量、喙长等的影响,为后续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子叶柄遗传转化方法,将带有种子特异性Napin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入甘蓝型油菜受体材料,通过PCR对NPTⅡ或PKA标记基因的鉴定,筛选出带有不同植物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植株。为方便叙述,本文将能检测出NPT Ⅱ 标记基因的 pCambia 2300-35S-NPTⅡ-napin promoter-AP2 RNAi 干扰材料命名为 BnAP2a 植株;将 pCambia 2300-35S-NPTⅡ-napin-promoter-napin-cruciferin RNAi 载体质粒与 pCambi a 2300-PKA-napin promoter-AP2 RNAi 共转化后仅能检测出PKA标记基因的AP2基因干扰材料命名为BnAP2b植株,仅能检测出NPTⅡ标记基因的Napin与Cruciferin基因干扰材料命名为BnNC植株,能同时检测出NPT Ⅱ与PKA标记基因的AP2、Napin、Cruciferin基因干扰材料命名为BnANC植株。在4468株T1代油菜转基因植株中,共鉴定出86株BnAP2a植株,146株BnAP2b植株,50株BnNC植株,346株BnANC植株;在564株T2代油菜转基因植株中,共鉴定出36株BnAP2a植株,24株BnAP2b植株,152株BnNC植株以及3株BnANC植株。2.对授粉后10天、15天和20天野生型植株的胚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AP2基因在授粉后第10天表达量最高,Cruciferin基因在授粉后15天表达量最高,Napin基因在授粉后20天表达量最高。3.比较了 T1代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胚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发现在转基因植株中,AP2、Napin和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模式与野生型植株中的表达模式类似,但表达量较野生型植株有不同程度的下调。4.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野生型植株与T1代转基因植株的胚中AP2基因的表达,发现2株材料中AP2基因的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对于AP2a-2-21(NPT),在10DAP,15DAP,20DAP,AP2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分别为34.02%,46.06%,11.67%;对于 ANC-6-8(NPT/PKA),在 10DAP,15DAP,20DAP,AP2 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分别为76.2%,65.62%,54.93%;5.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野生型植株与T1代转基因植株的胚中Napin与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发现4株材料中Napin和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对于NC-1-21(NPT),在15DAP,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59.4%;在20DAP,Nap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71.08%;对于NC-86-L10(NPT),在15DAP,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61.39%,在20DAP,Nap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 97.18%;对于 ANC-6-8(NPT/PKA),在 15DAP,Cruciferin 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20.44%,在20DAP,Nap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28.3%;对于ANC-36-8(NPT/PKA),在15DAP,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40.54%,在20DAP,Nap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91.98%。4.在247株T2代转基因油菜中,有57株转基因油菜(9株BnAP2a植株,15株BnAP2b植株,4株BnNC植株,29株BnANC植株)含油量与野生型植株差异显着,平均提高了 6.53个百分点,相对提高了 17.38%;66株转基因油菜(20株BnAP2a植株,14株BnAP2b植株,11株BnNC植株,21株BnANC植株)蛋白质含量与野生型植株差异显着,平均降低了 4.25个百分点,相对降低了14.39%;15株转基因油菜(3株BnAP2a植株,4株BnAP2b植株,8株BnANC植株)千粒重与野生型植株差异显着,平均增加了 1.38g,相对提高了 36.6%;30株转基因油菜(5株BnAP2a植株,2株BnAP2b植株,4株BnNC植株,19株BnANC植株)喙长与非转基因植株差异显着,平均增加了 0.52cm,相对增加了40.9%。5.对247株T2代转基因植株种子的含油量与考种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喙长呈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86,0.23和0.246。荚果长度与每果粒数与含油量间并无显着相关性。6.比较了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植株基因表达的改变与含油量等性状间的关系,发现AP2基因表达的下调可能导致含油量和千粒重的提高;而Napin和Cruciferin基因表达的下调可能导致含油量的提高及蛋白质含量的降低。7.在BnAP2a植株中,部分编号的花瓣表现出不育的性状,荚果长度明显短于野生型植株,叶色深绿,这些性状与目的基因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5-05-01)
吴垒[3](2015)在《大麦种质种子储藏蛋白的遗传变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105份国内栽培大麦(包括40份地方品种、65份育成品种)和102份野生大麦材料,采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SDS-PAGE)、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技术(A-PAGE),对其高分子谷蛋白亚基(HMW-GS)的构成、醇溶蛋白的指纹图谱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以国内栽培大麦为试验材料,利用SDS-PAGE技术对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结果发现,40份地方性品种各出现1条带,表现3种HMW-GS变异类型,分别命名为a亚基、b亚基和c亚基,其中35份材料表现为a亚基带型,占87.5%;3份材料出现了b亚基的带型,占7.5%;2材料出现了c带型,占5.0%。说明地方性品种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较为单一,多态性较差。2.以国内育成大麦品种材料为试材,利用SDS-PAGE技术对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结果发现,65份育成大麦品种共出现4种HMW-GS类型,分别为a亚基、c亚基、d亚基和e亚基,表现出现了六种带型,分别为a、c、d、e、a+e和c+d带型,其中表现为a带型的品种有34份,占52.30%,表现为c带型的材料有3份,占4.62%、表现为d带型的材料有21份,占32.3%,表现为e带型的材料有4份,占6.15%,表现为a+e带型的材料有1份,占1.54%,表现为c+d带型的材料有2份,占3.08%。3.以国外野生大麦材料为试材,利用SDS-PAGE技术对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02份国外野生大麦材料共出现了19种亚基类型,分别为0.1*、0.15*、0.2*、0.3*、0.35*、0.4*、0.5*、0.6*、0.7*、1*、2*、4*、6*、7*、8*、9*、10*、12*和20*亚基,表现为50种带型。出现14种单亚基类型,出现了25种双亚基带型,有12份材料出现叁亚基类型,表现8种带型,4份大麦材料出现了四亚基类型,表现叁种带型。4.以国内栽培大麦品种为试材,利用A-PAGE方法对其醇溶蛋白进行分析,发现有99种不同的带型。电泳分离出23种条带。从每一条谱带在所有材料种出现的频率来看,变异范围5.94%~77.23%。品种间在α、β、γ叁个区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在α区域内发现6种变异类型,β区域内有5种变异类型,γ区域内有3种变异类型,ω区域内有9中变异类型。102种材料间的遗传系数在0~1之间,平均值为0.74。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遗传距离在0.235水平上被分为两类。5.以国外野生大麦品种为试材,利用A-PAGE方法对其醇溶蛋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02种不同的带型,36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醇溶蛋白谱带数2~20条,平均为9.22条。各种谱带出现的频率,表现显着差异。同时在α区域之下发现了新的区域X。其中α区域5种条带,出现一条带的频率最高;β区有6种条带;γ区域有14种条带,ω区域有14种条带;除此之外,在发现的新区域X内出现了叁条带。102种材料间的遗传系数在0.27~1之间,平均值为0.82。绝大多数品种的遗传距离都大于0.6。表明野生大麦材料间遗传差异较大。聚类分析表明,102份野生大麦材料在遗传距离在0.18分为6大类。第一类包含72个材料,它又可以分为两个亚类,第一亚类包含44份材料,第二亚类包含35份材料;第二类包含12份材料,第叁类包含7份材料,第四类包含4份材料,第五类仅有1份材料,第六类包含6份材料。(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丁全如[4](2011)在《通过干扰油菜AP2及种子储藏蛋白调节油菜种子含油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全世界对植物油的需求很大,因此提高含油量是油菜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油菜种子含油量受数量位点的控制,通过传统的育种方法提高难度较大。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工程已经成为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利用RNA干扰技术来提高油菜种子的含油量。一方面,根据前人的研究,由于油菜种子储藏蛋白含量和油脂含量呈高度负相关,因为脂肪酸和蛋白质合成需要相同的底物,若油份形成的多,则蛋白质形成的就少。为此,我们将含有油菜两种主要种子储藏蛋白cruciferin和napin基因的hpRNA植物表达载体导入油菜,期望通过油菜种子储藏蛋白合成的抑制以实现种子含油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植物体内存在着大量的转录因子,而转录因子在调控基因的转录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P2基因是植物体内一类重要的转录因子,AP2基因在决定油菜种子的产量和质量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将带有种子特异性napin启动子的AP2-hpRNAi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油菜,通过干扰AP2基因的表达,以达到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的效果,并借此探讨由此引发的其他作用,进一步研究AP2基因在油菜中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分别将目的基因的RNAi结构单元导入甘蓝型油菜,通过卡那霉素筛选,初步认为获得转基因植株。(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1-05-26)
吴丽华[5](2009)在《沙葱生殖生长期生殖器官和不同储藏期种子的盐溶蛋白PAGE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沙葱是百合科葱属的多年生旱生植物,因为沙葱的特殊生长环境,一直以来占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微乎其微,所以在研究上与其它农作物存在很大差距。迄今,沙葱的研究仅在营养成分、组织培养、染色体及核型分析、花的解剖结构以及种子萌发特性方面有些报道,但对沙葱种子蛋白质的研究几乎为零。本实验通过对沙葱种子各蛋白质的含量、盐溶蛋白的提取条件、盐溶蛋白最佳电泳技术以及沙葱整个生长发育时期盐溶蛋白的研究,确定了沙葱种子中各蛋白质的含量,盐溶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盐溶蛋白的最佳电泳技术和整个生长发育时期沙葱的变化情况,为其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并进一步揭示沙葱种子盐溶蛋白在种子形成、发育、休眠、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这对完善生物学研究有重要意义,并为开发利用这一特色资源奠定理论基础。本实验针对沙葱种子蛋白及其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1)沙葱种子中盐溶蛋白质含量是8.95 g·100g~(-1),水溶蛋白质含量是1.77g·100g~(-1)。(2)沙葱种子盐溶蛋白最佳提取条件为:盐溶液质量分数1%,静置时间4h,稀释比为1:9。(3)沙葱种子盐溶蛋白电泳技术最佳工艺:30%H_2O_2用量/1m1胶液是5μL,胶浓度是13%,交联度是4%,加样量是20μL和25μL。电极缓冲液pH是3.5,电泳电压为先低再高再低。(4)沙葱的生殖生长期的生殖器官,包括现蕾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其盐溶蛋白PAGE的表达是不一样的,随着各个时期的出现,谱带也发生着变化。(5)沙葱种子进入储藏期,前期盐溶蛋白谱带有变化,直到储藏后期盐溶蛋白谱带趋于稳定,不在变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09-06-01)
江千涛[6](2009)在《小麦种子储藏蛋白基因的分子鉴定与进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种子储藏蛋白是人类最主要的植物蛋白来源,与小麦的面粉加工品质密切相关。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是小麦种子胚乳中最重要的储藏蛋白之一。HMW-GS的结构与等位变异组成是小麦面粉加工品质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六倍体普通小麦中HMW-GS的等位变异类型相对有限,而在普通小麦的近缘物种中存在丰富的等位变异类型。因此,从近缘物种中发掘新型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成为普通小麦品质改良新基因的重要来源。利用SDS-PAGE方法,从一份新疆稻麦材料稻麦—2中鉴定了一对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合1Dx2.1+1Dy10.1,这对亚基在SDS-PAGE电泳图谱中具有独特的电泳迁移率,在普通小麦中没有该亚基报道,并利用PCR克隆的方法对这一亚基组合的编码基因进行分离,并进行体外表达。HMW-GS 1Ay基因具有在普通小麦中完全不表达的特性,而不同于其他等位基因。但是关于1Ay基因沉默的机制,还未有准确的结论。本研究从乌拉尔图小麦、野生一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栽培二粒)中不同类型的1Ay亚基基因编码区和启动子调控区序列进行了克隆和比较分析,并对25个小麦族二倍体物种高分子量谷蛋白启动子进行了鉴定,综合这些结果,分析了1Ay基因沉默的机制。此外,对这些二倍体物种的启动子调控元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鉴定的启动子序列进行了二倍体物种的系统进化分析。1BL.1RS易位系因其优良的抗病性和对不良环境适应能力,广泛应用于小麦生产和育种工作中,但1BL/1RS易位系存在面团弹性弱和强度比非易位系显着下降等加工品质较差的缺陷。1RS上携带的ω-secalins编码基因被认为是1BL/1RS易位系小麦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关于ω-secalins的研究的报道仍然很少,本研究对其不同R染色体相关物种的ω-secalins进行了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SDS-PAGE分析,表明新疆稻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包括4个表达的亚基,具体组成是:null,1Bx7+1By8,1Dx2.1+1Dy10.1。在SDS-PAGE图谱上,亚基1Dx2.1位于亚基1Ax1和亚基1Dx2之间,略比亚基1Ax2~*慢;而亚基1Dy10.1的迁移率低于亚基1Dy10,但比亚基1By9快。利用一对扩增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完整编码区的引物,对新疆稻麦材料稻麦-2的总DNA进行扩增,获得大小分别为1.8、1.97、2.2和2.5 kb的4条片段。将4条片断分别克隆、测序和进行序列比较后,确定大小为2.5 kb的片段是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1Dx2.1的基因编码区,命名为1Dx2.1;而1.97 kb片段是的亚基1Dy10.1基因编码区1Dy10.1。1Dx2.1和1Dy10.1推导的氨基酸一级结构都由保守的N-末端、C末端和较长的中部重复区组成。1Dx2.1全长2514bp,编码836个氨基酸;1Dy10.1的完整编码区全长1971bp,编码655个氨基酸残基。两个亚基都含有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数目和位置分布,具有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典型特征。根据推导的N-末端和C末端氨基酸序列进行聚类,结果1Dx2.1和1Dy10.1与普通小麦D基因组编码的x和y型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分别聚为一类。1Dx2.1与来源于二倍体山羊草属物种节节麦(Aegilops tasuchii)的1Dx2.1~t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2.利用SDS-PAGE从普通小麦的近缘物种乌拉尔图小麦、野生一粒小麦和栽培二粒小麦和硬粒小麦等141份材料中鉴定出53份材料具有表达的1Ay亚基,频率为37%。在一份野生一粒小麦材料(PI306526)中,1Ay亚基的亚基迁移率比所有的y型亚基和1Bx7都慢,接近于1Dx2亚基。由此,该亚基具有较大的分子量,具有相似电泳迁移率的y型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还未见报道。根据这些结果,选择了9份材料用做进一步的克隆分析,获得的1Ay基因大小范围为1800-2202bp。来自不同材料的6个表达的1Ay亚基的分子量大小差异较大,但它们都具有典型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一级结构。其中,亚基1Ay(Ta-e3)由732个氨基酸组成,比目前其他所有已知的y型亚基的分子量都大。根据氨基酸序列比对的结果表明,1Ay(Ta-e3)与其他亚基分子量差异主要是由于重复区重复单元数目的变化引起的。和其他的1Ay亚基相比,1Ay(Ta-e3)重分区具有额外的13个六肽和5个九肽,导致123个氨基酸的增加。本研究发现,在野生小麦中重复区末端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并不总是存在,有时被苯丙氨酸替代。即在亚基1Ay(Tu-e1)、1Ay(Tu-e2)、1Ay(Ta-e2)和1Ay(Td-e)的重复区末端的保守半胱氨酸被苯丙氨酸替代。1Ay(Tu-s)、1Ay(Ta-s)和1Ay(Td-s)的翻译被编码区的终止密码子提前终止。来源于不同物种的沉默的和表达的1Ay亚基启动子进行比对分析表明,所有的1Ay亚基启动子区序列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仅不同于一些个别碱基的替代、插入和缺失(图3.4)。调控元件N motif、E motif、complete enhancer和TATA box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将1Ay亚基启动子与1By9和1Dy10相应序列进行比对时,在不同物种的(二倍体,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不同表达类型(沉默的和表达的)的1Ay亚基启动子区序列中都有一个85 bp的片段缺失。在缺失的这一区段中,包括调控元件partial HMWenhancer。本研究将1Ay亚基的启动子序列延伸到-845bp,没有在这些区域发现显着的序列和调控元件变异,全部的1Ay亚基启动子区序列表现出高度的保守性。由此,重复区的变异(提前终止密码子和转座子插入)是不同物种中1Ay基因沉默可能原因之一。在系统进化分析中,所有1Ay基因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尤其是来源于乌拉尔图小麦、栽培二粒小麦和六倍体普通小麦(栽培品种Cheyenne)的1Ay基因形成一个紧密的类群,表现出较近的亲缘关系,而这3个物种都是小麦进化过程中涉及的重要物种。而来源于野生一粒小麦的1Ay基因则和该类群关系稍远,单独形成一个亚类群。这些类群具有较高的自举法检验值支持,表明来源于乌拉尔图小麦、栽培二粒小麦和六倍体普通小麦的1Ay间的亲缘关系具有较高的可信度。3.对25个小麦族二倍体物种的y型高分子量谷蛋白启动子(y-HGP)序列进行了鉴定和分析。在25个物种中,y-HGP长度变化范围是845-915bp。序列多重比对的结果表明,启动子序列总体较为保守,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异,其中各个启动子调控元件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基于y-HGP的25个物种遗传距离变幅为0-22%,包含外类群的变幅为0-36%。在启动子调控元件之间的序列中,同样存在一些插入和缺失。在Triticum、Aegilops和Hordeum 3个属的8个物种中都发现了85bp片段缺失。值得注意的是,在Psathyrostachys、Hordeum和Pseudoroegneria中的一些变异具有物种特异性的特点。系统进化分析(简约法和贝叶斯分析)支持Aegilops/Triticum复合群中物种紧密的亲缘关系。同时,Pseudoroegneria与Australopyrum,Dasypyrum和Agropyron较近的亲缘关系也得到简约法和贝叶斯分析的强烈支持。由于y-HGP序列具有足够的遗传变异并且在二倍体物种是单拷贝,因此在小麦族物种系统进化研究中可作为有效的候选基因。4.对黑麦,六倍体和八倍体小黑麦以及1BL/1RS易位系中的ω-secalins进行了鉴定和分离。蛋白分析表明,ω-secalins在不同物种中的大小都在50KDa左右。对这些来源于这些物种的ω-secalins的编码基因进行克隆,共获得62条完整的基因编码序列,其中19条基因序列能够编码完整的ω-secalins蛋白,43条为不能编码完整的ω-secalins蛋白的假基因。蛋白质序列分析表明,ω-secalins的氨基酸一级结构由信号肽、N-末端区、重复区和C-末端区组成。其中信号肽有19个氨基酸组成,并且高度保守,仅在FJ561479中有1个氨基酸的变化。N-末端区同样较为保守,来自于不同材料的全部ω-secalins都以RQL起始,不同于普通小麦中的ω-gliadin蛋白的四种类型:KEL/ARQ/ARE/SRL。C-末端区则由高度保守的6个氨基酸(PFVVVV)组成。物种之间和物种内的变异都以相同的形式出现,即单个氨基酸的替换和重复单元的缺失或插入,重复单元中部分氨基酸的缺失也有出现。同义突变(Ks)和非同义突变频率(Ka)分析表明,在假基因中非同义突变的比例要高于真基因。(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9-04-01)
赵杨,骈瑞琪,陈晓阳,王秀荣[7](2007)在《二色胡枝子种子储藏蛋白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SDS-PAGE方法对二色胡枝子14个居群147个个体单粒种子盐溶蛋白进行了电泳检测,共检测到28个蛋白单体,其中多态性单体23个,多态百分率为82.14%,各居群内多态百分率平均为33%.各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66 9.居群间基因流(Nm)为0.570 9.种群内的基因多样性占总群体的53.3%,表明二色胡枝子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居群内变异是二色胡枝子遗传多样性的主要来源.聚类分析结果将14个二色胡枝子居群分为3类,居群间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相关性不显着.(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7年09期)
汪承刚,谢妤,李长春,刘幼琪,黄邦全[8](2006)在《甘蓝型油菜叁种种子储藏蛋白和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hpRNA表达载体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PCR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L.)华双4号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种子储藏蛋白cruc iferin、nap-in、oleosin和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片段,再以扩增出的片段为模板设计引物从一端扩增出4个相应的小片段,然后将同一基因的大小两个片段反向连接,插入到种子特异表达载体2300-nap多克隆位点的nap in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构建成可以在油菜种子中转录表达发夹RNA(Hairp in RNA,hpRNA)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本文来源于《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期刊2006年03期)
舒守贵,冯波,任燕,任正隆,王涛[9](2006)在《岷江上游河谷甜荞和苦荞种子储藏蛋白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荞麦的物种形成和分化可能发生在岷江上游河谷,在这里已发现很多不同的物种。本研究采用还原和非还原SDS-PAGE对一些收集自这里的甜荞和苦荞种子的储藏蛋白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荞麦种子储藏蛋白质中既有豆球样蛋白,在还原和非还原状态下呈现不同;也有豌豆样蛋白,在还原和非还原状态下表现相同。甜荞种子中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呈连续性分布;苦荞蛋白则可大致分为高(100-80kD)、中(60-35kD)、低(30kD以下)叁组。在几种荞麦中均存在与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分子量相似的蛋白和大量的中分子量蛋白,而荞麦的低分子量蛋白明显比小麦多。还原性SDS-PAGE分析显示,黑水苦荞、有翅苦荞、四棱苦荞的电泳条带极其相似,而黑水甜养蛋白的多样性略小于马尔康甜荞,可能是长期的人工定向选择所致。蛋白质组分分析结合自交实验,证实有翅苦荞为苦荞的一个变种,其特征可以稳定遗传,而四棱苦荞只是苦荞的一个表型变异。(本文来源于《苦荞产业经济国际论坛论文集》期刊2006-09-01)
胡芳名,谭晓风,仇键,张党权,乌云塔娜[10](2005)在《油茶种子表达的主要储藏蛋白基因及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油茶优良无性系湘林1号和湘林4号近成熟种子为材料构建cDNA文库,随机挑取2327个克隆进行3′端测序,并将所得序列与核酸数据库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有88条油脂储藏蛋白相关基因和3种61条储藏蛋白基因表达,并具有典型的“时、空”特点.这些结果为揭示近成熟时期油茶种子中储藏蛋白特异表达的丰度和生理情况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南林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种子储藏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同时也是我国和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本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通过两种不同的路径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1)由于AP2基因是油脂合成的负调控因子,因此抑制AP2基因的表达,将有利于油脂在菜籽中的积累;(2)利用油菜籽发育过程中蛋白质与油脂积累成负相关的原理,通过抑制Napin和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降低油菜种子中的储藏蛋白含量,进而提高菜籽的含油量。依照上述思路,本文将 pCambia 2300-35S-NPT Ⅱ-napin promoter-AP2 RNAi载体质粒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转入甘蓝型油菜中,同时将pCambia 2300-35S-NPT Ⅱ-napin-promoter-napin-cruciferin RNAi 载体质粒与 pCambia 2300-PKA-napin promoter-AP2 RNAi载体质粒以共转化的方式转入受体甘蓝型油菜中。随后,对转基因后代植株进行了分子鉴定,同时分析了转基因后代植株AP2基因、Napin基因和Cruciferin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对转基因后代植株的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含油量、喙长等的影响,为后续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包括:1.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子叶柄遗传转化方法,将带有种子特异性Napin启动子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入甘蓝型油菜受体材料,通过PCR对NPTⅡ或PKA标记基因的鉴定,筛选出带有不同植物表达载体的转基因植株。为方便叙述,本文将能检测出NPT Ⅱ 标记基因的 pCambia 2300-35S-NPTⅡ-napin promoter-AP2 RNAi 干扰材料命名为 BnAP2a 植株;将 pCambia 2300-35S-NPTⅡ-napin-promoter-napin-cruciferin RNAi 载体质粒与 pCambi a 2300-PKA-napin promoter-AP2 RNAi 共转化后仅能检测出PKA标记基因的AP2基因干扰材料命名为BnAP2b植株,仅能检测出NPTⅡ标记基因的Napin与Cruciferin基因干扰材料命名为BnNC植株,能同时检测出NPT Ⅱ与PKA标记基因的AP2、Napin、Cruciferin基因干扰材料命名为BnANC植株。在4468株T1代油菜转基因植株中,共鉴定出86株BnAP2a植株,146株BnAP2b植株,50株BnNC植株,346株BnANC植株;在564株T2代油菜转基因植株中,共鉴定出36株BnAP2a植株,24株BnAP2b植株,152株BnNC植株以及3株BnANC植株。2.对授粉后10天、15天和20天野生型植株的胚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AP2基因在授粉后第10天表达量最高,Cruciferin基因在授粉后15天表达量最高,Napin基因在授粉后20天表达量最高。3.比较了 T1代转基因植株和野生型植株的胚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发现在转基因植株中,AP2、Napin和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模式与野生型植株中的表达模式类似,但表达量较野生型植株有不同程度的下调。4.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野生型植株与T1代转基因植株的胚中AP2基因的表达,发现2株材料中AP2基因的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对于AP2a-2-21(NPT),在10DAP,15DAP,20DAP,AP2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分别为34.02%,46.06%,11.67%;对于 ANC-6-8(NPT/PKA),在 10DAP,15DAP,20DAP,AP2 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分别为76.2%,65.62%,54.93%;5.利用荧光定量PCR分析野生型植株与T1代转基因植株的胚中Napin与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发现4株材料中Napin和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对于NC-1-21(NPT),在15DAP,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59.4%;在20DAP,Nap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71.08%;对于NC-86-L10(NPT),在15DAP,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61.39%,在20DAP,Nap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 97.18%;对于 ANC-6-8(NPT/PKA),在 15DAP,Cruciferin 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20.44%,在20DAP,Nap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28.3%;对于ANC-36-8(NPT/PKA),在15DAP,Crucifer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40.54%,在20DAP,Napin基因的表达抑制效果为91.98%。4.在247株T2代转基因油菜中,有57株转基因油菜(9株BnAP2a植株,15株BnAP2b植株,4株BnNC植株,29株BnANC植株)含油量与野生型植株差异显着,平均提高了 6.53个百分点,相对提高了 17.38%;66株转基因油菜(20株BnAP2a植株,14株BnAP2b植株,11株BnNC植株,21株BnANC植株)蛋白质含量与野生型植株差异显着,平均降低了 4.25个百分点,相对降低了14.39%;15株转基因油菜(3株BnAP2a植株,4株BnAP2b植株,8株BnANC植株)千粒重与野生型植株差异显着,平均增加了 1.38g,相对提高了 36.6%;30株转基因油菜(5株BnAP2a植株,2株BnAP2b植株,4株BnNC植株,19株BnANC植株)喙长与非转基因植株差异显着,平均增加了 0.52cm,相对增加了40.9%。5.对247株T2代转基因植株种子的含油量与考种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千粒重和喙长呈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786,0.23和0.246。荚果长度与每果粒数与含油量间并无显着相关性。6.比较了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植株基因表达的改变与含油量等性状间的关系,发现AP2基因表达的下调可能导致含油量和千粒重的提高;而Napin和Cruciferin基因表达的下调可能导致含油量的提高及蛋白质含量的降低。7.在BnAP2a植株中,部分编号的花瓣表现出不育的性状,荚果长度明显短于野生型植株,叶色深绿,这些性状与目的基因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子储藏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邓娇,陈庆富,张启迪,汪燕,梁成刚.苦荞全基因组11S种子储藏蛋白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J].植物科学学报.2017
[2].王彬.通过干扰AP2转录因子及种子储藏蛋白提高油菜种子含油量[D].湖北大学.2015
[3].吴垒.大麦种质种子储藏蛋白的遗传变异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
[4].丁全如.通过干扰油菜AP2及种子储藏蛋白调节油菜种子含油量[D].湖北大学.2011
[5].吴丽华.沙葱生殖生长期生殖器官和不同储藏期种子的盐溶蛋白PAGE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6].江千涛.小麦种子储藏蛋白基因的分子鉴定与进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
[7].赵杨,骈瑞琪,陈晓阳,王秀荣.二色胡枝子种子储藏蛋白多样性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7
[8].汪承刚,谢妤,李长春,刘幼琪,黄邦全.甘蓝型油菜叁种种子储藏蛋白和丙酮酸羧化酶基因片段的克隆及hpRNA表达载体的构建[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6
[9].舒守贵,冯波,任燕,任正隆,王涛.岷江上游河谷甜荞和苦荞种子储藏蛋白的初步研究[C].苦荞产业经济国际论坛论文集.2006
[10].胡芳名,谭晓风,仇键,张党权,乌云塔娜.油茶种子表达的主要储藏蛋白基因及其分析[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