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小辉(分宜县界桥中心小学江西分宜336600)
【摘要】作文教学一定要注意“训练思想”,“培养感情”,努力提高考生的思想素质、思维素质和情感索质。尤其是要不断地提高恩想素质,树立和表达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关键词】学生;作文;现状;审题
无论高考或者中考,“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是最起码的要求。“思想健康”,并不是指要把作文的思想感情升华到很高的高度,也不应把它宽泛化或神圣化,好像一提思想上的要求,就必须把作品的主题步步深化,调子越拔越高,这实在是对“思想健康”要求的误解。健康思想感情就是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什么是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呢?就是“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它发自内心,不是矫揉造作;它符合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扬善惩恶,表达对社会和人民的良好愿望,对自己和别人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它使人的心灵受到美的陶冶,给人以美的感受。“感情真挚”,具体要求是:①符合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求诚”二字,合乎实际,合乎事理,合乎自然。②感情充沛,格调不低沉。②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或直抒胸臆要与文章的主旨保持高度的一致,不是外加上去的,不是无限拔高的,也不是无病呻吟的。
所以,作文教学一定要注意“训练思想”,“培养感情”,努力提高考生的思想素质、思维素质和情感索质。尤其是要不断地提高恩想素质,树立和表达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从写作的角度分析,造成某些考生作文没能达到“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不注意观点或主旨的提炼和正确表达,造成主要观点错误,不注意从正确的角度认识事物,造成对事物的认识片面化;不注意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造成“跑调”。②以摆代论;不少考生作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以摆问题代替分析问题的现象。如果摆问题不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那就变成了发牢骚,最后导致整个作文的思想倾向偏斜。③“再现式”反映生活;如果一味追求单纯客观地“再现生活”,会导致事与愿违,认识不到生活的本质甚至歪曲了生活的真相。例如最近不少学生盲目模仿别人,喜欢在作文里反映中学生谈恋爱的现象,甚至以自己为主人公写谈恋爱的感受,至于中学生应不应该谈恋爱则一笔不说,这就没能表达出在这个问题上的正确观点和态度,只能视为作者是抱着欣赏或赞同的态度的。④文艺化倾向;最近中学生作文出现了一种文艺化倾向,动不动就写小说,而且这种小说的题材往往远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了成人化倾向。我们并不反对高考作文以小说的面孔出现,但我们不赞成写那种脱离中学生视野、脱离中学生认知特点和生活积累的世俗小说。我们要牢记叶圣陶先生的话:“作文应该把经验范围以内的事物作为材料,不可把经验范围以外的事物勉强拉到笔底下来。”
近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多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跟材料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审题难度较小,作文偏题的考生减少了许多。但是,难度较小,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了。从这几年高考作文阅卷的情况来看,因审题不用心而导致不同程度偏题的作文仍然有一定的比例。此外,审题解决的也不仅仅是切题的问题,它也是把文章写好的前提。
怎样做到“符合题意”呢?怎样训练审题立意?
3.读全材料,把握所有信息,切忌断章取义或顾头不顾尾。
话题作文的命题,主要由话料(帮助理解话题)、话引(消除歧义、开启思维)、话题(圈定范围)和话框(选定题材、确定体裁、注意字数)组成。审题时,对这些写作要求一定要看清,并严格按要求去做;而更要紧的是要细读话题材料与话题,思考文章的立意、取材乃至布局安排,这是审题要下的主要功夫。
2.读透材料,挖掘隐含信息,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切忌浅尝辄止。
话题作文的材料具有双重身份,它既是话题的引语,又是对作文的提示语。话题材料中总是隐含着命题者的某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审题时,首先就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读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文章的观点。1999年作文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实际上是假设复句的一个分句,作文要写的是这个复句的正句,因此写作时无论怎样的大胆联想都不能离开表明话题的分句的制约;另一方面,它又告诉我们写作的重心是写“记忆移植后”同移植前的差异,这是“假如”这个分句中隐含的又一重要信息。2001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是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的青年在人生路上必须有所取舍时,将“诚信”抛掉了。对于人生来说,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做人的根本,这位青年抛弃了不该抛弃的东西。尽管这个故事并没有结论,但寓意是很清楚的:诚信不可抛。而这个道理,就是命题者通过话题材料给予考生的提示。因此,作文的话题虽然只是“诚信”二字,但作文是必须按“诚信不可抛”来写的。
今年高考作文中还有少数考生写诚信可弃,究其原因,若非有意唱反调,就是未看出材料中隐含的观点。“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它隐含的意思是:以“丢弃成信”为切入点,要以“我”为主角,不要写“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个集体”等。也不可开始说自己,到了后来又说别人。可以联系他人的经历,但写别人的目的是为了写自己,否则无法得高分。2003年的作文题,给话题添加了那么多的限制实在是有些难为考生。又是“感情”又是“亲疏”又是“认知”,而且还要把这几者结合起来,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很难驾驭的。这使缺乏认识穿透力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因看不透这个“关系”而偏言话题的轴心。
3.读准材料,抓住关键词语,行文构思,切忌仓促下笔
读懂话题材料,不仅与能否确立正确观点有关,还与能否抓住关键问题构思文章,使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角度符合命题要求有关。如果抓不准材料中的关键问题,作文就难免或浅或偏。话题的文字总是很简短,但它圈定了命题范围。1999年的话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的考生在文章中大写特写记忆到底能否移植,也有的写记忆移植的试验如何如何,完全脱离了话题规定的范围。话题假设记忆可以移植,就是规定了的前提和范围,考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作文。再去讨论能否移植的问题,就是对这个前提有意见,也就越出了话题的范围,在写另外的题目了。这在应试作文中是不允许的。2000年高考作文题的话题材料说的是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会上一位学者以4个图形的实例说明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这个被说明的道理就被用作话题。这个话题,也就是我们构思文章的前提。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有什么思想感受,想到些什么,想怎么办,是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问题。抓住这些关键问题去思考立意,就容易写出一定的深度。如果停留在为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补充例证,虽然并不偏题,但文章立意容易偏浅(因话题材料已说明此意)。如果对这些问题根本没注意,而去改写、扩写这个会议故事,就完全偏离命题要求了。有的同学只将注意力放到了“丰富多彩”上,却忽略了话题中关键词语“答案”,将文章写成了题为“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有一些同学置题目中“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于不顾,只字没提“我”对这个问题的亲身体验;还有同学竟然把“文体不限”当作不要文体,写出来的文章四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