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梅毒螺旋体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血清学诊断
梅毒螺旋体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吕华[1](2019)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在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在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检查的3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血清样本进行TPPA检测、化学发光检测、ELISA检测。观察叁种方法的阳性检出情况以及ELISA、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情况。结果 TPP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样本85例,阴性样本229例;阳性率为27.07%。对于阳性样本,ELISA检测结果优于化学发光法检测,差异显着(P <0.05);对于阴性样本,ELISA检测结果和化学发光法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显着,P>0.05。ELISA和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灵敏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检测,差异显着(P <0.05)。ELISA和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和TPPA检测结果对比,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对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采取ELISA检测联合化学发光法检测,具有和TPPA一致的检测结果,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23期)
龙世群,王迪[2](2019)在《TRUST、TPP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TP)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60例经CLIA法检测TP抗体阳性病例(S/CO≥1)为研究对象,采用TRUST、TPPA法进行复查,分析TRUST、TPPA法在CLIA阳性患者复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以TPPA为对照,460例经CLIA法检测TP抗体阳性病例中,检出真阳性病例396例,真阳性率为86.09%,其中S/CO=1~1.9的真阳性病例检出16例,真阳性率为21.05%,S/CO=2~2.9者检出7例,真阳性率为53.85%,S/CO=3~3.9者检出21例,真阳性率为84.00%,S/CO=4~7者检出33例,真阳性率为97.06%,S/CO>7者检出312例,真阳性率为100.00%。以TRUST为辅助试验,检出现症感染201例,现症感染率为43.70%,其中S/CO=1~1.9和S/CO=2~2.9者无现症感染,S/CO=3~3.9者现症感染1例,现症感染率为4.00%,S/CO=4~7者现症感染3例,现症感染率为8.82%,S/CO=7~10者现症感染6例,现症感染率为15.79%,S/CO>10者现症感染185例,现症感染率为67.52%。结论 CLIA检测梅毒感染虽自动化程度较高,但仍存在一定假阳性,结合TPPA、TRUST法复查可有效排除假阳性及现症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张桂芹[3](2019)在《酶联免疫法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酶联免疫法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方法记录我院进行梅毒筛查的800例患者接受酶联免疫法和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的结果,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梅毒诊断正确率以及诊断梅毒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并无统计学差异(P> 0.05),但酶联免疫法梅毒诊断正确率高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差异显着(P <0.05);酶联免疫法诊断梅毒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差异显着(P <0.05)。结论酶联免疫法在梅毒筛查中效果优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值得临床推荐。(本文来源于《皮肤病与性病》期刊2019年05期)
陈卉[4](2019)在《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输血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的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输血治疗患者4 704例,所有患者输血前均完成血液HBsAg、抗-HCV、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查,分析其在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及意义。结果 4 704例患者中共筛查出HBsAg、抗-HCV、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患者52例,阳性率为1.11%。HBsAg和抗-HCV阳性患者检出率最高,分别占40.38%和36.54%。HBsAg、抗-HCV、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患者的科室分布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妇产科、血液科及消化内科,分别占23.08%、21.15%和15.38%。HBsAg、抗-HCV、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率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而与家庭最高文化水平、户籍、慢性病史、遗传因素有关(P<0.05)。结论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效果理想,在降低医源性疾病传播、减少医疗纠纷发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8期)
刘长秀,李静,赵辰娜[5](2019)在《叁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抗体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MIA)、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和梅毒甲苯胺红血清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在住院和门诊人群血清样本进行梅毒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旨在优化梅毒检测流程,协助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用CMIA对血清中梅毒螺旋体抗体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均用TPPA进行确认,TPPA确认为阳性的标本加做TRUST,TRUST为阳性的标本进一步检测其滴度。结果 9 480例标本中,CMIA阳性214例,TPPA确认阳性194例,TRUST阳性46例。CMIA阳性结果的S/CO值<5的阳性标本确认率仅为50%,CMIA阳性结果的S/CO值> 9的标本,TPPA确认率为98. 3%。CMIA阳性结果的S/CO值越大,TPPA的阳性符合率也相应增加。结论 CMIA检测梅毒抗体反应阳性结果 S/CO与TPPA的阳性符合率呈正相关。CMIA适合大批量初筛,其阳性结果用TPPA确认,TPPA确认为阳性者,再进一步做TRUST,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实行孕期干预,实现母婴传播阻断。(本文来源于《热带病与寄生虫学》期刊2019年03期)
盈丽霞,张月芳,陈金梅[6](2019)在《ELISA方法检测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原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ELISA方法检测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的原因。方法:随机选择在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来我医院接受检查的检测者2000例,将所有检测者分为对照组和老年组,通过ELISA方法检测血清当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对于出现阳性检测结果的检测患者来说,再次通过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实验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老年组其阳性率以及假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并且老年组患者出现假阳性率的概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对于通过ELISA方法检测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这一实验来说,老年人出现假阳性率的概率偏高,考虑可能是由于基础疾病、其他内源性干扰因素以及相关螺旋体等因素。(本文来源于《医学食疗与健康》期刊2019年11期)
朱纯刚[7](2019)在《ELISA、TPPA和CLIA叁种检测方法在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3种检测方法在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住院和门诊共检测了10 600个标本,首先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到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200例,然后对这200例标本用ELISA法进行检测,并以TPPA法为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确认分析,比较3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测率、灵敏度、特异性、总符合率。结果 CLIA法检测阳性率虽较高,但CLIA、TPPA及ELISA 3种检测方法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检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IA检测灵敏度显着高于ELISA法(P<0.05),特异性与总符合率均高于ELISA法,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LIA法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检测灵敏性较高,特异性与ELISA法近似。(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25期)
李文东,李淑莲,林惠玲,谌泰春,童曼莉[8](2019)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M抗体在梅毒患者血清治愈判断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M(Tp-IgM)抗体在患者血清治愈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1 035例梅毒确诊患者,经治疗后每3个月复查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首次TRUST转阴时,采用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检测血清治愈患者Tp-IgM抗体,阳性者采用胶体金法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验证,并结合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2年的血清学随访过程中,共入组126例梅毒血清治愈患者,其中4例FTA-ABS-IgM抗体阳性,经胶体金法和TPPA验证后有3例Tp-IgM阳性。结论部分临床血清治愈的梅毒患者可能有传染性,在临床血清治愈判断中除了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外,有必要加入Tp-IgM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杨筱绯[9](2019)在《叁种不同血清学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叁种不同血清学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效果。方法该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经临床确诊的梅毒感染患者血液标本180例作为梅毒组,择同期在该院门诊就诊或健康体检的非梅毒患者血液标本1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ELISA、TPPA及TRUST法检测,比较叁种血清学方法的检出结果。结果真阳性检出率以ELISA法(98.9%)最高,TPPA法(98.3%)略逊之,TRUST法(78.9%)明显低于其他两法。真阴性检出率则以TPPA法(99.0%)最高,ELISA法(97.0%)略逊之,TRUST法(91.0%)依然明显低于其他两法。结论 ELISA法与T P P A法的检测效果优于T R U ST法,更适用于临床梅毒的实验室诊断工作,临床检验工作者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诊断方式。(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9年16期)
王欣俞,赵晋文,丁晓娜,孟庆晗,孙斌[10](2019)在《梅毒螺旋体、心磷脂IgG抗体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心磷脂IgG抗体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北燕达医院2017年7月至2018年9月常规人群血清标本24 378例,应用美国雅培Architect i20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对24 378例标本进行梅毒血清学筛查测定。对于Architect i2000中S/CO值≥20的强反应性结果,选用梅毒螺旋体凝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复检;对于Architect i2000中S/CO值在1~10的弱反应性结果,选用TPPA及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化学发光免疫法(CLIA)复检,TPPA阳性标本加做免疫印迹梅毒螺旋体、心磷脂IgG抗体(WB-TP-IgG)复测。结果 24 378例梅毒筛查患者中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294例,非特异性抗体阳性74例,发病人数占人群总数的0.003%(74/24 378);初筛Architect i2000CMIA中S/CO值≥20的反应性结果与复检方法结果比较,257例强阳性反应结果与TPPA结果符合率为100.0%,与RPR结果符合率为28.8%;Architect i2000CMIA初筛S/CO值在1~10的反应性结果193例,选用ADVIA Centaur CLIA和TPPA两种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复检,TPPA检测阴性结果直接判读,112例TPPA阳性加做WB-TP-IgG复核,比较4种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以WB-TP-IgG检测结果为标准,确证试验显示37例为阳性(33%)。结论通过对常规人群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比较,对于临床弱反应性结果建议直接选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BTP-IgG作为确证试验,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而导致医疗纠纷,同时减少患者心理压力及家庭矛盾。(本文来源于《检验医学与临床》期刊2019年15期)
梅毒螺旋体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明胶凝集试验(TPPA)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梅毒螺旋体(TP)抗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7年2月重庆市万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60例经CLIA法检测TP抗体阳性病例(S/CO≥1)为研究对象,采用TRUST、TPPA法进行复查,分析TRUST、TPPA法在CLIA阳性患者复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以TPPA为对照,460例经CLIA法检测TP抗体阳性病例中,检出真阳性病例396例,真阳性率为86.09%,其中S/CO=1~1.9的真阳性病例检出16例,真阳性率为21.05%,S/CO=2~2.9者检出7例,真阳性率为53.85%,S/CO=3~3.9者检出21例,真阳性率为84.00%,S/CO=4~7者检出33例,真阳性率为97.06%,S/CO>7者检出312例,真阳性率为100.00%。以TRUST为辅助试验,检出现症感染201例,现症感染率为43.70%,其中S/CO=1~1.9和S/CO=2~2.9者无现症感染,S/CO=3~3.9者现症感染1例,现症感染率为4.00%,S/CO=4~7者现症感染3例,现症感染率为8.82%,S/CO=7~10者现症感染6例,现症感染率为15.79%,S/CO>10者现症感染185例,现症感染率为67.52%。结论 CLIA检测梅毒感染虽自动化程度较高,但仍存在一定假阳性,结合TPPA、TRUST法复查可有效排除假阳性及现症感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梅毒螺旋体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1].吕华.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在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
[2].龙世群,王迪.TRUST、TPPA在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9
[3].张桂芹.酶联免疫法与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效果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9
[4].陈卉.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抗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5].刘长秀,李静,赵辰娜.叁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的应用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9
[6].盈丽霞,张月芳,陈金梅.ELISA方法检测老年人梅毒螺旋体抗体假阳性原因初探[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
[7].朱纯刚.ELISA、TPPA和CLIA叁种检测方法在血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中的应用观察[J].当代医学.2019
[8].李文东,李淑莲,林惠玲,谌泰春,童曼莉.梅毒螺旋体特异性IgM抗体在梅毒患者血清治愈判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9
[9].杨筱绯.叁种不同血清学方法对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9
[10].王欣俞,赵晋文,丁晓娜,孟庆晗,孙斌.梅毒螺旋体、心磷脂IgG抗体检测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
标签: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检测方法; 血清学诊断;